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35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确使用熟语文档格式.docx

二、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简练精辟的定型短语。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结构定型、整齐匀称、言简意赅等特点。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

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如“祸起萧墙”来源于《论语》,“望洋兴叹”来源于庄子的《秋水》,“叶公好龙”

则来源于寓言故事。

使用成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如“豆蔻年华”称十三四

岁年纪的女子;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不能指同间的关系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有:

不期而遇汗牛充栋洗心革面大快人心豆蔻年华美轮美奂

气宇轩昂破镜重圆青云直上洛阳纸贵倚马可待巧夺天工

相敬如宾比翼齐飞萍水相逢不耻下问楚楚可怜从善如流

精神矍铄妙手回春

2.望文生义

很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文作品等,其实际含义往往与成语的表面意思不一致,望文生义是不行的。

容易望文而生义的成语有:

珠圆玉润不名一文不速之客不足为训不赞一词不经之谈

不刊之论屡试不爽吊民伐罪细大不捐进退维谷人莫予毒

危言危行五风十雨醍醐灌顶别无长物下里巴人不可理喻

瓜田李下马革裹尸相见恨晚首当其冲江河日下登堂入室

3.重复赘余

在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导致成语语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有:

(正)方兴未艾难言之隐(的苦衷)(对自己)妄自菲薄(人民)生灵涂炭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显得)相形见绌(感到)习以为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故意说得)闪烁其辞(目前的)当务之急(难得的)空谷足音

4.形近致误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容易形近致误的成语有: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不堪卒读与不忍卒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独行其道与独行其是

前仆后继与前赴后继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

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纷纷扬扬与沸沸扬扬一发不可收与一发不可收拾

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可理喻与不可思议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谈笑风生与谈笑自若

望文生义与顾名思义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高山流水与行云流水

不绝如缕与络绎不绝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5.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

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见危授命与见危受命

5.自相矛盾

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6.不分轻重

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

7.不分色彩

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

相当一部分成语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

事没有丝毫根据,多用于贬义;

“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

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一般用于褒义。

容易不辨色彩的成语有:

褒义成语:

雨后春笋蔚然成风蔚为大观虚怀若谷神采奕奕鞠躬尽瘁敢作敢为两袖清风力挽狂澜视死如归高风亮节从容不迫殚精竭虑凤毛麟角叹为观止

贬义成语:

无所不为处心积虑半斤八两人云亦云别有用心大放厥词

得陇望蜀上行下效甚嚣尘上始作俑者弹冠相庆一唱一和党同伐异

评头论足长篇累牍过江之鲫睚眦必报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忘乎所以坐而论道巧立名目师心自用擢发难数倾巢而动画地为牢人言啧啧用作谦词:

抛砖引玉管窥之见不情之请却之不恭忝列其中不揣冒昧绠短汲深

用作敬词:

鼎力相助不吝赐教敬谢不敏有眼不识泰山

8.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9.不明多义

运用成语也要注意成语的多义性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如“想入非非”既是中性词

有思想进入虚幻境界之意;

又是贬义词,有胡思乱想之意。

再比如“咬文嚼字”,在“有

些人只会咬文嚼字却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中,使用的是它的本义;

在“人大代表‘咬文嚼字

’审读政府预算”中,则是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谚语(含俗语)

谚语,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简练通俗,意思完整。

1.结构灵活,具有口语性

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

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

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

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古今小说》一),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金瓶梅》第七十六回);

“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醒世恒言

》九)。

2.道理深刻,凝聚前人智慧

谚语和俗语都是在群众中流传的用通俗语言反映深刻道理的语句,对人们的自身修养和社会实践有指导作用。

四、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诙谐有趣、生动形象的口头短语。

它一般由“语”和“义”两

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是譬喻或隐语句,像谜语里的谜面;

后一部分揭示其内在涵义,像谜底。

例如“猫哭老鼠——假慈悲”,“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

(1)会意型。

比如:

“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寿星佬上吊——活得不

耐烦了”“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前一部分进行

解释说明。

(2)谐音型。

“老虎驾车——谁赶(敢)”“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

类歇后语后一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个:

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

成语“一目了然”“解甲归田”“痴心

妄想”与歇后语“独眼龙看书——一目了然”“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痴心妄想”的语意分别相同,但趣味却相差很远。

由此可见歇后语前半部分“引子”的重要

性,缺少了它,歇后语就可能变为一般性的陈述。

歇后语的结构和用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运用时又相当灵活。

五、格言

格言是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教育意义的语句,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劝戒意义。

如“吃一

堑,长一智”,“胜不骄,败不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

格言大多来自名

人语录、名著剪录或寓言故事等。

运用格言能够增强文章的理性色彩和教育意义。

六、常见易误解成语

1.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2.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

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

不可更改)。

3.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5.不名一文:

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6.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思;

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谋划和从事

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7.差强人意:

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8.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

9.曾几何时:

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0.过江之鲫:

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11.坐地分赃:

指不亲自偷窃却坐在家里分取财物。

12.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

13.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4.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正是好时候”。

15.鼎力相助:

只用于说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6.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7.不绝如缕:

绝,断;

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8.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19.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一无所得。

20.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21.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

22.敬谢不敏:

谢,推辞;

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3.久假不归:

假,借用;

归,归还。

长期借用不归还。

24.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5.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重视。

26.因人成事:

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27.十室九空:

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28.洛阳纸贵: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29.满城风雨:

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贬义。

30.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轮,高大;

奂,众

31.焚琴煮鹤:

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32.罚不当罪:

处罚与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当。

33.如坐春风: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34.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35.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缄,闭。

36.涣然冰释:

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37.空谷足音:

人迹罕见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38.善刀而藏:

善,擦拭干净。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

39.暴虎冯河:

暴,空手搏斗。

冯河,冯,同“凭”。

不用舟楫趟水过河。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40.有口皆碑:

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