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95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docx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高三语文组宋艳丽2012-12-18

一、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比如松、竹、梅、菊花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或咏物诗。

如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

“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2、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如(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注意:

对比和反衬不同。

对比的两个事物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作用在于使两个方面都鲜明;衬托是用乙衬甲,使甲更鲜明,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与被衬托之物,有主次之分。

3、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如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就用了烘托,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4、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5、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总之,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又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龙。

花月正春风。

"一句写眼前,早晨梦中醒来,怨恨满胸。

二句过渡,写怨恨由。

三句写梦中景,文武百官、妃嫔媵嫱,迤逦而行,游览上林,一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络绎不绝。

这时正值春光明媚、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游兴正浓。

白昼不足,又继之以夜。

此夜月圆如镜、月色如银、月明如水,花好月圆,其乐无穷。

然而一觉醒来,方知黄粱一梦。

梦中繁华热闹,梦醒悲哀凄凉,虚实对照,有力的表现了亡国之痛。

6、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

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共用了6个典故,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愿望和信心。

暗用就是间接援用,又称化用,如欧阳修《宿云梦馆》: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第四句暗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典故,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7、主客移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不直接从自身来写,而是通过想象从对方入笔,通过客体对主体的情感来表达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从而显得委婉含蓄,更具深意。

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三四两句,不正面写“思家”,而是通过家人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又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之妙,也在于通过想象远方的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从而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易混淆概念详解

1、衬托和对比。

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

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

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枯藤等几个意象营造的萧索意境来正面衬托诗人内心的悲凉。

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动来反衬静。

又如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两句以桃花之艳正面衬托少女之美。

后两句用桃花的美艳依旧反衬诗人内心的落寞。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与反衬相近,但也有区别,反衬有主次之分,而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

如上面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二句和三四句就构成今昔对比。

又如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前两句写制陶者为制瓦挖尽了家门前的泥土,但自家屋上却连一片瓦也没有;而那些不劳动的动统治者,却住在盖着鳞鳞瓦片的高大房屋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统治者的批判。

又如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将帅的荒淫无耻。

又例:

正衬: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反衬: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

如温庭筠《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这里的洞庭美景是本来就存在的,诗人借助联想,用“洞庭春水色”衬托咸阳雨景之美。

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

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来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

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后两句通过想象家人坐到深夜思念远行在外的诗人来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其实当时家人并没有坐到深夜思念远行的诗人。

又如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后两句通过想象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是姑娘们在梦中思念的亲人,来控诉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罪恶。

3、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

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4、衬托和烘托衬托前面已经介绍。

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

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

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

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

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

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

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

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

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

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

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

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碧野《天山景物记》)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

“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

”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

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

  ①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这里是以景衬情。

  ②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孙犁《荷花淀》)

  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①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②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三、真题例析

(2010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如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

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答题步骤:

步骤一:

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步骤三:

指出运用这种手法效果和意义或表达出的情感

四、课堂演练

1、(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赏析晏几道(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词人。

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其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思远人”即晏几道自创其调,此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故取其意为调名。

这首词抒写闺人伤秋念远之情。

起首两句写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红叶”即枫叶。

“黄花”即菊花。

意思是说,秋意已晚,遍是红叶黄花,(我)多么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这里,写闺中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其中,上句中的“晚”,暗示别离之久,下句中的“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可以说,这两句时空结合,提高了词作的审美境界。

“红叶”这一意象,自古都是男女传情的信物(源于唐代卢渥与宫女借红叶题诗传情而结连理的故事)。

晏几道在《虞美人》写道:

“一声长笛倚楼时,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黄花”不但暗示“黄花节”——重阳登高生思念,也暗示季节——秋季。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里,晏几道用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不仅营造了抒情氛围,也暗示了相思的情感基调。

接着写道: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意思是说,朵朵飞云已过尽,鸿雁方才归来,却没带回你的音信,也不知该往何处寄。

“鸿雁”即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这里写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暗示了失望之情。

这里,与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闺中人自己收不到书信,就主动寄信给远方的人,但却无从寄与。

我们可以从这“无信”与“寄书”中,感受到闺中人对远在他乡的爱人的痴情。

过片词意发生转变,词人写道: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就”即就着,也就是“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而为”。

意思是说,流不完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就着用它来研磨香墨。

上片已经说了书信不知寄到那里,可是下片中还是写道“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词人以此表明了闺中人一片痴情难以解脱。

接着写道: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渐渐写到别后内心的情思,情到深处是个痴,红笺也为这痴情而失去了红色的光泽。

这里,为了表现闺中人的痴情,词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物抒情,物我交融,把闺中人的感情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可以说,“泪”、“墨”、“笺”几个意象相融合,浑然一体,不但提高了词作的审美意境,而且表现出闺中人痴痴不倦,情深意长。

在艺术上,首先,借物抒情,物我融合,境界开阔。

其次,夸张手法,提高突出特征,提高表达效果。

再次,用词宛转,意象鲜明,味深意厚。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

沙漠名。

②鸊鹈泉:

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解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鹈泉号称最大。

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

“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

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

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

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

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

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

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

“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

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

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

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

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

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

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

“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

第一次考专题考意境。

四、课后练习

1、(2010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