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87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x

先锋图书馆管理系统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用户需求书

 

1.项目概述

2.

本项目机房设置在珠海市社会发展研究所2号楼一楼,由原来的车库改造而成,建筑面积约352㎡,其中主机房占地面积约248㎡、UPS房占地面积约45㎡,监控室占地面积为59㎡。

UPS房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原UPS房已配置1台60Kva和1台80Kva的UPS主机。

根据珠海市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原有机房只有20多台机柜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后期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次拟建设MDC模块化数据中心,其中包含至少76台设备机柜,以满足未来设备入驻机房需求。

本项目质量目标为国家A级机房标准,A级机房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序号

项目

设计指标

备注

1

主机房温湿度

(开机时)

温度23±1℃

相对湿度40%~55%

温度变化率<5℃/h

2

主机房温湿度

(停机时)

温度5~35℃

相对湿度40%~70%

温度变化率<5℃/h

3

不间断电源电池室温度

15~25℃

4

含尘浓度

主机房区在静态条件下,粒度≥0.5μm,个数≤18000/dm3

5

无线电干扰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6

磁场干扰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7

静电电位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1KV

8

震动加速度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9

照度

机房区>500Lx,无眩光

辅助房间>300Lx

应急照明>30Lx

10

共用接地

接地电阻<1Ω

11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

±0.5(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

≤5(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时)

零地电位差<2V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15(3~39次谐波)

12

机房专用空调

N+X冗余(X=1~N)

13

新风

1.按工作人员计算,每人40m3/h

2.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14

主机房正压

主机房与其他房间、走廊的压差≥5Pa,与室外静压差≥10Pa

本期建设平面图:

3.主要建设内容及要求

4.

4.1.装修工程

4.2.

在装修设计方面,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环境要求为主要目标,兼顾机房的美观、实用,装修材料均设计以白色调为主。

颜色轻重控制原则为上轻、下重,体现机房环境整洁、明净的特点,形成柔和、协调、安静、庄重的机房气氛。

机房的基础装饰装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Ø天面吊顶:

Ø

✧原顶面找平刮腻子处理后做防水防潮处理,刷刚性防水防潮涂料三遍,天面油防尘漆(含横梁),再贴30mm厚防火等级为B1级的保温棉;

✧用轻钢龙骨安装铝合金微孔天花板;规格600×600mm,此类天花的特点是:

色调柔和,不产生眩光、防火、防潮、易清洁、吸音;

✧照明采用600×600mm格栅灯,照明灯具均匀分布于天花吊顶上,以便产生协调的装饰效果;

✧天花上部的线槽及天花板部份都要接地;

Ø地面环氧树脂地坪漆:

Ø

✧地面处理:

依据地面状况做好打磨、修补、除污、除尘;

✧地面刷环氧树脂地坪漆,可快速排泄静电电荷、防静电效力持久;

✧整体无缝,需能达到:

防尘、坚韧耐磨、耐冲击、耐重压、耐腐蚀、耐溶剂、平整亮丽、着色自由的要求;

Ø墙体的拆除、新建及装饰:

Ø

✧本次设计的机房现在是作为车库使用,车库两侧是承重柱,机房改造时不能打掉,为避免雨水对机房墙体的所以设计沿防雨屋檐内侧再向内10公分砌水泥砖墙,并在UPS房门口处做挡水围。

✧砌200mm厚水泥砖墙,先做1500mm的钢筋混凝土基底,然后做圈梁进行加固,再砌砖至防雨屋檐。

✧外墙面刷防水涂料,找平刷3遍白色乳胶漆;

✧内墙面除了常规的防水、找平刮腻子外,还要先刷金属粉再刷乳胶漆;

✧内墙面防水层高度1500mm;

✧机房区踢脚线采用1.2mm厚不锈钢,高度100mm;

Ø门窗的安装及封堵:

Ø

✧管理间原有的窗户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进行封堵;

✧拆除原有门,但保留管理间中间的门;

✧根据机房消防要求,两边机房各设计两套双开甲级防火门,共计4套,宽度1800mm,高度2000mm;

✧为方便管理间和两边机房之间的进出,在管理间的两边各开一扇单开门防火门,共计2套,宽度900mm,高度2000mm;

✧窗户做不透光处理(贴不透光纱窗纸),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封堵窗;

✧机房门口做挡水围及挡鼠板。

4.3.电气系统

4.4.

一般要求主要开关设备应该被设计成适合增容、维护和冗余,并提供双倍的或隔离的冗余配置。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开关装置、总线或断路器维护的方便性。

瞬时电压浪涌抑制(TVSS)应该被安装在电力分配系统的每一级上,并且采用适当的规格,以便能够抑制可能发生的瞬时的能量。

本次设计的机房属于A类机房,停电后会产生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利用原有的不停电电源系统,本期不再购买新的UPS设备。

低压配电房不同变压器自动切换后各引一路线缆至市电接入柜以及UPS输入柜,挖电缆沟接入,该部分由大楼强电专业负责,不在本次建设范围。

4.4.1.供配电电源

4.4.2.

(1)本项目计算机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

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在本项目中按A级供电方式设计。

(2)

(3)供电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4)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稳态频率便宜范围(%):

±5;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

≦5(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15。

4.4.3.电气装置

4.4.4.

(1)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牢固、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内外清洁。

(2)

(3)电气接线盒内无残留物、盖板整齐、严密、紧贴墙面或地面;同类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应相对一致。

(4)

(5)吊顶内电气装置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处。

(6)

(7)特种源流配电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并注明频率、电压等。

(8)

(9)电源盘、柜及其他电气装置的台座应与建筑楼地面牢靠固定。

(10)

(11)空调和消防系统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连锁动作。

(12)

(13)市电输出插座采用2极和3极组合10A插座,沿墙分布。

(14)

(15)UPS输出插座在机柜内采用PDU,每个机柜布置2个PDU,集成在机柜系统中。

(16)

(17)断路器要求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如施耐德、ABB等。

(18)

4.4.5.照明

4.4.6.

本工程机房照度要求为:

机房区域正常照明条件下照度要求≥500Lx,事故照明机房区域≥5Lx,动力间≥300Lx。

4.4.7.电源防雷

4.4.8.

第一级防雷器:

由变压器接入配电柜内实现,不在本期建设范围内。

第二级防雷器:

在机房市电配电柜采用B类防雷产品,并联安装于主断路器的出线侧。

并在防雷器回路串接63A/3P空开。

最大放电浪涌电流(8/20)为40KA。

第三级防雷器:

在UPS输出配电柜安装C类防雷产品,并联于主断路器的出线侧。

并在防雷器回路串接32A/3P空开。

最大放电电流(单模块)20KA,Imax(8/20)响应时间TA<25ns。

4.4.9.接地系统

4.4.10.

为了保证信息机房机房内的各种设备的安全,要求机房设置三类接地子系统,即:

电源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和功能接地系统。

电源接地系统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线接地在变压器安装时完成,UPS输出中性线的接地(重复接地)由机房施工单位完成,接地点应为大厦总等电位端子。

保护接地系统包括了机房内金属结构件的等电位接地、静电泄漏接地、防雷接地以及PE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系统沿用干线电缆中的PE线。

功能接地系统是指计算机专用接地系统,以共点不共线的方式从大厦总等电位端子引来,用于计算机设备的专用接地

要求大楼的联合接地体的接地体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满足机房的接地需求。

4.5.空气调节系统

4.6.

4.7.空调系统

4.8.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规定如下:

开机时: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主机房温度

23±1℃

23±1℃

18~28℃

主机房相对湿度

40%~55%

40%~55%

35%~75%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5℃/h

<5℃/h

<10℃/h

辅助区温度、

相对湿度

18~28℃

35%~75%

18~28℃

35%~75%

18~28℃

35%~75%

备注

不得结露

不得结露

不得结露

 

停机时: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主机房温度

5~35℃

5~35℃

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

40%~70%

40%~70%

20%~80%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5℃/h

<5℃/h

<10℃/h

辅助区温度、

相对湿度

5~35℃

20%~80%

5~35℃

20%~80%

5~35℃

20%~80%

备注

不得结露

不得结露

不得结露

(1)机房内环境设计计算参数

序号

功能区域

温度

相对湿度(RH)

最小新风量

房间压力

pa

1

机房核心区(冷通道)

18℃±2

40-55%RH

2ACH

5~10

2

机房核心区(热通道)

29℃±2

40-55%RH

2ACH

5~10

3

UPS室

25℃±3

35-75%RH

2ACH

0~5

4.8.1.排烟系统

4.8.2.

根据机房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机房排烟换气次数为每小时不少于5次。

气体灭火区域设置排气设备,保证在消防系统灭火后在最短的时间能将机房内的残留气体灭火药剂及有害烟尘排出房间以外。

消防排气风管上设置电动密闭阀,以保证机房密闭状态。

所有通风设备与消防联动。

4.8.3.新风系统

4.8.4.

为保证机房正压以及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在机房专用空调区设置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可根据以下方式计算:

●保证室内人员所需新风量,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计算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新风量不小于总送风量的5%计算

4.9.机柜

4.10.

主机房设备区机柜配置要求如下:

设计布置设备机柜76台(其中12台网络机柜、8台高密机柜、56台普通机柜)、2台强电列头柜、6组数字配线柜、12台25KW水平送风精密空调。

4.11.综合布线系统

4.12.

Ø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应根据功能要求划分成若干工作区,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应根据机房等级和用户需求进行配置。

Ø

Ø考虑到今后业务的扩展需求,机房内的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柜上配置一台24口FTP配线架,每个机柜到网络机柜布置24条六类屏蔽网线,每个网络机柜配置一台48口光纤配线架,放置两根12芯单模光纤和两根12芯多模光纤,用来提供服务器网络接入以及存储设备接入。

Ø

Ø本次设计为五层、六层、七层三个楼层布线,按照用户实际工位数量和对信息点的需求,共计布置364个六类屏蔽线缆信息点。

机房至业务楼层配线间布置3条24芯单模万兆光纤,3条24芯多模万兆光纤。

楼层水平区域采用300*100金属桥架,线缆经金属管内走线。

Ø

Ø光纤、网线、配线架等主要设备需使用同一品牌产品。

Ø

按照《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技术要求》(BMB17-2008)中的要求:

处理涉密信息的设备经测试,如满足BMB2-1998的要求时,可以不采取电磁泄露发射防护措施。

否则相关信息设备应使用满足BMB4-2000要求的一级电磁干扰器;传输线路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应选择采取下列之一的防护措施:

a、采用光缆;b、采用良好接地屏蔽电缆,并与其它并行非屏蔽线缆保持15cm或45cm(平行长度大于或等于30cm时)以上的隔离距离,当其它并行线缆也采用良好接地的屏蔽电缆时,最小隔离距离可为5cm。

4.13.动力环境、门禁及安防监控系统

4.14.

4.14.1.安防及环境监控系统功能

4.14.2.

具体监控的子系统需包含:

Ø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Ø

ØUPS监测系统

Ø

Ø配电柜监测系统

Ø

Ø空调监测系统

Ø

Ø温湿度监测系统

Ø

Ø漏水监测系统

Ø

Ø消防监测系统

Ø

Ø视频监控系统

Ø

实现24(小时)×7(天)的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运行。

4.14.3.门禁系统

4.14.4.

主机房应配备门禁系统,可以用磁卡及密码开门,并配备明锁。

4.15.KVM系统

4.16.

IT设备远程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即KVM系统,只用一套或数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在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多台主机之间切换,实现系统和网络的高可管理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机房安全级别。

具体需求如下:

Ø本次共配置6台8端口和6台16端口的KVM设备;

Ø

Ø需有灵活便捷的管理方式,能对服务器的各种属性组别进行添加(机柜号、机柜位置、应用、OS、服务器型号、IP地址、部门、维护人员及联系方式等等),方便搜索指定服务器,完全实现逻辑划分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对各服务器信息的导出功能;

Ø

Ø需考虑使用安全可靠系统架构及有效的用户权限保障系统,保障机房的安全性;

Ø

Ø良好的系统再扩容能力;

Ø

Ø便捷的故障处理能力,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允许管理员可以在本地或通过网络远程交互式地操作、访问、检测、修复这些设备;同时提供一条独立于数据网络(WANand/orLAN)之外的备份链路,在网络不可达或者设备故障时通过备份链路远程交互式地操作、访问、检测、修复这些设备;

Ø

4.17.消防系统

4.18.

机房设备区、UPS房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装置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方式;

机房内设置警笛,机房门口上方设置灭火显示灯,灭火系统的控制箱(柜)设置在机房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装置。

5.主要设备参数要求

6.

6.1.设备机柜技术要求

指标名称

主要参数

外形尺寸

服务器机柜为前进风、后出风机柜。

★IT机柜类型:

600*1200*2000;

机柜门和侧板为可拆卸式结构,门的开合转动灵活、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10°。

后门应采用外开门方式,前门单开,后门双开。

基本结构

符合IEC60297-2,ANSI/EIARS-310-D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

机柜颜色为黑色。

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和镀锌板。

机柜表面喷涂喷粉厚度应不小于60μm,采用黑色砂纹工艺,满足防腐、防锈、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不露底、无起泡、无裂纹、金属件无毛刺锈蚀要求。

机柜龙门框,可支持膨胀螺拴(地面)或螺栓(底座)固定安装。

机柜前后门均为通风网孔门,通风率不小于70%。

★按照标准YD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要求,带载500kg测试连续通过8、9级烈度结构抗地震考核,并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报告,并加盖生产厂家或其分支机构的印章。

整体防护等级应不小于IP20。

所有面板及附件(除工程安装支架)应支持单独拆卸和拼装功能,可实现快速部署及节省人力成本。

机柜可支持带底座安装、水泥地板安装,防静电地板安装。

机柜应单独为PDU或者配电单元设置接地点,提高接地的安全及可靠性。

机柜可以并列安装,随机应配有并柜连接件。

并列排放的机柜间应有侧板隔离可选。

机柜底部具备滚轮支角,便于搬运;

机柜需要配置和机柜配套螺丝、螺帽。

内部结构

机柜内部应设置不小于4根安装立柱,用于安装设备和固定层板。

安装立柱能够前后移动调节。

机柜立柱采用八折型材一次滚压成型技术,机柜主要承重部件(框架、横梁、立柱、U位方孔条、L型支架、层板)所使用钢板厚度均为不小于1.5mm,侧板、顶板、底板、PDU固定板、强电线缆扎线板、网线扎线板、挡板所使用钢板厚度为不小于1mm。

服务器机柜L型支架承重不小于50kg,可调节托盘承重不小于100kg,深度方向可调节范围:

570mm~870mm,支持方孔条移动,可实现单人安装。

固定托盘承重不小于100kg,安装后不可调节深度。

机柜内部有效承载空间:

不少于42U(600*1200*2000),可按要求配置不同规格的设备托盘。

机柜内部设备的有效安装深度不小于750mm。

PDU或插座(包括服务器电源插头与插座连接之后)不能阻挡服务器设备的安放。

机柜应支持上走线方式,便于以后设备的扩展,便于线缆的管理和空气的流通。

弱电走线侧板处需有固定线缆的装置;强电走线侧板处需有固定竖向PDU的装置,并配置强电走线板。

PDU

★单机柜PDU要求数量:

2;

★规格:

20*C13+4*C19;

机柜供电:

从电源列头柜至机柜主要采用电源线直接接入机柜PDU的方式

在符合电器连接规范、工艺要求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外形尺寸尽量最小化。

PDU进线电缆须使用“ZA-RVV”A级阻燃多芯软线;PDU的插座面板和各功能面板须为高阻燃塑胶材料,阻燃特性符合UL94-V0等级和国家相关规定。

PDU每位插孔间须保留一定的间距。

PDU的每个插孔无需配置单独的微断。

PDU须安装在机柜右后侧,PDU与机柜的固定方式应灵活、方便,利于安装、拆卸;

任何长度的PDU均须提供可在机柜内多方位固定的固定件;若机柜内仅有上下框架提供固定装置,其他位置均无其他固定装置,则需PDU在不增加或减少原插座位数的前提下,将PDU外型尺寸增加至可固定的长度。

厂商服务

★厂家出具原厂针对本项目的授权、出具的参数对应表,并加盖生产厂家或其分支机构印章。

微模块整体要求

指标名称

主要参数

微模块说明

微模块的生产、安全防护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投标方提供的微模块应为工厂预制化组装并经过严格测试的成熟产品,必须提供微模块为单位的详细安装指导说明书。

微模块须包含一体化机柜、行间空调、走线槽、密封通道及预留消防联动等内容。

密封通道

密封通道由天窗、端门与机柜连接组合而成。

天窗采用平顶结构,两端控制天窗可安装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通道照明红外传感及预留消防喷头深入孔等,中间天窗可固定、可翻转(由电磁锁自动控制开启)。

天窗开启实现与通道内消防告警信号联动,在消防状态下电磁锁打开,旋转天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保证灭火气体进入密封冷通道。

天窗开启后冷通道的净高不小于2米,不影响日常维护工作和维护人员安全。

密闭天窗

密闭天窗主要用于模块通道的密封。

天窗执行器控制电磁锁打开旋转天窗,烟感安装在通道顶部,与天窗控制器连接;

当天窗控制器接收到火灾告警信号,控制电磁锁开启天窗,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将告警信号上传至机房管理系统;

天窗采用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面积不小于75%,厚度不低于5mm,透光率不小于90%,符合机房防火要求;

天窗边框采用铝型材,厚度为2.0mm;控制天窗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1.5mm;

表面喷涂要求:

黑色喷涂;

开启条件:

温度或者烟雾达到设定值时,天窗开启;

通道门

推拉门:

推拉门整体与机柜通过螺钉联接,保证密封冷通道系统的独立性。

门板中间镶嵌钢化玻璃,保证通道的可视性。

带有自动闭门装置,可以实现自动闭合。

尺寸规格:

高度应达到机柜高度

端门框架内部都采用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面积不小于98%,厚度不低于5mm,透光率不小于90%

端门框架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1.2mm

表面喷涂要求:

黑色喷涂

走线槽

走线槽分为信号线走线槽和电源线走线槽,分别用于信号线和电源线的走线。

走线槽由两块侧板、一块托板、一块分隔板卡接组成。

中间的分隔板用以分隔AB路强电或分隔光缆和网线,根据线缆数量的不同,可以前后挪动隔板调整位置。

根据机柜的宽度,走线槽基本尺寸设300mm、600mm,600mm系列安装于600mm宽柜顶部,300mm安装于300mm宽柜顶部,走线槽基本参数如下:

表面:

喷涂黑色

材质:

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厚度为1.5mm

环境适应性要求

模块应能适用的室外环境为-40℃~55℃空气温度,海拔高度满足0~1000m不降额要求,最大支持海拔4000m环境要求;

安装要求

双排布置:

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密封冷/热通道,单个模块内须一体化集成机柜系统、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管理系统、布线系统,双排布局方式,模块内所有柜体须搭配结构密封件使高度统一。

单柜额定功率为3kW。

布线要求

模块应具备强弱电走线槽,支持去工程化安装,并能以机柜为单位进行扩展,走线槽应能满足跨立柱、跨机柜列及跨模块安装。

走线槽具有信号线和电源线隔离设计,隔离信号线和电源线的走线。

根据线缆数量的不同,可以前后挪动隔板调整位置。

材质要求:

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厚度为不小于1.5mm。

机柜的柜顶和机柜底部应提供充足的线缆道口,可同时支持机柜顶部走线与架空地板的下走线;

机柜顶部须有专用走线槽,且采取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走线的EMC设计;

A路、B路电源线应分开走线,光纤和网线也应分开走线;

走线槽可实现长度方向的扩容,且在相交时分上下两个通道走线,实现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分层管理。

机柜内部走线方式:

机柜内部应配有可选的水平线缆管理单元和垂直线缆管理单元;

安装方式:

线缆管理单元可支持免螺钉快速安装。

整体技术指标

节能指标要求:

IT负载满载条件下,环境温度在35℃,PUE不大于1.6;

防雷等级:

CLASSII/C级,8/20us;

配置要求:

模块密闭情况下需要采用行级空调,满足高效节能要求;

★整体性要求:

为保证一致性和整体交付质量,密封通道件、机柜、环境监控系统等核心部件要求使用同一品牌。

楼板承重要求:

对主机房楼板承重要求不大于600kg/m2;

密闭天窗开启方式:

密封时天窗采用电磁控制,出现火情时可8、自动开启,并支持手动控制开启,便于维护;

制冷形式方式:

采用风冷行级空调方案;

监控功能:

支持通道级/机柜门禁,视频监控;

出线方式:

支持上走线安装;

安装周期要求:

单模块安装时间在场地装修、电力基础具备条件下,须不大于30天完成;

密封方式灵活性要求:

支持密封冷/热通道;

防鼠措施要求:

机柜配置防鼠底板;

6.2.行级空调技术要求

主要参数

整体要求

设备生产厂商必须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

★设备厂家必须是国际一流厂家,综合实力强,第三方调查报告市场份额排名前三。

★本项目投标产品必须为原厂生产,不接受OEM或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