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85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国家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开发——推广策略,一是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严重滞后于社会变革,尤其是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当地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时效性差;

二是学科专家处于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课程设计定位在学科结构的层次,缺乏课程系统结构的整体把握,导致单一狭隘的专家型课程目标和决策渠道,缺乏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制与能力;

三是“中央”与“外围”之间,亦即开发课程的学科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师之间,缺少应有的紧密联系,课程专家与学校及教师是“两张皮”,否定并闲置广大教师独立判断以及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课程革新对于学校教育的实际影响,致使课程改革不能在教学质量上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现所谓“革而不新”的现象。

目前,可供实施的课题案例少,给操作层面的课程实施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研究蓬勃开展,已经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书,但是,由于地区、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的不同,加以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储备的差异,有的课程资源根本无法借鉴使用,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成为一种潮流。

本课题研究的定位就是引导实验学校开发与构建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

三、课题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在学生的实践与动手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形成新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与教师特长,充分运用当地的社区资源,通过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自主开发与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开展课程校本化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发展。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对于创生课程资源和内容、充分利用共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创建特色学校,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必修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

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可有可无,更不是学科课程的简单重复,它需要有相对成熟的课程资源和内容、需要有相对稳定的课程计划与活动载体,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计划与教学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既有利于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

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究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诸如关心环境、关注社会、关爱生活等多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多元智能理论。

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关注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下,承认个别差异、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探索,促进其本土化,满足多元需求。

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体优势”得到充分张扬。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4.叶圣陶先生注重实践的思想。

叶圣陶认为:

只须认定自己已在求学,已在做人,求学与做人是切己份内的事,其方法从实践中都可以求得,不一定要等人指导,而且唯有从实践中得来的方法最为切实可靠。

做人原是要“做”的,就是说要实践的。

你“做”了,你实践了,内容就充实了,方法也“左右逢源”了。

  5.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

人的知识起源于动作,知识的形成是主客体连续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认知结构;

主体的学习和智慧的发展本质在于使主体适应环境。

五、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学生发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让学生有序地参与各种活动,完成综合实践课程,既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有利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促进教师发展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必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如学生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等,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教育理念的反思,有利于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行为和方式,确立积极向上的教师行为文化,并进一步引导改变学校中人(师生)的行为文化。

3.促进学校发展,创建学校特色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整体规划,不仅有利于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同时将学校常规性的主题活动内容有机地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丰富、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也有利于学校主题活动的常态实施和管理。

因此,它既是规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举措,也是促进学校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能有效地扎根于学校实际,有利于学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达到“学校传统”与“现代化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4.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生成

  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并不是提供一个类似教科书那样固定的课程内容。

学校立足于学校文化建设,借助现有的多种活动资源,建构课程规划框架。

学校只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分类框架,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推荐主题进行二度开发或结合班级实际重新开发新的主题,不断完善课程规划,丰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逐渐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课程,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六、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让学生获取自主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家乡、学校的认识和了解;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责任感;

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二)充分挖掘利用学校前期的教育工作基础和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以不同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发利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教育资源,建设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有序推进实验,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理论水平。

探索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

七、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研究;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有效实施途径的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4.综合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

5.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教学与评价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7.如何在综合活动课程实施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8.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研究等。

八、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较多,实践性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应是多样的,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

需要从多角度开展对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的比较、研究和分析,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通过调查研究对象有关素质指标,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前期的教育工作基础,开发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制订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努力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教师的具体操作切合实际,提高实效。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了解实验情况,进行科学的归因分析,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本课题重在实践,贵在探索,关键在总结和提升。

在行动研究中,主要采用“计划—行动—观察—总结——反思”推进研究活动的开展,追求百花齐放,形成典型,互助共赢。

九、遵循的原则

  

(一)教师为主体: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学校领导、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通力合作,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群体智慧,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形式多样化:

学校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

因此,学校课程开发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三)充分利用资源:

学校课程开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

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教研员、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四)扎实有效、富有特色:

由于地域的不同,各校课程资源不一,因此在学校课程开发上,不要求全求大求新,应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在自己的优势方面扎实研究,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十、课题管理

 

  加强过程性管理与评价,设立实验基地学校;

开展各种评选活动,以评促研。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组织结题,评选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基地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十一、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分为申报、准备、实施、总结四个阶段。

1.申报阶段(2011年10月前)  

  申报课题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搜集相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2.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  

(1)论证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2)建立健全各种实验组织。

(3)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和实验技术培训。

3.实验探索阶段(2012年2月—2012年5月)  

(1)实验学校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具体实践操作,探索实验规律。

(2)扩充硬件资源,保证技术支撑。

认真做好实验数据的搜集、积累、整理、统计分析工作,形成中期成果。

(3)做好实验阶段性总结。

4.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1)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

(2)将实验成果进一步总结深化,全面推广。

十二、预期研究成果

  学校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初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式,形成具有一定风格的办学特色。

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改变,主动开发课程的意识明显加强。

学生知识面丰富,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成果形式:

(一)研究论文  

(二)课题研究报告  

(三)出版专著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资源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