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实录高考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18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元实录高考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实录高考状.docx

《元实录高考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实录高考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元实录高考状.docx

元实录高考状

 

2007高考状元实录

1.江西文理科状元

  江西文科状元朱虹璇:

博览群书功底厚

  朱虹璇:

1990年12月出生,高考分数663分,语文138分,数学144分,英语142分,文综239分,南康中学高三文科实验班学生。

  听到朱虹璇这个名字,记者第一感觉认为是个男生,而当记者昨天在南康市卫生局宿舍找到朱虹璇时,发现她是一个17岁的女孩。

在朱虹璇的家里,引人注目的是贴在她家客厅墙上的五六十张奖状,还有她房间墙壁上贴着自己写的字。

听说朱虹璇考取了文科第一名,朱虹璇母亲郭荷香的同事前来祝贺。

  在朱虹璇班主任王家春眼里,朱虹璇一直学习努力。

全班有36名学生,朱虹璇年龄最小,又是班长。

每次考试朱虹璇都考第一名,成绩多出第二名四五十分。

王家春认为,朱虹璇这次能考江西文科第一名,跟她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这个看似单薄的女孩,喜欢看文学书籍,朱虹璇常背着家人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

虽然有时郭荷香会认为女儿是“不务正业”,但她向记者展示女儿发表的文章及获奖荣誉证书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郭荷香是南康市实验小学的老师,女儿朱虹璇5岁半就开始读书。

女儿年纪小,书却是越读越好。

朱虹璇上了高中后,每天晚上准时11点钟睡觉,从不熬夜。

那么,朱虹璇考高分是否有秘诀?

“以课本为主,多做题,多总结。

”朱虹璇这样告诉记者。

(文/图记者谢宝武) 

  江西理科状元张蕤:

确立目标不放弃

  张蕤:

高考总分709分(含10分加分),各科成绩为语文140分,数学135分,英语137分,理综287分,吉安一中高三(4)班学生。

  6月23日,朴实、沉稳、谦谨的张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凡事要有一个奋斗目标。

  1990年7月出生的张蕤是遂川县黄坑乡古洲村人,父亲张群生和母亲黄金莲长年在福建厦门等地打工。

谈到学习,张蕤介绍,上课时间认真听讲很重要,他都是上课时聚精会神听懂老师讲课,课后做好作业,整理笔记。

学习生活要有规律,学习再紧张,他都要坚持在晚自习后在校园里跑跑步,有空时打打自己喜欢的乒乓球,高中三年从未间断。

  张蕤认为,加班加点挑灯熬夜的学习方法不可取。

曾经因参加比赛,他耽误了一些语文课程。

为了补上,他一段时间学习到深夜,但却事倍功半,而且因未休息好,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张蕤的班主任喻耀华老师告诉记者,张蕤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带班3年,他感到张蕤一向勤奋刻苦,朴素无华。

参加各种竞赛获得了名次时,张蕤从不张扬;成绩不理想时,又从不气馁。

(文/图记者罗宁毅) 

  2.浙江文科状元

  07浙江文科状元求芝蓉:

小学读完四大名著

  早报讯昨天下午,新昌中学校方就迫不及待地在学校的网站上打出了“特大喜讯”:

高三(4)班求芝蓉644分全省文科第一名。

  北大一大早就来电话  腼腆女孩对喜讯还不知

  求芝蓉,是一位文静弱小的姑娘,站在记者面前还有些腼腆。

她告记者,昨天上午9点半的时候接到了北京大学的一位老师的电话,才知道自已在高考中获得了全省第一名。

  她说:

“当时我不敢相信,我觉得能获得第三名就很满意了。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第一个人不是父母亲,而是她的班主任杨慧瑛老师。

求芝蓉倾刻间成为省、市、县媒体聚焦的对象,采访她的记者络绎不绝,从来没有接受采访过她,却能平静应对,思维敏捷,对答如流。

  当记者问她在学习上有什么秘诀和经验时,她说:

“上课认真听讲,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及时完成作业,没有偏课的现象,每门课都很平均。

要经常总结、反思、自我调整。

”求芝蓉说:

“老师勤教,学生勤学,学校的校风很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高三(4)班实行资源共享,同学有好的参考书,都让大家共享。

”她说。

  小学里就读完了四大名著

  求芝蓉出生在一户公务员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别在城南乡、小将镇政府工作。

父母亲真是与众不同,不是加压,而是经常劝她少看书,让她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这是因为求芝蓉看书到了似饥如渴的地步,小学里就读完了四大名著,她读过的课外书已经装满了书橱、连床底下都是书,足足有上千本。

她从小就很爱看课外书,一有空就跑到书店里去看书,父母怕她看坏了眼睛,经常劝她早点休息。

在家时,晚上睡觉不让她超过8点钟,平时带她去打乒乓球。

在高考前,父母更让她休息好,每周六晚上给她看央视《星光大道》,让她好好调整一下。

  07浙江理科状元张琛:

喜欢《孙子兵法》

  张琛 

  早报讯眼前这个戴着眼镜、讲话爽朗的女孩,考了699分,浙江理科第一名。

记者笑着和她开玩笑:

“你的性格像男的么。

”她照例大嘴一张:

“那是,你们知道学校里同学是怎么叫我的么?

‘琛哥’!

  作文全国第一名

  “其实谈经验,我认为基础是最重要的,什么怪题难题,我个人是不大做的,因为没有基础的话这些就像是空中楼阁。

”面对记者的包围,张琛的语调很平和,显示出和同龄人不一般的成熟和老练。

“从小到大我都没请过家教,其实个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心态好,其他也没什么的。

  张琛是学理科的,但文科成绩也很好,高一时,散文《花事》就获得了“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有啥事都是她做主

  张琛的家住在湖州市区,距离学校不远。

母亲是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父亲是搞水产研究的,两人工作都很忙。

张琛可以说是从小闻着消毒水的气味长大的。

“那时候妈妈老是要上夜班,爸爸一般春节过后就开始忙了,要九十点钟才回家。

所以我妈一旦值夜班就会把我带到医院里睡觉,一直到小学五六年级。

  张琛说,她家是个特民主的家庭。

自她有记忆以来爸妈就从来没有打过她,平时有事,一般都是自己决定,大事会和大人商量一下,但爸妈最终还是尊重她的决定。

  喜欢《孙子兵法》的“琛哥”

  在张琛的书桌上,摆着一台电脑和一大刀的漫画杂志《漫友》。

张琛说,她的QQ还是高考考完以后才申请的,“有个博客,已经建了2年了。

”见记者们的眼睛都亮了,她马上接着说:

“这个属于我私人的,不可以说地址。

  张琛平时上网不聊天,宁愿把时间泡在论坛上。

她说,她喜欢上XX的动漫贴吧,了解一些关于漫画的内容。

  张琛的书架并不算大,里面塞满了各种中外名著。

她说她最喜欢读的是《三言》、《两拍》、《孙子兵法》和《左传》。

  要戴着隐形眼镜读大学

  张琛说,她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中午的时候成绩一出来她就已经和清华大学来的的招生老师谈过了。

  “虽然之前也曾喜欢过新闻专业,但毕竟是学理科的,那么多年学下来不能荒废了,所以可能还是会选择建筑类的专业。

”张琛随和爽朗,“我认为我以后在学术方面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成为某一行业的精英。

  张琛给我们的印象是有点胖胖的“假小子”,戴着眼镜。

“我最不爱动,就连运动会上拿的奖状也都是实心球和标枪的”。

不过,毕竟是女孩子,张琛说,要上大学了她得稍微减下肥,自己厚重的眼镜也应该会拿掉换成隐型眼镜。

3.宁夏文理科状元

  宁夏高考理科状元李小龙:

不聪明但很踏实

  宁夏昨天上午公布了2007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第一个高考分数线新鲜出炉。

随着分数线的公布,高考状元也已经水落石出。

来自银川一中的考生李小龙以682分的成绩获得宁夏理科第一名。

  状元档案

  理科状元李小龙 毕业于银川一中。

总分682分,其中理综267分、语文133分、数学144分、外语138分。

  老师眼中的“状元”

  我觉得李小龙同学应该属于综合型的学生吧。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平时学习又非常地刻苦,很配合老师的教学,又注重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效率,所以是一个综合素质很强的学生。

李小龙同学很聪明,学习又非常刻苦自觉,所以在学业上不需要老师操太多的心。

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我主要还是注重培养他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和科学的人生观。

比较注意引导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乐观的态度对待考试,自信的态度面对挑战。

这次他取得了好成绩,也是他正常发挥的结果,平和的心态起了很好的作用,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感到很高兴。

  真实的“状元”生活

  忙里偷闲,他喜欢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高考前一天,他仍然不放过电视点播频道的游戏风云;父母几乎不太操心他的学习,他和父亲被人戏称为“哥俩”。

在学校里,他的外号异常响亮———“包子”,就因为他长得圆乎乎的,十分可爱。

走近2007年宁夏高考理科状元得主、银川一中学生李小龙,你会感受到,以682分当选为状元的他,几乎是在轻松的学习和家庭氛围中摘得状元桂冠的。

  高考前一天他还在玩游戏

  6月20日,是我区2007年高考公布分数和录取分数线的时候,但是,对于今年的理科状元18岁的李小龙来说,这个早晨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不一样。

当最先知道分数的父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后,还在被窝里的他却显得很平静,只是应了父亲一声,翻身继续睡觉,完全没有大家预想中的那股高兴劲。

而他的父母却无法“平静”,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等待他们消息的亲朋好友。

  了解李小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玩的孩子,尤其爱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李小龙说,从高二开始,他就喜欢上了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那时候虽然课业负担很重,但是,到了周末的时候,他还是会忙里偷闲玩上几个小时。

对于游戏,李小龙认为那是他用来放松的一种方式。

他说,上高中之后,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忙里偷闲玩游戏,可以让自己在不花费大量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就是在高考的前一天,他还在玩着游戏。

除此之外,他平常还和同学去打打羽毛球、篮球等,虽然球技并不怎么样。

  而在学校他也绝不放过休息时间,下课就放松,和同学相处融洽。

他的外号异常响亮———“包子”,就因为他长得圆乎乎的,十分可爱,前排的一个女生就给他起了个可爱的外号,谁知道一传十、十传百,“包子”在学校里竟还十分“出名”。

  “状元”谈家庭教育

  李小龙喜欢玩游戏,父母都知道,但他们却从不干涉。

“父母觉得我不要玩得太过分就行”。

李小龙认为自己的自制力很强,不会上瘾。

  和许多家庭的父母相比,李小龙的父母给了孩子充分宽松的发展环境。

母亲在家照顾李小龙的饮食起居,而在兴庆区政府工作的父亲李国银,每天的工作也十分忙碌,几乎顾不上他。

李小龙说,平时父母对自己学习也没有太多的督促,从不在他玩游戏的时候唠叨着让他赶快学习,也不给他定目标,这样的宽松环境,反而让他有很强的自制力。

每天晚上,他11时30分睡觉,早晨他就自己定上闹铃,6时许起床。

而在放假和周末休息的时候,他总忘不了玩上几把游戏。

  李小龙认为,自己并不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学习上比较踏实。

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

今年高考中,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是状元,虽然每次模拟考试他都是年级前两名。

他说,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复习,他都是举一反三,在理科学习中并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而对于语文、英语等,则是从初中开始,他就注意积累方法,打牢了基础知识。

李小龙的估分是680分到690分之间。

他的估分方式很特别,没有看标准答案,“我心中已经有底了”。

  李小龙父亲的同事都很佩服这个不怎么管儿子学习的爸爸,李父自己也说太忙了管不上儿子。

但是,很多熟悉这对父子的人们,都把他们戏称为“哥俩”。

李小龙的父母对他的学习从不操心,全靠自己自觉,只是在生活上照顾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宽松的家庭环境,李小龙对学习很有兴趣,从没有压力,这也就造就了他开朗、平实、踏实的性格。

  状元”谈志愿填报

  李小龙对生物最感兴趣,他曾在2006年获得过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

即将面临着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他初步决定选择理科院校中首屈一指的清华大学,而这次填报志愿的方向也是他感兴趣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类。

李小龙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

  状元语录

  ★我不聪明但我很踏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学好。

  ★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

  ★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复习,我都是举一反三,在理科学习中并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4.宁夏高考文理科状元

  宁夏高考文科状元邢阳:

其实,我是淑女

  宁夏昨天上午公布了2007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第一个高考分数线新鲜出炉。

随着分数线的公布,高考状元也已经水落石出。

来自银川二中考生邢阳以662分的成绩名列全区文科考生榜首。

  6月20日凌晨2时许,邢阳还在睡梦中,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

班主任将喜讯传达到刑阳的家里,“她考了662分,成为新晋文科状元”。

睡眼惺忪的邢阳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砸晕了,甚至有点不相信这消息的真实性。

他的父母反而比她还兴奋,此时邢阳觉得父母开心的笑容比高考状元更能让她感觉到幸福。

  状元档案

  文科状元邢阳 毕业于银川二中。

高考总分662分,其中数学131分、语文122分、英语135分、文综274分。

  老师眼中的“状元”

  银川二中高三(11)班班主任张永春介绍自己的学生时说,邢阳这次能考出662分的好成绩,关键是她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她最大的优点是有问题及时问,而且一点就明白,记忆力也相当好。

  同桌眼中的“状元”

  她完全颠覆了我们心中好学生的形象。

同桌张晶这样评价邢阳。

说起这位同桌,张晶能说出不少邢阳的趣事。

好学生都是安静、内敛的,而邢阳没有成绩好的架子,性格开朗,爱笑,是班里的开心果。

她解数学题的速度快,大家都喜欢请教她。

对于同学的求助,她总是有求必应。

邢阳在解题时有个习惯,爱唱流行歌曲,而且都是最新的流行曲目。

她还会加入自己的风格,这种唱歌方式,邢阳美其名曰“在传承中创新”。

  在课堂上,当大家还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思索时,邢阳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突然爆发出清脆的笑声,在安静的课堂上显得异常突出。

当她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便将头低下趴在桌子上。

  邢阳喜欢买样式可爱、颜色鲜亮的发圈,笔记本。

别看她瘦,总是吃不够,爱吃零食。

每次考完试后,她会和同学一起大吃串串香,犒劳自己。

听着同桌在说自己,邢阳做出很自知之明的表情,“我不是内秀的女孩。

”但是平时在同学面前,她会假装正经地说“其实,我是淑女”。

学习之余,邢阳喜欢看杂文,看《读者》,《红楼梦》则是她百看不厌的书,甚至她还喜欢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

  “邢状”是怎样炼成的

  早上去学校报志愿,邢阳的同学开玩笑,改称邢阳为“邢状”,邢阳则不好意思地笑着,祝贺别的同学考出好成绩。

  回想12年的求学经历,初三的经历让邢阳难忘。

那一年,她从贺兰转到银川二中读书。

在新的环境中强手如林,成绩一直拔尖的刑阳在第一次月考中成绩排名年级50名。

但很快,这位聪明的小姑娘就从这一次失败中总结经验,第二次考试排名跻身年级第七。

从高一到高三上半学期,邢阳的成绩仅有两次排名第一。

但高三下半学期,邢阳综合实力的强劲优势就显露出来,她的成绩开始名列第一,这个第一一直坚持到了高考。

  当很多学生在题海中奋战,把成绩提高的希望寄托于补课时,邢阳的好成绩却来得很轻松。

“我从来没补过课,没请过家教,没有用过题海战术。

”成绩好的秘诀,邢阳想了想说:

“上课的时候要专注,课堂上的知识一定要消化,听不懂的问题,课间10分钟赶紧抓住老师讲解。

做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课外题只是一种辅助。

学习要讲效率,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有段时间,我的成绩也不稳定,即便是考第一名,我还是坚持仔细分析试卷上的失误,找老师聊学习方法,这对我帮助很大。

  “考进北大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邢阳说。

虽然是文科生,但邢阳的数学和地理成绩优异,不偏科。

相比语文、历史,邢阳反倒更喜欢学习数学,享受解题的过程。

邢阳的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做会计工作。

受他们的影响,邢阳对经济很感兴趣,想选择与此相关的专业。

  “状元”谈家庭教育

  当年给邢阳取名时,她的父母希望孩子像阳光一样灿烂、每天快乐地生活。

邢阳说:

“我的家庭很普通,但我很感谢我的父母。

我家是严母慈父型的教育方式,妈妈对我的要求一直很严格,爸爸亲切随和,像是我的好朋友。

  在高考前,母亲杨亚莉和其他的父母一样,忐忑不安,但她没有表现出来,同平常一样淡然。

邢阳说,每当她学得疲惫的时候,妈妈会给女儿一个拥抱,这种无声的语言,给了她力量。

  高考时,邢阳的数学发挥失误。

按照班主任张永春的说法:

“按照邢阳的水平,她完全可以多考15分”。

回到家后,一向要求严格的母亲说“在努力的过程中,妈妈对你要求高,在高考的过程中,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成绩,你都是妈妈的骄傲。

”这句话,让邢阳感受到别样的母爱。

  高考结束,除了和同学出去玩,邢阳还帮着父母做家务,“平时学习太忙,很少帮父母做家务,假期我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培养自理能力,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状元语录

  ★上课的时候要专注,课堂上的知识一定要消化,听不懂的问题,课间10分钟赶紧抓住老师讲解。

做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课外题只是一种辅助。

学习要讲效率,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坚持仔细分析试卷上的失误,找老师聊学习方法,这对我帮助很大。

  5.甘肃文理科状元

  甘肃理科状元马泽强:

会学习会生活的帅男孩

  2007年甘肃理科状元马泽强

  711分,以和高考满分相差不到40分的成绩,将“甘肃省理科状元”桂冠揽入怀中的马泽强,出自“状元之乡”会宁县的会宁二中。

当记者把这一消息告诉马泽强的班主任会宁二中副校长王俊峰时,王老师激动地说,“你们是第一个通知我的人,我太高兴了,这是会宁县历史上第一个理科状元!

” 

  王泽峰说,马泽强是会宁二中“雨林班”的学生,香港妇幼基金会每年资助每个学生600元,学费全免。

马泽强是住校生,在学校吃大灶,这个孩子生活非常节俭,每月的生活费不会超过100元,但是他学习非常刻苦,从高一开始他就和别的学生不一样,学习成绩很突出,从来都没让老师操心过。

马泽强不像很多学生“死读书”,他的生活很有规律,课余时间喜欢打乒乓球,而且“球技”不错。

 

  高考对于马泽强来说只是一块“试金石”,王泽峰老师告诉记者,去年他带着马泽强去北京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马泽强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力学录取,会宁县县委书记亲自到学校慰问鼓励,并奖励了1000元。

尽管清华大学已向马泽强伸出“橄榄枝”,但马泽强丝毫没有怠慢,仍然全力以赴积极迎战“高考”。

高考结束后马泽强估了707分,和最终的成绩只有4分之差。

 (本报记者 柴用君 平丽艳

  甘肃07年文科状元魏雪:

坚持梦想向前飞(图)

  得知女儿魏雪是甘肃省2007年高考状元的喜讯时,魏雪的父母魏代祥和李亚红夫妇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们激动地告诉记者,女儿魏雪从小就很懂事,不但学习很自觉,生活中自主能力也特别强。

魏代祥说,“女儿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上下学就没有让大人接送过,我们并不愿意溺爱孩子,她一直都很懂事,都会很自觉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母亲李亚红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魏雪一直都很好学,从小到大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很少考第二,还一直都担任着班干部,并且获得过“兰州市十佳少年”、“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等奖项,不挑吃穿很朴素。

去年考了皋兰县第一,但是分数不够她心目中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的录取线,所以她选择了复读。

“在她选择复读的这一年,我们一直都在劝她要玩着学,不要死学,主要是给她减减心理压力。

”谈到育女的心得时,李亚红如是说。

“孩子心理压力其实特别大,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还在说‘要是今天分数下来就好了’,她就是怕分数会比预计的低,但是我们对她有信心,开导她要用平常心来对待。

  班主任:

成功源于习惯

  魏雪复读班的班主任关胜荣提及得意门生魏雪时说:

“魏雪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孩子,她的成功源于习惯。

”关老师说,魏雪做事、学习都思路清晰,待人接物均以宽容为本,因此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好。

谈及对魏雪有何特殊“照顾”时,关老师笑了笑说:

“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因材施教,针对魏雪这样不偏科,知识结构没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对她的答题能力、技巧,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当了魏雪高中三年班主任的肖廷德老师说,魏雪高中三年学习一直很好,成绩常常遥遥领先,“她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小学升初中时就是皋兰县第一名”。

肖老师告诉记者,魏雪还当了三年班长兼学习委员,组织能力很好,和同学们也处的不错。

  校长:

预料之中 荣誉带来压力和动力

  皋兰一中副校长徐道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魏雪考了全省文科状元,我们特别高兴,但是这也在预料之中。

”徐校长说,皋兰一中前年就出了文科状元,去年出了个理科第三,今年又出了个文科状元,这对于学校和在校学生都是一种鼓励。

“荣誉带来的是压力和动力,这让我们学校,让在校的师生都更加有信心,我们敢于和兰州乃至全省的名校竞争!

6.重庆高考文理科状元

  654分重庆外国语学校黄文帝高考文科夺第一654分

  重庆外国语学校黄文帝文科夺第一

黄文帝 重庆外国语学校

  语文:

131分  数学138分  外语:

146分  文科综合:

239分

  前天下午,正在书店里看书的黄文帝收到同学发来的短信:

恭喜你,考了654分!

因为跟自己估分几乎一致,他淡淡地合上手机继续看书。

这个考分是记者经过两天调查所了解到的全市文科最高分。

  黄文帝就读于重庆外国语学校,家住江北区鱼嘴镇,父母都是农民,现在巴南区一家私营小服装厂打工,父亲黄仁全是个裁剪师傅,母亲严光荣则做了多年的车工,一家三口租住在工厂旁边一个单间小屋。

  黄文帝小学毕业那年,母亲带他去参加外语学校的招生考试,在4000多名考生中结果考了155名,顺利被外语学校录取。

 

  “当时镇上的中学马上找到我们,愿意招收黄文帝到学校就读,免除一切学杂费。

”严光荣说,夫妻俩在外打工多年,也算见过世面,自己再累再苦也要让儿子接受好的教育,于是一致决定送儿子到外语学校去住读。

  “我和他父亲文化都不高,对娃儿的学习也帮不上忙,只能是在生活上支持”,严光荣说,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限,都是靠学校老师和黄文帝自己努力。

好在黄文帝不仅在学习上很自觉,而且很体谅父母,也不跟其他同学攀比吃穿,一双球鞋穿了好几年也不愿买新的,手机是高考之后为方便联系才买的。

  “家庭和睦算是对他最好的关心吧”,严光荣说,在孩子面前,夫妻俩表现永远都是最恩爱的,哪怕有时也会发生一些争执,但从来都没让黄文帝看见过。

  考了654分,再加上库区移民的加5分,黄文帝总分达到659分,但他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是很满意。

他的班主任老师郭霞说,黄文帝在学校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几乎全校的同学都认识他,一些低年级的同学还送了个“东方不败”的外号给他。

  高考前的“二诊”考试,他考了668分排在全市第一名,“三诊”没有进行全市排名,他也考了687的少见高分。

“考文综那天拉肚子,吃了藿香正气水才进的考场,还上了两次厕所,耽误了一些时间,不然可以考得更好些”,郭老师也有点遗憾。

  去年12月黄文帝本来有保送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

“我不想学外语,想学其他专业,比如经济管理什么的。

”黄文帝说,他的目标锁定在北京大学的元培实验班或者光华管理学院。

  母亲严光荣说,感到最幸福的时候不是知道儿子告诉她高考考了多少分,而是每个周末黄文帝回家的时候,因为儿子总是拉着她的手,跟她讲学校里发生的种种新鲜事。

她对记者说:

“儿子考上大学要出远门了,心里还真舍不得。

” 

  重庆理科状元总分700分 出自南开中学

  陈竞 南开中学 语文:

118分  数学:

150分  外语:

143分  理科综合:

289分

  在高考中数学考了满分150分,总分达到700分。

昨天我市高考成绩公布,南开中学高三女生陈竞成了“明星”。

  今年18岁的陈竞家住永川区,爸爸是一名公务员,妈妈是老师。

陈竞说,自己从小没有认真接受过什么特长培训,没有学过什么珠心算,也没有学过小学奥数,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