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63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docx

300MW仿真机汽机常见事故处理解读

#2高加泄漏

现象

#2高加水位异常,#2高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开大,给水泵AB出口流量之和与省煤器入口流量偏差大。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发现#2高加水位异常。

2

检查#2高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动作正常,疏水阀开度比正常运行偏大。

3

检查比较给水泵AB出口流量之和与省煤器入口流量偏差,偏差增大。

4

正确判断#2高加水侧泄漏。

5

汇报教练员,请求解列高加并限制机组负荷至90%。

6

CCS控制切BASE,降低机组负荷。

7

稳定主再热蒸汽参数,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

8

关闭#1、#2、#3高加抽汽电动门,确认抽汽管道各疏水阀联开。

9

高加切除后,注意主、再热汽温的变化,及时调整减温水流量,防止汽温超限。

10

隔离高加水侧:

先开高加旁路门(三通阀),完全开启后,手动关闭高加出口门。

11

就地关闭高加给水注水门,打开水侧放水门泄压。

12

高加解列完毕,全面检查机侧TSI各参数、各监视段压力、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给水泵、凝泵运行正常,检查疏扩二温度及减温水已开启。

13

检查锅炉、电气侧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14

检查高加#1、#2、#3抽汽电动门关闭严密并切电。

(仿真机未做高低加系统,以下均口述)

15

关闭#1、#2、#3高加连续排汽手动门

16

关闭#1高加至#2高加逐级及事故疏水调阀后手动门,关闭#2高加至#3高加逐级疏水调阀前手动门

17

检查#2高加汽侧压力为0,开启#2高加汽侧排气门

18

开启#2高加汽侧、水侧放水门

19

通知检修处理。

20

拆除安全措施

21

关闭汽、水侧放水门,开启#1高加出口管道放空气门

22

开启高加出口电动门注水门高加注水,连续冒水后关闭(以上口述)

23

(操作)开启高加出口电动门,到位后开启入口电动门(检查给水流量稳定)

24

开启抽汽逆止门,按#3、#2、#1顺序点动开启抽汽电动门,控制加热器出口水温,升温率<3℃/min

25

开启#1、#2、#3高加连续排汽手动门,

26

调整#1、#2、#3高加水位正常,并计算下端差是否正常。

汽轮机凝汽器A侧铜管破裂

现象

热井水位明显升高。

处理

1

监视机组运行参数,热井水位明显升高。

2

检查发现凝汽器水位快速上升、凝汽器A侧循环水出口压力由120KPa缓慢下降至90KPa,A侧循环水温逐渐上升。

3

正确判明凝汽器A侧铜管破裂。

4

汇报教练员,要求快速减负荷至150MW-160MW

5

切除CCS,打跳磨煤机A,投入CD层油枪后,打跳磨煤机B,控制主再热汽温,负压,汽包水位、除氧器、热井水位等正常

6

开启#5低加出口管道放水电动门(就地画面开启电动门前手动门),或者开启除氧器放水至定排手动门,降低热井水位。

7

中辅汽源切换至母管,开启中辅至轴封供汽电动门,检查调整轴封压力正常40KPa。

8

快速减负荷过程中,检查监视DEH上各参数正常

9

停止吹灰、定排等工作,关小连排。

10

负荷200MW以下(就地画面)关闭A侧侧凝汽器汽侧空气门,注意其真空值的变化,若真空急剧下降应立即中止操作。

11

机组负荷200MW以下,关闭凝汽器A侧循环水入口、出口电动门,检查机组真空回头

12

通知胶球清扫值班员检查关闭A侧凝汽器胶球清洗出入口门。

13

开启A侧凝汽器水侧放空气门及水侧放水门。

(口述)

14

切除凝汽器A侧循环水电动门及胶球泵电源。

15

机组真空回头,检查燃烧稳定,撤出油枪,稳定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检查热井水位缓慢下降,关闭#5低加出口放水门。

16

根据真空,停运一台循环泵。

(口述不必操作,仿真机停运一台循环泵真空下降过快)

17

注意监视汽轮机#3、4轴承振动、油温和金属温度变化。

18

教练员告凝汽器A侧铜管消缺结束

19

拆除安全措施,电动门及胶球泵电源送电正常。

20

关闭各放水门,稍开凝汽器A侧循环水出口门充水,水侧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空气门,全开凝汽器循环水出口门,开启A侧循环水入口门。

21

就地开启A侧凝汽器汽侧空气门,注意凝汽器真空值应上升。

22

汇报教练员,逐步将机组负荷加至正常。

小机A#1主油泵故障跳闸,#2主油泵联动正常

现象

小机A#1主油泵跳闸,备用#2油泵联启正常,导致汽泵A跳闸,汽包水位急剧下降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发现DCS“小机A#1主油泵故障跳闸”“给水泵汽机A跳闸”报警。

2

检查电泵自启,否则迅速手启电泵。

3

提高电泵转速,监视电泵入口压力大于1.05MPa,维持汽包水位正常。

4

判断汽泵A跳闸原因为#1主油泵跳闸,备用#2油泵联启正常,汇报教练员,联系检修。

5

汽泵A跳闸后,检查小机A转速下降,最小流量再循环电动门及调阀开启,汽泵A出口门关闭。

6

检查汽泵B转速自动上升,及时切汽泵B手动,防止汽泵B超速

7

检查小机A跳闸后#2主油泵运行正常,油系统运行正常

8

确认小机A转速到300rpm后,投入小机A盘车。

9

检查电泵轴承温度,耦合器温度,电泵密封水压力等正常,根据电泵油温带机组负荷,必要时降低机组负荷。

10

降负荷过程注意维持汽包水位正常、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正常,调整除氧器、热井水位正常。

11

待负荷稳定后,全面检查机、炉、电各系统参数。

12

布置安全措施,联系检修处理小机A#1主油泵跳闸

(口述安全措施)

13

启动小机A#1主油泵,停止#2主油泵投备用;小机A抽真空正常后开启排汽蝶阀,

14

点开四抽(辅汽)至小机A管道暖管

15

冲动小机A(考察冲转经过)

16

汽泵A、B并泵操作,降低电泵出力

17

检查汽泵A/B运行稳定,投入汽泵A/B自动(汽泵A/B偏置调整)

18

停止电泵运行,投入电泵有效备用,检查电泵出口电动门联开,辅助油泵运行正常,密封水压正常,电泵启动条件满足

汽泵A前置泵故障跳闸

现象

DCS“给水前置泵A事故跳闸”、“给水泵汽机A跳闸”报警,汽包水位急剧下降。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发现光子牌、DCS“给水前置泵A事故跳闸”、“给水泵汽机A跳闸”报警,汽包水位急剧下降。

2

检查电泵自启,否则迅速手启电泵。

3

提高电泵转速,监视电泵入口压力大于1.05MPa,维持汽包水位正常。

4

正确判断汽泵A跳闸原因为前置泵A跳闸引起。

5

汇报教练员,通知检修人员到位,通知助手就地检查汽泵A前置泵跳闸原因。

7

通知助手将汽泵前置泵开关拉至检修位置,测量绝缘是否正常。

8

汽泵A跳闸后,检查小机A转速下降,最小流量再循环电动门及调阀开启,汽泵A出口门关闭。

9

CCS切BASE,减少总煤量,根据电泵油温带负荷

10

确认小机A转速到300rpm后,投入小机A盘车。

11

降负荷过程注意维持汽包水位正常、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正常。

12

待负荷稳定后,全面检查机、炉、电各系统参数正常。

13

布置安全措施,联系检修处理汽泵A前置泵跳闸

14

检查汽泵A前置泵故障原因为电气方面,布置安全措施。

15

启动前置泵A,小机A抽真空正常后开启排汽蝶阀

16

点开四抽至小机A管道暖管

15

冲动小机A

16

汽泵A、B并泵操作,降低电泵出力

17

检查汽泵A/B运行稳定,投入汽泵A/B自动(汽泵A/B偏置调整)

18

停止电泵运行,投入电泵有效备用,检查电泵出口电动门联开,辅助油泵运行正常,密封水压正常,最小流量再循环调阀开启且投自动位,电泵启动条件满足

#5低加满水

现象

#5低加水位异常,#5低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开大,#6、7、8低加逐级和事故疏水自动开大,凝结水流量与正常值偏差大,#5低加抽汽逆止门可能关闭。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发现#5低加水位异常。

2

检查#5低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动作开大,#6、7、8逐级和事故疏水阀开度比正常运行偏大。

3

检查比较凝结水流量与正常流量偏差,偏差增大。

4

正确判断#5低加水侧泄漏。

5

汇报教练员,请求解列低加。

6

CCS控制切BASE,稳定机组负荷,防止解列#5低加时,负荷超限。

7

调整主、再热蒸汽参数,控制汽包水位、除氧器在正常范围。

8

缓慢关闭#5低加抽汽电动门ES501和ES503,确认抽汽疏水阀开启,未开启时手动开启;注意控制低加出水温度变化不超过2℃/min。

9

关闭#5低加抽汽逆止门及逐级疏水门,检查汽侧水位不应升高。

10

#5低加汽侧无压后,缓慢开启#5低加水侧旁路门CS31,注意除氧器不应过负荷。

11

关闭#5低加进口手动门CS29,关闭出口电动门CS30。

12

#5低加解列完毕,全面检查机侧TSI各参数、各监视段压力、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给水泵、凝泵运行正常;检查疏扩二温度及减温水已开启。

13

检查锅炉、电气侧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14

检查#5低加抽汽电动门ES501、ES503关闭严密并切电

(仿真机未做高低加系统,以下均口述)

15

关闭#5低加连续排汽手动门HV52,

16

关闭#5低加至#6低加逐级疏水调阀前手动门和事故疏水调阀前手动门,关闭#3高加疏水至#5低加手动门HD29,关闭#5低加出口管道放水手动门CS39,关闭放水电动门CS40并切电

17

检查#5低加汽侧压力为0,开启#5低加汽侧排气门

18

开启#5低加汽侧、水侧放水门

19

通知检修处理。

20

拆除安全措施

21

关闭汽、水侧放水门,汽侧排气门,开启#5低加出口管道放空气门(以上口述)

22

缓慢开启#5低加入口手动门给#5低加注水,连续冒水后关闭放空气门。

23

开启#5低加出口电动门,到位后全开入口手动门,关闭#5低加旁路手动门CS31

24

开启#5低加抽汽逆止门,全开#5低加抽汽电动门ES501,点动开启抽汽电动门ES503,控制加热器出口水温,升温率<2℃/min。

25

开启#5低加连续排汽手动门,

26

调整#5、6、7、8低加水位正常,并计算下端差是否正常。

高加水位高保护误动作

现象

汽压上升、负荷升高、高加切除。

1

在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能根据负荷突升等现象及时发现高加解列。

2

确认#1、#2、#3高加抽汽电动门、逆止门关闭,管道疏

开。

高加水侧走旁路。

3

检查各高加水位,正常疏水阀及事故疏水阀动作情况。

4

判断高加水位高保护误动,汇报教练员。

5

适当减少燃料,限制机组负荷,并及时调整减温水流量,防止主、再热汽超温。

6

确认高加保护投入后,投高加水侧。

依次开启高加出、入口门。

7

按压力由低到高顺序依次投入三台高加,检查各高加水位、正常疏水阀及事故疏水阀动作正常。

控制高加出口水温温升率<3℃/min

8

将机组恢复到高加解列前正常负荷,注意维持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正常。

9

注意过热汽温的变化,参数波动较大时减温水切手动调整。

10

注意再热汽温的变化,参数波动较大时减温水切手动调整。

11

高加投运正常后,计算高加下端差是否正常。

12操作过程中,严密监视893各受热面壁温不超限。

 

#2高加泄漏

现象

#2高加水位异常,#2高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开大,给水泵AB出口流量之和与省煤器入口流量偏差大。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发现#2高加水位异常。

2

检查#2高加正常疏水门及事故疏水门动作正常,疏水阀开度比正常运行偏大。

3

检查比较给水泵AB出口流量和与省煤器入口流量偏差,偏差增大。

4

正确判断#2高加水侧泄漏。

5

汇报教练员,请求解列高加并限制机组负荷至90%。

6

CCS控制切BASE,降低机组负荷。

7

稳定主再热蒸汽参数,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

8

关闭#1、#2、#3高加抽汽电动门,确认抽汽管道各疏水阀联开。

9

高加切除后,注意主、再热汽温的变化,及时调整减温水流量,防止汽温超限。

10

隔离高加水侧:

先开高加旁路门(三通阀),完全开启后,手动关闭高加出口门。

11

就地关闭高加给水注水门,打开水侧放水门泄压。

12

高加解列完毕,全面检查机侧TSI各参数、各监视段压力、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给水泵、凝泵运行正常,检查疏扩二温度及减温水已开启。

13

检查锅炉、电气侧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14

检查高加#1、#2、#3抽汽电动门关闭严密并切电。

(仿真机未做高低加系统,以下均口述)

15

关闭#1、#2、#3高加连续排汽手动门

16

关闭#1高加至#2高加逐级及事故疏水调阀后手动门,关闭#2高加至#3高加逐级疏水调阀前手动门

17

检查#2高加汽侧压力为0,开启#2高加汽侧排气门

18

开启#2高加汽侧、水侧放水门

19

通知检修处理。

20

拆除安全措施

21

关闭汽、水侧放水门,开启#1高加出口管道放空气门

22

开启高加出口电动门注水门高加注水,连续冒水后关闭(以上口述)

23

开启高加出口电动门,到位后开启入口电动门(检查给水流量稳定)

24

开启抽汽逆止门,按#3、#2、#1顺序点动开启抽汽电动门,控制加热器出口水温,升温率<3℃/min

炉侧减少煤量,控制主再热汽温正常。

25

开启#1、#2、#3高加连续排汽手动门,

26

调整#1、#2、#3高加水位正常,并计算下端差是否正常。

汽机单侧汽门MSV1误关

现象

负荷大幅下滑,主汽超压,安全门可能动作,DEH主汽阀MSV1阀位显示为零,DEH上主汽压力显示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汽包水位下降,汽温先升后降。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发现机组负荷大幅下滑,主汽超压,安全门可能动作,DEH主汽阀MSV1阀位显示为零,

2

判断主机左侧主汽门MSV1关闭,并汇报教练员。

3

立即开启PCV阀、高、低旁路快速泄压、调整过、再汽温。

4

CCS切BASE,快速减弱燃烧,待汽包水位回头打下层磨A,投CD层油枪稳燃,加大上层磨煤机出力,控制汽温下降。

5

降负荷及停磨过程注意维持汽包水位正常、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正常。

6

维持过再热汽温的正常,必要时手动调整减温水。

7

立即启电泵,监视泵入口压力加转速,调节汽包水位;关闭汽泵A、B出口电动门,防止汽泵倒转给水中断。

8

根据汽包压力变化,关闭PCV阀,逐渐关小直至全关高低旁路,提升炉膛负压,控制汽温突降。

9

检查切换中辅汽源,保证中辅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10

立即开启中辅至轴封供汽电动门,调整汽封正常,维持机组真空。

11

切换除氧器汽源由中辅供汽,维持除氧器压力0.1MPa以上,进一步保证电泵入入口压力不低于1.25MPa。

12

监视主机推力轴承温度及回油温度上升情况,主机推力轴承温度上升较快,达到脱扣值时,应将汽机手动打闸。

13

检查监视主机振动、胀差、缸胀,一旦异常应果断停机。

14

迅速切换厂用系统,由备用电源代厂用,保证厂用供电正常

15

检查小机A/B转速下降,最小流量再循环电动门、调阀开启,汽泵A/B出口电动门关闭。

16

小机A/B转速到300转及时投入小机盘车。

17

联系检修检查汽机主汽门MSV1关闭原因并消除。

18

参数稳定后,询问汽机主汽门MSV1是否处理好,如告须立即打闸停机。

19

立即汽机打闸,检查发电机出口开关、灭磁开关已跳开,检查厂用切换正常。

20

汽机打闸后立即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汽机高中压主汽阀、调阀、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关闭,高、中、低组疏水门全开,转速下降,安排专人检查启动顶轴油泵,转速到零投盘车。

21

检查锅炉已MFT,则应检查运行磨煤机、给煤机、一次风机跳闸,过再热器减温水总门已全关,各油枪已退出,手动关闭各油枪角阀及来回油跳闸阀手动门;

凝汽器循环水管路A侧管板堵塞

现象

凝汽器真空降低,DEH上A侧排汽温度升高,进一步检查凝汽器A侧循环水压力由120KPa缓慢下降。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及时发现凝汽器真空降低。

核对排汽温度,确认真空下降。

2

立刻启动备用真空泵,检查真空泵运行正常。

3

将锅炉控制切手动,减少降低燃烧,汽机关调门降低机组负荷,稳定真空。

4

全面检查循环水泵、大、小机轴封母管压力、凝汽器水位、真空破坏阀等系统和设备工作状况。

5

根据循环水管路两侧压力和温升偏差,正确判断凝汽器循环水管路A侧管板堵塞。

6

汇报教练员,通知胶球清扫值班员进行凝汽器胶球清扫。

7

密切监视真空下降情况,适当降低机组负荷,维持凝汽器压力在14.7Kpa以上。

8

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维持主、再热蒸汽温度正常。

 

汽机振动大

现象

汽轮机#1瓦振动缓慢上升,汽轮机振动大报警

处理

1

监视汽机运行参数时,发现#1瓦振动缓慢上升,汽轮机振动大报警,汇报裁判汽机#1瓦轴振大。

2

就地检查汽轮机运行情况,测#1瓦轴瓦振动,联系检修检查(口述)

3

检查汽轮机润滑油压、油温是否正常

4

检查汽轮机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是否正常

5

检查汽轮机轴封压力有无变化,高压缸轴封漏气至除氧器电动门TD-22是否关闭,供汽温度及压力有无变化。

6

检查主、再热汽温、汽压是否稳定

7

检查汽轮机差胀、轴向位移是否稳定。

8

检查#1瓦振动仍缓慢上升,降低机组负荷,观察机组振动变化

9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高压启动油泵,手动停机,解除真空泵B备用,开启真空破坏电动门,停运真空泵A。

10

检查汽轮机跳闸,锅炉MFT,发电机出口开关3310、3312跳闸,励磁开关Q7跳闸,厂用切换正常,小机A跳闸。

11

检查汽轮机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均已关闭,汽轮机转速下降。

12

检查中辅联箱供汽电动门联开、四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联关,轴封辅助汽源电动门联开,轴封母管压力正常。

13

检查一次风机、磨煤机、给煤机均已跳闸,检查火检风机、微油火检风机运行正常,引送风机运行正常,吹扫10分钟后停运,锅炉焖炉。

14

汽轮机惰走过程中加强各轴瓦振动、温度的监视,汽轮机惰走过程中检查DEH其余参数正常,记录过临界转速时最大振动值um。

15

在发变组保护屏退出规定压板:

打开断水压板、失磁压板、二套逆功率压板。

16

转速降至1200rpm检查顶轴油泵联启正常,就地检查轴承油膜压力>4MPa。

17

汽轮机转速到0,投入盘车,记录转子惰走时间及盘车电流;(口述)。

18

真空到0,关闭中辅至轴封供汽手动门,停止轴封供汽,停止轴封风机。

19

口述:

高压内缸上半内壁温度降到150℃以下时,停盘车和停顶轴油泵;布置安全措施,检修处理。

 

凝汽器真空下降

现象

a)各真空表计指示下降,排汽压力指示升高,DEH、CRT显示“凝汽器真空低”;

b)排汽缸温度升高,凝结水过冷度、循环水出、入口温差可能增大,凝结水温度升高;

c)负荷下滑,或维持负荷不变、蒸汽流量增大;

d)光字盘发出“真空低”声光报警。

处理:

a)发现凝汽器排汽压力升高时,迅速对照真空表、排汽温度表、凝结水温度表,确认真空下降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分别情况处理;

b)当凝汽器排汽压力升至14.7KPa时,启动备用真空泵,若排汽压力继续升高,则压力每上升1KPa,减负荷50MW;若负荷降至30%额定负荷,真空仍不能恢复,应立即减负荷到“0”MW停机。

c)当排汽压力上升至14.7KPa时,发真空低报警信号;排汽压力上升至19.7KPa,低真空保护动作,否则手动停机。

 

处理

 

真空下降原因及处理:

1)循环水量减少或中断:

a)若主机负荷在90%以上,三台循环泵运行时一台泵跳闸,应立即降负荷至80%左右,维持排汽压力14.7KPa以下;

b)若两台循环泵运行,有备用泵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泵,并确认跳闸泵出口蝶阀已联关,备用泵出口蝶阀已联开。

若无备用泵时,应首先检查并确认跳闸泵的电气及机械部分无明显异常后,可强投一次跳闸泵否则应立即减负荷至50%额定负荷,维持排汽压力在14.7KPa以下;

 

c)若循环泵电源中断,三台泵均停运时,应立即按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处理,汽管道至凝汽器疏水。

厂用电恢复后,先关闭凝汽器循环水入口门,后启动循环泵,待低压缸排汽温度降至50℃以下时,再开启凝汽器循环水入口门,

向凝汽器通水;

d)若因循环水泵入口滤网堵或水塔水位低造成循环水量减少,应立即清理滤网或向水塔补水。

2)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失常:

a)若运行泵跳闸,备用泵未联动,应立即手操启动;

b)若分离水箱水位过低,应查找原因,补水至正常水位;

c)若真空泵出口密封水温度升高,应开大密封水冷却器冷却水门调整至正常。

3)凝汽器热井水位高:

a)若运行凝结泵跳闸,备用泵未联动时,应立即手操启动;

b)凝汽器热井水位调节阀自动失灵时,应立即解除自动,手动调整,并检查开启凝汽器热井至凝结水贮水箱放水门CS×35,使凝汽器水位恢复正常;

c)若凝汽器铜管大量泄漏,化学化验凝结水硬度大于2.0umol/L时,应

汇报教练员,减负荷至50~60%,停止半侧凝汽器运行,进行查漏,开启#5低加出口门前放水门,将部分凝结水排地沟并加强补水,凝汽器查漏期间应注意#3、

#4轴承振动、油温和轴承金属温度;

d)凝结泵入口滤网堵塞,应启动备用泵,停止故障泵,并将故障泵解列隔离进行清扫。

4)轴封系统工作失常:

a)若溢流站调节失灵,应手动调整维持正常的轴封母管压力,母管压力维持不住时,立即开启备用汽源供汽门;

b)若为小机漏真空引起,应检查小机轴封供汽及负压部分,如密封水回水门开度、排汽蝶阀等,无法恢复时,关闭排汽蝶阀,停止小机并及时给排汽蝶阀供密封水,节流密封水回水门,以维持主机真空。

 

轴向位移增大

 

现象

1)轴向位移指示增大。

2)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升高。

3)机组声音异常,振动增大。

4)调节级压力、监视段压力升高。

处理

 

1)发现轴向位移增大,立即检查推力瓦块温度、回油温度、胀差与各监视段压力,注意机组振动与机内声音,采取措施,汇报值长,降负荷使各参数恢复至正常。

2)若主、再热蒸汽参数降低,引起机组过负荷时,应及时调整锅炉燃烧,恢复参数,并适当减少机组负荷。

3)若真空下降,应立即查找原因恢复真空值,否则,按真空下降事故处理规定减负荷,直至凝汽器真空、轴向位移及各监视段压力恢复正常值。

4)汽轮机叶片结垢,应汇报教练员,降低机组出力,使轴向位移及各监视段压力恢复正常。

5)汽轮机发生水击时,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6)当轴向位移增大到+0.6mm或-1.05mm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伴有不正常或剧烈振动,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当轴向位移增大至+1.2mm或-1.65mm时,轴向位移保护动作自动停机,否则,应立即手动紧急停机。

汽轮机超速

现象:

1)发电机负荷到零,机组声音异常。

2)转速上升至危急保安器动作值而不跳闸,转速继续上升,几块转速表均显示升高。

3)主油泵出口油压升高。

4)机组振动增大。

处理:

1)甩负荷后,若控制系统动作良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