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14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新媒体对传受关系的影响7

(三)新媒体对舆论的影响7

1.新媒体对舆论的良性影响8

2.新媒体对舆论的不良影响8

(四)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8

四、新媒体分析结语9

参考文献9

英文摘要10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摘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作用、形态,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参与,都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3G技术的实现,引领了以融合性、便携性、时效性为特征的狭义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并促使其融合传统媒体,成为一种全面整合、兼容并包的新型媒体形式。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传媒理念、媒体与受众的角色及相互关系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3G时代下,新媒体的影响将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媒体、公众,还是对社会生活、政治文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都将发挥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媒体的两层含义——广义上的媒体融合与狭义上的移动媒体进行剖析,研究其发展的现状、内涵及趋势,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长远影响。

关键字3G新媒体融合受众影响

绪论

3G时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概念,而是人类开始真正让“信息”突破时间、空间、线缆、专门设备、专业人员等种种限制的重要标志。

3G的普及,将带动传媒界的改革风暴,促成新媒体的诞生。

新媒体不仅将改变传媒界的格局,更会渗透到多个领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乃至深刻地、长远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

近年来,传媒界最热门、被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的“新媒体”。

新媒体一词,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在所有传统媒体之后新兴的媒体。

当年的网络媒体新生之时,相对于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就曾被称之为“新媒体”或“第五媒体”。

而近年来,新媒体又有了新的含义,具体而言,可以表现为两种概念:

广义上说,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等的综合发展,几种不同的网络通道将相互整合、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三网合一”。

这意味着不同领域的媒体也将随着这股浪潮而逐步改革、重组、融合,逐步从宏观上组建为一个全新的、兼容并包的媒体平台。

而从狭义上说,随着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网络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无线网络的提速,将逐渐形成一种“以手机等设备为接收终端、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发布方式”[1]的新型传媒形态,从而促使具备高度即时性、便携性、个性化和多媒体化的移动媒体真正诞生。

新媒体在广义层面所表示的传媒融合,与狭义层面所表示的移动媒体,都与3G技术的推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谓3G,全称为3rd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3G的主要优势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大幅提升,目前国内3G网络的速率已接近于普遍应用的ADSL有线宽带,完全可以满足无线上网、视频通话、在线网络电视等“次世代”功能,这给便携式的新型媒体——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它一方面说明各类媒体在新平台战略的浪潮下面临着改组、合作的必要性,即需借助新媒体来令自身更能适应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则说明手机等设备将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并能兼容各类媒体形式。

中移动公司的年终数据表明,在2010年,无线音乐业务已达到5421万,手机报用户规模达到4912万,手机视频用户达到5000万。

这些数字证明:

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与庞大的用户数量,为新媒体开辟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也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洗牌。

而作为新兴产物,手机媒体的传媒特征也已相当明显,具备了形成规模和实现产业化的可能。

3G所代表的无线网络技术,为构建网络融合提供了最关键的条件,将造就一种新型的、融合统一、交叉互通的媒体形态,对传媒行业造成长远影响。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证明,由于身在全媒体营销时代,单一的传播方式已毫无优势可言,电视媒体必须搭建全新的营销平台,借助新媒体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拓展新的节目形式,并通过整合各类媒体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如广电总局与各大电视生产商(索尼、康佳、三星等)在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点播系统等新渠道的合作与竞争,就是新平台激烈博弈的明证。

又如央视在谋求整合包括手机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中国电视报等在内的各类媒体资源,湖南卫视也积极与金鹰网、芒果TV、快乐8杂志等资源展开合作。

整合、合作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多种优质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从而打造新媒体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新媒体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传媒业,还将涵盖受众生活、舆论、社会等诸多方面,而这也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传媒界争论的焦点。

鉴于此,本文将对3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各类媒体开展合作、手机媒体的新业务开展、媒体受众对新媒体的适应和应用等具体案例,对新媒体的两层含义——广义层面的媒体融合与狭义层面的移动媒体进行剖析,研究它的发展现状、内涵及趋势,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长远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性及其传播形态分析

3G所引领的新媒体,无论从狭义和广义上来说,都并非是一种彻底的传播媒介的变革,而是融合传统媒体各项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诞生的一种全面整合、兼容并包的新型媒体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诸多方面的特性与优势。

(一)新媒体特性分析

1.融合性

继网络媒体之后,新媒体的进一步整合,推动着传媒业界格局的最终建立。

因此,新媒体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促进传播内容乃至传媒形态的的全面融合,而这也正是新媒体最重要的特点。

2010年3月,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条件,手机电视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事实上,融合的关键早已不在于软硬件条件的局限,而在于广电部门与运营商的合作,在于传统媒体的参与,在于新平台如何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合理构建。

[2]而利用3G,新型移动媒体也逐渐走向独立,而非网络媒体的附属形式。

现今流行的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业务,只是移动媒体的过渡形态,随着电子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圈地”整合,移动媒体将会与传统媒体在内容、渠道、专业性和影响力上达到同等高度,从而促使传媒巨头纷纷涉足移动媒体领域,进而将发展战略逐步转移到如何整合媒体形态、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上来。

2.便携性

利用手机之类的便携设备,实现多种媒介信息的接收,是信息接收方式的一大变革。

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流通,正是传媒的理想形态。

因此,便携性是新媒体竞争力的核心,是其继承并超越网络媒体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就是要在传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网络媒体的级别,而与之不同并具有优越性的,就在于终端设备和收发信息的方式。

网络媒体受电脑机箱和网线的束缚,即使是能无线上网的笔记本,也并不十分便携,更缺乏长时间续航的能力,而这一瓶颈,正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关键。

利用手机等便携设备和3G高速无线网络,新闻发布者和广大受众在信息的传输、接收和互动交流上,拥有了更多的自由,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激烈竞争就是明证。

各大厂商的智能机型,往往会捆绑当地的3G服务来销售,并加入大量的信息客户端应用程序,如iphone手机与中国联通进行合作,就大以其丰富的应用程序服务(包括QQ、人人网、浏览器、邮箱,甚至是YouTube视频等)为卖点。

而随着平板电脑的大热,受众又有了享受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未来媒体的走势,亦将与此类产品的流行和普及紧密联系在一起。

3.时效性

新闻传播出现以来,时效性作为其基本特性,一直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决定性标尺。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效性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现今,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愈加苛刻,不仅要有“时效”,更要追求“全时性”和“即时性”。

[3]

就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而言,新媒体的时间效率大大增强,即使是与网络媒体相比,也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组织袭击世贸大楼之后,最早向外界发布该新闻,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也不是以反应迅速见长的网络媒体,而是初出茅庐的手机报;

又如在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4分,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宣战,事发仅1分钟,许多手机用户就收到了消息,而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都相形见绌,各大报纸更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刊发出这条新闻。

手机用户的庞大数量,3G随时随地连网的特征,成为了移动媒体在信息来源、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上的巨大优势,令移动媒体的受众可以比任何其他媒体受众获得更多、更快、更全的新闻信息。

此外,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分众化、个性化、定制化等特性和优势,全面综合了新时代下的先进传媒理念,适应了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媒体本身的改革方向,引领了未来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才被公认为实现媒介融合的核心力量。

(二)新媒体传播形态分析

数字化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使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4]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新媒体可以综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以丰富的传播形态,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发送给受众,这是媒体角度的形态变革。

而从新媒体实际运营的情况来看,目前正在试行的传播方式如手机网站、移动电视、播客与手机广播、博客与微型博客、电子报纸等,极大丰富了受众的精神需求,令受众在生活习惯与心理态度上对新媒体产生了高度认同,产生了积极融入和参与的意识。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也许还在于普遍意义下传播形态的改变:

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并充分地利用和引导受众的反馈行为。

目前,新生手机网站已经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并依靠运营商的服务,催生了多种新型媒体传播形态,也出现了许多个人化的、用户自主建立的信息平台与娱乐平台,如个人论坛、博客、网络原创视频与音乐基地、微博等。

事实上,许多网民已借助新媒体打造的网络平台,凭借自己发表的评论文章、原创内容等,扮演了新时代的舆论领袖角色。

事实上,这正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阶段。

对传统媒体而言,将自身的经营内容引入移动设备,并非一件难事,但如何既能迅速占领市场、吸引受众,又能适应和发挥移动设备的种种特性,才是最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

此外,3G用户对广告屏蔽、节目订制、收费服务等相关问题的态度,关系到媒体的盈利乃至于生存,因此也是新媒体在传播形态选择上的必要依据。

二、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内涵及其趋势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审视

广义上的新媒体,也即各类媒体的全面整合,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无论是作为政府部门的广电总局,作为媒体代表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还是作为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在积极推动“三网合一”,促进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单一媒体向全媒体的变革。

现阶段的狭义新媒体,也即移动媒体业务,可划分为“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五种。

目前,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应用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手机报业务,截至2009年6月底,手机报付费用户数已达4524万户,09前半年总收入达9.2亿元。

3G门户总裁张向东甚至在微博上表示,3年内手机上网的流量将会超过电脑,3年内手机上网的用户将会超过电脑。

这些数字毋庸置疑地证明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娱乐互动等领域的不俗业绩。

新型移动媒体以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了千百万受众的眼球,正在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成熟的媒体。

(二)新媒体传播理念的发展

新媒体不仅极大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媒体传播理念本身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响。

在新闻传播领域,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勃兴的新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发展规模、传播功能等方面后来居上,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并拓展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5]3G给媒体融合带来了必要的契机,也促进了媒体传播理念的变革:

1.新媒体的传播理念

移动媒体的迅速上位,使传媒业界加深了对新媒体本质的认识,从变“先内容后网络”的观念转变为了“先网络后内容”。

过去几年,传统观念下的媒体从业人员还抱着“内容为王”“报网互动”的理念,但他们很快发现,由于新媒体的信息流通速度远快于以往,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已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正在逐渐失去受众的依赖与信任,即将被“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后续报道-多角度评论-订阅内容展开”的“迅捷+综合”发布方式所取代。

于是,传媒界很快对传媒业的真正发展趋势达成了共识,即“未来任何媒体的内容都只能是巨型信息终端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重要的是这个信息终端必须符合互联网理念并以互联网为平台。

2.新媒体的受众理念

传统媒体格局下,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有如天堑,传者高高在上,受众却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被媒体所制造的舆论所左右,很少有自主表达的空间。

报刊、电视、广播制作内容并发布内容,通常情况下遵循着一条线性的、自顾自的道路。

这种单方面、单方向的传播,决定了传统媒体的二重销售模式,即第一步把内容卖给受众,再把受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培养了忠实受众,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文章。

新媒体的发展,让传媒界认识到了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趋势。

传统媒体的文章和节目,无论其渠道怎么变化,都依然是统一化、标准化的信息提供,并不能符合具体受众的具体需求。

因此只有追求个性化,才可以为受众提供偏好信息;

只有满足定制化,才可以培养受众的忠实度。

二者结合,使受众与媒体的联系越发紧密,对媒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越强。

在新时代下如此而为,才能促进受众的参与,这就使得“只有传统媒体才能真正培养忠实受众”的过往理念得以纠正。

3.新媒体的发展理念

传统媒体致力于打造品牌,各大报社、电视台,都着眼于发展独占的优势栏目,培养或吸引有名气的撰稿人、主持人,以此来打造出一种独家效应。

地方性的、专业性的媒体,也都试图在某一领域中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传媒垄断。

因此传统媒体相互之间是封闭的,很少有交流与合作,其各自的发展战略,就是竞争、再竞争。

而新媒体的发展,使传媒界逐渐趋向这样一种观点:

媒体要发展,必须改变封闭、独占的观念,转而寻求开放、合作和共享。

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和电信运营商以产权合作的方式来形成传播内容的覆盖,如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的合作;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之间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打造大型的新媒体平台,如在手机音视频业务领域,中央电台已签约国内视频内容提供商92家,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正版手机电视节目版权集成运营平台。

新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传统媒体转变观念,从平台服务商变为内容提供商,这对夹缝中生存的“非头牌媒体”而言,似乎是一条更为光明的出路。

(三)新媒体传受关系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3G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冲击和改变着传媒与传播的面貌。

概括而言,新媒体的发展将促使受众所处的媒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以信息传播的手段逐渐改变受众生活;

而借助高速的无线通信网络和多功能化的移动设备,受众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与媒体、与他人进行互动,成为新闻媒体采编大军的一股重要力量。

目前各类媒体飞速发展,已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受众由此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信息来源,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信息内容。

而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媒体、传播内容、受众群都出现了结构上的细分,因此媒体与受众彼此都拥有了主动选择权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这对受众自主获取有用信息而言,是一个极大的便利条件。

3G技术的引入,为受众创造了一条自由接收信息而又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渠道,受众可以方便定制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可以主动制作并传播信息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中,受众被赋予了主动选择权。

简而言之,新媒体传受关系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传播者和收受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传受关系走向一体化;

2.受众开始加入内容制造者和信息传播者的队伍;

3.传播内容的平民化、娱乐化增强;

4.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多更全,更加迅捷。

关于这一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的“微博热”。

作为移动媒体的代表,它赋予了普通民众平等、自由的话语权,使媒体的话语特权逐渐被淡化。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美国的twitter,截至2010年1月,已在全球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而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包括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也都开通了微博服务,并纷纷打出名人牌,在用户争夺上互不相让。

微博让网民可以与所有人公开对话,并成为社会信息源的一部分,这一特性迅速吸引了大批受众,在全球掀起了一阵“全民微博”的狂潮。

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新媒体的一大功能,就是它的消解作用,它将消除“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据Gartner的统计,2010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总计为16亿部,较2009年大幅增加31.8%,其中新媒体的主要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的销售量更较2009年上升了72.1%,在整体手机销售量的比重达19%。

这组数字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新媒体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未来几年中,媒体格局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动,传统媒体将面临朝向新媒体转型的全面改制。

电信运营商在为媒体奠定基础环境的同时,也将在用户基数、媒体合作、多媒体平台内容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竞争”与“融合”,将会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两大关键词。

可以预见的是,新媒体格局的建立,终究会朝着一个内部竞争积极明了、外部环境和谐统一的大方向前进。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会影响运营商、媒体和受众,还将给人类的舆论形态、言论自由和民主建设带来巨大变化。

三、新媒体对各领域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

3G技术的实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在采集信息——编辑信息——发布信息的方式上有了积极的变化。

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无疑大大拓展了信息的来源,虽然从专业角度而言不能与新闻采编人员相比,但却更加快捷,并能获取到现场照片、事件发展进程等带有即时性、突发性的重要信息。

例如在某一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事件的目击者可以在职业记者到来之前,就利用手机进行拍照和简单的文字编辑,随即借助3G网络上传到网上,完成信息传播的全过程。

而目击者获取的即时资料,也可以与专业媒体建立合作,成为该报道的撰稿人。

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传播报道过程中,新媒体也显示了它的优势——即时迅速的传播手段,跨地域跨时空的广泛覆盖,随时随地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等。

在央视北配楼火灾事件中,传统媒体出现了尴尬缺位,手机用户却成为了现场的第一记录者。

网络帖子的时间记录表明,最早反映火灾的,是一位普通网民,他在事发时恰好路过现场,随即用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拍下现场照片,并上传到天涯社区博客空间。

之后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就超过37万次,跟帖达1700多个。

新媒体依靠便携的设备、高速的无线网络和广泛的人群基础,在新闻信息获取与发布的速度上赢得了完胜,从而令媒体意识到了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存在的局限性,也意识到了应当如何利用新科技、新观念来克服。

(二)新媒体对媒体与受众的影响

1.新媒体对媒体的影响

3G的出现、广义新媒体的大势所趋和狭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媒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改变了传媒业的格局,传统媒体在机构、组织、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将发生颠覆性的革新,并分割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改进盈利模式。

具体而言,媒体将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大型传媒集团将全面转向新媒体结构,通过内部改革、外部合作等方式,将自身业务朝着全媒体形式拓展,并全力推动与网络运营商、其它传媒集团的合作伙伴关系。

09年八九月份的连续两条重磅消息——上海东方传媒与联想宣布在移动互联视频服务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南方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无疑显示了传媒界巨头们争取新媒体格局中更重要地位的某种决心与趋势。

(2)中小型的媒体,都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提供者,或成为大型媒体的合作伙伴,而非仅仅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媒体来培养和吸引受众。

曾受困于传统电视频道资源垄断的光线传媒,早在06年就开始向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型,这一决定显然是正确的,凭借一系列的娱乐节目的多平台输出,光线传媒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涅槃”。

“光线新的定位是以新技术和新媒体为导向的多媒体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对其公司未来规划的第一步——多媒体内容提供商,正是在新媒体平台分割局面下,许多中小媒体仅能追求的目标。

(3)媒体在新环境下,将在盈利方式上产生变化,不再过度依赖于广告收入,而是通过收费访问、订阅内容等方式,直接向受众收取费用。

据经济之声报道,美国头号大报《纽约时报》从4月28日开始,将通过订阅套餐的方式,重新推出收费阅读制。

业内人士认为,《纽约时报》作为大众新闻报纸,如果能够成功对读者进行收费,将成为全球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纸质报纸向网络空间的转移,报纸发行量逐年下滑,这就必然需要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网络版内容的付费阅读便是可行的选项之一。

国内一些新闻网站,也试图从服务性信息付费入手,逐步拓展盈利模式。

2.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与社会状态、受众心理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大,而同时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也拥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在城市中,由于竞争压力、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众多受众的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外出时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无序的状态,如每日需花费数小时来乘坐交通工具,或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重合过多,这就与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形成了冲突。

在此环境下,新媒体的受众相对于传统媒体受众,在信息接收方式与内容上有了更多选择,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新闻、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等,并通过向运营商、媒体订制以及在线浏览、下载等方式,极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同时,受众还成为了信息交流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一方面为媒体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则围绕自身打造出或大或小的舆论圈子。

以微博为例,其重要的传播特征就是“公民新闻色彩”。

在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新浪微博网友Kayne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播者。

他通过手机在微博平台上以切身体验和个性化色彩对舟曲泥石流灾难进行了实时播报。

新华社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些简短文字的新闻价值,根据这个暑期在家休假的大学生所发出的微博信息编发了综合报道。

新媒体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受众接收和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也间接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受众从被动接收媒体信息到主动参与信息传播,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方式,在有意与无意之间,都发生了不经意的改变。

就如《东方时空》十周年时的改版,标志着早间新闻节目演变为以读报节目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板块一样,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从习惯看新闻变成了听消息,习惯了用手机读新闻而不是跑去买份报纸,习惯了与好友在网上分享信息而不是正襟危坐浏览官方新闻……新媒体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受众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而事实上也让受众与他人、与媒体、与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2.新媒体对传受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传播学研究中,传者与受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传播者掌握着信息流的绝对控制权,传播的过程是单向的垂直的,而受众则完全被传者所左右,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6]继互联网之后,新媒体成为了转变传受关系的促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