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86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4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色

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硫酸铜溶液、硫酸铵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味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2.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除去杂质

C.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将“纳米材料”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出来

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3.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

A.H2CO3、H2SiO3、H3PO4B.HNO3、H3PO4   、H2SO4

C.HI、HCl、H2SD.HBrO、HBrO3、HBrO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化石燃料、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断开 1molC-H 键要放出一定的能量D.燃煤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

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元素

I1

I2

I3

I4

X

500

4600

6900

9500

Y

580

1800

2700

11600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元素Y是第ⅢA族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则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6.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HNO3B.AgNO3C.HClOD.NaHCO3

7.分子式分别为

和适当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其产物可能有()

A.5种B.6种C.7种D.8种

8.由羟基与下列基团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醇类的是

A.—COOHB.

C.

D.R—CO—

9.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HOCH2CH(OH)CH3]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消去→加成

C.消去→加成→水解D.消去→加成→消去

10.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后析出白色沉淀

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D.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11.下列物质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甲醛B.硝酸汞C.饱和氯化铵溶液D.氢氧化钠

12.试分析下列可逆反应2A(g)+B(g)

2C(g)的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3.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A分子中所含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

1

C.所含C、N均为sp2杂化

D.A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14.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

B.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

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

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

15.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B.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C.CS2为V形极性分子

D.SiF4与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18.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六种离子:

①HCO3-②SO32-③K+④CO32-⑤NH4+⑥NO3-,向其中加入稍过量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③⑥B.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19.(6分)我县沂山风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2ˉ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A.32gB.33gC.32g·molˉ1D.33g·molˉ1

20.(6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B.硅酸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青蒿素是只含碳、氢、氧三元素的有机物,是高效的抗疟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醚中,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以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乙醚浸取青蒿素的原因是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操作Ⅲ利用青蒿素和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及青蒿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原理提纯,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青蒿素分子式的装置:

A.

B.

C.

D.

E.

①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

(装置可重复使用)

②青蒿素样品的质量为28.2g,用连接好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A管增重66g,B管增重19.8g,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_________。

③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仪进行测定。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CH3)3COH的名称__________(系统命名法)

(2)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对应类型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酸:

_________酯:

_________醚:

_________酮:

_________

(3)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②乙醇和甲醚;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苯和甲苯;⑤

;⑥

;⑦CH3CH2NO2和

A.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

(1)、按要求填空:

①、第三周期中有两个成单电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②、四核10电子的粒子的电子式(写一种)__________。

③、第四周期中,3d轨道半充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①、自然界中含量居第二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②、第四周期0族元素__________。

③、能形成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的元素__________。

24.(10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H2S

S8

FeS2

SO2

SO3

H2SO4

熔点/℃

-85.5

115.2

>600(分解)

-75.5

16.8

10.3

沸点/℃

-60.3

444.6

-10.0

45.0

337.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形。

(2)图(a)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

(3)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__。

(5)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

晶胞边长为a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g/cm3;晶胞中Fe2+位于

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____nm。

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6)晶胞的一个基本要素:

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

,0,

);C为(

,0)。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碘遇淀粉溶液显蓝色,故正确;

B.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变性,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故错误;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其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错误。

答案选A。

2.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和浊液(大于100nm),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本身不带电荷,但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离子致使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详解】

A项、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粒带电荷而加以除去,此过程为胶体的电泳,故A正确;

B项、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溶液中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故B正确;

C项、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滤纸上的小孔直径小于100nm,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只有浊液的微粒不能通过,分离提纯胶体应用半透膜,故C错误;

D项、烟、雾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注意掌握胶体的性质与现实生活联系是解答的关键。

3.D

【解析】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Si,则酸性H2SiO3、H2CO3、H3PO4 依次增强,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则酸性HNO3>H3PO4 ,故B错误;

C.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中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电离出氢离子,其酸性越弱,则酸性HCl<HI;且H2S是弱酸,其酸性应该是最弱的;故C错误;

D.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其酸性越强,非羟基氧原子个数:

HBrO<HBrO3<HBrO4,则酸性HBrO<HBrO3<HBrO4,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A

【解析】

【详解】

A.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则风力、化石燃料、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A项正确;

B.吸热反应是指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需要吸收能量,与外界条件无关,B项错误;

C.断开1molC-H键要吸收一定的能量,C项错误;

D.燃煤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不是直接转化为电能,D项错误;

答案选A。

5.D

【解析】

【分析】

观察表中的数据,X元素的I1和I2相差很大,而I2、I3、I4的差距相差较小,则X易形成X+,即X位于IA族;同理,Y元素的I3和I4相差极大,则Y易形成Y3+,Y位于IIIA族。

【详解】

A.由电离能的数据可以推出X易形成+1价的化合物,A正确;

B.由电离能的数据可以推出Y易形成+3价的化合物,则Y位于IIIA族,B正确;

C.X位于IA族,则其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C正确;

D.Y位于IIIA族,若Y在第三周期,则Y为Al,它和沸水反应缓慢,不和冷水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D。

【点睛】

对于元素的电离能而言,In和In+1的两个数据发生突变时,该元素易形成+n价的化合物,从而可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位置。

6.D

【解析】分析:

浓硝酸、硝酸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而NaHCO3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A.HClO见光分解为HCl与氧气,故A不选;

B.AgNO3见光分解Ag、二氧化氮、氧气,故B不选;

C.HClO见光分解为二氧化氮、氧气与水,故C不选;

D.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而见光不分解,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7.D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结构的分析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分析:

用浓硫酸与分子式分别为C2H6O和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将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控制在170℃,醇会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详解:

C2H6O的结构简式为①CH3CH2OH,C3H8O醇的结构简式为②CH3CH2CH2OH和③CH3CH(CH3)OH,在140℃,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分子间脱水的组合为①①、②②、③③、①②、①③、②③,则分子间脱水生成的醚有6种;在170℃,醇会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①脱水生成乙烯、②和③脱水均生成丙烯,则分子内脱水生成的烯烃有2种。

C2H6O和C3H8O的醇在浓硫酸和适当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其产物可能有8种,答案D正确。

故选D。

点睛:

C3H8O的醇的同分异构体判断和脱水反应的条件是解题关键。

8.C

【解析】

A.—COOH与羟基相连构成的碳酸,不是醇类,A错误;B.

与羟基相连构成的酚类,不是醇类,B错误;C.

与羟基相连构成的苯甲醇,属于醇类,C正确;D.R—CO—与羟基相连构成的羧酸,不是醇类,D错误;答案选C。

9.C

【解析】

【分析】

由逆合成法可知,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详解】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由逆合成法可知,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需要2-氯丙烷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CH3CH=C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HOCH2CH(OH)CH3],则经过的反应为消去→加成→水解,故选C。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用醋酸除水垢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故不选A项;

B项,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发生盐析,是物理变化,故选B项;

C项,碘单质与淀粉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显蓝色,是化学变化,故不选C项;

D项,75%的乙醇溶液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C

【解析】分析: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尿素、乙醇、丙酮、甲醛等有机溶剂化学物质、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详解:

A.甲醛等有机溶剂化学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B.硝酸汞等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C.饱和氯化铵溶液属于轻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故C正确;D.氢氧化钠等强碱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变性,解题关键:

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常用方法,注意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选项C是盐析,是可逆的。

12.C

【解析】

【详解】

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反应体系中,可逆号左边气体计量数的和大于右边,则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为C。

【点睛】

反应体系中,可逆号左边气体计量数的和大于右边,增大压强,减小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氨气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即氮原子与所连的三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所以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一个单键就是1个σ键,一个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所以A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和1个π键,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

1,B错误;

C.N为sp3杂化,C错误;

D.根据元素守恒,1molA在足量O2中燃烧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2mol,3mol,之比为1:

2:

3,D正确;

答案选D。

14.D

【解析】

【详解】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ClO)=

mol/L≈4.0mol/L,故A正确;B.HClO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则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故B正确;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以消毒,稀释过程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0.04mol•L-1,故C正确;D.实验室不存在480mL容量瓶,应用500mL容量瓶配制,则n(NaClO)=0.5L×4.0mol/L=2.0mol,m(NaClO)=2.0mol×74.5g/mol=149g,故D错误;故选D。

15.A

【解析】

分析:

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如H2S+CuSO4=H2SO4+CuS↓;

③如果生成弱电解质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也能发生;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可以实现,如亚硫酸和氢硫酸反应;

⑤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⑥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都满足:

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详解:

①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

②根据反应H2S+CuSO4=H2SO4+CuS↓可知,弱酸可以制备强酸,②正确;

③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符合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故③正确;

④2H2S+H2SO3=3H2O+S↓可以知道:

氢硫酸和亚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故④正确;

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和还原反应,⑤正确;

⑥反应2Na2O2+2H2O=4NaOH+O2↑和3NO2+H2O=2HNO3+NO是两种氧化物反应产物有气体的反应,故⑥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高中化学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需要学生平时多总结归纳,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2是直线型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A不正确。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是F>Cl>Br>I,所以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C不正确。

D、水分子是V形结构,D不正确。

答案选B。

17.D

【解析】分析: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及原子是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化学键键能大小决定物质的稳定性。

详解: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O-H键的键能较大,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B.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

2,故B错误;C.CS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

(4-2×2)=2,且该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SiF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4+

(4-4×1)=4,SO3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

(6+2-3×2)=4,所以SiF4和SO3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因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故D正确;故选D。

18.A

【解析】

分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后溶液显碱性,结合过氧化钠和离子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则HCO3-+OH-=CO32-+H2O,NH4++OH-=NH3↑+H2O,则①HCO3-浓度减小、④CO32-浓度增大、⑤NH4+浓度减小;Na2O2具有强氧化性,②SO32-被氧化成SO42-,离子浓度减小,因此浓度不变的只有K+、NO3-。

答案选A。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相等,同时要注意摩尔质量必须带单位。

O2ˉ相对分子质量为32,摩尔质量为32g·mol-1。

答案选C。

20.B

【解析】

【详解】

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酸雨污染,不能消除雾霾,故A错误;

B.硅胶无毒,具有吸水性,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进行治理,故C错误;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

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青蒿易溶于乙醚,两者的沸点差异大,有利于蒸馏普通漏斗蒸馏重结晶DCEBAAC15H22O5样品的摩尔质量质谱

【解析】

【分析】

(1)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萃取,经操作I获得提取液和残渣,实现固液分离,所以操作I应为过滤;经操作Ⅱ获得乙醚和粗品,则操作Ⅱ应为蒸馏;操作Ⅲ利用青蒿素和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及青蒿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原理提纯,则此操作为重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