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7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docx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通过激素的调节

高中生物试题汇编:

通过激素的调节

  本文导航1、首页2、非选择题

【】进入了高三的学习,就真正的进入了复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多做题,多练手,这样高考才不会生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生物试题汇编,供大家参考。

1.(2019浙江理综)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胰液分泌量

①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增加

②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使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增加

③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大量增加

续表

实验处理方法胰液分泌量

④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不增加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解析:

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支配;通过实验②③可以证明胰液的分泌还受体液调节,所以选A项。

从实验变量的处理无法得出其他选项中的结论。

答案:

A

2.下列各项中,都是因为人体内缺乏激素而引起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白化病④血友病⑤巨人症⑥侏儒症⑦大脖子病⑧夜盲症

A.①②④⑤⑦B.②③⑥⑦

C.①②⑥D.①④⑥⑧

解析:

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疾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白化病和血友病是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巨人症和侏儒症分别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和过少而引起的;大脖子病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的增生肿大;夜盲症是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答案:

C

3.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逐渐减少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D.先增后减

解析:

试管中虽有胰岛素溶液,但无胰岛素的靶细胞,胰岛素不起作用。

答案:

B

4.(2019江苏单科)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使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畸形率上升,并逐渐雌性化。

由此可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D.抗利尿激素

解析:

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生殖器官,使雄性动物雌性化,可见该物质类似于雌性激素。

答案:

C

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解析:

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还含有胰蛋白酶,能催化胰岛素分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减少;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外,还与体液调节有关。

答案:

B

6.(密码原创)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布在全身各个细胞周围,激素无特异性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

C.激素只能与其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或糖脂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布在全身各个细胞周围,激素只能与其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体现出特异性。

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若长时间结合,会降低调节的灵敏性。

答案:

B

7.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解析:

由题图可知:

c为下丘脑,b为终端内分泌腺,a为垂体。

b若为甲状腺,则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动物体生长发育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

B

8.(密码原创)下图是激素与靶细胞作用示意图,据图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激素多是脂溶性的小分子,能穿过细胞膜

B.激素受体能引起基因转录出mRNA

C.该受体在细胞内,可以与多种激素结合

D.该基因产物不一定是酶

解析:

因为受体在细胞内,该激素与受体结合必须穿过细胞膜,这类激素多是脂溶性的小分子,易穿膜。

激素受体能引起基因转录出mRNA,合成出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是酶,也可能是其他特异性蛋白。

受体有特异性,只能与特定的激素相结合。

答案:

C

9.(2019上海普陀)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g/L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解析:

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g/L的物质是葡萄糖。

血糖在AB段上升由正常范围到超过正常范围,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BC段下降主要是用于氧化分解。

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不断分解,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

答案:

D

10.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解析:

切除垂体后,不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

B

11.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症状是()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解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故消瘦而食量大。

氧化分解过程中无ATP形成,释放的能量全部变为热能散失,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答案:

D

本文导航1、首页2、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2)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________;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当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____。

(3)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细胞进行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分析Ⅱ型糖尿病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构②与细胞膜的识别有关,化学成分是糖蛋白。

①是信息分子,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血糖浓度较高。

答案:

(1)蛋白质(或糖蛋白)

(2)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

(3)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写出任意两项即可)

(4)胰岛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受体发生改变)

1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Ⅰ.生物体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可通过激素等化学信号分子精确高效地发送与接受信息,从而作出综合反应。

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是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方能发挥作用。

上图为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

(1)请判断雌激素相对应的受体在细胞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雌激素的穿膜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者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抑制基因的表达过程。

(2)普通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英,这是一种与雌激素的作用非常相似的化学物质。

雌激素在体内完成使命后被立刻分解,但二英却不能。

分析这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睾丸,睾丸分泌的睾丸酮(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

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④⑤所示作用会____________。

可以预测,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__;通过③过程,机体的____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

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

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__患儿的出生。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4)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

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__。

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__________,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③结果预测:

A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

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

解析:

Ⅰ.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雌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雌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穿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二英与雌激素的作用非常相似,进入人体后,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Ⅱ.

(1)长期服用睾丸酮,导致血液中睾丸酮含量增加,反馈调节作用加强,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从而影响性腺的生长发育。

(2)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婴幼儿时期缺碘,将会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患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协同作用。

(4)实验中的检测指标是动物耗氧量的多少,步骤A是测定动物正常状态下的耗氧量,以便与实验后作对照。

答案:

Ⅰ.

(1)细胞内自由扩散

(2)侵入人体后破坏激素平衡,引起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异常(或不断制造多余蛋白质,使身体发生异常)(答案合理即得分)

Ⅱ.

(1)增强抑制性腺的活动,严重者会导致性腺的萎缩

(2)升高产热呆小症

(3)协同

(4)②耗氧量等量的蒸馏水③甲、乙组耗氧量相近

甲组耗氧量大于乙组

【总结】高中生物试题汇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在高三时期要把握住分分钟的时间,认真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