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2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0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上语文教案.docx

四年上语文教案

课题

1观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潮来时"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出一幅幅活动的画面。

教具学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

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

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介绍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指的是农历八月十八观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即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从东而向西,像千万匹战马齐头飞奔而来,那种壮观,真是天下罕见,所以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①指名学生读生字词,并解释词义。

师生共同订正。

②齐读生字词。

2、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情况。

①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找出写有顺序的语句。

(按时间顺序写的语句是: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②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3、5)

③自由读2-5自然段,说说每一段写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

三、讲读1、2段。

1、自古以来,我们怎么评价"钱塘江大潮"?

2、"奇观"是什么意思?

(奇异的景象)

3、观潮最佳时间是        ,地点是        。

4、我们来到这里后看到了什么?

人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

昂首东望)5、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的?

(平静)

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四、巩固提高。

1、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1、2。

第二课时一、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潮来前的景象,请大家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

潮来前,钱塘江什么样?

(平静)"潮来了,钱塘江又出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现在,我们就随作者去大开眼界。

二、读议课文第二段(3-4自然段)〈一〉思考:

潮来时,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大潮的雄伟、壮观、奇特的?

(板书:

声  形)

1、再自由朗读课文,分别用"--"、划出写大潮声音、形态的词句。

(投影出示3、4自然段)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通过互相补充读出了写大潮声音的词句。

①说说从这几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投影出示句子)"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理解"闷雷滚动"的意思。

②创设情境:

人们已经等待了很久,听到这一响声之后,会说些什么?

理解"人声鼎沸"的意思。

③声音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4、大潮的形态是怎样的?

(出示插图)理解"白色城墙"。

A、(幻灯出示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好?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一直向这边涌来。

B、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你的心情怎样?

会说什么?

会怎样做?

C、作者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

(由远到近)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4自然段。

过渡:

是啊!

潮来时,声势浩大。

潮头过后,江面上又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读议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思考题:

潮头过后,江面上又是怎样一番景色?

2、指导朗读。

四、质疑问难。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课文生动、形象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最壮观的是潮来时的景象,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潮水比作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从声音、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六、渗透思想教育。

大潮如此雄伟、壮观,给我们美的享受,使我们耳目一新、如临其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七、布置作业。

(出示钱塘江大潮录像)

 

[幻灯出示生字词]

 

(时间、从远到近)

 

(天下奇观)

 

(放潮来时的录像片)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越来越响           一条白线

潮来时                      横贯江面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潮头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两丈

教学反思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有关情况

  师: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观潮》,钱塘潮的奇妙、壮观令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大自然的景观十分丰富。

今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同样神奇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

  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介绍雅鲁藏布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情况。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是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动画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把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

对于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掌握。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拼读。

重点掌握:

  3、学生互相检查拼读,教师巡视。

  4、教师抽查学生拼读情况。

  5、教师讲解难写的字词,学生练习书写。

  重点掌握:

穆、堪  6、掌握以下词语的读写与含义  咫尺:

比喻相距很近。

  堪称:

堪,能够;可以。

堪称即可以称为、可以算作。

  皑皑:

形容洁白的样子。

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美誉:

美好的名誉。

  四、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让学生示范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段意的句子,并思考: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提示:

  

(1)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3)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里说:

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高峰与深谷为邻强烈的地形反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在第二自然段里,作者是怎么说明的?

运用了什么方法?

  列数字——长:

504千米,平均深:

2268,最深处:

6009  作比较——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作者还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

除了最深最长,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奇异之处。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水:

万年冰雪、沸腾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  山:

热带雨林、皑皑白雪——神来之笔  生物:

九个垂直自然带,从北极到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神奇美丽的画卷、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

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可展示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报道)

  师:

作者预测雅鲁藏布大峡谷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他这样说?

  首先,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理风貌与生物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必将吸引众多的科学家到此进行科学考察。

其次,雅鲁藏布大峡谷资生物资源丰富,潜在的电力资源价值突出,将吸引政府加大这区域的资源开发。

第三,雅鲁藏布大峡谷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很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吸引了探险家与旅游爱好者。

  三、小结

  师:

这篇课文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

  作者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高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形成了壮丽景观。

  接着,通过列数字、作比较进一步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然后,作者从水、山、生物三个方面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象,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丰富性,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异的景观。

我们学地理时,知道了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藏文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一条很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旁。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

雅鲁藏布江流到扎曲村后,突然在高原上出一个呈U字形大拐弯的,而且转向南流。

峡谷旁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此处峡谷深达6000米以上。

大拐弯峡谷以雄伟峻险、奇特的转折闻名于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具学具

Ppt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第一课时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

(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

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

去了几次?

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

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

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

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

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

(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

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

(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

(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

(树大、美)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

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原因可能是:

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

评价:

读得怎么样?

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

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

(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设计意图:

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设计意图:

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学具

有关火烧云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论。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齐读新课。

谈话激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1、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2、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高寿”、“凶猛”、“模糊”、“威武”、“镇静”等词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如:

“靠着”、“跪着”、“一转眼”、“脖子”等词语可以作动作体会。

如:

“葡萄灰”、“茄子紫”等可以利用图片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3、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正所谓“授之与渔”。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

“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独立思考)2、集体交流。

预设:

学生们会知道课文写的火烧云上来时给地面上的事物改变了颜色;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形态变化极多……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交流。

)注:

A:

火烧云为地面上的事物带来的颜色变化是因为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体会。

B:

在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多时要抓住“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鼓励学生想象天空中还会有什么颜色?

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知道的成语来描绘,如: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等。

在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时引导学生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体会。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最后指名学生随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再读课文。

C:

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时抓住书中所写的“马、狗、狮子”等,理解形状变化快时抓住“一会儿、忽然、接着、一转眼”等词语进行体会。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想象:

天空中火烧云的其他形状,用一段话来描述。

然后用成语来概括,如: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

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在读时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

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学重点

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

教学难点

寻找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教具学具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1.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作文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

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诗句。

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5《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具学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

三棱柱

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

集体智慧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1、引入新课 师: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师:

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师:

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师: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