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1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docx

公共管理概述课后题答案

第一专题公共管理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

是指国家机关、第三部门和公民共同参与,为有效的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2、特征:

(1)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公共管理变公共行政的单一管理主体为多元管理主体,从而调动了各类公共事务管理者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使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2)公共管理基础的社会化。

一是强调分权,促进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社会力量的兴起,强化了社会基础。

(3)管理结果的责任性。

对不同管理主体进行事务上的划分,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测量方法。

(4)公共管理行为的互动性。

一是管理权限的多向度,二是管理方式的民主性,三是管理取向的多样化。

二、新公共管理范式有哪些理论基础?

答:

1、公共选择理论:

该学派将个人作为分析的基础,认为集体选择是个人通过集体实现自己最大目的的个人行动选择。

该理论在“经济人”的基本假定下,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

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由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市场决策而产生。

”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相同的,涉及选民理论、投票者行为、官僚机构、政党政治等领域。

包括

(1)理性选民理论。

(2)官僚理论。

(3)政党政治。

2、委托-代理理论。

詹森和麦克林。

委托代理-代理关系是指这样的一种显明和隐含的契约,根据该契约,一个或多个为

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能力,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3、交易费用理论:

罗纳德•科斯首提。

该理论表明交易活

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是有代价的,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

三、公共治理理论有哪些政策理论?

答:

1、去中心化,国家和中央政府在公共行政中的核心地位被动摇,向地方分权、向社会分权甚至将权力让渡于跨国家的组织成为一种趋势。

2、多中心,政府之外的治理主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政府与其他组织共治、社会自治成为一种常态。

3、反对夸大纯粹的市场的作用,具体而言,治理理论反对新自由主义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过分崇信,尽管治理实践经常需要借助于市场机制。

4、多种水平的治理与多种工具使用的并存,治理可以在跨国家、国家、地方等多种水平上进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规则、市场签订合约、回应利益的联合、发展忠诚和信任的纽带等不同的工具,并借助于市场、等级和网络的结构使用这些工具。

四、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78-88)

(一)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1、全球化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挑战:

(1)全球化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是尊重市场规律,资源优化组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全球化扩大了贫富差距,强化了霸权。

(2)全球化使得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

策略:

(1)全球化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主体地位提出挑战,全球治理、社会治理政策亟待推而广之。

(2)全球化会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实行,需要借鉴国际组织尤其是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咨询组织等多方面力量,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决策力、执行力。

fIt

(3)全球化会影响公共管理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需要进改变管理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2、信息化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挑战:

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策略:

(1)信息化需要提升公共管理组织以及其成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建立信息化的公共管理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公共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网格化。

(4)信息化为社会民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提供了新渠道,使政府机关的“网络问政”成为现实。

3、知识化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知识化已经全方位、深层次地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走向。

知识化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知识经济需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知识资源。

公共部门的知识管理包括:

(1)建立具有扁平化、弹性化、虚拟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特点的知识型公共部门组织结构。

构建公共部门知识管理系统。

(3)营造知识管理的环境。

(二)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国内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1、自然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挑战:

自然灾害频发且具有多样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总体的自然环境不容乐观。

策略:

(1)公共管理主体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公共管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3)将科学发展

观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制定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都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义,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2、社会环境复杂性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挑战:

(1)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较大。

(2)我国公共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公民整体素质不高,主动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积极性较弱。

(4)官员存在滥用权力、贪污腐化、“官本位”思想泛滥及管理过程中资源浪费等问题。

策略:

(1)实现工业化,缩小呈现差距,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法律空白地带,切实提高法律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和政策知识,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支出用于“三农”和文化教育的比重,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

(3)破除“官本位”行政文化,树立民本位思想,加强制度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3、吸收国外公共管理思想精髓,实现公共管理与国际环境的协调发展

(1)公共管理者转变落后过时的观念,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额眼光来看待本国、本地区、本部门、本组织的公共管理事务,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家环境中的各种有利资源。

但是在利用的同时,要考虑当地具体情况,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2)严格按照国际法、国际公约等规范自身的过激行为,积极争取与他国交流合作的同时,也要防范一些国家借机实施损害我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行为。

(3)不仅要加强与他国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应当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打交道的能力

第二专题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管理职能

一、非政府公共组织有哪些特征?

(104)

答:

1、组织性—有正式的组织和常设机构。

2、非政府性—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听命于政府,也

不依附于政府。

3、非营利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且盈余不得在管理者和所有者中分配。

4、自治性—在管理上具有充分的自主权。

5、志愿性—参与的基础是资源而非强制。

二、如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115)

答:

1、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

2、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3、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支付费用。

4、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坚持积极引导发展、

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服务。

资格。

三、目前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13)

答:

1、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缺位、错位同时存在。

2、审批事项过多,效率低下,审批过程不透明,缺乏约束监督。

3、为企业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和政策环境不到位。

4、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缺乏问责机制。

四、

八大及三中全会《决定》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哪些要求?

(十九大、国务院机构改革)

第三专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及特征有哪些?

(199)答:

(一)内涵:

公共政策由一个政治体制中的当权者,如政党、立法者、法官、行政官员和管理人员来制定、实施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或以实现公共目标、公共利益为取向公共政策是一种动态的行动或政策过程。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或价值规范。

(三)特征:

1、公共性2、普遍性3、权威性4、强制性

二、公共政策问题确认的条件和过程有哪些?

(208-211)

答:

(一)条件:

1、可确认的客观社会现实;2、强烈的公众诉求;3、显著的政策需求;4、符合相关政府部门职权范围。

(二)过程:

1、问题察觉2、问题描述3、问题分析4、问题界定三、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有哪些(215-217)

答:

1、政治领袖2、政府部门3、公共部门4、专家学者5、利

益集团6、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7、危机和突发事件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和过程有哪些?

(230-231)答:

(一)影响因素:

1、政策、法规本身因素2、执行主体因素3、执行事务因素4、

资源因素5、环境因素

(二)过程:

1、执行的准备阶段2、政策的实施阶段3、执行的总结阶段

五、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标准和程序有哪些?

(238-239)答:

(一)基本标准:

1、事实标准2、技术标准3、社会公正标准

(二)程序:

1、评估准备:

确认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目标;了解与政策相关的基本信息;确定评估机构并组织人员培训。

2、评估方案制定:

包括对评估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的

规划,其设计的合理程度直接决定这评估的成效。

3、评估实施:

采集评估信息;信息分析。

4、评估总结:

主要任务是处理评估结果和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

报告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实施过程评价、政策效果评价

以及政策建议。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有哪些价值?

(285)

答:

1、价值观念:

1)绩效观念:

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平2)服务理念:

“顾客导向”机制

(3)责任观念:

对公众负责

2、制度价值:

1)公共部门制度改革:

2)公共部门机构改革:

包括对评估结果整合和对绩效

进行评估。

(4)公共部门人员调整: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具有哪些特点?

(288-290)答:

1、可衡量性2、全面性3、独立性4、民主性5、绩效指标

的对象是工作6、变动性

三、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遵循哪些原则?

(291)

答:

1、目的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

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哪些方法?

(295)

五、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具有哪些意义?

(303)

答:

1、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估意见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的

考核之中,是顺应服务型政府转型、建立服务导向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必然趋势。

2、从公众角度评估政府绩效有助于公众判断政府为其创造

的价值,帮助政府官员监控公共服务质量,调配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政府绩效水平。

第五专题公共财政管理

、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答:

公共财政职能是指公共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它所反映的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

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其实质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形成、分布及其相互间合理的比例关系。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

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3、经济稳定职能。

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

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实现,

即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职责和功能。

二、如何对公共支出进行控制?

(413-417)答:

1、公共支出总量控制2、公共支出比率控制

3、公共支出过程控制4、总收入及其结构控制

三、分析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一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

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不利于依法治税和人大监督。

二是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转型的新形势,特

别是在解决产能过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较弱,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环境建设。

三是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项目过多,规模过大,资金分散,常有配套,不利于建设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加剧,加之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加速积聚,财政中长期可持续面临严峻挑战。

答: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1)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2)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适时推进相关改革

加快资源税改革

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

(6)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1)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第六专题公共危机管理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340)

答: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危机管理主体为防范潜在公共危机

和治理既成公共危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原则有哪些?

(344)

答:

一是注重预防,增强公共危机管理前瞻性。

二是快速反应,三是加强协作,四是放眼全局,五是随机应变,

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时效性。

强化公共危机管理协同性。

强化公共危机管理整体性。

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权变性。

六是依靠科技,

七是依法应对,

八是强调公益,三、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特征有哪些?

(353)

答:

1、统一领导,是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是在党中央、国

提升公共危机管理科学性。

增进公共危机管理规范性。

突出公共危机管理人本性。

 

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2、综合协调,是指政府设立专门的公共管理危机机构,以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3、分类管理,是指根据公共危机的不同性质与专业应对要求进行专业化的处置,以达到科学应对与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的目的。

4、分级负责,是指对于不同层级的公共危机,需要各级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分级管理相应的公共危机。

5、属地管理,强调的事发生公共危机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四、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过程包括哪些?

(355-363)答:

1、预防与应急管理。

(1)做好公共危机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

(2)在识别、评估与控制公共风险的同时,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做好应急预案。

(3)教育、培训与演练也是重要内容。

(4)做好设施设备建设、救援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等各种应急准备工作。

2、监测与预警。

(1)建立统一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

其中,中央政府要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则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以便汇集、储存、分析与传输有限公共危机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以及监测网点的

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以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情报合作。

(2)公共危机监测与预警工作需要一个独特的工作组织。

一是监测预警小组;二是专家组;三是监测分析部门;四是预测分析部门;五是预警信息发布部门;六是监测预警办公室。

3、应急处置与救援。

,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分类分级原

(1)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中则;二是预案核心原则;三是生命优先原则;四是协同及授权辅助原则;五是特定处理原则。

(2)线性流程:

应急处置与救援方案;四是实施与调整应急处置与救援方案;五是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结束。

是公共危机报告;二是启动预案;三是制定

(3)主要措施:

组织营救与救治受害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立即抢修公共设施;保障食品等物资的供应。

(4)现场指挥的构成要素:

场所;设备;人员与车辆标识。

4、事后恢复与重建。

(1)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工作以及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基础设施的恢复工作。

(3)生产生活与工作秩序的恢复工作。

(4)总结、学习与改进工作。

五、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议题有哪些?

(363-368)答:

1、信息发布、媒体沟通与网络舆情引导。

2、资源配给。

3、写作与参与。

4、公民教育。

5、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

6、从属性危机防范。

 

、公共管理伦理的理念有哪些?

(451)

答:

1、公正。

这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

本理念。

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是服务精神。

5、和谐。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现代公共管理伦理的首要价值目标。

、公共管理伦理失范表现及重塑路径是什么?

(454)

答:

1、失范表现:

组织的责任缺失和官僚主义缺乏伦理建设的自主性过分注重效率的功利主义倾向权力腐败现象仍旧存在

2、路径选择:

(2)完善监督机制(4)创建伦理文化三、公共管理改革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

(482-489)答:

1、功能:

强化服务行政

促进服务行政公平高效

(5)

2、主要特点: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政府效能

(1)公共管理改革是政治变革的体现。

是对政府职能、组织机构、过程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政治变革活动。

(2)公共管理改革是一种系统、全面和协调的活动。

首先,政府职能转变是公共管理改革的起点也是关键。

其次,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头戏。

最后,公共管理方式的变革要体现出科学理政、从严治政的原则。

(3)公共管理改革是各种政治团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4)公共管理改革是结构性、制度性的变革。

四、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90-495)答:

1、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2、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2)与

是缓解公共财政压力,降低公共行政成本;二是转向更加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环境。

3、公共部门的体制创新。

(1)与经济体制创新相联系。

政治体制改革相联系。

(3)与其他社会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

(4)国家行政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

4、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5、政府管理额电子化创新。

电子政务从五个方面发挥作用:

是政府办公高效化;二是政府政务公开化;三是政府与社会互动化;四是行政办公电子化;五是信息集约化。

五、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96-503)答:

1、公共管理的民主化。

主要包括权力分散和放松规制。

放松规

力分散涉及民主的价值本原,体现出权利向社会和公民回归的社会历史趋势,包括“分权”和“权力的非集中化制包括政府内部管理规制和政府外部管理规制。

2)政府部门

(4)有选择

2、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与私营企业建立伙伴关系。

(3)公共服务社区化地实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制度。

3、公共管理的人本化。

由“管人治事”到“以人为本”。

4、公共部门的民营化。

5、公共管理的企业化。

强调顾客导向。

特征包括:

(1)重视成本效益关系。

(2)3)强调市场机制。

(4)创新与改革

6、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7、公共管理的信息化。

表现在:

(1)政府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扁平化。

(2)政府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知识化信息网络技术,使政府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

(3)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公众化、信息网络时代,行政人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大大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