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26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docx

化学溶解度化学组卷

2013中考化学备考卷

2013中考化学备考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2012•重庆)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___ .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 _________ .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 .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_________ .

A.温度

B.压强

C.水的质量.

 

2.(2012•肇庆)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 g;

(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 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 _________ .

(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_ .

 

3.(2012•营口)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

(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_________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4.(2012•宜宾)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 _________ 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

 

5.(2012•孝感)硝酸钠、氯化钠和X(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1)t1℃时,NaNO3、NaCl、X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

(2)如图二,往试管中滴加适量36%的醋酸,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___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完成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NaNO3、NaCl、X三种物质中的 _________ .

(3)分别将NaNO3、NaCl、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

 

6.(2012•铁岭)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

(2)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 _________ 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10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50℃时,分别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 _________ (填“甲”、“乙”或“丙”);

(5)20℃时,配制一定量丙物质的溶液,将溶液升温到40℃时,是否有固体析出?

 _________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7.(2012•遂宁)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___ 物质的溶液.

 

8.(2012•十堰)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X、Y、Z溶液的一种.

(1)30℃时,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2)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

(3)把70℃的X、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或“=”)Z溶液的质量分数.

(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___ (填“X”、“Y”或“Z”)

 

9.(2012•上海)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_________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_________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_________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_________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 .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_________ (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10.(2012•陕西)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___ ;P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 .

 

2013中考化学备考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2012•重庆)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 甲 .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 40g .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丙 .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A .

A.温度

B.压强

C.水的质量.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2013977

分析:

(1)根据KNO3溶解度表,分析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找出符合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查出50℃时,乙的溶解度;

(3)根据6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

(4)根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分析.

解答:

解:

(1)由KNO3溶解度表可以看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所以,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

(2)由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

(3)由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大于40g,丙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故A正确.

故答为:

(1)甲;

(2)40g;(3)丙;(4)A.

点评: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12•肇庆)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 36 g;

(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 蒸发结晶法 .

(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 硝酸锂饱和溶液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2013977

分析:

(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找该物质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

(2)利用溶解度曲线,根据P点的位置分析溶液是否饱和;若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根据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将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情况.

解答:

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查得,在0℃时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是36g;

(2)由于P点在硝酸锂溶解度曲线的下面,所以P点代表的硝酸锂溶液是不饱和的;若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法;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锂饱和溶液.

故答为:

(1)36g;

(2)不饱和,蒸发结晶法;(3)硝酸锂饱和溶液.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2012•营口)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甲 (填“甲”或“乙”)物质;

(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水)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2013977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变化考虑;(3)根据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考虑;(4)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考虑.

解答:

解:

(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甲物质溶解度曲线比较陡,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3)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30g,所以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由于是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不能通过改变温度达到饱和.

故答案为:

(1)=;

(2)甲;(3)饱和;(4)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水).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加入溶质后是否饱和还需要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考虑.

 

4.(2012•宜宾)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 = 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 增加溶剂 ;② 降低温度 .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2013977

分析: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

(2)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增加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其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并结合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3)分析1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进而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

解答:

解:

(1)P点处A、B两种物质相交于一点,故其溶解度关系是A=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要析出溶质,仍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降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故答案为:

=;减小;

(2)观察图2可知: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

增加溶剂;降低温度;

(3)1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由

(1)所得结论:

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

B>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依据溶解度曲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5.(2012•孝感)硝酸钠、氯化钠和X(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1)t1℃时,NaNO3、NaCl、X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SNaCl=Sx(或NaNO3>NaCl=X) .

(2)如图二,往试管中滴加适量36%的醋酸,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完成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NaNO3、NaCl、X三种物质中的 X .

(3)分别将NaNO3、NaCl、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NO3%>NaCl%>X%(或NaNO3>NaCl>X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2013977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

(2)根据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变化考虑;

(3)根据降温后溶质的变化情况考虑.

解答:

解:

(1)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SNaCl=Sx(或NaNO3>NaCl=X);

(2)碳酸氢铵与醋酸反应发生的是吸热反应,使温度降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晶体析出,即降温后溶解度减小,所以不可能是X;

(3)降温后NaNO3、NaCl的溶解度都减小,会析出晶体,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

溶质质量分数=

×100%;降温到t1℃时因为Na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NaNO3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X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1℃NaCl的溶解度大于t2℃X的溶解度,所以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1)

>SNaCl=Sx(或NaNO3>NaCl=X);

(2)吸热;X;

(3)NaNO3%>NaCl%>X%(或NaNO3>NaCl>X.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溶解度大小的比较,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比较方法.

 

6.(2012•铁岭)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或乙、甲、丙) ;

(2)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 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10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50℃时,分别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是 甲 (填“甲”、“乙”或“丙”);

(5)20℃时,配制一定量丙物质的溶液,将溶液升温到40℃时,是否有固体析出?

 不确定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2013977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分析解答;

(2)根据甲、乙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3)根据30℃时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4)根据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5)根据题意并结合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从30℃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30℃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

乙>甲>丙(或乙、甲、丙);

(2)由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故答案为:

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30℃时甲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的甲;因此将1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

不饱和;

(4)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是甲>乙>丙,即相等的水中溶解三种物质的大小顺序是甲>乙>丙;所以分别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溶质质量最多的是甲,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故答案为:

甲;

(5)虽然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20℃时配制的一定量丙物质的溶液,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所以将溶液升温到40℃时,不确定是否有溶质析出;

故答案为:

不确定.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溶解度的概念及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要细心逐一分析.

 

7.(2012•遂宁)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物质的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013977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30℃时A物质溶解度分析计算;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将饱和溶液降温时有无晶体析出,析出晶体的多少,从而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解答:

解:

(1)由30℃时A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A物质溶解度是45g,所以,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时都有晶体析出,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所以,将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

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为:

(1)不饱和

(2)C.

点评:

做好该题的关键是注意概念与图形结合,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系.

 

8.(2012•十堰)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X、Y、Z溶液的一种.

(1)30℃时,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0 g.

(2)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降温 .

(3)把70℃的X、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 > (填“>”、“<”或“=”)Z溶液的质量分数.

(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Z (填“X”、“Y”或“Z”)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2013977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30℃时X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概念分析解答;

(2)根据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3)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二者的溶解度在40℃时相同;

(4)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解答:

解:

(1)30℃时X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最多溶解1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0g;

故答案为:

60;

(2)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

降温;

(3)70℃的X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所以此时饱和溶液X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Z的溶质质量分数;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X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降低温度Z的溶解度变大,40℃时与X的相同,此时变为不饱和溶液,Z溶质的质量分数与70℃时相同,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所以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Z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

(4)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

Z.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依据从溶解度曲线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9.(2012•上海)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能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增加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小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大压强 .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a (填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