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70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docx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剖析

《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

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方法论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为:

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

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

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

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

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

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

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

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恢复历史和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是考古学的研究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又是历史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有认为,当今的考古学研究应当为人类学作出应以的贡献。

三、中国考古学科形成的要素内涵

独立自主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逐渐成熟;考古学家的成长。

这些都所通过殷墟的15次发掘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要把殷墟的发掘、中国考古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理解。

四、通过中国考古学科成长的主流认识它发展的脉络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关于考古学文化群的研究;从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到恢复历史;对考古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史前考古学也是她的主要研究方面。

或者说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历程也就标识着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脉络。

在中国,具体是从仰韶文化的研究开始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一个单一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认识的考古学文化更多更丰富了,那么这一群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如何呢?

这就提出了文化群研究的问题,也就所著名的“区系类型研究”。

近似于每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区),都有其自成体系的文化(系),无论是经济文化类型,还是文化发展的轨迹,区间各有特色,组成中国文化中的各种类型(类型)。

通过这样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的史前(或先秦)文化。

在这个基础上就要进入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了,而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就是国家(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归结到具体的课题就是古文化、古城、古国的研究。

这样就能够理解从考古学文化研究到中国历史研究的步步深入的成果,以及中国考古学的成长里程。

中国学人的思维方式多是归纳,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这导致考古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多少影响了中西考古研究的交流;我们应该正视这两点缺憾。

本章主要思考题:

1、从考古学科的形成过程理解什么是考古学。

2、理解15次殷墟发掘与中国考古学科的形成。

3、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过程理解考古学的方法论。

本章主要参考书:

1、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

《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2、张忠培:

《中国考古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见《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1999年,香港。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五十年》,见《考古》1999年9、10期。

4、夏鼐:

《什么是考古学》,见《考古》1984年10期。

5、张光直:

《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第二部分为断代考古,含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考古四章,阐述个时期考古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予历史研究的贡献;公布著作者对岭南考古与历史研究的最新心得。

《旧石器时代考古》章授课6学时,除了介绍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的一些学术问题之外,还有重点有典型地介绍考古研究成果。

关于学术问题,

一是“人”的标准,从生物学的角度,直立行走是标准,属于人属的标本的年代可早到距今400多万年甚至更古老;从社会学的角度,还应该能够制作或使用工具,那么真正的人属的最老的标本,大概在距今200万年前左右。

二是人类演变的学说,在认识以往的人类种系树枝状图谱的基础上,了解DNA介入后的研究动态。

那就是非洲单一起源说和多区进化说的分歧。

三是中国人类化石的主要材所反映的问题。

这主要三理解周口店第1地点的文化堆积和“北京人”的用火问题上的争论。

关于文化,

本章以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为典型,讲授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体和文化特征。

希望能掌握中国旧石器的基本材料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发展线索、特点;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本章主要思考题:

1、了解人类形成与演变的情况。

2、了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与文化。

3、了解丁村人的体质特征与文化。

4、了解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与文化。

5、中国旧石器的特点。

本章主要参考书:

1、王幼平:

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北京。

2、贾兰坡等:

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天津。

3、吴汝康等:

坦桑尼亚、肯尼亚古人类概要,科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

4、吴汝康等:

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年,北京。

《新石器时代考古》章授课6学时,

首先要从理论层面上理解时代的特征和本质。

简要追溯学人对时代特征的认识过程,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新石器时代人们的谋生手段是生产性经济,这相对于旧石器时代来说,堪称革命。

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对特征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还有重新研究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岭南地区,距今7000年前后的文化遗存,已经很充分地表现出一般新石器文化的特征,但其谋生手段仍然是属于渔猎采集经济,这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在资料上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

这在课程中以一张“一览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情况。

第三通过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文化系列的学习,理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东方两河流域”新石器考古的材料比较丰富,研究也比较充分,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具体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从中梳理出中国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在掌握上面的学习内容之后,结合的中国古史传说史料,对中国原始社会史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具体的认识,至少可以用史实建立起时代的框架,勾勒出960万平方公里的、全方位的、方方面面的、有血有肉的原始社会史。

本章主要思考题:

1、根据西方和中国的考古发现理解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2、结合基本材料,从理论层面理解农业的起源。

3、了解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4、理解仰韶文化的特征。

5、理解龙山时代的文化特征。

本章主要参考书:

1、苏秉琦: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北京。

2、严文明:

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北京。

3、严文明: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6。

4、严文明: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3。

《夏商周三代考古》章,授课12学时,

希望通过学习考古研究成果深刻理解三代历史。

对于夏朝的历史主要是理解二里头文化,以及学人对夏朝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索历史。

关于后者,1920~30年代学界曾有过夏朝是否存在的分歧,希望通过学习考古资料,从中领会到学习历史的方法,以及文献和考古资料相互结合的要领。

商朝历史的内容很丰富。

以往文献对商前期历史记载甚少,主要通过“二里岗期文化”来理解。

商晚期的历史,实际上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典型,希望能结合考古、文献和古文字资料来理解其社会结构和生产的情况,引导学生广徵博引的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两周考古研究也与历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理解:

周礼的本质及其演变的实证;人工铁器的发展里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先秦岭南考古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希望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后,熟悉基本的考古资料,结合生态环境的变迁,最后洞察考古资料所隐藏的人门共同体和他们的行为,理解古越族的形成和衰亡过程、先秦岭南文化特性、岭南文明进程化问题。

本章主要思考题:

1、理解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文化特征。

2、理解二里岗期文化的特征。

3、理解殷墟文化。

4、主要利用商代的考古资料,说明商代的历史实际。

5、利用考古材料恢复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6、理解中国人工铁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7、利用岭南的考古材料,结合生态环境的变迁,恢复岭南各方面的历史。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

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北京。

2、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北京。

3、李济:

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石家庄。

4、李学勤:

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北京。

5、珠海市博物馆等:

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广州。

6、深圳博物馆:

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4年,北京。

《秦汉考古》章,授课9学时,

1、秦朝最重要的考古的材料就是秦简,希望能通过《法律文书》的一些内容,提出关于秦朝奴隶的问题作为实例来进行学习。

2、西汉早、中期国力强大,考古材料丰富,主要熟悉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考古材料。

农业包括,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发达、农耕技术大为提高、谷物加工工具先进、家禽家畜和家培植物籽实的品种已经相当丰富等方面的材料。

手工业包括,陶器的特点、青铜器的特点、漆器的流行、纺织业的进步等方面的材料。

3、西汉晚期开始流行的画像墓有三种形式:

壁画墓、画像石墓和画像砖墓。

尽管画像墓有各种形式,但内容无外是:

1)升仙辟邪。

2)历史故事和古代圣贤、忠臣、孝子、列女等图象。

3)官寺属吏图和车马出行图。

4)表现财富和挥霍享受的画面。

5)耕织和日常生活图。

理解画像墓内容与汉武帝时期之后、变化中的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

4、岭南文化遗存主要分分布在:

今粤北一带、珠江三角洲一带、今粤西南一带、今粤东北一带、今桂东南一带、北部湾沿岸。

比较各分布区之间的文化遗存的密集度后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岭南沿线,其文化遗存分布得更密集些,而其周边地带的文化遗存也会比以前各个时期有所增多。

5、南越国时期的岭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关键时期,通过番禺城与长安城、南越王墓与中山靖王墓、广州汉墓与中原汉墓的比较认识,希望能厘清汉、越文化融合的轨迹。

6、“海上丝绸之路”是现在学术研究的热点,掌握这方面的考古材料。

例如,航运水平、交换商品(包括舶来品和输出品)。

本章主要思考题:

1、了解秦简的发现情况。

2、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3、试图利用简牍的材料,说明秦代奴隶情况。

4、利用墓葬的材料,说明两汉的社会观念。

5、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两汉时期的岭南正在经历土著文化逐渐被中原汉文化融合的过程。

6、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两汉时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

本章主要参考书:

1、秦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北京。

2、王仲殊:

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北京。

3、俞伟超: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北京。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北京。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北京。

第三部分为专题考古,含古代墓葬、古代城市、古代陶瓷三章,阐述它们的发展轨迹、阶段性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墓葬》章,授课3学时,

厘清中国古代墓地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发展演变的轨迹,变化的阶段性,以及所体现的历史实际。

墓地布局也即墓地结构,在新石器时代只有血缘墓地,逐渐地分化,到了西周就出现了“公墓”和“邦墓”。

如果说秦汉以后的陵区是由“公墓”发展来的话,那么也发生了变化:

一是陵园更小(只有帝、后合葬),从这一点上说,是保证家族血缘的纯洁性。

一是陵区更大(更多的异族功臣陪葬),从这一点上说,是利用人们对“死”的观念来为政治服务。

抓住墓地布局演变的这条主线,枝节上的变化就容易理解了。

墓葬形制总的来说是模仿现实住宅(或环境),但不同朝代的陵墓(或同一时期不同身份的墓),却有不一样的模仿重点和规模,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中才能理解。

对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前的人们来说,墓葬随葬品的意义是让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足以“活下去”,随后就变成了财富、身份、“孝道”、……的象征了。

本章主要思考题:

1、厘清秦至清的陵墓布局和墓上建筑的本质特征,考察它们与中国封建政权的统治思想的联系性。

2、厘清秦至唐墓葬中是的俑和模型明器的情况,比较说明各个朝代特征。

3、比较关中唐十八陵与北京明十三陵的陵墓布局和墓上建筑。

本章主要参考书:

1、杨宽: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上海。

2、刘庆柱:

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北京。

《中国古代城市》章,授课3学时,

掌握中国城市发展史四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与具体的历史实际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垣初建于大溪文化时期,约在公元前4000年。

但一直到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都城,都是以帝王宫殿和祖先宗庙为主体的城市,无论是在宫城还是在郭城里,都还是宫庙杂处、墓地杂处,看不出对城市的布局有什么完整的规划意识。

秦汉时期的城市则有了局部的规划,就全城而言,中轴线的设计思想并不明确。

甚至对整个都城的建设也不具备总体的规划。

曹魏至隋唐,则是中国城市规划定制的成熟时期。

其主要特征是:

1、方方正正的、由纵轴线使之匀称的总体布局。

2、王室、贵族居城北,平民居城南,严格分开,互不参杂。

3、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的位置上,并建造雄浑的、对称的建筑群,封闭起来,高大而深邃,富有神秘感,突出皇权。

4、禁苑很具规模,并与宫城连为一体。

5、里坊制。

6、兼顾到宗教公共建筑的建设和分布。

注意理解:

这些特征既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也当时历史背景的“私生子”。

宋至明清,对前期城市规划有所扬弃。

表现在:

1、总体布局上,作大城(郭城)、皇城、宫城相套的格局,但仍突出纵轴线。

2、中央衙暑集中是宫城南城墙的纵轴线街道两侧,而非占满整个皇城;宫廷广场为“T”形,半开放式的,而非封闭的“横街”。

3、一般情况下,贵族仍多居住在皇城之内,但贵、贱居住区的界线并不象以前那么严格。

4、禁苑的建设有过之而无不及。

5、废除里坊制,改为厢坊制,街道作长巷式,有利于市民的生活和工商业活动。

6、地方城市则以地方行政衙署为中心,或用十字街,或用丁字街,街心设钟鼓楼。

这在中原北方地区几乎已成为定式。

本章主要思考题:

1、中国都城特色的初步形成时期的特征。

2、中国都城规划定制的成熟时期的特征。

3、中国明清都城规划定制对前期的扬弃所反映的历史实际。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史念海:

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北京。

2、阎崇年:

中国历代都城,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北京。

3、单士元:

我在故宫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北京。

4、侯仁之:

天安门广场礼赞/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工厂的演变和改造,文物,1977/9。

5、徐萍芳:

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6。

6、徐萍芳: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几个问题,文化的馈赠,北大出版社,00年

《中国古代瓷器》章,授课3学时,

1、瓷器作为一种新材料,它的被开发和利用过程也具有如同其他“新材料”的共性,要在学习瓷器(特别是早期瓷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共性。

2、与其他实用品不同的是,瓷器为艺术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在学习各个时期瓷器的特征时,要从中体会到瓷器所反映的历史实际(或文化内涵)。

3、要真正体会到上述两点,瓷器的基本知识是基础,因此有关瓷器的专门知识的不可或缺的。

本章主要思考题:

1、南青北白的内涵。

2、三彩釉陶的基本情况。

3、青花瓷器的基本情况。

4、斗彩和五彩的基本情况。

5、宋代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实际。

本章主要参考书: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

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北京。

2、熊廖:

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年,杭州。

3、陆明华:

唐三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上海。

4、肇靖:

明清彩瓷,文物出版社,1987年,北京。

5、耿宝昌:

明清瓷器鉴定,文物出版社,1997年,北京。

6.学者谈中国考古学现状

摘自陈洪波《一部当代考古学的百科全书——读<考古学:

理论、方法与实践>有感》,发表于文物报2005年12月

中国考古学现在仍然处于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阶段,建立和完善各个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和发展谱系的任务远未完成,大量的基础研究仍在进行,很多的数据仍要积累,但是当前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受到西方当代考古学文化成果的影响,已不在是纯粹的文化史的研究,在进行文化谱系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在积极的进行人和人类社会等多方面的研究。

考古学者们除了惯用的地层学与类型学,也开始运用西方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多方面的研究目标。

使得考古学研究目标和方法走向多元化,同时也加速了考古学基础研究的进程。

中国考古学在保持文化历史考古学主要学科特征的同时,也大量地加入了过程考古学以及后过程考古学的因素,体现出中国考古学正循着一条“超常规的轨道”向前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考古学的民族性和学术独立性,反而提高了中国考古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7.中国考古之怪现状:

考古被盗墓推着走

《人民日报》12.11

 

这些日子,甘肃省文物部门正酝酿将张家川战国墓葬和埋葬秦始皇先祖的礼县大堡子山西垂陵区,联合申报今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西垂陵区的发现并非考古界的业绩,而是缘于十分猖獗的盗墓黑风。

”甘肃省考古所考古部主任祝中熹说。

无独有偶,张家川战国墓葬的亮相也起因于盗墓。

古墓屡遭群体性盗挖

12月10日,甘肃张家川战国中后期大型古墓已发掘了3个多月。

这一古墓先后出土了金、银、铜、铁、骨、陶等殉葬器物逾500件,绿松石、玛瑙和琉璃等文物多达800余件。

在两座墓坑里还发现了10辆与众不同的二轮马车,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古墓的发掘要追溯到8月4日。

当天凌晨2时许,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源村一村民纠集本县城和清水县的3名男子,来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开始盗掘古墓。

就在他们“挑灯夜战”时,接到报案的张家川县公安局民警来到现场,将3名盗墓贼当场抓获。

这使国内罕见的张家川战国墓葬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张家川战国墓地近两年来屡遭盗掘。

除已发掘的3个墓坑外,当地仍有大量未被发掘的墓葬。

这些墓葬地处偏僻且海拔较高,交通不便,时下已进入霜冻期,解决今冬明春的保护事项迫在眉睫,需要武警部队或公安人员强力看护。

桃园村及周边墓葬的清理时时处于别有企图者的监视之下…

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先例。

上世纪80年代末,盗墓风在礼县大堡子山西垂陵区愈刮愈烈,到1993年达到高潮。

当时,全县36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56个村的人参与其中,最多时一次出动300人,以至于山坡上赫然出现了餐饮摊位。

大堡子山西垂陵区埋葬着秦始皇的先祖,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在盗挖中,珍贵的礼乐石磬被当场砸成碎块,带有精美图案纹饰的金器被当场以每克85元的价格卖掉,许多器物已流向海外市场。

10多年后,盗掘仍在继续。

今年5月以来,礼县西山遗址连续发生盗掘古墓葬案件。

在由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勘探区内,就有5座古墓葬遭盗掘,在盗洞内发现大量残碎陶片。

犯罪形成专业化

有人说:

“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根据文物普查统计,全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2万多处,选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有13284处。

在暴利的驱动下,丰富而又珍贵的文物使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甘肃14个市州中有12个发生过盗窃、倒卖文物案件。

从1998年至2005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3人,收缴各类文物1959件。

从已破获的案件分析,犯罪分子已形成了盗窃、运输、倒卖、走私、出境“一条龙”,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物犯罪网络。

许多犯罪团伙的通讯手段强于文物保护工作者。

他们用卫星定位仪、雷达联系,出入有专车,甚至在和执法队员对抗时的武器也更先进。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认为:

“对方是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与管理部门躯体庞大、行动迟缓形成鲜明对比,文物保护时常追不上盗墓贼的脚步……”

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

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留下许多可贵的研究成果。

但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却兴起较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活动。

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考古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当时只有十来位掌握考古发掘技术的专门人才,作过大规模发掘的遗址很少,掌握的科学资料也很有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整个考古工作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考古工作的队伍逐渐成长壮大,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同时注意利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考古研究工作不断开展,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不断深入,从而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趋于成熟。

当时已有一些中国学者对他们的业绩十分注意,曾在著作中加以介绍。

例如:

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介绍西洋史学思想时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不逮者。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更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3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正当此时,1898年安阳小屯村再次发现有字甲骨,引起了王懿荣、刘鹗等金石学家的注意。

1900年敦煌石窟又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

近代学术史上的这两项惊人发现,成了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由于当时清王朝行将崩溃,帝国主义列强正加紧侵略和瓜分中国,考古遗迹得不到妥善的保护,更没有条件进行考古发掘。

一些国家纷纷派遣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以考古研究为名,有的旨在掠夺珍贵文物,有的测绘地图,刺探情报。

他们以非科学方法进行调查发掘,致使许多古代遗迹遭到破坏,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

最早来中国进行考古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