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练习4一下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39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练习4一下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练习4一下教案.docx

9练习4一下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亲情篇

单元

教学

内容

课时

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9.吃水不忘挖井人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1.奶奶的白发

12.陈毅探母

13.好学的爸爸

练习4

单元练习及分析订正

期中检测及分析订正

 

2

3

3

2

3

3

2

2

 

本单元

主题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严格按照田字格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做人,懂得认真学习的道理。

课文与课文

的联系

第四单元共五篇课文,是亲情篇,既讲述了伟人的故事,又介绍了普通人的生活。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平常生活中感受亲情、传递亲情。

本单元既有少时邓小平的勤学苦练,又有身居高位的陈毅元帅替母洗衣,既有满头白发的奶奶、又有勤奋好学的爸爸,篇篇都洋溢着温暖的亲情,令人感慨万千。

通过这一单元教学,我们要唤起孩子沉睡的情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另外,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写字教学,除了教材中安排了笔顺表、描红等专项写字训练外,还有目的的介绍了书法家、伟人少年练字的故事。

一年级上学期是“怀素写字”,一年级下学期“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我们要理解编者的匠心,借助教材,教学学生认真写字,写出工工整整的字。

课文解读

课题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材简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又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

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会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

未曾品尝过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他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毛主席;就是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品质,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的幸福生活。

但现在的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那个年代的人,所以理解文本会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考点

理解和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懂得珍惜今天的的幸福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

9.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学会部分生字。

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毛主席的画像,毛主席的事迹

教学过程

备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毛主席的画像,(小朋友,图上的人你认识吗?

你对他了解多少)(学生交流)教师简介:

这就是毛主席,他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

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赞歌更是不绝于耳。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

2.板书课题:

9、吃水不——挖——人

(1)教学课题中的两个生字“忘、井”

(2)认读生字

(3)组词

(4)自学生字

(5)小老师教生字

(6)写完整课题

(7)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8)读题后设疑:

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

1.板书课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生字“忘”“井”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挖井人是谁?

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他们是怎样挖井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漏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两类字

教学过程

备注

“挖、瑞、坝、席、领、导”

(2)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3)出示词语

瑞金城沙洲坝毛主席领导革命

很远战士乡亲们以后叫

(4)自读领读(在学生读到位的字上作记号)男生读女生读

3.分段朗读课文

(1)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正音,特别强调读准字音。

(多名学生)

(3)齐读课文。

(4)回答问题:

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忘、井、金、主、叫、后”,认读。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学生交流。

3.学生自学课后生字笔顺。

4.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么将字写规范、美观。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范写。

5.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给生字找朋友。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书设计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

9.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下来。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能正确书写字。

3.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能在感情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图片导入。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是什么?

2.这刻有碑文井在哪里,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

3.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相机出示:

沙洲坝,指读、齐读

4.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听老师给小朋友唱一首民谣:

出示: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小朋友也来读一读,从这句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

5.师述:

是呀,沙洲坝要是三天不下雨,连洗手帕都没水,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

村民们吃水一定有困难,不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2.你从哪里看出村民们吃水很困难?

3.师述:

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甚至还去挑脏水饮用。

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怎么做?

引读“毛主席就带领……一口井。

相机理解“带领”的意思?

并用它说上一句话

4.师述: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一口井终于挖好了,当挖到五米深的时候,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

乡亲们,战士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井终于挖好了,赶快提一桶起来大家尝一尝。

学生做喝水的动作。

你喝了之后,想说什么?

5.师述:

乡亲们是多么高兴,战士们是多么高兴,而一旁的毛主席更是高兴的不用说了。

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吗?

指名朗读、齐读。

教学过程

备注

6.(再出示红井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当年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井。

你们想想看,沙洲坝的村民们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

是啊,毛主席是伟大的,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解决了沙洲坝村民们喝水难的问题。

他的心中总是想着人民,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了永远牢记毛主席,就在这口“红井”旁边立了个石碑,教师引读——上面刻着,生接读出示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小朋友,再好好读读这句话,想想看,石碑立好后,乡亲们每天来到井边打水,看了以后又会说什么呢?

过路人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后来,沙洲坝又流行唱起了一首民谣:

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

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

3.对,小朋友,当乡亲们每次喝到那甘甜的泉水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谁?

——毛主席。

就像我们吃饭不忘谁呢?

4.这口井曾经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可是村里的人都勇敢地一次次把它修好,你听了以后,想说什么?

5.沙洲坝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如今沙洲坝成了一个镇,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可是他们还是饮用井水。

(图片,展现现在这口井),因为村民们永远想念——

6.“吃水不记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刻在碑上,涂上赤金,使它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

带着敬佩,想念的感情来读好这句话。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指导背诵。

四、齐读课文。

五、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士、乡、以、很”,认读。

2.学生自学课后笔顺图。

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学生交流。

3.书写时,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指名说,教师相机范写。

4.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5.给生字找朋友。

 

拓展延伸:

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

(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田人……)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练习背诵课文,将课文背给家长听。

3.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小资料交流。

板书设计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后记

课文解读

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受到老师及母亲赞扬的故事。

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

第二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如何认真练字以及取得的成绩。

教学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的插图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现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识字。

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第二自然段,从邓小平爷爷练字中受到启迪。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考点

理解和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立刀旁、小字头””、“工字旁”、“言字旁”。

能正确书写生字“邓、平、到、当、功、课、求、这”。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指读,齐读,注意读好:

圈圈(轻声)读好“最多”

2.围绕课题质疑

(他是谁?

红圈圈是什么?

为什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3.请已经知道课文内容的小朋友说说上面问题。

4.你对邓小平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

5.教师补充。

简单介绍邓小平: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先认读书后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全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把每句话读流利,把课文读顺畅。

3.有些句子长,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正音

2.出示词语,指读,齐读

邓小平经常受到夸奖当时主要功课

用纸蒙着字帖描练熟了照着字帖写

按要求去做这样用功

教学过程

备注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2)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

(3)读一读,说一说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3.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相机正音。

5.齐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

“他”是谁?

“红圈圈”是什么?

2.课文讲了邓爷爷小时候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邓、平、到、当、夸”,认读,扩词

2.打开书,自学笔顺,结构

3.交流笔顺、结构,相机教学偏旁“立刀旁、小字头”

4.交流书写要点,老师范写

6.描红,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内容。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书设计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感受邓小平爷爷练字的认真,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2.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偏旁“工字旁、言字旁”,学习生字“功、课”。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检查,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再次认读

2.认读生字,书空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

(1)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能写一手好字?

(可以抓住小时候、就能、经常、夸奖)

(2)“经常”可以换个什么词?

“夸奖”呢?

(3)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理解“一手”:

写出来的字很漂亮。

出示:

一手()一首()

3.看图,说话

图上画了谁和谁?

他们正在干什么?

先生表情怎样?

他会说什么呢?

邓小平听了会怎样呢?

4.指导朗读(小时候、就能、经常、夸奖)个别读、齐读。

邓小平爷爷怎样认真练就一手好字的呢?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老师对孩子们有什么要求呢?

邓小平爷爷是怎么做的呢?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用画出写先生的句子,用画出写邓小平的句子。

教学过程

备注

2.交流:

(1)交流学生画写先生句子的情况。

(2)出示白纸、毛笔、字帖,先请学生演示“蒙”、“描”的动作

(告诉学生,这个过程就是仿影。

(3)再请学生演示“照着字帖写”

(告诉学生,这就是临帖。

(4)用“先……再……”说说仿影、描红的顺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先……再……”教师指导学生说话练习。

(5)谁写得好,先生就怎么做呢?

(6)齐读句子

3.讨论

(1)交流学生画写邓小平的句子

(2)邓小平为什么得的红圈圈最多?

(3)朗读(每次、都能)

5.指名读最后一句,母亲会怎样对邓小平说呢?

齐读

四、总结

1.齐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勤奋好学、认真练字)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功、课”,认读,扩词。

2.教学偏旁“工字旁”、“言字旁”。

3.自学笔顺、结构、观察书写注意点。

4.交流,相机范写

5.描红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尝试将本课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先——再——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红圈圈最多

能写一手好字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继续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检查。

1.教师板书课题: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

邓小平经常受到夸奖当时主要功课

用纸蒙着字帖描练熟了照着字帖写

按要求去做这样用功

(1)指名领读。

(2)你能用上面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吗?

指名交流,相机点拨。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二、指导背诵。

1.着重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回忆这一自然段五句话的层次。

2.第一句话写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功课。

第二、三句话写先生怎样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第四句话写邓小平每次写字都按先生的要求做,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五句话写母亲知道以后的心情。

3.自由试背。

教学过程

备注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三、指导说话

1.先……再……

2.每次……都……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求、这”,认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学习新偏旁“立刀旁”,书空笔顺。

3.自学课后生字的笔顺。

4.怎样写好这两个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交流,师相机范写。

5.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

6.给生字找好朋友。

7.学生写《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设计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教学后记

课文解读

课题

11.奶奶的白发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

本课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妙趣横生、意蕴深长。

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奶奶的白发是雪白雪白的。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祖孙两代人围绕“白发”展开的对话。

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奶奶的白发从何而来。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考点

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

11.奶奶的白发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

(相机为“发”正音)

发是多音字,让学生给另外一种读音组词,告诉学生这里读第四声。

2.你们见过谁有白发?

(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

奶奶的白发)指名读,齐读,注意轻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生字词语,标上自然段。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指着望着抚摸着低下了头抬起头

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没有吭声怎么啦傻孩子跟你说着玩呢让你操心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将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读,做到不丢字,不加字,注意停顿。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例

教学过程

备注

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65.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7.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⑴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⑵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

分男、女生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怎、会、半,认读。

2.你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相机教学新偏旁“心字旁”、“人字头”,书空笔顺。

3.自学课后生字的笔顺。

4.怎样写好这两个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

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半”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要写得上短下长。

5.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

6.给生字找朋友。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2.将课文朗读给父母听,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书设计

11.奶奶的白发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

11.奶奶的白发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能正确书写生字。

重点难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奶奶的白发从何而来。

3.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课文:

让学生自读课文

二、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⑴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

“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点击“雪白雪白”,让学生练说几个ABAB的词。

如:

小草()稻子()太阳()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⑸小结:

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

(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

“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⑵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拓展:

春天的田野里,满地的油菜花()的,麦苗();春天的果园里,()的桃花开了,()的梨花也开了。

春天()啊!

 

教学过程

备注

体会“我”很天真、可爱,同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白发会变黑吗?

⑶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听了我的话,奶奶是怎么怎么做的?

(抚摸)用动作演示,从中体会什么?

㈡演练整篇对话。

⑴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⑵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㈢小结:

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多媒体课件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

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指、抬”,认读。

2﹒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如何写好它们。

师相机范写。

4﹒给生字找朋友。

5﹒学生在书上描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