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37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docx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

09物流陈剑波0912030069

1.摘要随着各类水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水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有关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水科学计划,有关“水”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频繁。

2005年,在巴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就以“大型城市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为题专门设立一个学术研讨会,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安全问题列入国家安全战略并给予高度重视121。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数量逐渐扩大,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等水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而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

2030年三种产业的结构将调整为7.9:

48.5:

43.6[1]。

未来中国淡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方面,即表现在城市用水上。

同时.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城市水安全不确定因素增多。

水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在不同程度上对城市水安全提出了新的考验。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条件已成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如何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水安全。

是当前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广州水污染水安全治理

目录

1.前沿3

2广东省水资源现状4

2.1广东省用水消耗量4

2.2广东省废水排放量4

2.3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5

3.珠江流域概况5

3.1简介5

3.2污染状况5

4珠江水的治理5

4.1行政管理6

4.1.1完善水法律体系6

4.1.2建立完善的水管理体制6

4.1.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7

4.1.4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价格机制7

4.1.5实行污权交易8

4.1.6加大污水处理力度8

4.2工程方面的珠江水治理9

4.2.1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9

4.2.2曝气生物滤池技术(BAF)9

4.2.3生物法9

4.2.4磷酸铵镁法9

4.3建立节水型社会10

4.3.1推行节水措施10

4.3.2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10

4.3.3提高公众节水意识10

5.结论10

1.前言

2009年,11月11日,《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2009年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珠三角九个城市的受访者中,受访者症状主要集中在“感冒”、“咳嗽”、“咽喉炎”等身体疾病,一些受访者认为还会引起“失眠烦躁”。

在环境污染程度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水环境”污染最严重,达43.0%。

在“水环境”污染的具体评价中,“河涌河流污染”严重的比例也较为突出,达57.1%。

而对于“饮用水源污染”的评价,受访者认为严重的比例也不低,为26.5%。

珠三角九城市的受访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其中65.6%[2]的人表示是因为自来水水质不好而不饮用。

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水污染防治挪用虚报5.15亿元,“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五年规划落实不力。

绿色和平组织这几天刚刚发布了报告,污染已使珠三角一些农民连菜都卖不出去了,广州、东莞和深圳等地的市内水体更被形容为“极度污染”。

2011年3月22~23日,在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首届珠江水论坛在广州珠江水利大厦二楼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各地水利院校、科研单位200多名专家、研究人员围绕"珠江及三角洲城市水安全问题与对策"这一主题,为珠江的长治久安建言献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011年春党中央下发了一号文,对水利进行准确定位,从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家水战略。

在此背景下,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与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了首届珠江水论坛,旨在从学术角度,多领域、多视角、多层面、多环节探讨珠江"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从民间层面推动民众对中国水资源问题的认知度,为水利科技更好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

2011年7月17日,大量水浮莲覆盖了广州市区的珠江江面。

而就在16日下午,这里刚刚举行过一年一度的横渡珠江活动,清澈的江水让市民赞不绝口。

一夜之间景象大变,也让公众对珠江水质究竟如何产生了疑问。

尽管原因是进入汛期以来,珠江上游河道、河涌的水浮莲进入生长旺季,受到连日暴雨的影响,这些水浮莲连同泥沙一起被冲到珠江下游,又受到潮汐影响无法流入大海,因此在广州市区的珠江中心航道大量堆积。

但珠江水污染防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2广东省水资源现状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公众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忽视,质与量并存的水资源危机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利用“三高一低”。

三高一低”是指广东省年用水量高、消耗量高、污水排放量高、利用率低。

广东省是全国的用水大户,年用水量约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从1998年到2007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为443,453,430,446.33,447.03,457.53,464.8,459,459.4,462.5亿m3。

2008年广东省用水量为461.5亿m3,其中农业用水232.3亿m3,占总量的50.3%;工业用水137.2亿m3,占总量的29.7%;城镇用水20.0亿m3,占4.3%;居民生活用水63.5亿m3,占14.2%。

2.1广东省用水消耗量

广东省用水消耗量占全国约二十分之一,且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153亿m3升到2007年181.7亿m3。

据最新的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广东省用水消耗量为180.0亿m3,其中农业占64.40/,,工业占17.3%,城镇公共占4.5%,居民生活占12.1%,生态环境占1.7%。

全省综合耗水率为39%。

其中,农业49.9%,城镇环境460%,城镇公共40.4%,居民生活33.4%,工业22.7%。

2.2广东省废水排放量

据近十年来的数据统计,广东省废水排放量呈现出总体攀升的趋势,由1998年的99亿m3攀升到2007年的124.9亿m3。

据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广东省废水排放量120.6亿m3,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58.9%,生活污水占41.1%。

2.3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全省最重要的北江西江分别仅有9.8%、1.3%。

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08年三大指标分别呈现明显下降和总体下降趋势:

包括上游入境水量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前年下降了4.3%;其中:

东江(含东江三角洲)20.9%、韩江及粤东诸河14.1%、粤西诸河流14.0%、北江9.5%、西江1.1%;比前年东江(含东江三角洲)26.8%、韩江及粤东诸河15.4%,粤西诸河流27.2%、北江12.3%、西江1.7%明显下降。

[3]

3.珠江流域概况

3.1简介

珠江横贯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

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所组成。

流域面积达到453,690km2;河长2214km;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360亿m3,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m3,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7倍。

3.2污染状况

一些政府尚未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缩短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千方百计将各类产业引入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区域内环境质量尚保持良好状况的,处在生态敏感区。

而企业,特别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污染重的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在己发展地区提高人工成本、环境准入门槛等条件下,纷纷向综合成本尚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引发了自下而上的流域性污染蔓延。

当前,泛珠三角区域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东部省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偏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发展,电力、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刚进入工业化时期,正在逐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凸现,这些都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

珠江流域近年来人河废污水和污染物在不断地增大。

作为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成为广州染物主要排放区,污水排放量占广州的70%,其中工业污水占广州工业污水量的61%。

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龙头城市中,广州、江门、佛山三市污水总量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70%以上。

据统计,2003年珠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167.5亿吨,其中人河废污水量为125.9亿t,而珠三角废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49.7%。

2003年珠江流域评价河长1,1621km,I类水仅占1.3%,IV~劣V类水占28.2l%,其中珠江三角洲评价河长1525km,IV~劣V类水已占评价河长的53%。

水源污染给水质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水污染引起省内或是省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也随着污染的加剧而逐渐增多。

2020年缺水状况将进一步加剧,75%和90%两个保证率下全流域片的缺水总量分别为248.95亿m3和268.16亿m3。

4珠江水的治理

4.1行政管理

4.1.1完善水法律体系

成功的流域治理需要法律保障。

国外流域管理注重流域立法,这是流域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我国自从1988年颁布《水法》以来,陆续颁布了多项有关水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对水资源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污染及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了很大影响,《水法》需要与时俱进。

2002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简称新《水法》),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明确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强调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全面和科学地管理好水资源,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水法法律体系,出台一些必要的配套法规。

目前珠江流域除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外,还没有流域级的水资源保护法规。

作为流域管理机构的珠江水利委员会在国家法律的指导下,也应该根据流域本身的特点,制定关于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规章或条例。

要兼顾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在保证生活供水的基本条件下实现供需平衡和水环境的逐步改善。

使珠江流域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

4.1.2建立完善的水管理体制

从整个珠江流域来看,水资源具有整体性。

因此,在管理体制上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就要打破行政分割,向各部门跨行政区属统一管理模式迈进。

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着“多龙管水,职责不清”的现象,“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水体水质”,造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各环节之间协调困难,出现了许多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事纠纷。

因此,必须继续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一个以流域管理机构为主导,分级管理的协调与协商机制,明晰责权,形成衔接流畅、相对统一的管理模式。

这种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优势在于:

①有利于分配珠江流域各省和地区的用水定额,保证下游经济较发达地区有足够、可用的水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用水提供所必须的流量。

②有利于确定珠江流域各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及分配指标,避免上游排污超标,下游遭殃的情况,保证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下游的水质和用水安全。

③有利于实施水资源用水补偿制度,通过对流域和水源保护区农业人口实行节水补贴,加大对中上游省份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保障下游甚至整个流域水资源的使用,保障整个流域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利益调整机制。

许多国家趋向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管理模式,建立起专门的流域机构,对涉及的问题作整体性考虑,促进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他们在水资源管理体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表1看出,所列出的几条河流中整治成功的关键是将整个流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区域,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协议,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4]。

虽说各国水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总体,管理模式从多部门的分权管理或者单部门集中管理向一个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合作的趋势转化。

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均自觉地将保护河流水环境看作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流域管理机构在法律法规和协议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与各国、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以及他们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珠江流域进行跨省跨区域协调管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4.1.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防止水环境进一步恶化水污染已成为比干旱和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的灾害。

保护水资源是实现珠江流域可持续性供水的基本保障。

虽然珠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若污染严重,同样会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珠江流域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必然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一条河流受到污染后,其恢复时间是污染时间的3到5倍。

故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考虑整个珠江流域,·从大局出发,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控制新污染源,治理老污染源,防止珠江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保证珠江水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4.1.4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价格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主导作用,而当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则是价格机制。

只有通过改革,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让水价真正、全面地反映珠江流域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和供需关系,才能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实现水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珠江流域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要积极推进符合当地经济及水资源状况的供水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水需求调节、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方面的作用。

水价必须体现资源的稀缺性,理顺水资源费、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回用水及各类用水价格的比价关系。

通过水价的管理,强化对供水企业运营成本的约束。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水价改革的同时,要完善水价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城市供水企业实行超表到户,实行居民阶梯性水价,根据不同的产业和用途合理确定水价,建立起用水和超额累进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供水,使水价体现水利产业政策并得到合理的成本补偿,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价机制。

实现水资源市场要素的权领域统一管理。

4.1.5实行污权交易

污权交易的思想来源于“科斯定理”[5],即只要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配置状态如何,通过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环境容量作为一种资源,排污权可以视为利用和消耗这一资源的权利。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由于环境目标或管理的要求,这个地区的排污权(即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无疑将是有限的。

鉴于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行业类别、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达到总量控制要求所需的边际治理成本也必然相差很大。

一旦规定排污必须要拥有相应数量的排污权,而且允许这种排污权可以像商品一样的买入和卖出,那么这时区域或排污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以最经济的方案达到总量控制目标。

排污权交易在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

上世纪末,美国为了解决酸雨问题,开始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

上世纪末,美国为了解决酸雨问题,开始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据统计数据显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有效地保证了环境目标的实现,参加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电厂199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了45%,而没有参加交易体系的电厂1995年比1990年排放二氧化硫增长了12%。

美国国家环保局在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之前预测,要达到控制排放的目标,若不实施交易政策每年的治理费用约为50亿美元,而排污权交易实施后实际费用每年只有20亿美元。

排污交易有助于泛珠三角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

(1)由于排污交易制度实行总量控制,那么济发展中,要建设使得污染物排放增加的项目,就必须预先购买获得排污权,这就确保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会因新建项目而增加,环境质量不会随经济增长而进一步恶化。

(2)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排污权交易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排污权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以新代老”、“以大带小”,才能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3)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通过出售区域多余的排污权获得经济补偿。

(4)对污染企业而言,可以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改进生产工艺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以获得排污权节余,用于出售、交换或贮备起来以备后用。

(5)对于社会而言,排污权交易有利于促进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生产效率高、污染边际收益较大的企业可以购买排污权用于扩大生产;相反,污染边际收益小的企业,会出售部分排污权而不是扩大生产。

这样一来污染权将自动流向能较好地利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或地区,达到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脱最优。

4.1.6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主要是因为资金投入量大,回报低,我国的水处理模式是由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建设水设施并负责运营,但伴随的是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导致亏损。

当前绝大多数城市的供水系统仍然是由政府管理的,其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

而新的模式有私有化(如美国、澳大利亚)和特许经营,在水设施无法私有化的地方,所有权不变,把经营权交给私营企业(如法国),这样,可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让污水处理厂向健康、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真正发挥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作用。

4.2工程方面的珠江水治理

4.2.1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先进的管理体系必须有配套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撑。

目前,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监测站点少、布局不合理、检测手段落后。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突发事故给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以现有环保系统、水利系统和监测网点为基础,尽快建立统一的珠江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

这将为落实或制定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防治和恢复措施提供及时、系统的科学依据,为及时完整地取得水环境监测资料,全面系统地评价珠江水环境质量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将提供自动预警功能、方案制定优选功能、预测预报功能和现实模拟功能,水资源监测、管理与决策能力将大大提高。

将积极发展遥感(RemoteSensing,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河流保护与管理中。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该技术从洪涝防治到水资源规划、水环境、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都成效显著,为水质监测及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4.2.2曝气生物滤池技术(BAF)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基本原理为:

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水进行快速净化,同时,水流经过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以达到除污的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发展较快的新型生物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高、投资省、运行灵活、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与传统生物滤池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1)生物浓度高,有机物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

(2)占地面积小,是常规工艺的1/4~1/5,节省大量征地和地基处理费用,同时曝气生物滤池可省去二沉池的占地和投资;(3)BAF滤池为半封闭或全封闭构筑物,减少了污水厂异味,无污泥膨胀问题,无需污泥回流,同时处理设施可间歇启动运行,有利于系统的恢复启动。

在适当的条件下该工艺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6.2%,但该技术的除磷效果不佳。

4.2.3生物法

水葫芦根系发达,吸收能力非常强,有利于吸收和分解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是一种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效益较高,应用较广的净化污水的生物处理措施,并具有除臭作用。

国内曾有试验证明,葫芦还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镍、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和苯、酚等有机毒物。

采用水葫芦净水试验研究水葫芦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在自然状态下,30天内水葫芦对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85%、55%-60%。

但是水葫芦长势凶猛,要防止它繁殖过度对物种多样性和水产业所造成的危害。

4.2.4磷酸铵镁法

MAP法脱除废水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镁盐和磷酸盐,使Mg2+、PO43+(或HP042-)与废水中的NH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复盐MgNH4P04·6H20沉淀,从而将NH4+脱除。

MAP法处理氨氮废水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其主要优点是:

①工艺设计和操作都很简单、能耗少;②沉淀反应不受温度限制、不受水中含盐度、有机物、有毒重金属的干扰,可以处理各种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尤其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④脱氮效率较高,除去率达90%以上,解决了氮的回收和氨的二次污染的问题,其产物MgNH4P04·6H20回收方便。

目前MAP法的主要局限有:

①它几乎不吸收重金属;②处理成本较高,所回收的磷酸氨镁实际应用少。

MAP法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是:

①探索反应的最佳条件使MAP法能够同时最大限度的除磷脱氮;②寻找价廉高效的沉淀药剂,降低处理成本;④开拓其反应产物的用途和应用范围,提高经济效益,使MAP法在我国氨氮废水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建立节水型社会

4.3.1推行节水措施

有国外学者研究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一定带来用水量的增加,通过提倡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备和发展节水工业,降低水资源的损耗,不仅投资小,见效快,并且减少污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水务管理工作中要明确节水标准,推行各项节水措施,促使全社会节约用水。

农业是用水大户,抓好农业节水意义重大。

就珠三角地区而言,广州郊区灌溉每亩用水量约为830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强[6]。

说明了农业节水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潜力,农村应改大块灌为小块灌,改漫灌为畦灌,大力推广低压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

在城市,推广先进的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和节水洗衣机等家用设备;加大工业节水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

同时加强对国外节水措施、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

4.3.2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

扩大可利用水资源范围,特别是水的再利用,使许多缺水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工业方面,据调查,广州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为20~40%,大大低于国家要求的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国外发达国家达到的50~70%了。

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串水回用等措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所排污水总量,而且可以相应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污染物产生量,降低单位产值的淡水用量。

城市方面,大力推广使用中水,早日实现污水资源化。

一方面,这弥补了城市可供开采的水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污水经处理后再回用或用于弥补城市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不足可减缓对水域的污染,具有开源节流的双重作用。

目前,世界上不少城市把处理过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已经回用到了各个生产,生活和公共事业等方面。

4.3.3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必须从政府到民众都树立起科学意识,环保意识,节水意识,树立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全方位地行动起来。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珠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珠江水资源总量5174亿m3、仅次于长江,人均水资源量3060m3、居七大江河首位,并且觉得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意识上的麻木导致了行动上的随意浪费。

我们要大力宣传水患意识,没有群众的参与,节水护水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只有在政府机关、流域管理机构的号召下,在媒体积极宣传下,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平时做起,自觉地节约每一滴水。

动员民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建设一个真正的节水型社会。

5.结论

水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目前,水处理技术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许多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仍然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当前的治理速度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因此,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非常必要。

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