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54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1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docx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大学论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

——《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

作者:

解德平

导师:

章燕教授

系别年级: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学科专业:

英语笔译

完成日期:

2015年4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德平      日期:

2015年5月26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

解德平日期:

2015.5.26

导师签名:

章燕日期:

2015.5.26

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探讨

——《非洲农业转型》翻译报告

摘要

本篇项目研究报告以《2050年的非洲——实现非洲大陆的最大潜力》的第十一章翻译为例,根据译者自身的翻译实践和体会,探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农业经济类文本的翻译。

本翻译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2013级翻译硕士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协作完成。

该翻译项目涉及农业和经济两大方面,专业性较强,实践性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诸多翻译难点,如术语和复杂句的翻译。

本项目报告拟以德国功能目的论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农业经济类文本的主要特征,以第十一章《非洲农业转型》的翻译为例,分析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特点和难点,归纳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对以后从事农业经济学的翻译人员有所裨益。

本项目报告共包含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农业经济类文本翻译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译者从翻译项目、原文内容和目标读者三个方面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

第三部分,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经济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第四部分,介绍了翻译指导理论——功能目的理论,以及总结术语和复杂句的翻译策略,主要涉及已规范术语和未规范术语的翻译,以及采取顺译法、被动变主动法、倒译法和对定语从句的翻译。

第五部分为项目结语,反思了项目翻译存在的不足,总结了项目翻译经验,为以后的翻译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翻译项目;农业经济类文本;术语;复杂句;翻译策略

STRATEGIESINTHETRANSLATIONOF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

--TRANSLATIONPROJECTREPORTONTRANSFORMINGAFRICANAGRICULTURE

 

ABSTRACT

 

Thispapermainlyexploresthetranslationof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underthefunctionalistSkopostheorywithexamplesquotedfromeleventhchapterofAfrica2050RealizingtheContinent’sFullPotentialbasedontheauthor’stranslationexperience.ThistranslationprojectisaccomplishedbythestudentsofMTI(2013)inBeijingNormalUniversity.Theprojectisrelatedwithagricultureandeconomics,whichispracticalandspecialized.Manydifficultiesappearedincourseoftranslation,suchasterminologyandcomplicatedsentences.Thisthesisattemptstoanalyzethefeaturesanddifficultiesof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andsummarizethecorrespondingtranslationstrategiesbasedonthefunctionalistSkopostheoryinordertoprovidesomeadvicetothetranslationof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

Thisreportconsistsoffivechapters.Inthefirstpart,thepaperintroducestheinfluenceofemergingmarketeconomiesandanalyzesthenecessityoftheresearchon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Inthesecondchapter,theauthordepictsthetranslationprojectfromthreepoints,includingtheprojectitself,theoriginalcontent,andthetargetreader.Next,theauthordisplaysthestylisticfeaturesof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fromtheperspectiveofbothvocabularyandsyntax.Inthefourthchapter,thispaperpresentsthefunctionalistSkopostheoryandconcludesthestrategiesintranslatingtheterminologyandcomplicatedsentences.Intheend,theauthorreflectsontheentireprocessofthetranslationproject.

 

KEYWORDS:

Translationproject,Agriculturalandeconomictext,Terminologyandcomplicatedsentences,Translationstrategy

 

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新兴市场经济体,是仍处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引领世界各国经济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其发展势头和未来潜力昭示着全球发展的新动力,展现了治理结构新秩序的美好前景,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李政,2013)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影响力和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转向新兴市场经济体,有关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院也不断成立,如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新兴市场研究院。

与之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和会议也日益频繁,而翻译是不同文化和语言沟通的桥梁,也是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必备利器。

笔者有幸参与翻译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一次新兴市场国家——非洲国家的国际会议资料,会议参考资料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50年的非洲——实现非洲大陆的最大潜力》,全书主要包含影响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笔者负责翻译第十一章节,内容主要涉及农业经济学方面,集农业和经济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于一体,属于交叉领域,题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论文选题的依据。

1.2选题目的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要与世界共同发展和进步,需要不断地吸取和借鉴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的教训和经验。

中国的经济研究学者需要与世界各国(包括非洲大陆)的学者沟通和交流,放眼世界才能有利于做出更全面的理论研究。

在此形势下,翻译起到沟通国内与世界的桥梁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学术资料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国内不乏翻译经济学或者农业发展的译文,抑或出现少量有关农业经济学交叉领域的翻译,也大多无关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翻译《2050年的非洲——实现非洲大陆的最大潜力》的经验,以其中的农业经济类文本为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加以分析,参照德国功能目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归纳经验,探讨农业经济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为以后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借鉴的可能,有所裨益,达到叙写本文的目的。

第2章翻译项目介绍

2.1项目概述

该翻译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老师发起,两名北京师范大学2013级MTI同学团结合作完成,翻译成果同时得到了新兴市场研究院教授的审校,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

翻译成果作为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新兴市场国际会议的参考材料使用,与会人员不乏来自国内外经济学界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

本人翻译了其中第十一章(第267页——第305页)的内容,章节题目为《非洲农业转型》,中文译文共计25365字。

在该项目中,本人负责翻译的部分为农业经济领域,涉及非洲大陆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部分涵盖了很多专业性的经济与农业知识,包括经济增长、土地利用、化肥使用、农业发展途径、劳动力、灌溉和气候等问题。

由于原文涉及到农业经济学专业知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阅读了诸如《宏观经济学》等专业经济学书籍,并参考了大量的平行文本,在提高翻译能力的同时,也增长了农业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本次翻译项目历时一个月,前二十天完成翻译初稿,之后翻译成员之间进行译文校对,最后由老师进行译文最终审核。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保证全文内容的一致性,对于一些常用的经济和农业术语进行了统一。

在翻译过程中,基本上每周都会进行翻译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展头脑风暴,一起讨论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避免了自身力量的局限。

在翻译成员之家相互校对和自我审校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人翻译的精妙之处,起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的作用,同时再次回顾浏览自己的中文译文时会发现许多原来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所以需要译者不断修改和润色自己的译文,尽最大可能译成出色的译文供会议使用,圆满完成翻译任务。

2.2内容简介

《2050年的非洲——实现非洲大陆的最大潜力》原版图书是由享誉世界的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于2014年出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历史悠久,以其在研究、学术和教育等方面高质量的图书出版闻名于世。

本书也是研究非洲经济发展的学术著作。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引用的例句全部来自《2050年的非洲——实现非洲大陆的最大潜力》。

源文本第十一章主要论及非洲农业的发展状况。

首先,叙述了非洲经济面临的挑战。

然后回顾了2010年非洲农业的表现,以及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农业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五种路径:

分别是路径1——机械化粗放型农业,路径2——出口集约型农业,路径3——城市周边集约型农业,路径4——自给农业,路径5——矿藏、狩猎、旅游业。

接下来是探究非洲北部的农业发展路径,包含路径6——灌溉农业和路径7——雨养农业。

最后论述非洲农业转型面临的困难,如土地资源、水利、农业技术研发和政府职能等等。

2.3目标读者

译文接受者,即目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参考,是翻译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译文接受者的所有资料信息和背景对译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翻译就是在译语环境中为译语目标和译语读者而产生的译语情景的文本(Nord,1997)。

译文的最终用户是目的读者,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交际,译文只有和目的读者关联起来,才能实现有效的交际。

译者了解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知识背景,在翻译时,可以从容地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才能译出目的读者能够十分愿意接受译文。

译文的目标读者是学习或者研究经济学的学生或者学者,他们熟悉自身领域的术语,译文的措辞应该符合学术行文规范。

第3章文体特征

文体学是研究文体或者语言风格的学问。

文体的产生是与其功能和情景相适应的。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情景语境包含三部分:

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

每一种语体因其功能不同,所体现出来的语言特征也不尽相同。

(刘世生、朱瑞青,2006:

211)探究和分析翻译文本的文体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原文,正确选择翻译策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译者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需要了解双方的特点,才能译出读者乐意接受的译文。

农业经济类文本是学术类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是客观真理,强调客观事实,所以语言没有主观性和臆断性,语言准确而没有歧义。

此类研究性文本为了严谨表达的需要,多用被动句,而人称主语出现较少。

在语体上,农业经济类文本是一种严肃的书面体,由于农业经济类描述客观事物必须准确可靠,所以用语偏向正式规范,体现出文本的专业性。

3.1词汇和语义特征

农业经济类文本的词汇一般都是比较正式的书面体,比较规范和正规。

此类文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专业术语的大量使用,用词偏向使用正式词汇。

阅读农业经济类文本的主要是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所以对此领域的专业术语都非常熟悉。

专业术语是研究性文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义就有严谨性和单一性的特点。

例如,“technologytransfer”、“biodiversity”“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collateraldamage”、“bioticandabioticstresses”和“totalfactorproductivity”等等。

3.2句法特征

在翻译农业经济类文本时发现农业经济类文本有此现象:

复杂句比例偏高,主要包含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等;被动句的广泛使用;逻辑性强;语言规范,语气正式。

3.2.1长句的广泛使用

农业经济类文本用于阐述现象,表述观点,表达此领域内各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农业经济类文本句子一般比较长,为了严谨表达,大量运用从句,即使是简单句,也大量添加限制性的修饰成分。

例如:

Africanstateswillfacenewchallengesintheirinternalincomedistributionroles,particularlyinresolvingtheincomegapsthatwillgrowbetweensubsistenceproductionandthecommercialpathsandbetweentheurbansectorsandagricultureingeneral.

该句结构较为复杂,含有介词短语和定语从句。

使用这种长句用来阐明现象能够表述地更加完整,表达更加准确,结构更加紧凑。

再如,

Ithassinceexpandedatanaverageofslightlymorethan2percentperyear,withmanycountriesgrowingrapidlytowardmiddle-incomestatusstimulatedbyeconomicreforms,anendtomanyconflicts,infrastructureinvestments,arapidincreaseinthenumbersofeducatedpeople,and,insomecountries,developmentofnaturalresources.

Thisstresswillbeacuteinthefragilestates,whichwouldhaveendured40yearsofslowgrowthandbeconfronted,in2050,withamuchhigherleveloffarmingpopulationdensity,muchgreaterinternalincomeinequality,andamuchsmallershareofregionalincome.

3.2.2被动句的广泛使用

农业经济类文本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被动语态大量的运用。

农业经济类文本多为学术性著作,表述的内容多是农业和经济领域的客观现象、过程和理论观点,文本要求具有客观性和规范性,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性色彩。

而被动语态则恰好可以展现这种客观性和规范性。

例如:

ThebroadperformanceofAfricanagriculturehasbeensummarizedinBinswanger-Mkhize,McCalla,andPatel(2009),bytheInterAcademyCouncil(2004),andtheMcIntyreetal.(2009)andishighlightedinBox11.1.

ThebaselinescenariodiscussedbelowisbasedontheIFPRIIMPACTmodel,whichbeginswithcountryclassificationsbypopulationvariables(size,growth,rural/urbanshares),productivitygrowth(cropyields),croppedareas,consumerdemandbycommodity,andclimatechangescenarios.

Largeenterpriseswillbestartedinlesspopulatedareas(see,forexample,WorldBank2009aforanextendeddiscussionofthemiddlerainfallzoneknownastheGuineaSavannah)wherecommercialopportunitiesaregood;thisismostlikelyinZambia,Angola,Mozambique,andpartsofTanzania.

第4章翻译实例分析

4.1功能目的理论

理论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经验观察揭示或描写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特点,用于指导实践。

翻译目的论以人类行为理论为指导,把翻译放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中进行研究,翻译是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张沉香,2008:

36)

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实践验证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推陈出新的翻译理论。

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翻译活动才得以进步。

本翻译项目参照德国功能目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其中的理论。

功能目的论翻译原则有两类:

一类是适合所有翻译实践的推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法则,即目的原则、忠诚原则、连贯性原则;另一类是适用于特殊情况的特殊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法则,翻译实践所要实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结果决定了方法。

翻译目的论对译文的评价标准是合适,而不是对等。

译者在整个翻译实践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文本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陈小慰,2012)合适是指译文符合所设定的翻译目的,译文符合翻译客户的需求,完成了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合适是动态的,译者需要以翻译目的为参照,不断调整翻译策略。

在翻译目的论中,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翻译过程的执行者。

译者在分析原文文本的基础上,以达到预期功能为目标,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这样译者就会从单一翻译标准“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译者调动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

4.2术语翻译

狭义的术语指各专业领域的专用词汇,是表示该学科领域内概念或关系的词汇,广义的术语还包括表明社会生活中特定领域的事物的词汇。

(张沉香,2006)翻译是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转变为另一种文化里的语言的交际过程。

术语的翻译过程既受到语言内在规律的约束,又受到外在文化和专业领域的影响。

所以,从英语文本中翻译形成的汉语术语,是双重作用的结果。

农业和经济领域的术语大量出现在本次翻译项目中,其中包括已规范术语和未规范术语两大类。

4.2.1已规范术语

在本次翻译文本中已规范术语偏多。

相比未规范术语,已规范术语的翻译过程更为简单。

因为已规范术语有据可查,有正式的可以参考的文本,译者所要做的就是查证大量文件,找出对应的词条,然后严格遵守。

翻译已规范术语的原则就是“拿来主义”,不需要译者绞尽脑汁想出其他的译本,也不允许译者随便改动已有的正确译本。

虽然已规范术语有据可查,但是查找的过程不一定容易。

译者一定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批判性思维查证所寻找的内容,毕竟资料汗牛充栋、鱼龙混杂。

批判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知识、常识或逻辑,深入思考阅读内容是否正确,对特定文本信息和思想进行评价。

(李长栓,2004:

368)译者可以通过词典、网络、专业书籍和平行文本查证术语,或者向专业人士请教。

以下是翻译项目中出现的术语翻译:

英语术语

汉语术语

baselinescenario

基准状态

thegeneticbase

基因库

bioticstresses

生物胁迫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

abioticstresses

非生物胁迫

carbonsequestration

碳封存

laborforce

劳动力

capitalstock

资本存量

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

全要素生产率

foodsecurity

粮食安全

subsistencefarming

自给农业

extensive,mechanizedfarming

机械化粗放型农业

intensiveexportfarming

出口集约型农业

intensiveperi-urbanfarming

城市周边集约型农业

irrigatedfarming

灌溉农业

rainfedfarming

雨养农业

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

外商直接投资

marketaccess

市场准入

foodcrops

粮食作物

specialtyproducts

特色产品

collateraldamage 

附带损失

disaster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