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65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Word下载.docx

(1)温度: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不论对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加快。

①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大批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一般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2)浓度:

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机会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快。

反之,反应速率减慢。

①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固体或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故不能用它表示反应速率。

③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非所有的反应都一样,若随着浓度的改变,反应的本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速率的含义也不同了。

如采取“把稀硫酸改成浓硫酸来增大用锌制取氢气的速率”是错误的,因为改用浓硫酸后反应不再生成氢气了。

(3)压强:

有气体物质参与,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机会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①恒容条件,增加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容器总压增加,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物质各自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条件,增加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容器体积增加,对与反应有关的气体物质相当于减压,故反应速率减小。

总之,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影响,实质上是指容器容积的改变,导致各气体的浓度同等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4)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①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由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②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的优良催化剂必定是逆反应的优良催化剂。

③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故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反应的热效应也和催化剂的存在与否无关。

④任何催化剂都不能改变反应发生的方向。

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其它因素:

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形成原电池等也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归纳总结】

改变条件

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数

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浓度

增多

不变

增多

加快

"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增大

使用催化剂

不变

【典型例题】

例1.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B.

C.

D.

分析:

解决有关速率计算的问题,一定要充分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一规律进行计算。

用生成物H2O来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

根据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求得:

所以正确答案是C。

例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L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本题结合图像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侧重于考查的是数形结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应到10s时,X减少-=,Y减少-=,Z增加,所以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X(气)+Y(气)=2Z(气),D错;

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2L×

10s=(L·

s),A错;

X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为2L=mol/(L·

s),B错。

答案:

C

例3.某反应X+3Y

2E+2F,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甲:

v(X)=(L·

min),乙:

v(Y)=(L·

min),丙:

v(E)=(L·

min),丁:

v(F)=(L·

min),则反应最快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对于某一化学反应,如果选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同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其数值的大小与该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有关,因此不能单纯地凭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值的大小来比较其反应速率的快慢。

一般是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比较速率数值的大小来决定反应进行的快慢。

若以X物质的反应速率为标准,则把乙、丙、丁不同情况下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同一情况下的用X物质表示的速率。

因为

,所以

同理

又因为

由于

的数值为最大,所以丁条件下该反应速率为最快。

D

}

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20mL3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

C.20℃10mL4mol/L的X溶液D.10℃10mL2mol/L的X溶液

在化学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

本题若没有看清楚题目实质,仅仅从选项的表面看X浓度的大小及反应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则会错选C。

答案B

例5.对于反应N2+O2

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如果能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则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B均如此。

C选项充入氢气,虽然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变,D选项体积增大,减小了氧气的浓度,也不能加快反应。

答案AB

例6.对10mL1mol/L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CaCl2B.加入L的盐酸5mL

C.加入mol/L的盐酸5mLD.加入5mLH2O

CaCl2是反应的生成物,其浓度的最大不能增大反应速率。

L的盐酸使1mol/L的盐酸浓度增大,mol/L的盐酸使1mol/L的盐酸浓度变小。

水从一个方面讲它是反应的生成物,其增加不能增大反应速率;

从另一方面讲它是反应物HCl的溶剂,其增加使HCl浓度减小。

B

例7.根据化学反应2SO2+O2

2SO3,取n(SO2)、n(O2)相同,总质量也相同的混合气体(不含SO3)两等份,分别置于密闭容器A、B内,A、B两容器均能使其中的温度保持不变,A还能使其中的压强不变,B能使其容积保持不变。

设A、B中的正反应速率分别为a、b,逆反应速率分别为a’、b’。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B.a>bC.a’>b’D.a’=b’

反应从正反应开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气体物质的量减小,A中温度不变,压强不变,容积变小了,B中温度不变,容积不变,压强变小了,a>b正确。

该可逆反应中的正、逆反应速率都能受压强的影响,a’>b’也正确。

答案BC

例8.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⑴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mol/(L·

min)。

⑵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V1(填“>”、“<”、“=”),且L(填“>”、“<”、“=”)

~

⑷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VA=(·

L-1-·

L-1)/10min=·

(L·

min)-1。

(2)对比实验1与实验2可知,从10min到20min,实验1的A的浓度相同,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c2=mol·

L-1,又因实际反应的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说明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min到20min,实验1的A的浓度变化值为·

L-1,而实验3的A的浓度变化值为·

L-1,这就说明了υ3>

υ1。

又知从0min到10minA的浓度变化值应大于mol·

L-1,即c3>

(+)mol·

L-1=mol·

L-1。

(4)对比实验4与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的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的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

(2);

催化剂(3)>;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课时训练】

1.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H3减少了,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NO:

LB.H2O:

L

C.NH3:

LD.O2:

L

2.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

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L·

S)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L·

S)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

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反应3X(g)+Y(g)

Z(g)+2W(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为()

A.υ(X)=mol·

L-1·

min-1B.υ(Y)=mol·

min-1

C.υ(Z)=mol·

min-1D.υ(W)=mol·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6.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

2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L-1降到·

L-1需20s,那么由·

L-1所需反应时间应()

^

A.等于10sB.等于12sC.大于12sD.小于12s

7.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分别同时与过量的锌粒反应,则正确的描述为()

A.开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

υ(HCl)>

υ(CH3COOH)

B.开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

υ(HCl)<

C.经过7s产生氢气的速率:

υ(CH3COOH)<

υ(HCl)

D.最终产生氢气的量:

盐酸<

醋酸

8.如图表示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

A(g)+2B(g)

2C(g),以B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υ正、υ逆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已知υ的单位为mol/(L·

s),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为()

|

A.A浓度的减少B.B浓度的减少

C.C物质的量增加D.B物质的量减少

9.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0.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固体)B.H2OC.NH4Cl(固体)D.CH3COONa(固体)

1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2HI(g)

H2(g)+I2(g)。

2min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测知c(H2)为·

L-1,c(HI)为4mol·

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NH3的浓度改变表示,则下列速率数据正确的是()

A.0.5mol·

min-1B.mol·

min-1

C.mol·

min-1D.mol·

12.把X气体和Y气体混合于2L的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5min末生成W。

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in-1,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A.4B.3C.2D.1

13.反应3A(气)+B(气)

2D(气)+2C(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L·

min),②vB=/(L·

min),③vc=/(L·

S),④vD=/(L·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

14.如下图是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C.前2分钟,A的反应速率是/(L·

min)

D.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

15.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

17.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

18.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

④加入生成物⑤加入二氧化锰

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

19.下列四个数据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①v(N2)=(L·

min)②v(NH3)=(L·

min)

·

③v(H2)=(L·

s)④v(H2)=(L·

s)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经4min生成物Y从零增加到L,而反应物X的浓度从L变化到L,那么该反应可能是()

A.3X=Y+ZB.X+Z=2YC.X+2Z=3YD.X=Y+3Z

21.有一化学反应,aA+bB=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得υ0=k[A]m[B]n,其中k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为测k、m、n的值,在298K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到下列实验数据:

编号

A的初始浓度mol·

L-1

B的初始浓度mol·

生成C的初始速率mol·

s-1

1

×

10-2

2

3

4

[

5

6

(1)根据上表可求得:

m____,n_____,k_____,k的单位是_____。

(2)若a=m,b=n,当[A]=[B]=·

L-1时,求以B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

22.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溶解于酸花的时间(s)

A

薄片

400

;

15

200

25

100

\

35

50

E

-

45

F

粉末

利用从A到F的结果:

{

(1)画一幅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2)利用你所画成的曲线图,你能得出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什么结论

(3)20℃时,2g锌箔溶解于酸中需花多长时间

(4)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为什么那么快

23.“碘钟”实验中,3I-+S2O8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

%

c(S2O82-)/mol·

t/s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

B.~C.>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24.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t/h

9

16

MgO层厚Y/nm

NiO层厚Y′/nm

0.05a

b

0.20a

2b

0.45a

3b

0.80a

4b

1.25a

5b

*注:

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

(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

MgO氧化膜厚Y属型,NiO氧化膜厚Y′属型。

(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

,其理由是:

 

参考答案

1.AD2.B3.A4.B5.B6.C

7.D8.B9.D10.BD11C12.D

13.A14.B15.B16.D17.C18.C

19.A20.C

21.

(1)1;

2;

10-2;

L2·

mol-2·

s-1。

(2)υ(B)=×

10-1mol·

22.

(1)可作如下图:

(2)从这5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为: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两倍。

(3)题目要求用已得有关反应速率的规律来求解20℃时的反应时间。

根据

(1)中的图象可求得,当温度为20℃时,反应时间约需150s。

(4)对比B和F,反应温度相同,酸的浓度也相同,锌的质量也相同。

但B中2g锌全部溶解用了200s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