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25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x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生产状况和其所代表的原始社会

2、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读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保护和珍视人类文化遗产。

【学习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学习难点】:

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发现地点是省县。

距今约年。

2.北京人发现地点的山洞里。

距今约年至年,过着生活,会。

3.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距今约年。

已掌握和技术。

会人工。

生活的集体是由结合起来的。

二、课堂探究

  1、自主先学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和基本生活生产状况。

2、请同学们用以下表格总结一下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名称北京人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

  工具制造

  用火

  生活活动

  社会组织

三、课后巩固练习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

  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B参观半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参观元谋人遗址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工取火B.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D.从事劳动

  3.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B.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D.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

 4.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

  A.元煤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5.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煤人D.蓝田人

 6.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

7.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根据科学测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

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称之为()

 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8.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群居生活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C.人工取火D.使用简单的语言

9.山顶洞人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B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C居住在一起D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10.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附: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这里“远古居民”是一个统称词,这一节主要是称呼我国境内生活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的先民。

《新华词典》释“远古”为“极远的古代”。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统称我国原始社会为“远古时代”,而在第一章里又将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称为“我们的远古祖先”。

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古人类称为“早期人类”。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说:

“早期人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至少已经生存了上百万年。

他们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书写了中国史前史上最古老的篇章。

”课文中的称呼,综合了各位学者的说法。

二、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故事

  这一神话故事出自西方基督教经典《圣经·创世纪》。

传说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女人夏娃,让二人配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

二人住在神圣的伊甸园,生活美满和谐。

但后来他们受蛇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因而受到上帝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到人间受难。

从此世上有了劳苦、灾难。

  三、女娲造人和补天

  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造人和补天各出自《风俗通义》和《淮南子》两部古书。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义》叙女娲造人的故事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持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意思是,盘古开辟天地以后,尚未出现人类,女神女蜗持黄泥造出人,一个一个制造太费劲,于是采取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用一根藤绳从泥水中一抽,出来不少泥点变成一个个小人。

于是人类就产生了,这些最初的人类跟着大地母亲女娲生活。

不幸的是,天地出现了山崩地裂,人类经历了大灾难。

《淮南子》记载这次初民的大灾难恐怖状况说:

“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女娲心疼她造出的子女,于是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终于补正了倾斜的天,止住了浩淼的洪水,拯救了苍生众民。

鳌足指一种大龟的四足,用以支撑倾斜的天,冀州指古代的中原地区,淫水指浩洋不停的洪水。

伟大文豪鲁迅曾借用此传说,写出神话小说《补天》,收在《故事新编》中。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有了哪些进步

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

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第7~9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上面的表格

二、课堂探究

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劳动工具

农作物

房屋样式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1、自己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学生阐述)

3.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何种类型的房屋复原图?

(2)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

三、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

A、玉米B、水稻C、小麦D、粟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小麦B、水稻、玉米C、水稻、粟D、玉米、粟

4、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①会种植粮食②会饲养家禽③会制造陶器

④会建造房屋⑤用针缝制衣服⑥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④

5.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

材料二:

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

 

②、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附:

一、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

  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

古史上又称庖牺氏或宓牺氏。

《三皇本纪》称他“养牺牲以供庖厨”,是说他教给人民畜牧以供厨下的肉食。

《周易》又载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把这两个记载结合起来:

“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是把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畜的功劳全归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周易》说:

“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拾遗记》说:

“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白虎通》说: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课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书》和《白虎通》。

 

第3课:

《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尧、舜、禹-的“禅让制”。

2、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

【学习重点】:

黄帝是------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

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被称为“人文初祖”,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伶伦编写。

2、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社会结束,

社会开始。

二、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任务一:

阅读第12~14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2、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看教材13页下面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任务二:

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教材14页下面的动脑筋。

2、什么是禅让制?

3、教材第14页下面的动脑筋。

4、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三、课后巩固练习:

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A、炎帝B、黄帝C、舜D、尧

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B、尧C、舜D、禹

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出现

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D、社会生产的发展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简答题: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附:

黄帝轩辕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

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

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

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

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

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

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

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

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

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

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

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

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

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

根据《二十五史新篇》:

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

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认识在人

【学习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

对分封制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从开始,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双方在大战,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定都又称。

历史上叫做。

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二、课堂探究

任务一:

阅读教材20页到21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如下问题:

1、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2、夏朝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3、商汤灭夏的原因及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

4、思考教材第23页的动脑筋。

任务二:

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列问题

1、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

什么是分封制?

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书上画出来)

2、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教材第24页西周的等级示意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三、课后巩固练习: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你推断一下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B、夏朝C、商朝D、西周

3、史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君主制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5、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D、少数民族的入侵

6、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7、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A、《三国演义》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D、《西游记》

 

附:

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兴建宠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已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型镇压。

他设置了“炮烙”酷刑,把反对他的人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上活活烙死。

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狠地挖出了比干的心。

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动荡不安的社会像烧开了的水那样的沸腾。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

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

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

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

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

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

武王、吕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

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商朝是我国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

2、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3、商朝时期玉器的代表作有和。

2、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任务一:

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

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

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3、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难点,需教师讲解。

4、某鼎铭文记载:

“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家一丝”。

这说明了什么?

三、课后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3、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畜牧业

4、商朝时的贵族可以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杀死或活埋,而贵族不受处罚。

这是因为()

A、这些人欠他们的钱B、这些人是他们的奴隶

C、商朝时没有法律D、这些人是罪犯

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6、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A、原始社会B、夏朝C、商朝D、西周

7、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畜牧业④商业

A、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

武官村大墓是王陵之一。

……墓室两侧埋着41个殉葬人,……

①墓主是什么人?

殉葬者又是什么人?

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四、系统总结:

青铜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农牧工商有发展,奴隶命运很悲惨

 

附:

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发现于四川广汉,1929年开始发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80年、1986年几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稀世之宝,包括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的金器、青铜器和玉器、漆器等。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全用金箔,说明制作者对金的延伸性已有很深了解。

青铜神面具、青铜雕像,造型生动,有古蜀人“纵目”的特点(如同戏曲化妆成坚眉竖目的形象)。

三星堆的青铜树,是祭祀用品,有学者考证它与我国民间习俗“通天树”或摇钱树有关。

(《三星堆文化探秘》,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学者们认为三星堆文化距今年代约三千多年,是商朝时候我国西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文化。

  商代的陶瓷

  商代已出现釉陶,郑州出土的商前期釉陶相当光亮,具有原始瓷器的特点,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褐黄色。

这种瓷器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遗址和江西吴城商遗址也有发现。

这些原始瓷器的发现,把我国瓷器发明史推前了约一千年,提早到了三千多年以前。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

2、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和作用。

【教学重点】齐、晋称霸。

【教学难点】理解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征战的不同特点及不同影响。

【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1、西周之后的东周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的    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的    时期。

2、春秋时著名的霸主有:

   、   、   。

3、战国七雄有、、、、、、。

二、课堂探究

任务一:

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主要霸主有哪些人?

 

2、描述晋楚争霸情况。

3、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画出来)

任务二:

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战国七雄(结合地图)

2、说出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3、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讨论分析改革与强国

之间的关系。

3、课后巩固练习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

 A.齐  B.晋  C.楚  D.燕

3、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B.楚庄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

4、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 )

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

C.各诸侯王参加会盟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齐和秦B.燕和楚C.韩和赵D.赵和楚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拓展延伸:

材料分析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附:

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