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力学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17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实验力学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力学部分.docx

《实验力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力学部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力学部分.docx

实验力学部分

1.天平

知识点1.调节天平空载平衡的方法:

①把天平放在桌面上.

②把移至.

③调节横梁两端〈向较的一端调〉.使指针指在。

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天平横梁平衡的标志是.(已调好的天平,当移动到不同的水平桌面上时,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④测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把被测物体放在里,往用加减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并移动使。

(称量过程不能动平衡螺母)。

⑤读:

右盘里加上游码(左侧)在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⑥收:

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2、注意:

①用天平测质量前,应先观察天平的和。

②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否则会损坏天平。

③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3、实验室里测质量的工具是,实际生活中的工具有。

4、测液体质量方法是:

①测量空杯质量m②测量杯子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总③得出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m(不能先测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因为在倒液体时,杯子壁上会沾有液体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四、天平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

 

图5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

   五、量筒

   8.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

如图6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9.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7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图6                      图7                 图8

 实验二、量筒

1、量筒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量程相同的量筒较的分度值较小,测量时精确度较高,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底(凸顶)面。

2、石块(不规则)的体积可用“”间接测量:

①在量筒中倒入的液体,读出此时液面的刻度V1②将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在量筒内液体中,读出此时液面的刻度V2③固体体积V=

3、如下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每组数字前面的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后面的是量筒的分度值,要想一次并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密度为0.8×103kg/m3的100g酒精的体积,应选用合适的量筒是

A.50mL,5mLB.250mL,5mLC.100mL,2mLD.400mL,20mL

  一、刻度尺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图。

   六、弹簧测力计

   10.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1.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20N  B.10N  C.0N  D.5N

   12.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

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

如图8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三、石块密度的测量

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或____测量.

2、测密度的原理是

3、石块密度的测量方法:

①用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的刻度V1③将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在量筒内水中,读出此时水面到达的刻度V2④固体体积V=⑤石块密度ρ=m/v=

4、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四、盐水密度的测量

1、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时,除了盐水,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测量方法:

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在玻璃杯中倒入,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其体积V④称出的总质量m2

⑤盐水的密度ρ=m/v=

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将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所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每空1分).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用天平称出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

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14.(2011山东威海,第22题)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

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实验在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度分别滑到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大。

实验中每一次需要使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

这样做的目的是;本实验结论是:

表面越粗糙,小车手到的速度减小得越;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速度减小得如果表面光滑到没有阻力时,小车将从这个实验科学家的出的著名定律是。

5.(10分)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较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

cm)

18.30

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

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

 

4.实验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_______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

概括起来,可以得出结论: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2011江苏无锡)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实验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器材有:

杠杆,支架,钩码,细线,测力计。

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使杠杆在,(每一步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中要多测几组数据得结论好处是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应调节______使它向______移动,直到杠杆平衡.在支点两边挂上钩码以后,若杠杆右端下沉,为使杠杆平衡应将_____向______移动.

实验61、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

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

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3)改进后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_____。

.

实验7、如图,在探究滑轮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要选用图即控制相同不同,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在探究滑轮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选用图即控制相同不同,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操作的关键是。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

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

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为_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

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读出弹簧铡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问的滑动摩擦力:

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木块B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术扳,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1)请你画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谁的实验设计更好,为什么?

实验8、为了探究重力和它的质量的关系,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数据填在下表中,但他漏填了几个数据,请把表填上,实验表明:

质量_____几倍,重力也______几倍,从而可以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N/kg)

1

9.8

9.8

2

9.8

3

29.4

实验9、如右图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关系时应选用图,

既相同不同,结论是

.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时应选用图,既控制相同不同,结论是在本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是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实验得到结论是

3、如何测量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器材,物理量,

实验10、把图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重(N)

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cm3)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N)

2、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可以探究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15.(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26题)(4分)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__。

  6、(6分)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

实验11、在测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要测物理量有

所需测量工具有,测拉力时要用测力计拉着物体做运动。

2、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和一定,改变分别测出每次的机械效率。

9、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同学提出:

“机械效率越高的斜面是否越省力”?

针对这个问题,他选用了弹簧测力计、长木板、垫木、带有挂钩的木块和刻度尺,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

步骤2:

用木板和垫木做成斜面,把木块匀速拉上斜面,测出拉力F

步骤3:

分别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h

步骤4:

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2、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木块的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η/%

较缓

5

0.15

2

0.5

较陡

5

0.2

2.5

0.5

80

最陡

5

0.25

3

0.5

83

⑴根据记录的数据,将表格补充完整。

⑵分析表格中所有数据,可以得到,越省力的斜面其机械效率越。

⑶你认为在完成本实验过程中,主要的困难是;由以上的数据,小明还发现木块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你认为两者的关系是:

实验12、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18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选择的理由是: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3)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