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39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docx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

全国最美家庭故事范文原创10篇

篇一

人世没有天然而就的和美家庭,应是在家人间互相尊敬、关爱、理解与体谅中一日日筑就的,尤其对一个已是四世同堂的家庭来说。

朱家尖街道大洞岙村,现已84岁高龄的朱友岳老伯家,就是这样一户8口之家的四世同堂家庭,他的老伴应满仙今年也已79岁了。

这是朱家尖岛上人人皆知的一对恩爱老夫妻,他俩历经多舛人世,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健康生活,已携手走过整整55个春秋。

1963年1月30日,在当时当地颇有点小名气的应满仙阿姨放弃教书,被撤团籍,嫁给了当时已历劫家庭巨变,被生活几近边缘化了的**。

他俩白手起家,从租一间房,到草屋、瓦房和现在的楼房,从未曾抱怨人生,相继生下了两女一子。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礼貌和生活细节开始。

他们的孩子至今记得小时候父母的教诲:

路上见到长辈,要先喊“阿公阿婆叔叔阿姨……”;家中来客人,要做好三件事“搭凳搬茶交面水(即搬凳请客人坐,端茶请客人喝,倒盆热水放入毛巾请客人洗把脸)”,做母亲的还要另加一句:

给客人端茶后,别忘了给你爸也倒上一杯;去别人家里,人家卧室床头不能坐,方桌有抽屉一边不能坐(那两处都是过去农村家庭,可能放钱或贵重物品的地方);借了邻居家的剪刀,还给人家时要记得尖头朝自己握在手中,刀柄朝人家再递还……

如今,他们仨孩子都已是党员。

大女儿朱红儿在**市信访局担任副局长一职;儿子朱杰在朱家尖汽运公司任副经理;做幼儿教师的儿媳张萍,今年起退休,开始为她的儿子儿媳分担起抚养孙子的重任;小女儿朱红萍在普陀山机场任女职委副主任,是浙江省作协会员,还兼着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市作协副秘书长等职务,已出版有诗集《回望》和散文集《六根亮桅》;孙子朱孔阳和孙媳蒲晨希都在普陀区广播电视台工作,每次回朱家尖,总要先到爷爷奶奶处报个到,习惯性地给俩老揉个肩问个好,再上楼去他爸妈处;爷爷奶奶偶尔生病住院,下班后必到医院陪着聊一会。

2017年3月24日,孙子朱孔阳结婚,他们的儿子朱杰在婚礼父亲致辞中对儿子儿媳说了这样一段话:

……另外,要学会以“真善美”作为人生信条;要学会以“互敬互爱互谅”作为夫妻相处之道。

这两条是你的爷爷奶奶用一生的言行教给我的,今天,在你和希希的大婚之日,传交给你们。

连同一句话“做人以善良为根,以诚信为本,再加勤俭有度,方可行走天下,安享有福人生!

”这是你们的爷爷,在他的“金婚回想”中写给他的孩子们的,我现在特地摘录,作为家训家教一并传给你们。

这俩老也很为孩子们着想:

孩子们都有工作要忙,自己能及的事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所以,俩老非常注重“健康生活”。

2008年前后,他们与一拨老年人一起自发组建了一支朱家尖“童心鹤”老年武术队,大家一起练武健身,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每天早晚都与一帮老人爬山,有时下雨都打伞坚持。

俩老几乎把健康生活坚持成了一项夕阳事业。

家中两间街面房,一间成了武术队活动室;另一间成了“农家乐书屋”,为附近村民们提供免费“精神食粮”,**义务管理这一书屋也已有8年之久。

**这户四世同堂的8口之家,至今已先后被评为2004-2005年度普陀区文明家庭、2006-2007年度**市文明家庭,2009年4月获得普陀区“文艺之家”称号、2010年4月获得普陀区“文体示范户”称号,2012年以来,更是荣获省级文明家庭、省级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和普陀区三星级特色农家书屋等荣誉。

几年来,应满仙阿姨也在省市区各级老年武术比赛中获得多枚金银铜等奖牌。

朱家尖岛上有位庄姓姑娘曾经说道:

在路上,每当看到并排走着的这俩老,心里会不由自住地泛起一股温暖……而**在他自己所写的“金婚回想”中则记着这么一段文字:

不信迷信讲为人,心态平衡讲做人。

希望儿女能守法,老年父母也安心。

结婚已有五十载,咱俩能到钻石年。

忘却以前悲苦景,老有所乐话神仙。

篇二

**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一个四代同堂的传统之家,有公公、婆婆、丈夫,两个女儿及女婿、三个健康聪明的外孙。

成家四十几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睦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

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一个个小家庭的夫妻和睦成就了一个大家庭的和谐美满。

**的公公婆婆已经85岁高龄了,两个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

婆婆患脑卒时,公公每天坚持给婆婆按摩身体,在**和公公的悉心照顾下,婆婆毫无后遗症健康出院了。

两人经常督促对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夫妇自从结婚起,就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多年来都是相敬如宾,从不计较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

“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这是**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在他们结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

**夫妇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她们夫妇教导两个女儿百善孝为先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她们的孩子。

**两个女儿、女婿夫妇关系都很和睦,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夫妻俩互敬、互谅、互帮、互爱。

古训有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

为了爷爷奶奶能安度晚年,每天能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孩子和**不约而同的提出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住,就这样一个四世同堂,11个人老老小小生活在了一起。

经常休息了带老人一起出游,每天坚持回家陪老人一起吃饭。

如今两位老人都已经85岁高龄,身体健康,最年长的爷爷每天会用期待的眼神在门口等着最小的玄孙女放学归来,到家后最老的和最小的都会逗一逗,看到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让做小辈的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

两个外孙女特别喜欢唱歌和乐器,家里时不时有优美动听的歌声琴声。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

**把庭院打理的井井有条,种了各种花,庭院四季飘香。

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准备丰盛的早餐,女儿们帮着做家务,陪着公公婆婆附近散步,女婿会带着孩子听听新闻,练练英语口语,背背古诗,拉拉小提琴。

大女儿还运用专业的知识,给老人们做些身体上的理疗。

**娇傲的是:

大女儿工作单位考核年年优秀,被市卫计局评为2015-2017年优秀计生工作者,大女婿也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小女儿夫妻也是太平洋保险优秀经理。

大家庭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但身体健康,更难得的是心灵健康。

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宽容、尊重,快乐无处不在。

健康生活的一家人,在2017年被**市爱卫会评为“健康家庭”。

**说: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那就是真诚待人、理解信任、互敬互爱。

每个人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家人与自己,才能让收获幸福和快乐。

只有我们每个家庭幸福了,生活和谐了,才会更幸福。

篇三

今年35岁的**是安徽省怀宁县人,来**打工已经15年了。

在**创业的过程中,运红致富不忘第二故乡,与丈夫和儿子都乐做公益人,长期坚持帮助长期坚持帮助邻里贫困家庭,还有环卫工人、残疾人、鳏寡孤独及其他困难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

白手起家创业路 受人帮助记在心

15年前,**到临城时才20岁。

她和弟弟两个人带着做包子的手艺,在临城开始了他们的创业生涯。

因为刚来**,人生地不熟,生活的方方面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日子过得挺苦的,但是很多**人,像房东阿姨、隔壁邻居,都对阿拉好足嘞。

他们都待我像家人一样,有什么困难大家都替我想办法解决。

”她说,在学会了一口道地的**话后,更多的本地人加入到她的朋友圈。

由于她做生意讲究诚信,价格公道,很快包子店就经营得有声有色,如今已经开了三家“宏运包子”连锁店。

因为当初受到过**人的帮助,因此**对**人一直怀着感恩的心。

生意开始好起来后,她就想着利用自己的特长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

小包子大感动  乐做公益无怨悔

**当初的包子店开在临城东荡田,附近有一个家庭贫困的残疾儿童,很喜欢吃她的包子。

当运红听说孩子家的困难后,买了米油等生活用品,还给他家送去了500元钱。

“只要孩子喜欢吃,随来随吃,分文钱也不收。

”她说,自从这件事后,她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点赞,而做公益事业的心也一发而不可收。

当她获悉当地残联组织发起“手拉手、温暖你和我”的爱心大篷车活动后,便先后投入30多万元、资助了400多户困难家庭和老人。

每年腊八节、“三.八”节、“五.一”节,还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不论外来务工者,还是本地的残疾人、困难家庭、新城的环卫工人、敬老院的老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这些弱势群体都是**免费派送包子的对象。

去年重阳节,**干脆把“工作间”搬到敬老院,亲自教老人们做好吃的包子。

10多年来,**一家已经送出去20多万只包子、1000多公斤大米、600多公斤菜油,500公斤猪肉。

“运红对阿拉环卫工人最关心了,她不仅自己做好事,还发动老乡一起做好事。

2017年腊八节那么冷的天,她和**市安徽商会人员开着车,从凌晨5点一直把包子、腊八粥送到我们道路作业的每个环卫工人手中,确实让我们感动!

”新城公用事业管理中心环卫科刘科长说。

其乐融融  家庭和谐共进步

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如今儿子也12岁了,在夫妻俩共同打拼下,前几年**在临城买了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城人。

“我从来不反对她,她做的是好事,应当大力支持。

”**丈夫汪丙生说,家里的大事基本都是妻子拿主意,夫唱妇随。

“我也加入到她的公益队伍中了,她教我干啥咱就干啥,服从领导听指挥么。

”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到附近的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亲手做的包子,让孩子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关爱别人。

**的儿子也很懂事,也经常会关心邻居老大爷和老大娘,为他们做点事。

篇四

在**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的足迹走遍**的每个小岛,每个村落,他们的内心永远想着"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助残,助学,敬老爱幼,提供各样便民服务,是他们常年来所做的,他们就是"岛城志愿者协会"。

就是这样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团队深深的吸引了**。

20年前**和她的丈夫相识相恋,来到了丈夫的老家—-黄龙东咀头,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丈夫的家庭也并不富裕,家中有残疾的公公,体弱多病性格不好的婆婆以及一个年幼的小姑。

面对这样的家庭,好胜心强的**还是坚持不变初衷嫁给她老公。

一晃眼就20年了,从借钱和人家合股一艘船到自己一个人买船,丈夫出海捕鱼,**在菜场卖鱼,这期间有过嘲笑、有过失落、有过害怕、也曾亏本过,但是每次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离不弃、互相打气,相信明天会更好,公公婆婆以及父亲母亲总是在第一时间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所谓家和万事兴。

二十年了,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他的丈夫,袁远军,浙嵊05917船的船老大,从2007年买船到现在有十多年的捕鱼生涯,在海上也帮助过很多人,记得那是2010年的冬天,有一般捕小蟹笼台州船,在**周边海域翻船落水,冬天的海水非常冷,落水的姐夫郎舅俩人抱着泡沬球一直在海中喊救命,袁远军的船经过救起了他们,千恩万谢,一定要上报到乡里,被袁远军拒绝了,他说大家都是以海为生的人,谁碰到了都会救的,后来他们就像亲戚一样的经常有往来。

在海上生产,袁远军也经常帮助别人拖事故船,指导作业,在众多船只中他的善心热心也是被大家公认的,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渔民。

**,大家都叫她卖渔婆,会吃苦耐劳,性格大大咧咧,她的人生准则是"孝敬父母,做丈夫的好帮手"。

2005年举家迁到菜园,2012年认识会长毕国忠,期间也得到他们协会对她的帮助,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热情,2016年毅然加入岛城志愿者协会,入会后经常参与各样慈善活动,让她深深体会到这个社会需要爱,需要关怀,只要付出一点点的爱,伸出一一点的援助,都会给人带去开心和温暖,而自己也会收获快乐和满足。

本着这样的心,她逐渐带着儿子,丈夫,弟弟一家还有好多有技术、有爱心的朋友都加入了这个团队。

还记得2016年的夏天第一次带儿子和志愿者们去看一个瘫痪14年未出门的老人,带着她看了**的新面貌,基湖旅游风景区,老人看了非常激动,开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

"没有你们,我就看不到今天的**,原来变的这么好看。

"一点付出就给人带去这么大的快乐,儿子也乐在其中,每当节假日他都喜欢去作义工,去年的中考也如愿考进**高中。

这就是卖渔婆的一家,一个平凡的渔民之家,从2016年到2017年,趁休渔期,小潮水期,一家人参加下乡下岛、净滩、敬老扶贫、便民服务等各项公益活动共三十多次。

两年来,志愿者的生活让他们家感受到这个社会不光要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有追求精神文明的富足。

2018年卖鱼婆一家会继续带着爱心,热心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建造美丽微城尽微薄之力,也希望有更多的家庭来加入志愿者的队伍,让**更有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更加温暖更加美好,恭祝大家平安幸福全家快乐!

篇五

2014年6月22日,在众人的祝福和期盼下,他们一家的小天使到来了。

跟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开始梦想长大后的儿子是怎么样,在接下来成长的道路上怎么引导他,自己儿时未完成的愿望是否能在他的身上得以实现……

现在孩子已经快4周岁了,活泼、爱运动、爱提问、爱学习、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都是宝贝的优点。

在与宝贝一起成长的这4年里,她总结了几点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陪伴的时光,是孩子的阳光课堂,没有陪伴在孩子心里,他依然是孤儿。

上班族的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和小家伙相处的每一刻我们都格外珍惜。

晚上下班是她与小家伙培养感情的时间。

有时,孩子会看上一两集《小猪佩奇》,她就在旁边静静的陪伴,碰到难懂的词汇给他重复,当他能够自己脱口而出“sillyDaddy”,她觉得非常欣慰;有时他们会抱个小球出去广场转一圈,骑骑自行车,互动打几个球,跟在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婶后面摆几个pose;有时会驱车带他到长河路,边慢走边唱,英文歌、儿歌、童谣。

晚上娘俩的相处是丰富多彩的。

二、亲子共读幸福时光

美国有一位阅读研究专家说: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睡前听故事,是每晚的必修课,从最初的《鲤鱼跳龙门》,到宫西达也系列绘本,从最初的学习故事里简单的词语、句子,到现在能对故事里的内容进行提问,并逐渐分清善、好、恶,懂得简单的道理。

同样的故事,每次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从最初的单方面的输入到现在能讲喜爱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听。

亲子阅读让他们每天的陪伴更充实。

三、玩乐中学习,游戏中成长

有位学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而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在早期孩子成长中怎么样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习并寓教于乐。

大学时读的是师范,虽然最后没有从事教育行业,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她觉得受益匪浅。

记得教数字的时候,他还不会走,但是对爬楼梯特别感兴趣。

她就跟在孩子后面,孩子爬一级,她数一个,爬一级,数一个,所以学数字孩子学得比较轻松,包括后来换成英文数数。

之前在家已经学好了《小蝌蚪找妈妈》,娘俩去田野边散步,看到小蝌蚪,她提醒这就是歌曲里唱的哦!

他们蹲在田埂边观察蝌蚪,青蛙,小家伙乐此不彼。

回家后,给孩子讲小蝌蚪、大青蛙的知识,他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缺点:

脾气有点不太好,主观意识比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还不够外向。

但她知道每个小朋友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她不会把他跟其他小朋友相比,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长成自己想要变成的那个人。

篇六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

**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的家庭成员包括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1972年11月出生,1991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基层服务工作。

20多年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更是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的丈夫是个船员,父亲早逝,现在的父亲是他的继父,丈夫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差,家有两兄弟一妹妹,兄弟俩初中毕业就双双下海浦鱼,自力更生,自己成家立业。

记得当初结婚时是借住在她娘家,通过夫妻俩多年努力打拼,丈夫转行考取了运输船的多项证书,船员的工作特性注定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她一个人肩上。

船上的工作带有很大的危险性,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

在婆婆癌症期间,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安心工作,她请假照顾婆婆,为了不让婆婆肌肉僵硬,她不时的给婆婆揉搓手脚;婆婆咳不出痰,她不时用餐巾纸帮婆婆擦掉;为了给身材高大的婆婆擦洗,往往是累得她腰酸背疼的,为了改善婆婆的术后饮食她高亭宁波两头跑……为了方便照顾公公,现她把公公接到县敬老院,只要有空就去给公公送药、理发、剪指甲等。

对于别人的赞美,她总是如是说:

公婆的今天就是我们自己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篇七

**,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茅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优秀乡村医生。

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她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仅仅有条;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她体恤民情,深入基层,摸底调查辖区困难群众等生活境况,并给予援手。

她一直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事,任劳任怨地服务于社会。

同时她是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人。

她与在桃花中心学校当老师的丈夫一直生活在桃花岛,儿子在沈家门工作,夫妇俩一起照顾着公公婆婆,生活平淡温馨。

近两年丈夫因病去世,公公也年老离世,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婆婆,还坚持做义工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坚持帮邻里为他们分忧解难。

在这次垃圾分类活动中,她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她还非常关心着邻里周围的环境卫生,她环境意识特别强,随时随地见到垃圾就扫,见到纸屑、塑料袋就拣。

由于她公德意识强,模范作用好,也感染和教育了邻里的年轻人。

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并带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经常帮助老人。

免费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药上门,她常说的一句话是:

“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为党、为人民积极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

30多年的乡村从医经历,让她深切感到乡村条件的艰苦,也特别是体谅乡亲们的难处。

十里八乡,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她一定随叫随到。

有一次刚好刮台风,凌晨的2点多,**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隔壁的一位村民半夜高烧抽搐,已不醒人事。

**二话没说,挎起药箱,冒着大雨就往外赶。

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

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来说真的是太多了,这样的经历,自从她从医以来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

一次次的温暖着邻居们的心。

邻居谁家要是一时有了急事时,只需说一下,她也尽力帮忙。

她平时与邻为善,守望相助。

邻里之间遇事谦让,热心主动给予周围邻居帮助,帮助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从未与人红脸、争执。

她说:

“大伙有缘住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得为咱这个大家庭多费点儿心,多出份力。

”话虽朴实,却道出了一位她心系群众、大公无私的胸怀。

**同志是一名朴实的群众,又是一名为民办事的好党员,在朴素的生活点滴中,用爱心和奉献,为塑造友善、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被人们称为爱家助邻的好模范。

篇八

**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渔民,与妻子胡杏儿结婚近50年,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深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潘家的事迹感动了蚂蚁岛全村的人,为村里的儿女们树立了好榜样。

一、用心关爱家中老人

**的父母和老丈人相继过世后,其丈母娘俞亚球成了家中唯一健在的老人,今年已经90岁高龄。

**一家都十分孝顺,他和妻子每天都会轮流把老人家接到自己居住地,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细心周到,从无怨言。

天热了给老人的房间安装好电扇、空调,天冷了给老人添置保暖的棉袄,天晴了给老人打扫房间、洗衣、洗头,下雨了陪着老人唠家常、讲周边发生的事情。

前年夏天老母亲摔骨折了,之后糖尿病、肺结核、高血压这些老毛病也接踵而至,医生说这么大年纪如若不做手术就会加快死亡,但老母亲选择回家休养,坚决不同意做手术。

**义不容辞地接下了照顾丈母娘的活儿。

在老母亲躺床上的一年时间里,潘宏时常为丈母娘按摩,他的妻子为老母亲洗澡、梳头、洗衣服,精心照料,从不厌烦。

老人起先大小便失禁,为了方便老人排便,**在老人的床上钻了一个孔,又在孔的上面盖了一层薄薄的木板,这样既不会搁着老人又减少了来不及排便而造成一系列后续问题。

老人有糖尿病,来去医院打胰岛素很麻烦,**向护士再三讨教学习,慢慢地学会了打针。

在**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一年后,老人会下地了,**又亲自做了拐杖助她走路。

二、用心培育家中下一代

**夫妇育有二子,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他们从小教育儿子要懂得感恩和孝顺,在耳濡目染下两个孩子也都很懂事,懂得孝顺长辈,邻里和睦,很少让父母操心,在校期间还是校文艺队主干。

毕业后大儿子经营蚂蚁岛移动营业厅,二儿子在蚂蚁岛管委会上班,兄弟两人还合开了海滨酒楼,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两个儿子成家以后把这个大家庭的优良传统往下传,教育下一代要孝敬老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方法,言传身教,注重孩子兴趣开发,健康成长。

三、用心营造家庭和睦氛围

**一家9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这与良好的家庭关系分不开,家庭成员间懂得互相体谅和宽容,碰到问题大家一起沟通、解决,一家人从未红过脸,发过脾气。

两个媳妇也十分孝顺,每次出岛都会给公公婆婆置办食物和衣物。

孙子孙女也充满孝心、爱心。

每次放假回家总是给他们带回许多他们爱吃的东西,帮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说一些在学校的趣事儿逗老人开心。

节假日,一家人都会抽时间聚在一起,烧一桌的菜,围坐在一起,享受四世同堂的欢乐与温馨。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一家人齐心协力。

正因为如此,**一家多年来一直被评为“文明家庭”。

**一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大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孝敬老人、关爱孩子、家庭和睦、邻里友爱,在村里有着相当好的评价,也是新时期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篇九

**是周弘老师赏识教育理念的受益者,更是赏识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她本着“誓做感恩者,让爱传出去”的理念,致力于提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品质和提高个人幸福能力的公益事业。

在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