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65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docx

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学期有图片

注释

1.咏鹅:

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

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3.拨:

划。

译文

é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注释

1.眠:

睡觉。

2.闻:

听见。

3.啼鸟:

鸟鸣。

4.夜来:

昨夜。

译文

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

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2.疑:

好像。

以为。

2.举:

抬,仰。

译文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悯 农

唐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1.禾:

禾苗。

2.盘中餐:

碗里的饭食。

3.悯:

怜悯。

4.锄禾:

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译文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写作背景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

歌唱,赞美。

2.碧玉:

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3.妆:

打扮。

4.绦:

丝带。

译文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

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三秋:

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江南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

莲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

江南水乡,风景优美,特别是当采莲季节,茂密的荷叶亭亭玉立,无边无际。

轻风吹拂,荡起层层涟漪。

鱼儿欢快的游戏,一会在东,一会在西,一会在南,一会在北,悠然自得。

写作背景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注释:

1.谙(音安):

熟悉。

2.蓝: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写作背景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注释

1.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

2.意恐:

担心。

3.寸草:

小草。

4.寸草心:

处指游子的心。

5.三春晖:

春天的阳光。

这里比喻母爱。

6.三春:

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7.晖:

阳光。

译文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

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写作背景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

“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注释

1.泉眼:

泉水的出口。

2.惜:

爱惜。

3.细流:

细小的流水。

4.照水:

倒映在水面。

5.晴柔:

晴天柔和的风光。

6.尖尖角:

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译文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写作背景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水(今属江西)人。

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

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其诗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境,

飞在青云端。

 

注释

1.瑶台:

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团团:

圆圆的样子。

3.问言:

问。

4.与:

给。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叫它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

传说月亮中有仙人,月亮刚升起的时候,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为什么我却只看见团团的桂树。

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不知它捣药给谁吃?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

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

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注释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

太阳。

3.依:

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

尽。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独步:

独自散步。

黄四娘:

“娘”或“娘子”是唐代惯用的对妇女的美称。

蹊:

小路。

留连:

因喜欢而不愿离去。

自在:

自由自在。

恰恰:

唐代人的口语,正好。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寺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春。

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

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沿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个意;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敕勒歌

北朝 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

青色。

5、见:

通“现”出现,显现。

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16小小的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7阳光

金波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8影子

林焕彰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好朋友。

19儿歌三首

陶行知

小孩不小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赠华珍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0小雪花

蒲华清

小雪花,想妈妈,

张开翅膀飘飘下。

妈妈怀里甜甜睡,

梦见自己正长大……

春风姑娘来看他,

只见遍地小红花。

21留下的歌

周锐

在一座只剩七棵树的森林里,住着七只小鸟。

第一棵树上住的鸟叫“多”,他每天唱一支歌:

“多,多,多……”

第二棵树上住着“来”。

接下去是“咪”、“发”、“梭”、“拉”、“西”,他们都有自己的歌:

“来,来,来……”。

“咪,咪,咪……”

“发,发,发……”

……

一起唱起来,挺热闹的。

有一天,出了可怕的事,多住的那棵树被砍倒了。

多没地方住了,他对邻居来说:

“我不得不离开这里了。

但我很想把我的歌留下来。

多就把自己的歌教给来。

然后恋恋不舍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来的歌声就变成:

“多来,多来,多来……”

一听这歌声,伙伴们就会想起不知飞去哪里的多。

又过了些日子,来的那棵树也被砍倒了。

来伤心地离去之前,也把自己的歌留给了邻居米……

到这森林里剩下一棵树时,只有小鸟西含泪唱着伙伴们的歌:

“多来咪发梭拉西,

西拉梭发咪来多……

22你在世界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念平

欧洲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大西洋在中间,南美洲与非洲画得比较靠近。

小朋友们,你们看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吗?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生病在家休息,没有什么事情做,就看墙上的世界地图。

突然他发现南美洲东边海岸线的轮廓,同非洲西边的海岸线很吻合。

如果把这两个大洲的地图从世界地图上剪下来,说不定能拼凑在一起。

他想,也许这两片大陆原来是连成一片的,后来才分开了。

小朋友们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他经过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大陆是可以像大船一样漂流、移动的。

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想法。

可是,是什么力量使大陆漂移呢?

魏格纳当时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又经过了四五十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才被基本证实。

欧洲有许多国家,每年都要印许多张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到过世界地图,却没有发现什么,唯有魏格纳由此想到了大陆的漂移。

而让这个突然产生的想法变成经过证明的科学理论,却经过了大约半个世纪。

小朋友,这就是科学研究。

23第一堂课

前苏联 巴尔托

我现在是学生了,

第一次走进课堂。

女老师走进教室时,我该站进来,还是坐地位子上?

我不知道该怎样把课桌打开,也不知道怎样从座位上站起,

不把桌盖弄出声响来。

老师对我说“来”,

我却把右手举得高高,怎样才能捏好钢笔呢,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叫阿莎的就有四个,还有四个瓦西亚,五个马露莎,班上就有两个彼得罗夫。

现在我是女学生了,第一次走进课堂。

我知道怎样做才好,

虽然我坐的时间还不算很长。

24再见,太阳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晚上,小姑娘与太阳告别。

太阳坐在地平线上。

“再见,太阳。

”小姑娘说。

“再见,小姑娘。

”太阳回答,“睡觉吧,我也要休息了。

明天清早我醒来时将温柔地迎接你。

你就在那扇小窗户里面等我吧。

小姑娘睡觉了。

她梦见了蓝色的天空。

太阳升起来了。

他用温柔的光芒抚摸着小姑娘的脸蛋。

小姑娘醒来了,她说:

“早安,太阳!

看到您,我是多么高兴啊!

25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匈牙利 哈尔什

夏天时,冬天在哪里?

冬天时,夏天在哪里?

天亮时,黑暗在哪里?

是什么时候呀,是谁呢?

树叶不动的时候,在哪里?

风从哪儿吹来,又吹向什么地方?

夜里,白天的太阳在哪里?

白天,夜里的月亮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河水会不停地流动?

湖是站着不动的水么?

鱼儿也能在天空中游?

雨只会下,不会飞么?

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这些答案都往哪找?

人们都这样回答我:

等你长大就什么都知道了!

可是我等不到长大,

就想把什么都弄明白。

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

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