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50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整理.docx

语言学纲要整理

 

小编:

此讲授纲要非针对考研,仅供参考

“语言学概论”讲授纲要

依照北大版教材

叶蜚声

导 言

一、语言学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

(一)语言的性质:

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结构:

1、由语音(外在形式)、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汉语:

桌子(zhuō  zi)

英语:

table                                  一种有腿有面,供写字、吃饭等用的家具。

俄语:

сто

2、对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

(三)语言的产生、演变、发展:

怎样产生?

有哪些演变规律?

历史发展的情况。

1、《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章

亚当、夏娃,世间万物的取名。

→亚当及其子孙本来同一种语言。

→定居希纳平原,建造贝伯尔塔(TheTowerof Babel,意即“变乱”)。

→上帝下凡,把人们的语言搞乱。

2、人类语言的产生,是社会交际所需要的,一开始就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工具,为社会服务。

集体劳动、集体生活。

→有了语言的需要(社会条件)。

→语言产生有了可能(物质条件)。

3、传统语文学:

①古印度。

公元前四世纪,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有巴尼尼《梵语语法》。

②古代中国。

文言文;“小学”(训诂、文字、音韵)。

十九世纪初,欧洲一些语言学家(丹麦拉斯克、德国博普等),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语言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成为独立学科。

(四)语言的应用:

怎样建立语言的各个门类?

理论研究的成果如何进行实际应用?

二、语言交际的过程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说者)  (空气等通道) (听者)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人类特有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一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

鲜卑语的消失;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与汉族同化,鲜卑民族社会终止。

3、语言具有全民性。

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是统一的,共同的。

①任何阶级,任何集团都不能垄断语言,语言一视同仁为之服务。

阶级习惯语:

赤祸;戡乱;黑狗;老财。

隐语(黑话):

耕沙——吃饭;歪下——睡觉;玉子——酒。

②语言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变异、不同风格,都没有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

从属于语言,记录语言。

   旗语:

一种通讯方式,使用于航海、军事或野外作业,手持两面小旗用不同姿

势代表字母,进行传达联络。

   数字符号:

圆周率π=3.1415……。

   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身势、表情等伴随动作。

点头(同意);招手(请过来);

食指、中指竖起成“V”状(胜利,Victory)。

这些交际工具,1、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上产生;2、都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是辅助性的。

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1、思维:

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2、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作为工具→     以语言为基础“动脑筋”→

↑                                                      

认识成果贮存于语言(记录、传递、交流)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必备条件:

现成的语言环境。

→学话过程:

同时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1、独词句(由具体到概括);2、两个词的组合(抽象和分析);3、造句(逐渐掌握词与事物的联系,词与词的组合规则)。

(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1、聋哑人能够思维:

①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各有专门分工。

②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得到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

③视觉交际效果不如有声语言,给聋哑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影响。

2、手语:

聋哑人之间传递思想、表达意见的一种非语言交际工具,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和应用的。

分为两种:

“手指语”,用手指作出种种姿势,代表字母形状,进行拼音;“手势语”,用手势作比量,模拟形象,构成一定的意思。

(四)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1、大脑功能——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正常的人无论哪个民族,进行思维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概念(用词表达):

马(mǎ)——horse

认识事物,“动脑筋”。

  判断(用单句表达):

我是一个老师——I am a teacher

             推理(用复句表达):

因为下大雨,所以没出门。

2、思维方式上,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

这使得语言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语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不一样,也与思维方式的民族特点紧密联系。

汉    语       英    语

伯父(父亲的哥哥)       uncle       Father‘selderbrother

叔父(父亲的弟弟)               Father‘syoungerbrother

舅父(母亲的兄弟)               Maternaluncle

姨父(母亲姐妹的丈夫)               Maternalaunt‘shusband

汉语的谐音禁忌:

梨(离)——圆果;空(凶)铺——吉铺、旺铺。

(五)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1、思维是人大脑的机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过程。

人能制造和利用工具积极地改造环境,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电子计算机)。

2、人类思维职能的延伸,使机器能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

3、机器只能按照人预先设定的条件,机械地执行预先规定的指示,不能“随机应变”。

它只是人造的、没有“灵性”的装置,永远不可能像人的大脑那样,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三、语言和说话(言语)

       说话(言语)       语  言

含义       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一套。

       关系:

1+1+1+1+1+1……………=I (无数的“说话”)(说话的总和)

句子(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       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

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目可以无限。

       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组合句子的规则有限。

       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机等限制。

但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不能自由。

       规范和决定说话,使说话在选择材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习惯。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关于“符号”

1、符号是指代他种事物的标记。

包含形式、意义两个方面。

如:

包装物(纸箱、纸盒)印上一把伞或一个酒杯,提示不要倒放;交通标志牌,一只嗽叭打上一条斜线,提示此地禁鸣喇叭。

注意:

①符号不是征候;②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语言符号

1、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的一种。

整个语言由符号组成,构成一个系统。

甲事物(客观现实现象)←————乙事物(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

[乙事物代表甲事物]

流动着的空气←——————风(fēng)  形式:

人的感官可以感知。

迈开两腿迅速往前移动←——跑(pǎo)   意义:

所指代、表达的内容。

2、语言符号的本质——“约定俗成”。

①《荀子·正名》: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即用什么“音”表示什么“义”,没有必然的理由,也并非音、义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而决定于一定社会集团的意志,决定于社会习惯。

       汉语:

书(音:

shū)          首

成本的著作  英语:

book       人体的最上部  脑袋(脑袋瓜)

俄语:

КНИГа     (头)   脑壳(头壳)

③语言符号能重复使用,人们根据交际需要将有限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组合:

小张在读书。

——这个剧本是老李写的。

——他不喜欢看电影。

拆装:

他在写电影剧本。

(三)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

①创制符号时,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大型猫科食肉类哺乳动物,毛   汉语:

虎(hǔ)

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

    英语:

tiger

ti    汉语:

梯(登高的一种用具);锑(一种金属,银灰色,性脆)。

([t‘i:

])  英语:

tea,用茶叶沏成的饮料。

②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确定,进入交际,依存于某一社会群体,便对使用者具有强制性,不能擅自变更。

英语:

telephno

利用电信号的传输达到互通语言的通讯方式。

汉语:

德律风→电话

2、线条性。

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进行组合,其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从而使语言符号处于有条理、可理解的联系之中。

任意性       线条性(组词、造句)

花       红       红花∶花红       他,早在昨天走了。

深化教育改革。

脸               红脸∶脸红       

火               红火∶火红       

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1、语言是一种层级装置,最重要的特点是分层。

①例释

音位:

/m/、/t‘/、/t/—/A/

语素:

马(mǎ);他(tā);打(dǎ)。

词(词组):

枣红马;他们;鞭打。

句子:

他们鞭打枣红马。

②图示

第三级(句子)

                                                               ↑

第二级(词)

                                                               ↑

第一级(语素)

                                                               ↑

底层(音位)

2、语言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几十个音位→组合几千个符号的形式,即语言中最小的符号——语素。

→构成几万个词(词组),作为说话材料。

→造出无限多的句子。

(二)语言层级装置的运转——组合和替换。

1、组合关系

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特点,词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前后相续,构成“语言链条”;其中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又可以被替换,组成新的“语言链条”。

我们 爱 祖国      每个符号都处于两种关系当中:

我们 爱 科学      ①A与B组合,依次出现。

人民 支持 解放军    ②A或B被C替换而重组。

鲜花 献给 战斗英雄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由编结而成,编结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

大   大房子(偏正结构,修饰关系)

房子  房子大(主谓结构,陈述关系)

2、聚合关系

在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相同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房子→天、地、人、山、水、桌子、讲台、

香蕉……,都作主语。

房子 大(主谓结构,陈述关系)   大→小、高、矮、好、坏、宽敞、漂亮……,

主语 谓语               都作谓语。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组合关系

  

        ↓

聚合关系

三、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音能力

1、抽象思维能力:

人类通过敏锐的感觉器官,反映现实现象。

→大脑对形成语言意义的原料加以分析、概括,加以命名、归类。

→在概念(词)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并将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

2、发音能力:

类人猿直立行走,使语言的产生具备了足够的声音材料。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发出清晰的音,并加以组合(元音、辅音;音节)。

(二)其他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

1、人类的祖先在劳动活动中,锻炼了大脑(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改造了发音器官(具备了发音能力),交际的需要促使语言的产生。

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分道扬镳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标志。

2、不存在“猩猩语言”。

人与黑猩猩具有近亲关系。

将刚生下的婴儿和小猩猩一起喂养,表明猩猩的发音器官不足以发出人类的各种语音,不能组合词。

3、不存在“鹦鹉语言”。

经过专门训练,模仿人类的语词、短句。

唐代朱庆余《宫中词》诗: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三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人类语言       动物“语言”

单位的明晰性       说出的话(句子),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需要、语言规则组装。

       以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意思,“语言”单位不能分析和组装。

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约定俗成”的。

       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

结构的二层性       两层结构:

音位层(底层);符号层(上层)。

       不能分解成单位,没有结构。

开放性       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一种封闭的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固定,受刺激限定。

传授性       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现实的语言环境,掌握一种语言。

       其“语言”是一种本能,与生俱来。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哲理,驰骋想象,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限制。

       交际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不能回顾过去、设想未来。

第三章 语  音

一、什么叫语音

由口腔发出的作为符号的物质外壳,叫“语音”。

生成条件   性质、特点  载体

1、生成条件:

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发音部位)协同动作(发音方法),从口腔发出,进入言语交际过程。

请看教材P.57“发音器官”示意图。

肺:

呼气、吸气,通过气管(图中18)为发音提供动力。

→声带(图中19):

发音体,位于喉结中的两片很小的薄膜,中间形成气流的通路,振动、开合,发出各种音。

→口腔(图中10,包括上腭和下腭)、鼻腔(图中9)、咽腔(图中11):

共鸣腔,主要起调节作用,同时也是某些音的发音体,如擦音f、s。

2、性质、特点: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结合而构成的,以音示义。

人们在大脑中组织好要说的话(编码),发出语音,负载着言语信息,传递给对方,为对方所接收和解码。

这实际上是符号的交流,语音是作为符号来运用的。

3、载体: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外壳。

①语音是一种声波,同光波、电波一样都是物质世界里的东西,语言凭着语音而存在于物质世界里。

②语音是言语信息的载体,一定的语音单位表达一定的语义,人们约定俗成,通过这一物质外壳,表情达意,实现交际目的。

二、音素

(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从语音中切分出来,而且不能再分。

曙    光    就    在    前    头

shǔ   guāng     jiù   zài  qián    tou

sh·u  g·u·a·ng j·i·o·u z·a·i q·i·a·n t·o·u

(二)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

目前最通行的“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按照“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

例如“曙光就在前头”:

(三)两类音素——元音、辅音

1、元音       

①也叫“母音”。

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

如汉语普通话的a、o、i、u。

②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最主要的是口腔)的不同形状所造成的。

元音的差别决定于口腔改变形状:

一是张嘴大小(舌位高低),如[a]—[A];二是舌头前伸或后缩(舌位前后),如—;三是嘴唇展平或撮起(唇形圆展),如—[y]。

③元音舌位图       

A、语音学家D·琼斯按舌位前后、高低和唇形圆展,区分八个基本元音(标准元音)。

B、对元音的描写:

 前、高、不圆唇元音。

  [y] 前、高、圆唇元音。

[a] 前、低、不圆唇元音。

  [o] 后、半高、圆唇元音。

2、辅音

①也叫“子音”。

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

如汉语普通话的b、p、m、f。

②一般的发音特点

A、清浊: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叫浊辅音,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m、l;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叫清辅音,如汉语普通话的b、f。

B、送气和不送气:

通过喉部的气流较强,所发出的辅音叫送气音,如汉语普通话的t[t‘]、k[k‘];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如汉语普通话的d[t]、g[k]。

C、鼻音和口音:

软腭低垂,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所发出的音叫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气流从口腔出来,所发出的音叫口音。

③发音部位

分类       气流受阻的位置       普通话声母       例字

唇音       双唇       双唇形成阻碍。

       b、p、m       标、批、面

       唇齿       下唇接近上齿。

       f       奋

舌尖音       舌尖前       舌尖抵住上齿龈。

       d、t、n、l       大、团、农、流

                       z、c、s       再、层、色

       舌尖后       舌头卷起,舌尖往后顶住前腭。

       zh、ch、sh、r       政、驰生、如

舌面音       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前腭。

       j、q、x       阶、千、虚

舌根音(舌面后)       舌根上抬,向软腭靠拢(抵住或接近)。

       g、k、h       巩、开、欢

④发音方法

分类       方      法       普通话声母       例   字

塞音       两个部位闭塞,堵住气流,突然放开,气流冲出,爆发成声。

       b、p(双唇);d、t(舌尖前);g、k(舌根)。

       巴、攀;杜、台;光、康。

擦音       两个部位接近,形成缝隙,气流从中摩擦成声。

       f(唇齿);h(舌根);x(舌面);sh、r(舌尖后);s(舌尖前)。

       发;辉;现;上、荣;锁。

塞擦音       先塞后擦。

       j、q(舌面);zh、ch(舌尖后);z、c(舌尖前)。

       坚、奇;志、城;早、猜。

鼻音       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部分闭合。

       m(双唇);n(舌尖前)。

       美;怒。

边音       舌尖抵住上齿龈,舌的两边自然松弛。

       l(舌尖前)       理

颤音       富于弹性的一些发音器官,阻碍气流时快速弹动。

       连续弹动:

[r]       俄语раб(奴隶)

闪音               一次弹动:

[Г]       美国英语peter(彼得)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①从发音方法看。

②从发音器官状况看。

③从呼出气流强弱看。

三、现代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四、语音四要素(物理属性)

(一)音高:

声音的高低。

取决于音波振动的次数——频率。

与人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二)音重:

声音的轻重或强弱。

取决于音波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振幅。

与呼出气流的大小、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

(三)音长:

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四)音质:

声音互相区别的基本特征。

造成语音这一区别有三个方面原因:

1、不同形状的共鸣腔;2、发音方法;3、声带(发音体)振动与否。

只要其中一个原因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音。

五、音位

(一)对立和互补

1、对立。

一种语言采用一部分音素,作为自己的物质材料,按一定的方式加以使用。

同样的一个音素,自然属性(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一样,但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社会属性)的作用不一样。

汉语:

 g[k]、k[k‘]——“姑”gu[ku]、“哭”ku[k‘u]……对立

key[k‘i:

](钥匙)

英语:

             k……不对立

          ski[ski:

](雪橇)

2、互补。

由于音节不同的语音环境,即一个音素与相邻的音素组合,产生细微的差别。

[a]:

埋([mai])、丹([tan])。

[a]、都是前元音;[n]是舌尖前音,发音部位靠前。

[A]:

啊([A])、麻([mA])。

[A]是央元音。

[α]:

高([kαu])、帮([pαη])。

[α]、都是后元音;[η]是舌根音,发音部位靠后。

三个音素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成的作用,处于互补关系。

(二)音位的定义及其分析方法

1、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适合对象      分析音位的根本原则     分析、归并的结果

音位符号:

/ /

2、分析音位的方法

①主要根据:

是否具有对立关系,即有无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t]       韵母(元音):

[i]声调:

去声,[51]       帝[ti]       /t/

[t‘]               替[t‘I]       /t‘/

[n]               腻[ni]       /n/

[l]               利[li]       /l/

②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归并为一个音位。

[a]、[A]、[α]归成音位/a/。

又如:

(三)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1、条件变体:

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彼此在语音上相似,其差别能够用出现的环境来解释。

①参见教材P.74关于北京话音位/e/里五个条件变体的图示。

②英语辅音[p]的条件变体。

在[s]之后:

speak(说);sport(体育运动);spin(纺)。

→[p]

不在[s]之后:

peak(山顶);port(港口);pin(别针)。

→[p‘]

2、自由变体:

相互替换自由,没有条件限制。

参见教材P.74-75举例,重庆、武汉、南京等地方言[n]、[l]不分。

(四)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出来的音位。

如/o/、/k/。

2、非音质音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①由音高构成的音位:

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

如汉语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②由音重构成的音位:

重音、轻音。

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重位”或“势位”。

如:

英语p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