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97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docx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篱下(lí)  亵玩(xiè)    曳屋(zhuài)

B淤泥(yū)   陋室(lòu)   大骇(hài)

C齁声(hǒu)   德馨(xīn)    鲜有闻(xiān)

D窥之(kuī)   噬己(sì)     案牍(dú)

2.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

A.杀而鬻之(yù)其人遂无以对(suì)脉脉(mò)

B.为之敛手(liǎn)恶吏苛刻(wù)岑参(cān)

C.以奴骖乘(cān)臧亡匿死(nì)搔首(sāo)

D.立斩以徇(xùn)必蹙额(cù)锦衾(qīn)

3.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孤僻()脊梁()爱不释手()

遏止()呆板()多姿多彩()

(2).如醉如chī()zōng色()

juānjuān()()细流早huì()

4.给下列词语中的划横线的字注音。

(2分)

①淤泥()②德馨()③跳踉()④曳屋()

5.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1).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耍()

(2).还有霜和雪在园中的林间上窜()下跳。

(3).缕缕()芳香透过敞开的窗廓()扑面而来。

(4).巨人已经年迈体弱,无力再与孩子们一起嬉()戏。

6.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瀚海()潺潺()花团锦簇()高瞻远瞩()

淙淙()狼嗥()踽踽独行()一瘸一拐()

7.给下面画横线的字注音。

(2分)

①科学家邓稼先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③他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

④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8.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家yu_____户晓

(2)九qū_____连环(3)jiong____乎不同

(4)人声ding____沸

9.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隽逸(juān)  休憩(qì)   蹇劣(jiǎn)  融融泄泄(xiè)

B剽悍(biāo)  引吭(háng) 窥伺(kuī)  不胜其烦(shèng)

C.侮蔑(wǔ)   积蓄(xū) 腼腆(tiǎn)   怒不可遏(è)

D.滂沱(pāng) 慷慨(kǎī) 纤细(qiān)涓涓细流(juān)

10、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7分)

犀利() 粼粼() 引吭() 绮丽()分娩()

翌日() 岑寂() 蹇劣() 丰腴()憩息() 

奇崛() 隽妙() 猥鄙() 煦煦()剽悍()

1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5分)

轩榭()丘壑()

嶙峋()蔷薇()

颠簸()贻误()

震慑()褐色()

蚁穴()盘曲()

1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镂空(lǒu)伺机(sì)重峦叠嶂(zhànɡ)

B.轩榭(xuān)粗糙(cāo)假山池沼(zhǎo)

C.中枢(shū)蜷缩(juǎn)绚丽多彩(xuàn)

D.贻误(dài)蛰伏(zhé)水涨船高(zhǎnɡ)

1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闲暇威慑自出心裁

B.签赏繁殖措手不及

C.妨碍吮吸望羊兴叹

D.桥梁黏液首曲一指

14.找出下列短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2分)

A.束手无策  津津有昧  络绎不绝  怡然自得

B.不解之源  引经据典  井然有序  忍俊不禁

C无可言喻  无济于事  空空如也 相提并论

D.跃跃欲试  留连忘返  翩翩起舞  蹑手蹑脚 

15.、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侧耳聆听徘徊斗蓬欣喜若狂

B.乐不可只羞愧游戏妙不可言

C.七零八落栖息呼啸悦耳动听

D.不知所错咆哮陶临讳者重罚

16、根据下列各句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轻快地跳舞。

()

(2).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

(3).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

(4).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17.指出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2分)

(1)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

(2)我们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曲一指的。

()

(3)人们又想出了“机动发射”的新招,把我装在车辆上转来转去,迷或对方。

()

(4)针鼹的胃表皮粗躁,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

()

18.下列诗句书写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3分)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长褪色不能自己沸沸扬扬

B.凫水姿势豁然开朗错落有致

C.修宛转面面相觑寥寥无几

D.颔首广漠黯然无神怒行于色

20、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笔直延伸悠然翱翔无可言喻

B.凌空疾翔踪影全无狂乱啼鸣

C.壮观绮丽美不可言彼此关照

D.清晰可辩惊恐万分奋力搏击

2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2分)

(1)针鼹的外形长300—450毫米,宽不到70毫米。

()

(2)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3)我们导弹大家庭中有许多成员。

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一)

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

不久,一只鹤慢慢地落后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

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

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

然而无济于事。

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

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精疲力竭________缓缓下坠__________

引吭高鸣________无济于事__________

24.意料之外的事是什么?

25.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26.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寄托了什么深意?

(二)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

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空,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的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

那鹅就不然:

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抓住的也无过于鹅。

27.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28.第一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29.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鸭的叫声,狗的叫声。

30.“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的作用。

31.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32.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

(三)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3.这个语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分)

34.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选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画线句子中的“艺术”和“技术”两个词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文中加点线的“又”字照应着上文的哪个字?

能突出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这段文字的结构是()(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四)(15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

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

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

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

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

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

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向远处窜去;随了他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

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

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39.作者抓住海燕哪两方面的内容来描写?

从文中分别找一个句子来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作者着力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分)

41.作者在对海燕的描写中插入对海鱼的生动描写,有什么用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作者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海燕身上,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你还学过哪些诗词曲表达乡愁的,请写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出作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0分)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

《呐喊》,《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44、“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

(2分)

45、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

请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

(2分)

46、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

(2分)

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不好:

⑵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不好:

47、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8、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2分)

(六)、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9.文章描写莲花外部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

(3分)

答:

50.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何还要写菊花、牡丹,赋予了它们怎样的品格?

答:

51.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意义?

(3分)

答:

52.文末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答:

53.解释下列画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翻译句子。

(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分)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作者在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4分)

(1)最喜爱的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1分)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告。

拯曰:

“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雄州新开便门,乃欲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拯曰:

“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其人遂无以对。

58.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3分)

包拯(   )  殿中丞()涿州()

徙知端州( )以遗权贵(    )尝()

59.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有误的是()(2分)

A.主来诉(牛的主人)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C.徙知端州(迁徙)D.使契丹(出使)

6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2分)

A.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为什么割了牛舌头反而又来告牛的主人呢?

B.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前任太守借进贡的名义大都索取了几十倍的砚台送给当朝的权贵们。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包拯命令制造者只做够进贡的数量。

D.其人遂无以对。

那个人于是不再反对了。

61.①②③段各叙述了包拯某一方面的品行才能,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默写。

(每空1分,共11分)

62.①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③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春望》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雪之后奇丽的景观,让人感到好似春天来到一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连线题。

(6分)

①强项令文选萧统南宋

②迢迢牵牛星后汉书酷吏传辛弃疾南朝梁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稼轩长短句范晔唐

④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岑嘉州诗集岑参南朝宋

64.填表。

(6分)

标题朝代作者作者别称

《爱莲说》

《陋室铭》

《黔之驴》

《雁门太守行》

65.默写。

(4分)

①《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雁门太守行》抒写官军将士誓死报国豪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陋室铭》中与古诗“一时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的点睛之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pìjǐshìèdāicǎi2.痴棕涓涓慧

4.shuǎ2.cuàn3.lǚkuò4.xī

5.

6.hàncháncùzhǔcóngháojǔqué

7.①xiǎn②lù③hè④yān

8.

(1)喻

(2)曲(3)迥(4)鼎

9.D

10.

11.

12.B

13.A

14.C

15.C

16.1.翩翩起舞2.肆意3.乐不可支4.徘徊

17.

(1)“新”改为“心”

(2)“曲”改为“屈”(3)“或”改为“惑”(4)“躁”改为“糙”

18.C

19.B

20.D

21.

(1)列数字;

(2)作比较;(3)分类别;(4)打比方

22.鹤群千方百计救护受伤的同伴。

23.尽落下喉咙(对事情)有益

24.两支大鹤将伤鹤架起来。

25.拟人;突出了群鹤面对危险,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6.鹤群具有可贵的群体意识,只要任何一只鹤被伤害,就是对整个鹤群的侵犯,鹤群就会团结一致,不管来敌多么剽悍,也要做殊死的斗争。

27.⑴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

⑵鹅的步态傲慢。

(意近即可) 

28.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

(意近即可) 

29.音调严肃郑重;音调琐碎而愉快;针对生客或宵小的 

30.承上启下 

31.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32.最容易被人抓住。

 

33.《苏州园林》叶圣陶

34.假山、池沼

35.分类别、举例子

36.不能。

因为“艺术”更能体现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匠心独运之处。

37.照应“也”字,突出“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38.A

39、飞行(动态)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

憩息(静态)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

40、海上小英雄

41、关心它们是不是小燕子的粮食,表现作者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爱倾注在海燕身上,是乡愁的表现

42、借物抒情

43、李白《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4、狂人日记、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