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992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1.专业目标

1.1专业设置

0.5

1.2培养目标及要求

2.教学质量

2.1学生质量

0.6

2.2社会评价

0.4

3.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

0.3

3.2实践教学

3.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4.师资队伍

4.1师资数量与结构

4.2教学水平及教师发展

4.3科研水平

0.2

5.支持条件

5.1教学经费

5.2教学设施

5.3图书资料

6.学生发展

6.1招生

6.2就业

6.3学生指导

7.教学管理

7.1管理制度

7.2质量控制

1.7个一级指标中第2项、第3项、第4项、第5项指标为核心指标。

2.各个指标的评价意见分为A、B、C三个等级,A表示“完全达标”、B表示“基本达标”、C表示“不达标”。

3.认证结论分为“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和“不通过认证”三个等级。

各等级的评价标准如下:

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一级指标中A≥6,C=0,其中核心指标全部为A。

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

一级指标中A≥5,其中核心指标为A≥3。

不通过认证:

一级指标中C≥3或核心指标C≥2。

2标准内涵

1.专业目标

1.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地区与行业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及医药科技进步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充分,有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1.2培养目标及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专业规范要求。

1.2.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1.2.2培养要求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予理学或医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应达到的培养要求如下: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药学职业道德。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掌握药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化学、生命科学、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药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掌握药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及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熟悉药事法规、政策;

熟练应用至少一门外语。

2教学质量

2.1学生质量

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本专业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可参考《全国药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知识点》和《全国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手册》)。

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其它各类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2社会评价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和学生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对该专业毕业生评价较高,社会舆论对该专业反映较好,毕业学生对本专业给予正面评价。

3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主要包括下列五类课程体系: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数学、物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化学基础课程体系;

生物学与医学基础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设置必要的选修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基础课程、生物学与医学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参考《全国药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知识点》。

各类课程体系分述如下:

3.1.1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

3.1.2数学、物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数学、物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3.1.3化学基础课程体系

化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

3.1.4生物学与医学基础课程体系

生物学与医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概论课程。

3.1.5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和生药学课程。

以上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药学专业必须开设的。

各校可参考《全国药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知识点》,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自行设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

还可以根据专业定位及专业培养方向不同设置各自的特色课程体系。

3.2实践教学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有满足药学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本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要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其它各类实践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外,还要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药学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锻炼。

3.2.1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和生药学实验。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

3.2.2实验教材

应选用国家规划的实验教材或自编的有特色的完整的实验教材。

3.2.3实验学时

应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干课程实验课学时与相应理论课学时之比大于等于0.8或达到550学时以上。

3.2.4实验教学队伍

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大于等于40%。

专业主干课程相应的实验课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小于等于25人。

3.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选题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紧密结合本专业的药学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问题,综述不能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保证一个学生一个题目,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注意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内容包括文献综述、正文等,论文写作规范。

(3)时间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达到16周以上。

(4)指导指导程序规范,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6人;

有明确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毕业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等)齐全。

(5)答辩至少有三位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答辩小组,答辩程序规范。

4师资队伍

4.1师资数量与结构

4.1.1师资数量

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本专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结构,专业主干课程教师数量充足;

学校整体师资数量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整体师资结构科学合理;

应有具有药学学历教育背景、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术造诣较高的专业负责人;

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四门课程每门至少有一名具有药学学历教育背景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课程负责人。

4.1.2师资结构

(1)从事本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工作的师资中80%以上的教师必须具备药学学历教育背景。

(2)从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4.2教学水平及教师发展

教师能够胜任本科教学任务,学生对教学工作总体比较满意,认证专家进校随机听课的评价优良率达到60%以上,抽查近一年的专业试卷,命题和评分程序规范。

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

教师队伍能够形成合理的梯队,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有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修、科研和发展规划。

教师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该从事一定的教学研究。

4.3科研水平

(1)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负责人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应有主持至少1项省厅级以上药学科研项目的经历。

(2)从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三年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数至少达到人均1篇(种)以上。

5支持条件

5.1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本专业仪器设备经费总值不低于100万元。

5.2教学设施

教室、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及其相关设施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管理规范。

5.2.1实验条件

(1)必须建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专业实验室,或相应的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建设规范可参考《全国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规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

(2)化学基础课程体系和生物学与医学基础课程体系中课程相应的实验课,每组学生数不超过2人;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相应的实验课,每组学生数不超过3人。

(3)在制度和经费上保证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

5.2.2实践基地

(1)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时间在3年以上),每个毕业实习基地年容纳量不得超过30个学生。

(2)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不超过3人。

5.3图书资料

具备满足教学科研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条件以及图书资料等。

能够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学校图书馆或所属院(系、部)的资料室中应具有一定数量与本专业有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手册、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且各类资料的利用率高,有完整的学生借阅记录。

其中订阅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医药类核心期刊种类数不少于30种,外文期刊应有一定比例,有两年以上积累。

6.学生发展

6.1招生

生源数量充足,质量较高。

6.2就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

6.3学生指导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的执行落实。

能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教学管理

7.1管理制度

专业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完备,并能严格贯彻执行,各类档案文件管理规范。

具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等完备,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学质量认证结果及时更新。

专业所在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数量充足,且人员相对稳定。

7.2质量控制

具有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

主要包含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专业软硬件建设、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素质、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运行情况等各方面的质量控制。

具有比较健全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能严格执行,学校或院系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认证。

具有比较完备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