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排版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73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论文排版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排版格式.docx

《论文排版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排版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排版格式.docx

论文排版格式

本科生毕业论文

(申请学士学位)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二0一0年十二月

摘要

 

人类跨入21世纪,竞争情报已被广泛接受。

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能否积极地开展反竞争情报已成为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鉴于此,本文结合竞争情报保护模型详细论述了反竞争情报流程中的对手分析、对策实施和实施分析三个部分。

关键词:

竞争情报反竞争情报中小企业

 

Abstract

Whenthemankindstridesintothe21stcentury,CompetitiveIntelligencehasalreadybeenacceptedextensively.Whetherenterprises(especiall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coulddevelopDefensiveCompetitiveIntelligenceactivelyalreadybecomesthekeythatcouldkeepthesuperiority.Inviewofthis,thispaperdiscussesrivalanalysis,theimplementofcountermeasuresandanalysesbythemodel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protectionindetail.

Keywords:

CompetitiveIntelligence,DefensiveCompetitiveIntelligenc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

 

目录

1、绪论

1.1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1.2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研究框架

2、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

2.1网络安全管理

2.2操作系统软件管理

2.3病毒防护系统

2.4企业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2.5涉密文件安全等级保护

2.6重要数据文件备份存档管理

3、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3.1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控制自动化

3.2陈旧的模式影响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4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4.1突显IT价值

4.2构建可持续的信息化架构

5结语

5.1结论

5.2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中小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

0引言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信息已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

对此,政府或行业管理协会应采取各种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网站,为中小企业搜集和传递经营信息,适当降低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等。

除了政府和行业管理协会的保护外,中小企业的生存还必须依靠自身对信息的获取和保护。

企业信息的获取和保护可以通过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策略来实现,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情报的建设。

在信息社会,企业不可能把所有信息都作为商业秘密保护起来,把所有信息保护起来的危害与泄露商业秘密的危害是一样大的。

因此,企业应着重考虑如何在“释放”各种信息的同时保护自己。

商业秘密保护法无力保护的非商业秘密信息,即是反竞争情报研究的对象。

由于获取信息者是以合法的手段进行情报活动的,许多信息无法置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之下。

反竞争情报模仿竞争对手监测和分析企业自身商业活动的过程,对其中的信息流进行管理,保护企业核心情报不为对手所得,或者说是在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中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

反竞争情报在美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

早在1990年,他们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竞争情报咨询服务、竞争情报教育(培训)服务和竞争情报保护服务分别占63%、23%、14%,而到1996年则分别为44%、22%、34%。

企业客户对自身竞争情报保护需求服务增加了一倍多。

同时,国外网站、出版物、论文、研究课题和各种培训也在增加。

随着信息资源的日渐丰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竞争情报活动的普及与活跃,许多企业已经感受到对手竞争情报对企业自身安全的排斥与威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一方面,国内企业面临着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进入WTO之后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国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如何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决定着企业成败的时代,如何有效地抵御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以保护自己,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只有建立反竞争情报机制,运用竞争情报技术和资源来监测分析自身商业活动,在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中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竞争性信息,我国企业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乃至发展壮大。

因此,反竞争情报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1反竞争情报概述

1.1反竞争情报的概念

美国凤凰咨询集团的著名竞争情报专家约翰·诺兰(JohnA.Nolan)认为,“反竞争情报(Counterintelligence)是企业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收集自己的情报,所采取的一系列灵活的、主动的措施。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国际商务副教授和竞争情报学院院长强纳森,卡尔夫(JonathanCalof)博士认为,反竞争情报可以被定义为任何对你的组织有价值的东西的保护,包括你的竞争优势。

它包括物质、人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安全,技术监督防范措施,行政保护和法人调查等。

我国学术界对反竞争情报的定义,文献提出:

“反竞争情报是针对竞争情报活动而开展的一种对企业自身信息,尤其是秘密信息的保护方法,是企业采取的一种积极防御方法,通过预先采取措施抵消竞争对手的情报收集活动,保护企业的秘密和正常经营。

文献提出:

“反竞争情报是模仿竞争对手检测和分析企业自身商业活动的过程,简而言之,便是在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中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

综上所述,反竞争情报(Counterintelligence或者DefensiveCompetitiveIntelligence---DefensiveCI),是模仿竞争对手监测和分析自身活动的过程,针对竞争情报活动而开展的阻止或妨碍竞争对手获得自身情报的信息研究活动,是一种对自身核心信息,尤其是秘密信息,如商业秘密、军事情报等的保护方法,是竞争主体采取的积极防御方法,通过预先采取措施抵消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

反竞争情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掐断竞争对手获取本企业情报的主要情报源和情报渠道,保护自己的情报不被竞争对手获得。

反竞争情报同竞争情报具有共同的特征,即竞争性和对抗性,合法性和正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但是竞争情报以攻为主,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积极主动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而反竞争情报以防为主,往往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根据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将信息划分为不同等级,缩小知密范围,限制信息的传播途径,积极主动地防止竞争对手窃取或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企业的信息。

1.2反竞争情报的特点

为了防止竞争对手获取本企业的竞争信息,必须对企业信息分级加以保护,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因素:

○企业是否处于需要实施防御规划(defensiveprogram)竞争环境中。

○竞争对手可能会采取的竞争情报手段。

从这两方面出发,可以确定企业在竞争规划(competitiveprogram)过程中应该重点保护的数据源。

鉴于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概念和企业数据源的保护,反竞争情报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保护模式。

这种保护模式不会为了避免风险而将企业的秘密信息或情报存放于保险柜,而是更强调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自身秘密信息被外界,尤其是竞争对手获取的风险的管理。

②费用低、范围宽。

反竞争情报活动可以与竞争情报活动结合起来,互动互补,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约了资金,拓宽了情报研究的范围。

③积极攻防为主。

反竞争情报活动不同于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是一种主动的带有谋略性的情报活动,竞争双方都必须在角逐中制定自己的战略和策略,以积极获取对方的情报为主。

而反竞争情报是极力保护本企业的信息,防御竞争者对本企业展开的信息收集活动。

④针对性。

由于反竞争情报是模仿竞争对手监测和分析企业自身商业活动的过程,由此便可在了解到的竞争对手的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下有针对性的监测和分析本企业的商业活动,从而可看到在竞争对手眼中呈现出的本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状况,再者结合竞争对手自身的经营状况推测出竞争对手将会做出的决策。

这样在反竞争情报的活动中也进行了竞争情报的工作。

⑤时效性。

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竞争情报表现出强烈的需求,要求信息获取迅速、及时,必须开拓第一情报资源,及时掌握可靠情报。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采用的竞争情报的获取方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来竞争对手、竞争环境是随时间变化的量,竞争策略也应随对手与环境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来转移意欲在反竞争情报活动中对其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模仿者的视线。

可见,要模仿的竞争对手竞争情报的获取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而是经常发生变动的,相应的,反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目前对于反竞争情报特点的探讨不多,笔者认为作为与竞争情报相对应的活动过程,反竞争情报也应具有竞争情报的诸多特性,如:

社会性、可传递性、积累性、价值性、商品性、可重复使用性、实用性、及时性,尤其是强烈的对抗性与竞争性、超前性、保密性和高价值性、谋略性、合法性、系统性、长期性、决策性、隐蔽性、智能性等。

1.3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关系

反竞争情报是针对竞争情报而言,竞争情报强调企业对对手的进攻性,而反竞争情报则是对对手进攻的积极防御,强调的是“防”。

“攻”和“防”本身就是一种辨证统一的概念,因此,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存在必然的联系。

(1)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相同点有:

1)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目的相同。

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和反竞争情报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特点相同。

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是相对应的活动过程,两者具有诸多相似的特征,如:

社会性、可传递性、积累性、价值性、商品性、可重复使用性、实用性、及时性,强烈的对抗性与竞争性、超前性、保密性和高价值性、谋略性、合法性、系统性、长期性、决策性、隐蔽性、智能性等。

除此之外,反竞争情报还有一下特点:

风险管理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不会为了避免风险而将企业的秘密信息或情报存放于保险柜,而是更强调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自身秘密信息被外界,尤其是竞争对手获取的风险的管理;费用低,范围宽;积极攻防为住;动态性、目的性、针对性。

3)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工作的起点相同。

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都源于企业决策者的信息需求。

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都为企业决策提供情报支持服务。

4)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工作重点相同。

竞争对手在竞争情报工作中的收集重点即是企业实体在反竞争情报中的保护重点,对抗性很强。

5)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工作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的途径相同。

可以通过公开或非公开方式收集。

公开方式有公共出版物、大众传媒、各种社会活动,非公开方式有企业员工或信息机构、与企业相联系的第三方、权利人疏忽泄漏、企业间人才的流动、反求工程和信息分析法等。

(2)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毕竟执行了竞争情报系统的两个不同的功能,两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1)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侧重不同。

竞争情报的基本工作内容是认识竞争形势,了解分析竞争者和参与制定竞争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了解竞争对手,更好地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尽可能地扩大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信息圈,尽早识别市场机会和威胁,洞察变化趋势,获得竞争优势。

反竞争情报功能是为了对企业自身信息,尤其是秘密信息,如商业秘密、企业核心信息等加以保护,尽可能地缩小企业释放对竞争对手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圈,抵消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搜集活动,在竞争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地位。

2)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信息收集方向不同。

竞争情报的收集有明显的竞争特征和分析特征,收集活动主要强调信息由下往上(由一般员工到中高层管理人员)、从外向内(由外部环境到企业内部)、由易至难(由信息暴露区到企业实体)的有序收集。

竞争情报的收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具有连续性、规范性等特点。

收集信息的方法有文献查询、网络技术、电话采访技术、个人面谈技巧等。

反竞争情报主要强调信息由上到下(由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由内往外(由企业内部到外部环境)、由核心信息到非核心信息的有序保护。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竞争情报工作可看作是竞争对手对企业进行情报收集活动的可逆过程。

3)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工作步骤不同。

竞争情报工作的一般步骤有:

了解情报需求以明确情报目标、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发布。

反竞争情报的工作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具体保护要求、评估对手的竞争情报能力、评估薄弱环节、发展对策、对策实施、分析和传递。

4)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工作方法不同。

竞争情报强调信息的收集、分析,其中分析方法有传统的微观分析法、传统的宏观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框架、竞争战略分析、SWOT分析法、战略计划缺口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战争游戏分析、竞争对手言词分析、决策人分析、反求工程(ReverseEngineering)、专利情报分析法、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等。

2中小型企业开展反竞争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2.1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长期以来,学界、业界对“中小企业”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规模”大小的概念上,经常用就业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等定量指标评判它们市场生存的可能性,政府部门也将这些“规模”尺度作为企业统计和税收的标准。

笔者认为,依据这种片面性观念难以把握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它的特殊性,不能获得正确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几十年来,单一的企业规模“定量”研究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企业的发展问题,规模经济理论中所谓“最佳企业规模”的研究已走进了“死胡同”。

本节的研究期望先从辨析中小企业“量”的规定性人手,也从规模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中总结它的规律性,剖析规模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为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小企业的本质特性奠定基础。

2.1.1中小企业的“定量”分析

(1)有关“中小企业”概念的传统观点

在中产经济研究资料中,名称上常常用“中小企业”来替代“中产阶层的企业”。

这个名称只是解决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定义问题,即将早期含有社会学因素的“中产阶层”概念通过用一个中性的规模大小名称,来消除企业含有的“中产”性质和解决其定义上的困难。

“中小企业”除具有统计意义的外表名称外,在其概念的界定上,科研工作者没有更多的理论成果。

曾经有三个企业规模等级(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替代两个企业规模等级(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所谓企业管理的划分,这多半来源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利益,而且是为了一定的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便于税务管理。

例如,由于有些企业税务审计的规章制度也以三个大小等级来划分。

这种企业规模大小的界定是有其计量基础的,如年销售额、含税的利润、企业财务中的贷方资产额或者经济表面情况。

同样,在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中,根据销售额或者根据就业人数划分了中小企业。

同期,在西方国家的反“垄断法”中也存在着这种企业规模的三分法或者两分法。

尽管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界限确定还没有一个国际标准,但在1966年,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做过一项“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中小工业企业状况的调查”,并在个别欧共体国家里,主要针对企业性质的根本差异,确定了较为合适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定性”界线:

○在法国,占支配地位的观点判断是否是中小企业:

一个企业的最主要领导是否能够同该企业融为一体,他能否负责该企业的整个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责任;

○在比利时,中小企业是指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家总揽和操纵一切”;

○在荷兰,中小企业适应于“组织的简便”,也就是财产所有者能够完全地行使所有的企业职能;

○在意大利,中小企业变为大型企业意味着有企业董事会的构成,并伴随着责任的分担;

○在英国,尤其是股份公司被视为大型企业(资合公司);与此相反,多数的企业财产所有者合伙组织亲自经营和负责的公司(人合公司)被视为中小企业。

依据欧洲经济共同体报告,在早期的欧洲国家已存在着关于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的有本质差异的基本一致看法。

尽管从欧洲国家的各种早期中小企业研究资料中已反映出中小企业同一性的特点。

即两权合一、组织简便等表现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本质差异,但由于欧洲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使得这种中小企业的“定性”的早期研究也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50年代以后,关于中小企业定量化的概念仍然占据支配地位。

例如,欧洲国家的企业首先提出了符合销售额的界限确定特征,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各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和它们波动幅度的差异也很难进行比较。

人们又回到比较企业之间就业特征,而这方面没有得到欧洲共同体各个国家政府的一致认可和使用。

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中小企业研究资料得出一个比较图表,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差异很大的国际界限值,参见表1。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国际阈值是在10--1000个就业者之间波动。

当然,阈值的下界合乎是“小经济”或者小型企业,阈值上界仅仅对大国经济(如美国)适用。

500名就业者的德、法两国的阈值处于超过国际平均阈值。

在奥地利是100名就业者的阈值,在荷兰是低于平均阈值。

日本对中小企业提出了300人就业者边界值,这是国际的平均水平。

尽管这个边界值微小,但是日本比法国、德国拥有更多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界限确定的国际比较,形成了一个“大约300名就业者”的量化边界限,该标准较符合现代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比老的德法两国的“500名就业者”边界限又较小。

表1依据就业人数确定国际的企业界限

┌─────┬─────────────┬───────┐

││中小企业││

│││中型企业│

│├──────┬──────┤│

││大型企业│小型企业││

├─────┼──────┼──────┼───────┤

│欧共体││至50人│从50人起│

├─────┼──────┼──────┼───────┤

│瑞士││至50人│从50人起│

├─────┼──────┼──────┼───────┤

│瑞典││至50人│从50人起│

├─────┼──────┼──────┼───────┤

│比利时││至50人│从50人起│

├─────┼──────┼──────┼───────┤

│奥地利│至10人│至100人│从50人起│

├─────┼──────┼──────┼───────┤

│荷兰│至10人│至100人│从100人起│

├─────┼──────┼──────┼───────┤

│丹麦│至20人│││

├─────┼──────┼──────┼───────┤

│挪威│至20人│││

└─────┴──────┴──────┴───────┘

续表

┌─────┬─────────────┬───────┐

││中小企业││

│││中型企业│

│├──────┬──────┤│

││大型企业│小型企业││

├─────┼──────┼──────┼───────┤

│爱尔兰│至20人│││

├─────┼──────┼──────┼───────┤

│英国│至20人│至250人│从250人起│

├─────┼──────┼──────┼───────┤

│日本│至50人│至300人│从300人起│

├─────┼──────┼──────┼───────┤

│法国│至10人│至500人│从500人起│

├─────┼──────┼──────┼───────┤

│德国│至50人│至500人│从500人起│

├─────┼──────┼──────┼───────┤

│美国│至100人│至999人│从1000人起│

└─────┴──────┴──────┴───────┘

在中小企业内部,人们比较国际范围内中小企业之间的界限,又得出边界值在10(法国、奥地利、荷兰)一250名就业者(美国)之间。

仅仅在几年前,法国对小型企业的阈值由5名就业者提高到10名就业者。

5名就业者作为对小型企业的边界值在东欧国家仍然有效。

在1993年中国将这个边界值由5名提高到10名就业者(8个雇员)。

在中国2003年配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该规定中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作出相应的划分。

根据内容,中小型企业标准在工业领域中是,职工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数3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或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在建筑业中的标准为职工数3000人以下,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数6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或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零售业中小企业须符合职工数500人以上或销售额1.5亿元以下。

中型企业应是职工数100人以上或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此外,批发业、交通运输、邮政和餐饮等行业在新标准中也有相应规定。

2.2中小型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2.2.1优势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主要优势表现在:

成本、特异、技术创新和协作优势等方面。

(1)成本优势

企业的成本分析除了集中于生产成本外,还应将管理、市场营销、服务、消费者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考虑在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和协调的成本也会增加。

从这一角度来看,小企业更具成本优势。

具体地说,其优势来自两个方面:

(1)代理成本低。

在大企业中,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在股东和董事会之间发生分离,这样,在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就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

分离程度越大,代理成本越高;分离成度越小,代理成本越低。

由于小企业的成员较少,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低,所以其代理成本较低。

(2)内部交易称本低。

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关系纯粹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由于巨大竞争压力的存在,使得小企业内部成员具有很强的动力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尤其是在企业创建初期,小企业内部的成员往往能不计较个人得失,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因而,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是极低的。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决定了小企业可能比大企业更加拥有成本优势,尤其是在某些不具有经济规模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小企业更是具有成本优势。

(2)特异优势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提供给顾客某种独特的东西,那么他就具有了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特异性。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在经营特异性方面更具有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1)反应灵敏,经营灵活。

小企业往往管理层级较少,信息交流较快,决策时间较短,因而对外部市场的变化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及时地抓住新出现的商计。

(2)规模小,市场定位灵活。

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因而更具有市场定位灵活的优势。

小企业往往将自己拥有的全部资源集中于适合自己特点的细分市场,努力提高现代化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