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91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12易忘必考知识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2原核细胞:

分为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无核膜,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硝化细菌/细菌/根瘤菌/乳酸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立克次氏体/蓝藻/支原体](我:

放线菌、衣原体)

3真核细胞:

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水绵-绿藻/伞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蛔虫](我:

霉菌)

4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壁

较小(1-10微米)

较大(10-100微米)

核结构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核仁

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

核糖体

多种细胞器

染色体

种类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

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视野亮)→移动视野中央(偏左移左)→高倍物镜观察(视野暗):

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7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CHO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微量元素有ZnMoCuBNiMn等(新木桶碰裂门)。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8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9核酸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

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

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HIV等。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的化学成分为:

DNA和蛋白质或RNA和蛋白质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乳糖、糖原是动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11脂质包括脂肪(植物油、动物脂肪)、类脂(磷脂、糖脂)和固醇。

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单体的多聚体。

12结合水约占4.5%;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13Fe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很重要。

糖类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Ⅳ(苏丹Ⅲ、苏丹Ⅳ染液可用于脂肪的鉴定。

)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在还原糖的检测中,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并且要水裕加热;在蛋白质的检测中,在组织样液中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不需加热。

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又名派洛宁)能使RNA呈现红色。

在此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色素进入细胞。

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此实验的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本尼迪特试剂也称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酮)糖反应也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

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一、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除去。

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

(二)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脂质最多,约占5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质:

在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2、细胞器

(1)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

光镜下线粒体为椭球形,电镜下观察,它是由双层膜构成的。

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这种结构使线粒体内的膜面积增加。

(2)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外面有双层膜,内部含有几个到几十个由囊状的结构堆叠成的基粒,其间充满了基质。

这些囊状结构被称为类囊体,其上含有叶绿素。

(3)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4)核糖体:

细胞中的核糖体是颗粒状小体,它除了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之外,还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中。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

(5)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

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保持膨胀状态。

(7)中心体: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8)溶酶体:

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

(四)细胞核:

每个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而有的细胞有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如人的肌肉细胞,有的细胞却没有细胞核胞。

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

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

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糖酵解途径(无氧呼吸)合成能量。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

1、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经过固定、染色的有丝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知其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

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

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丝状,并交织成网;在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化,缩短变粗,变成一条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五)在上述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它们都由生物膜构成,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对于植物细胞来说水分要进出细胞必须要通过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合称为原生质层。

6、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示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

主动运输

低浓度到高浓度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通用货币”。

【二磷酸腺苷ADP,由一分子腺苷与两个相连的磷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核苷酸。

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5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原料是糖类等,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2870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KJ(38molATP),以热能散失1709KJ,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61.08KJ(2molATP),1molATP水解后放出能量30.54KJ。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6CO2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O2

7、写出2条无氧呼吸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C6H12O6

2C3H3O3+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相同,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或转化成C3H3O3(乳酸)。

熟悉95页图。

11、叶绿体色素吸收可见光,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因为所有色素和所有光反应的酶都在囊状结构上),原料是水,ADP、Pi,动力是光能,产物是氧、氢和ATP,;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原料是CO2,动力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产物是有机物(CH2O)和C5,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和ATP(能量),CO2被还原前先要进行固定,C3化合物一部分被还原为有机物,另一部分又变成五碳化合物。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CO2+H2O

(CH2O)+O2。

有机物中的O来自CO2。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14、自养生物:

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

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影响光合作用速度的曲线分析及应用

因素

图像

关键点的含义

在生产上的应用

单因子影响

光照强度

B点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称B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光照强度应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

C点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例:

轮作)

(3)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4)若要降低光合作用则用有色玻璃。

如用红色玻璃,则透红光吸收其他波长的光,光合能力较白光弱。

但较其他单色光强。

O

光合面积

叶面积指数

·

·

·

C

B

A

8

6

4

2

呼吸量

干物质量

光合作用实际量

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

OB段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强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OC段呼吸量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C段。

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C点,若超过C点,植物将入不敷出,无法生活下去。

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陡长,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温室栽培植物时,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氧化碳浓度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2越多,光合作用速率越大,但到A点时,即CO2达到饱和时,就不再增加了

温室栽培植物时适当提高室内CO2的浓度,如释放一定量的干冰或多施有机肥,使根部吸收的CO2增多。

大田生产“正其行,通其风”,即为提高CO2浓度、增加产量

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

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AB段(10℃~35℃),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B点(35℃)以上光合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开始下降,40℃~50℃光合作用几乎完全停止

(1)适时播种

(2)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3)植物“午休”现象的原因之一

叶龄

OA段为幼叶,随幼叶的不断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增加。

AB段为壮叶,叶片的面积、叶绿体和叶绿素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速率也基本稳定。

BC段为老叶,随叶龄的增加,叶片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也随之下降

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茎叶蔬菜及时换新叶,都是根据其原理。

又可降低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多因子影响

图像

含义

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的其他因子

细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过它,单细胞生物能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则可以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为一个多细胞个体。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一、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

2、分裂期

(1)前期:

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

染色体清晰可见,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3)后期:

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4)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二、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故名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三、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它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经过细胞分化,生物体内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这种稳定性的差异是不可逆的。

细胞分化程度:

体细胞>胚胎细胞>受精卵。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保持着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胚胎细胞>体细胞。

通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组织,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四、细胞的癌变:

有些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不能正常分化,而变成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第一类物理致癌因子;第二类是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再一类是病毒致癌因子。

另外,科学家已证实,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为癌基因而引起的。

五、细胞的衰老:

生物体内的细胞多数要经过未分化、分裂、分化和死亡这几个阶段。

因此,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衰老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酶的活性减低,如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积累,影响细胞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4)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六、细胞凋亡:

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

细胞坏死:

由于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细胞非正常性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

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

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2)纯合子: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

DD×ddDd×ddDD×Dd等。

自交: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

DD×DDDd×Dd等

测交:

(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5.

(1)配子类型问题如: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

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

2Aa:

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

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

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

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6.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7.交叉互换:

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减数分裂场所:

生殖器官内(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10.配子种类问题:

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

父子患病为伴性:

意思是女性患者的父子都有病,则该遗传病是伴性遗传病。

母女患病为伴性:

意思是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有病,则为伴性遗传病。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多/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XAXa(携带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gōu偻lóu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无显隐之分。

交叉遗传如男性(父亲)→女性(女儿携带者)→男性(儿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smooth)

有荚膜(小鼠很难消灭)

R型细菌

表面粗糙(rough)

无荚膜(小鼠容易消灭)

结论:

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

DNA或RNA

生物原核生物:

DNA

细胞结构

真核生物:

DNA

(1)DNA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为G。

2、DNA分子有何特点?

⑴稳定性:

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⑵多样性:

n对碱基可形成4n种DNA分子。

⑶特异性:

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⑴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⑵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⑶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4.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T且A=TC=G,则为双链DNA;

(2)如有T且A≠TC≠G,则为单链DNA;(3)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

二、.基因的相关关系

2、与染色体的关系: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

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①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4、与性状的关系: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酶、结构蛋白)的合成来实现。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核酸

项目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产生途径

DNA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①mRNA信使RNA:

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②tRNA转运RNA:

运输特定氨基酸

③rRNA核糖体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

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

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

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

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

阶段

项目

复制

转录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

进行场所

主要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

主要细胞核

模板

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条件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