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18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docx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实验报告

学院:

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工业11-4班

指导老师:

宋维宾

姓名:

刘凯

学号:

311105020216

2014/7/7

实验一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实训

一、实验简介

根据立体仓库的自动存储功能,业务操作员根据库存生成的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配送中心预检员根据到货预报单,订货单核对,预检生成预检单。

预检收货员将预检单交入库验货员验收生成入货单。

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生成发货单,将发货单交配货发货员。

配货发货员将发货单一联交仓库保管员。

仓库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配货出货员和仓库员验货,签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收货和发货的具体过程

(2)了解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三、主要的仪器设备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道控制柜、输送链等)、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装配线。

四、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2学时,每15人一组。

五、实验步骤

(1)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

(2)预检,生成预检单

(3)入库登帐

(4)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

(5)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

(6)验货,签字

(7)送货

六、思考与探索

(1)自动立体仓库收发货同人工相比的优缺点?

答:

优点:

a.收发货自动化,提高收发货效率。

  

b.利用堆垛机和托盘进行收发货作业,省时,提高经济效益。

 

缺点:

a.作业过于机械化。

          

b.对操作员工素质要求高。

(2)针对立体仓库的自动收发货的缺点,如何来改进?

答:

使用人员与机械的同时作业,人员与机械适时对接,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3)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答:

摘取式分拣方式准确程度较高,一般较少发生货差等差错,并且机动灵活,但是每人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订单或一个客户。

播种式分拣方式有利于车辆的合理调配,合理使用配送路线,便于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发挥规模效益。

但这种方式难度较大,计划性较强,容易发生错误。

 

实验二通过型物流中心建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通过型物流中心内部业务流程。

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生产企业混流生产线与之类似。

(2)通过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某物流中心每天要分拣处理四种商品。

商品进入物流中心后,卸车,上分拣线,依次通过3个分拣口,按条码分流。

商品进入对应分拣口末端,由人工搬运至暂存容器,完成分拣。

商品信息见表1。

表1

商品名称

条码

产生时间间隔

颜色

分拣出口

PW1型电磁炉

Barcode001

10

1

PW2型电磁炉

Barcode002

15

绿

2

JZA型热水壶

Barcode003

30

3

JZB型热水壶

Barcode004

25

至部件消灭器

主要使用的建模元素有:

部件发生器、直线传送带、右曲传送带、右分流传送带、智能人、笼车、部件消灭器。

创建模型如图1。

三、实验步骤

(1)启动乐龙仿真软件(演示版)。

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空模型文档。

(2)添加3个直线传送带,并将其连接起来。

两个模型元素移近时会自动连接。

若不能自动连接,可右击该元素,在右键快捷菜单,选择“与下一设备相连”,然后点击目标元素即可。

(3)依次添加右分流传送带、右曲传送带、直线传送带、智能人、笼车元素。

按教程或视频演示,调节尺寸位置、连接,如图2所示。

全选,将其组合起来。

使用Ctrl+C/Ctrl+V,复制2份。

按照图1进行连接,构成分拣线。

图1

图2

图2

(4)添加4个部件生成器、1个部件消灭器。

在部件生成器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生成时间间隔、条码、颜色等项目。

将部件生成器连接到分拣线入口。

分拣线出口连接到部件消灭器。

(5)取消组合,选中右分流传送带,在其属性窗口“分流”页中,分流条件选中“按条码分流”,选中分流条件复选框,如图3。

图3

(6)在时间栏中,时间模式选中“固定时间间隔”,间隔为0.1,点击“设定”按钮生效。

(7)点击“运行”按钮,运行模型。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很多:

一是了解通过型物流中心内部业务流程。

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二是掌握货物流通所涉及控件的使用方法,如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

三是掌握货物存储转化所涉及控件的使用方法,如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托盘供给器等。

综合利用这些控件构建自动化立体仓库。

实验模型抓图如图4和图5:

图4

图5

五、思考与探索

(1)3个分拣人员工作负荷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如何解决?

答:

对分拣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其熟悉操作流程。

此外,还应由物流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验,合理设置部件流量,合理分配部件,使分拣人员工作负荷合理相当。

(2)目前,我国快递物流分拣基本以人工为主,其推行自动化分拣(本实验模型)主要技术障碍有哪些?

答:

技术要求高:

配套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这一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动辄20000平方米以上),而且还要建3-4层楼高的立体仓库和各种自动化的搬运设施(如叉车)与之相匹配,需要专业人才从事维护。

而本实验生产规模小,产品类型单一,况且本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都比较落后。

因此,推行自动化分拣技术要求很高,对本实验模型来说很不现实。

 

实验三仓储型物流中心建模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RaLC(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法,熟悉部件生成器、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装货平台、卸货平台、机器人、托盘、托盘供给器、笼车、部件消灭器等建模元素的功能和特点;

(2)通过对仓储物流中心模型的构筑,加深对托盘上货物的堆码规则及控制方法的了解,并对仓储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仓储型物流中心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时保存在仓库中,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出库的物流中心。

模型描述:

从3处投入口进来的4种商品沿传送带流动,在合流点合流的商品在装货中转站由机器人堆放在托盘上,托盘经入库口被送入自动立体仓库。

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托盘经出库口出库,在卸货中转站由作业员将商品卸下投放到分流线上去。

(1)入库:

商品从不同的投入口投放在传送带上,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在合流点合流后传送到下一传送带上,当商品传送到装货平台时,由机器人将商品堆放在托盘上,托盘根据商品的特性经入库口送入到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指定位置。

(2)出库:

根据需要,将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的托盘商品从立体仓库取出,在卸货平台由智能人将其从托盘上卸下投放到分流传送带上,根据设定的商品分流规则,在分流点选择不同的流向,最后由智能人将传送过来的货物装入笼车内。

其模型如图1所示。

三、实验步骤

(1)打开RaLcPro试用版,新建一模型文件。

(2)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立体仓库”图标,添加立体仓库元素。

设置立体仓库入库口、出库口。

如图2所示。

(3)添加装货中转站(装货平台)、托盘供给器、机器人元素。

见图3。

(4)添加合流线。

依次添加左合流传送带、右合流传送带、右转传送带,设置尺寸、调整位置,并将其连接起来。

如图4所示。

(5)在合流线各入口添加4个部件生成器元素。

设置产生时间间隔、条码、颜色,并与传送带相连。

(6)检查模型,将未连接的元素连接起来,如机器人与合流线、机器人与

装货平台等,然后测试运行。

图1

图3

图2

图1

图1

图1

 

图4

(7)添加卸货平台、部件消灭器、智能人等元素。

(8)添加分拣线。

建模过程同实验2。

(9)添加自动立体仓库控制器,设置出库间隔,并将其与立体仓库连接起来。

(10)检查模型,测试运行。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很多:

一是初步掌握RaLC(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法,熟悉部件生成器、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装货平台、卸货平台、机器人、托盘、托盘供给器、笼车、部件消灭器等建模元素的功能和特点;二是通过对仓储物流中心模型的构筑,加深对托盘上货物的堆码规则及控制方法的了解,并对仓储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当然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部件太多,对流程有时候就搞乱了,部件属性设置就会搞错。

(2)各个智能导向物的属性设置有的要全局考虑。

(3)智能人搬运速度太慢或太快出现货物堆积或人在闲着,这样要很好的衔接各个部件之间的时间设置。

实验模型抓图如图5和图6所示。

五、思考与探索

1.模型中的托盘堆码方式是否合理?

答:

不合理。

托盘堆码没有经过标准化处理,为管理和成批出库造成很多麻烦。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托盘进行一下筛选,合理的进行堆放,标准化处理,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方便,简化作业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图5

图6

2.模型中装货平台和卸货平台布置在立体仓库的同侧,说明其优缺点。

答:

1)优点:

基本上属于U型布置,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流动。

方便管理,空间利用率高。

2)缺点:

由于工作人员离机器比较近,肯定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机器每时每刻都完全按照程序进行,有时会发生意外,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