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64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docx

深圳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部分

一、概论

掌握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领会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种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领域包括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4、研究方法:

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

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通常适用于研究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或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基于道德伦理不应给予控制)。

测验法:

以特定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进行间接的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

这里的测验是指标准化测验,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切合实际但不易控制),实验室实验则是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较精确但具人为性)。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此来推测群体的态度、心理特征。

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问卷法即用预先拟好的问题表给被试自行填写;谈话法即调查者用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

5、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一是认识内外世界,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二是调整和控制行为;三是直接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二、意识与注意

掌握意识、无意识;熟悉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熟悉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日节律;熟悉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关系;熟悉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熟悉失眠的种类;掌握催眠的原理;熟悉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1、意识:

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人运用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对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包括对自身、内部刺激、外部事物三方面的觉知。

2、无意识:

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3、意识的状态:

可控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

可控的意识状态:

此时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有意识地完成一件事情,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仍在按照一定目的去完成任务,只是意识参与的成分相对较少,变成自动化了。

如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的却又不太清楚。

白日梦状态:

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属于一种迷糊状态,如上课走神。

睡眠状态:

人在睡眠时还是有意识活动的,但对此我们自身并没有意识到。

4、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具选择、维持、调节功能。

包括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意志)、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和随意后注意(随意后产生兴趣,不需要付出太多意志努力就可以维持)。

5、注意和意识状态的关系:

注意提供了一种选择机制,决定什么才能成为意识的内容。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清晰而深刻;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参与的成分也就相对少了,对反映的对象没有清晰的了解是由于注意被分配到了其他方向。

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变化,是由于注意极少,紧张性低,所以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睡眠状态中处于无意识状态,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

6、生物节律:

人的心里活动体现着周期性变化,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人的四种节律周期:

1年,28天(女性周期,内分泌),24小时(日周期实际是25小时,对人影响最大),90分钟(警觉性、白日梦、饥饿,心理活跃周期)。

7、日节律:

主要表现为睡和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

一天中体温在下午达到顶峰,在深夜熟睡时降到最低,人一般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发困,体温开始上升时醒来。

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若不顾生物钟,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

另外,飞行时差产生的身心困扰绝非源于旅途疲劳,而是生物节律被干扰的结果。

若在同一时区内长时飞行,不会出现这种困扰。

8、脑电波和睡眠阶段:

人在正常情况下的脑电波为β波,频率为13~24,快而振幅小。

睡眠第一阶段:

过渡期,困倦而意识朦胧,出现α波,频率为8~12,较慢而振幅较大,持续1~7分钟;

睡眠第二阶段:

轻睡期,出现θ波,频率为4~7,更慢而振幅更大,持续10~25分钟;

睡眠第三阶段:

进入沉睡期,以δ波为主,频率为2~4,极慢而振幅极大,此前通常需要半小时达到这一阶段,梦游、梦呓和尿床等多在此时出现,持续约半小时;

睡眠第四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δ波,眼球快速跳动,心跳和呼吸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很难唤醒。

此时正是人在做梦的时候。

REM结束后又循环到θ波的轻睡期,一晚上要经过4~6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持续约10分钟,此后的循环中REM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最后的循环中可持续到1小时。

(年龄越小,REM占的比例越大)

9、失眠的种类:

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

情境性失眠:

生活情境改变导致个体心理压力,如亲人离世、考试、面临重大抉择等,甚至改变睡眠环境也会导致情境性失眠(认床)。

假性失眠:

没有认识到睡眠存在个体差异,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少于常人而使得心理上有失眠感。

或因身体衰弱、年老而睡眠减少从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也会导致假性失眠。

失律性失眠:

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失眠,即生物节律被干扰导致失眠。

熬夜、飞行时差。

药物性失眠:

喝了茶、咖啡或可乐导致精神兴奋无法入睡;或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导致要逐渐加大药量才能入睡,如果不吃或减少药量就会导致无法入睡,也是药物性失眠的一种。

10、催眠的原理:

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个体的暗示性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二是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平时喜欢沉思幻想、容易集中精神不易分心、对催眠好奇并想获得新鲜经验)。

一系列的暗示通过催眠者用语调平缓、语音单调、不断重复的话来实现。

11、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不同,个体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主要特征是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三、感觉与知觉

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掌握视觉适应和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和色觉理论;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熟悉基本的听觉现象;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熟悉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的简单应用;掌握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熟悉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

1、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分为: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饥饿,渴)。

2、感受性:

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感觉阈限:

是人感受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分绝对感觉阈限(50%机会被觉察的最小可觉察刺激量)和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关系。

3、人的可见光波长为400~750毫微米之间,x射线和紫外线等波长太低或红外线、雷达射线等波长太高的都是看不见的。

但人的眼睛有完美的色觉。

4、视觉适应:

是指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有明适应和暗适应。

由暗处到亮处后对光的感受性下降即明适应(一方面是瞳孔缩小,另一方面是由于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由亮处到暗处对光的感受性增强即暗适应(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刚开始的5~7分钟感受性迅速上升,随后上升速度逐渐减慢)。

视网膜是真正的感光细胞。

5、颜色的特性:

固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颜色,如红、绿;而黑白灰不具色调,为无彩色或中和色)、饱和度(与某种波长的强度有关,若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颜色越纯,该颜色的饱和度越大)、亮度(全部光波的总强度,白色亮度最大,亮度减弱时呈一系列灰色,最后全部黑暗时,视觉消失)。

6、视觉产生的机制:

光线透过角膜进入瞳孔,经过强弱调节后适量光线进入眼球。

通过眼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变化,使得适量的光线能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成像。

之后,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视网膜上实现,主要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传递着视觉信息。

7、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成,因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椎体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为敏感,但不能解释视觉后像)、拮抗理论(四色说,红绿黄蓝;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红和绿、黄和蓝、黑和白,每对颜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能解释视觉后像和颜色互补,但已被证明是发生在视神经通路中的神经结细胞中而非视网膜上)。

8、视觉后像:

视觉正后像,指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的作用后,所引起的视觉并不马上消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电影和动画的原理即是利用了人的正后像;视觉负后像,指注视一种颜色后,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属于颜色对比现象。

9、人耳所能接受的声波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为超声波,无法引起人的听觉;

声音有三个属性,音强(振幅),音高(频率)和音色(混合音构成音质特征)。

10、听觉产生的机制:

耳廓收集声音,声音被集中起来进入耳道,透过鼓膜的振动传达到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集合起来,最后送到卵圆窗(小薄膜)而进入到内耳(形状类似蜗牛,内部充满液体,叫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基底膜上的长短不一的毛细胞就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

听觉理论:

位置学说,认为基底膜上不同位置的毛细胞能对特定的频率发生反应,能够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于低频声音(20HZ)是找不到与之相对的毛细胞的;频率匹配学说:

极低频的声音作用下,整个基底膜被激活,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基底膜,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细胞冲动并传至大脑。

总之,人能听见的音高范围极大,频率最低——神经细胞;低到中等——频率匹配和基底膜上相应部位的毛细胞共同编码;高频——激起基底膜上特定部位的毛细胞

11、听觉现象: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

需要时间短且恢复快,有选择性,仅对作用于耳的那一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

听觉疲劳:

声音长时间地连续作用会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若经常发生会引起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对一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音隙;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

12、声音的混合:

两个声音强度相当,频率相差较大时,会产生混合音;两个声音强度相当,频率接近,就会听到以两个频率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拍音(如强度相当的222hz音和223hz音混合,会听到每秒1次的声音起伏感觉);

声音的掩蔽:

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听到强度大的那个声音。

13、知觉的概念: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14、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整体性:

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选择性:

有选择地将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

理解性:

基于经验和知识,能对知觉对象做出解释、说明

恒常性:

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仍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5、几种复杂的知觉和机制:

深度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

深度知觉:

其线索一方面来自刺激物的特性(大小、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另一方面来自视觉系统本身(双眼视差,距离越远,双眼视差越小;声音入耳的时间差,判断正面或正后方比侧面的声音要难)

运动知觉:

其线索包括网像的迅速膨胀,并且各个方向上速度相等,即可体验到物体逼近;在环境中活动时,网膜上的视觉流水般地移动位置,还伴有前庭和触觉发生。

时间知觉:

其线索之一是自然界的周期现象,二是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三是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因素包括:

感觉通道的性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越多事估计时间越短,但在回忆往事时相反);个体的兴趣和情绪(快乐不知时日过)。

16、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包括三方面:

(1)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无论是作为知觉主体或对象,都会掩饰内在动机);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会根据外表和言行来以点代面,严重受个人经验影响)

17、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

信息的搜集和选择、整合过程。

搜集和选择:

容易受个人经验影响,往往没有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只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

整合:

社会认知中的信息整合方式独特,主要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首因效应:

总体印象的形成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

总体印象的形成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但当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对他人的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教师要克服对学生的晕轮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

社会刻板效应:

指人们采用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概括而笼统但又比较固定的看法来对他人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

(如认为英国人有绅士风度,美国人热情友善)

四、记忆与学习

掌握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与类型;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特征与区别;熟悉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熟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掌握遗忘的概念;熟悉遗忘曲线及遗忘的原因;熟悉有意遗忘的作用;掌握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概念;熟悉学习的过程;熟悉学习的分类;熟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熟悉学习的策略的应用。

1、记忆:

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

编码、保持、提取。

编码:

信息经过编码进入记忆系统。

需要注意的参与,效果受编码的强弱、方式种类以及个人情绪体验影响

保持:

被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储存,会发生遗忘。

提取:

包括回忆和再认。

3、记忆的类型: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可以进一步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程序性记忆:

技能性记忆,如骑自行车、投篮的技能记忆;

陈述性记忆:

事实类记忆,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等;

情景记忆:

个人亲身经历过,对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境的记忆(如看足球比赛的记忆);

语义记忆:

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不依赖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是以语义为参照)。

4、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是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能储存几十到几百毫秒。

储存形式是视象和声象,是物理刺激的忠实复制品,由选择性注意控制什么信息能得到进一步加工。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只保持20~30秒。

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能够将来自感觉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图像。

特点:

一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二是容量为7±2个组块,三是复述是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包括保持性复述(一遍遍重复)和精细复述(将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

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编码形式主要是语义代码,其次是视觉代码(遗觉象,即照片式记忆)。

5、记忆系统各成分的关系: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经过注意选择后,进入短时记忆,经过复述(精细复述)可进入长时记忆。

6、长时记忆储存和建构的特征:

记忆项目无论是以有序或无序的形式呈现,都是按一定的类别组织起来记忆的。

但并非所有信息都组织在一个层次化的框架里,有一些被组织在体系不太清晰的框架中,即语义网络。

根据语义网络,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就很容易会想起与之有关的其他词,为之扩散性激活。

通过各种组织方式,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即图式。

图式极大地影响着回忆效果,使信息被激活后不是简单地被提取,而是经过推理进行建构,提取出来的是按照图式改造过的信息。

总之,人们利用现有的知识组织新的信息,并将新的信息与原有图式结合起来,不断地建构和发展着庞大而有序的记忆系统。

7、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8、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创造了无意义音节,以之为实验材料,用节省法(再学习法)检查了识记材料以后间隔不同时间的保存量。

结果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其过程是不均衡的。

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于长时记忆的信息迅速减少,以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9、遗忘的原因:

消退(得不到强化而减弱消失)和干扰(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

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

长时记忆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

10、有意遗忘的作用:

属于人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心理防御机制。

11、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地点法(将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物建立起联系)、韵律法(口诀法)、记笔记(学生最常用)。

12、学习: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累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13、学习的过程:

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被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

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14、学习的分类:

按学习方式划分(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或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按学习内容划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难度依次递增)。

15、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学习过的知识储存在记忆里,记忆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学习。

16、学习的策略:

复习策略、组织策略。

复习策略:

注意及时复习(第一次在结束后5~10分钟,第二次在当晚或第二天,第三次一周后,第四次一个月后,第五次半年后)和系统复习。

复习时将连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增加开头和结尾的数量以解决“两头记忆好,中间记忆差”的现象;过度学习程度达50%的效果最好,超过则会引起疲劳。

复习方法中较好的是尝试背诵法,并尽量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

只有理解了的信息才比较容易长久保持。

组织策略:

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主要有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五、思维与创造性

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思维的机制;掌握概念的性质、分类和功能;熟悉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掌握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熟悉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熟悉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掌握想象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熟悉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1、思维:

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密切联系(与动物思维的重要区别)

3、思维的机制:

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比较(对分析综合的结果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比较后得出共同特征和属性,通过概括将共同特征联合起来)

4、思维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岁之前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3~7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5、概念:

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

每个概念都具有内涵(本质)和外延(范围),二者呈反比。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概念可按掌握概念的途径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6、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

是一个需要不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个体通过对刺激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首先提出一个与目标相一致的假设,然后再根据反馈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

7、推理:

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推理的一般过程:

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两部分组成,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的,有三段论推理、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条件推理。

8、问题解决: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包括三部分:

问题的初始状态、问题的目标状态、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过程: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算子)来完成,其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使初始状态逐步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还会受到问题表征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心向等影响。

具体策略:

算法式(可能的方法一一尝试)、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向工作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

分析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异,找出缩小差距的方法,若该方法条件不成熟,则提出能为该方法创造条件的办法(子问题),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比较简单的子问题,螺旋式循序渐进地解决;

爬山法:

进行评估后限于条件,不是缩小而是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目标,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逆向工作法:

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向初始状态递归,如几何证明题。

9、想象: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的精髓部分。

10、创造性:

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倾向,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等特征。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智力(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反之未必)、人格、环境、动机。

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评估创造性的最常用方法是发散思维测验,认为观念流畅性是创造过程的关键成分。

最著名的有吉尔福特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几乎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要求尽可能多地列举)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应用最广泛,包括言语测验、图画测验、声音和词测验,考察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用游戏的形式组织起来,适合儿童)。

六、智力

掌握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的概念;熟悉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与能力的关系;领会如何看待智力差异及其应用;掌握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掌握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熟悉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熟悉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掌握遗传因素的概念;熟悉智力的影响因素;熟悉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1、智商:

比内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年龄,将其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商数乘以100即为智商,也称为比率智商,但只适用于儿童,因为人发展到一定年龄后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