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17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docx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二章幼儿园谈话活动[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和主要目标;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各类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注意要点。

3、在学习的基础上能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  2、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第一节幼儿园谈话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  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是多方参与的言语交往活动  这是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最主要的区别所在。

谈话活动更侧重于幼儿的言语交往,此构成了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交谈的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

在这三种交流模式中,前两种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请问:

区别在哪里?

  1    谈话的语境随意、宽松、自  1、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

  谈话活动中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看法,也没有什么一致的讲述经验和思路。

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心感受,将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

这一点也正是谈话活动的独特魅力所在。

    2、语言自,不强求规范。

  谈话活动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他人交谈,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同时,它不要求运用规范的言语与他人交谈。

二、谈话活动的类型  日常谈话  日常谈话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1.日常个别谈话  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部分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日常集体谈话  与前者相比,其话题更自,可以同时有多个话题。

形式更活波,可以是师生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幼儿间的谈话或是师生、幼儿间的讨论等。

  在每日散步时,教师可以就园内花草树木或其他的环境变化与幼儿进行交谈和讨论,教师可以问;“滑梯旁新添的轮胎秋千可以怎么玩?

你们猜猜是谁把它掇到这儿来的?

我们要怎样爱护轮胎秋千”等。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这类活动是教师制订一定的计划和教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谈话.  我们可以拟定以下的一些话题:

  1.我最喜欢的..?

-  2    2.我和周围的人3.我和节日  4.我参加的一些活动5.周围环境的变化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需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计划。

  于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对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及言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般而言,这种活动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

  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活动形式。

说其特殊,是于它在话题形式、言语交往和教师的指导上都有其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讨论活动的话题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时讨论所涉及的事物应是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但对幼儿来讲又有一定难度的。

  例如,讨论话题可以是:

“假如你是大人,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又如“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等,这些话题可以让幼儿随意发挥,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其次,讨论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言语交往活动  在讨论中,幼儿既要清晰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并进行分析、驳斥或接纳,从而使言语交往延续下去。

  交往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

  讨论活动对幼儿言语能力、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这项活动。

    最后,教师的指导态度要开放。

  不要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幼儿的某些看法“行不行得通”。

教师要将指导的重点:

  3    转向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而对幼儿的某些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看法采取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幼儿说:

“人不会飞是于没有翅膀,但人可以  从小天使那儿借到一双翅膀,这样就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在高高的蓝天上了。

”    三、谈话活动的目标  言语交往方面的目标1.小班  

(1)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  

(2)知道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擂嘴,不抢着说话;  (3)能围绕一定的话题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2.中班  

(1)能积极、愉快地与别人交谈,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2)学习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和用途;  (3)学习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与不同的人交谈;  (4)能积极地学习他人的讲述经验,能用轮换的方式与别人交谈。

3.大班  

(1)能就某个话题主动地与别人交谈,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熟悉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类别、用途;  (3)会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音高、音量、语句与人交谈或讨论;  (4)能在交谈中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补充或修改,对他人的意见表示赞同或提出疑问和批评.    倾听方面的目标  4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一般的倾听能力,这是倾听的习惯和态度;二是分析性的倾听能力.  小班:

注意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并能做出积极、简短的回答.  中班:

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能针对对方的话表述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大班:

能较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能在倾听中把握谈话的关键信息,并针对谈话主题和同伴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批评性意见。

    其他方面的目标1.品德方面  如“知道有玩具应大家一起分享”等。

2.常规方面  如“知道物品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保持浩动室的整洁”等。

3.环境教育方面  如“在活动中让幼儿树立起不随地乱扔东西的意识,并能在与家人外出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又如“知道不能浪费水资源,要节约用水”等。

4.思维方面:

这主要运用于讨论活动中。

第二节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活动目标的确立  准确、具体  1.是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的准确转化  每次谈话活动的具体目标都应该要体现总目标的要求,又要适应阶段目标,从而使目标的确立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

  2.是内容的准确体现  教师不能忽略教育目标随意选择谈话内容。

应真正做到目标体现内容、内容反映目标。

    全面且重点突出  谈话活动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5

  

          教师在制订一个具体的谈话活动目标时,应尽量地使本次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目标的确立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此外,确立目标过程中还要明确哪些目标是直接目标,在目标陈述中要突出其重要位置;哪些目标是间接目标,也不应忘记。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谈话活动的话题很多、很丰富,谈话的语境相对也比较自,但这并不是说谈话活动的内容就可以随意选择.相反地,教师在选择、安排谈话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和安排内容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取材的内容和范围应广泛,有教育意义。

  3、谈话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应与幼儿的言语和知识经验相符合。

三、谈话活动的组织方式及注意要点:

示范法  1.教师可以用言语示范新的言语交往技能,也可以以非言语的形式示范言语交往规则和倾听态度。

  在谈话活动“我爱吃的水果”中,教师可以这样描述:

“我爱吃西瓜,因为西瓜很甜,西瓜汁很多,西瓜皮还能治病。

夏天天气炎热时,吃一块西瓜就象吃一根冰棍一样舒服。

”    2、教师还可以用非言语方法进行示范。

  如教师在听某个幼儿谈话时,眼睛注视对方,并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

这些非言语动作同样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使用示范法的注意要点  何时使用示范法?

  一般说来,示范法应在幼儿充分交谈后再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幼儿的思维局限于教师的示范模式上。

  6      提问法  通过提问,教师既可以让谈论的话题逐层深入下去,也可以使偏题的谈话或讨论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  1,提问法在日常谈话中的运用  日常谈话随机性强,气氛自宽松。

因此,可以运用提问法以引出话题。

  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些问题则是开放式的。

封闭问题幼儿只要答“是”或“不是”即可,开放性问题则要求幼儿通过回忆并组织简短的语句进行回答。

    2、提问法在谈话活动几个阶段中的运用

(1)创设谈话情境阶段:

  通过提问以引出谈话的话题。

(2)围绕话题深入交谈阶段:

  通过提问使话题逐步延伸,使幼儿深入地谈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3.使用提问法的注意要点  

(1)注意提问法的不同使用方式和作用从话题的开展角度看,提问法有三种作用:

  一是唤起幼儿的回忆,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谈出所经历过的事情及印象;二是帮助幼儿对某件事做出评价或判断,以使谈话的话题层层深入。

  例如,教师问:

“你为什么喜欢西瓜?

”这些问题有助于幼儿对话题作深入的思考和交谈;  三是以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始终围绕着话题进行交谈,避免跑题。

  

(2)问题要富于启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讨论法  主要运用在围绕话题自交谈阶段。

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时可以采用分组形式  7    2、讨论时应注意个别差异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还有游戏法、表演法、操作法等。

  四、谈话活动的结构和步骤  一般而言,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  其目的在于引出谈话和讨论话题,使幼儿在活动之初就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从而做好谈话的准备。

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营造一个宽松、自的谈话氛围;  其二、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

这是针对话题引出的方式而言的。

    一般说来,谈话情境的创设有以下三种方式:

  1、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2、以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

¤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创设。

  要注意这个步骤只是一个引子,3一5分钟即可。

  围绕话题自交谈  1.给幼儿充分的自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  教师在指导中应尽量做到?

°一围饶两自?

±。

?

°一围绕?

±就是指导幼儿围绕话题大胆地与同伴交谈。

  ?

°两自?

±是交谈的内容自、交谈的对象自。

一般而言,教师不要固定幼儿的交谈伙伴。

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谈话。

  2.注意自交谈中的个体差异  围绕主题不断拓展听话思路  幼儿围绕主题自交谈后,教师要自然的逐步拓展谈话的思路。

  A  B  8    A  A1  A2A3    ?

°我喜爱的一本书?

±      五、教案格式情况分析  情况分析是设计一个教案的第一步。

只有对本班孩子的现有情况心中有数,教师才能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

情况分析多以隐性的形式存在。

情况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两个内容:

  一是本班所有幼儿言语交往经验的水平,以及个别幼儿的现状,从而使一个活动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  二是分析前期活动中是否进行过与本次谈话类似的言语经验的传授。

  目标确立  如上所述,目标确立要准确、具体,全面且重点突出准备活动  1、材料准备(教具、学具的名称,数量,来源)2、活动室布置3、知识性准备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  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引出话题。

2、中间部分  

(1)围绕话题自交谈

(2)围绕话题拓展谈话内容3、结束部分  教师简评或幼儿自评。

  9    延伸活动(举例说明)  将学到的新言语经验迁移到日常活动中。

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范例  例1我爱吃的水果(小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

°水果?

±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短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

要求幼儿说普通话且讲话声音响亮。

2.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3.让幼儿懂得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

  2.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将切好的水果请幼儿品尝,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问幼儿:

水果好吃吗?

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

  2、引导幼儿围绕?

°水果?

±这一话题自交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你带来的水果叫什么名字?

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有什么味道?

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小朋友自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谈话,提醒幼儿安静地听对方谈话,等别人讲完了自己再讲。

对跑题的幼儿给予指导,用插话的方式将内容集中在谈自己带来的水果上,教师注意倾听。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水果”。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