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691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Word下载.docx

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三、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所以本节课学生思维肯定很活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历史事件间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也较弱,同时由于思维的散乱,往往不注重阅读书本知识,不肯从教材中提取与归纳信息,凭主观意识学习,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容易现出单一和绝对的偏向。

(2)教学策略

1.表格教学法:

主要用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等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2.对比教学法: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曹操胜败原因分析对比、三国鼎立形成的进步性与东汉末年政局、经济发展等对比,有效的解决重难点问题。

3.探究式教学法:

本课内容学生比较了解,结合重难点,在授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探究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

(三)课时分配:

1课时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好!

生齐答:

老师好!

(声音很大)

哇——老师从教学到现在,还没在上午第一节上过历史课呢,今天来了一看,同学们学习状态非常的棒!

所以你们成功勾起了老师的“战意”,老师想和同学们赛一场,如果大家胜利,那么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

但如果老师胜利,大家送给老师一首歌。

你们敢不敢?

敢——

(此时全班气氛高涨,学生反映良好)

好!

有自信(双手点赞)同学们请看第一题:

歇后语大比拼(大屏幕展示)

生争抢回答: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不量力;

有借无还。

你们的知识积累真不错!

(鼓掌奖励)那请看下一题:

知识抢答(大屏幕展示)

生1:

罗贯中

生2:

刘备关羽张飞

哎呦,还难不倒你们,那请看老师的杀手锏——脑筋急转弯:

历史上谁跑的最快?

曹操

棒!

你们真棒!

看来老师低估了你们,那老师愿赌服输,一首林俊杰的《曹操》送给大家。

(此时全班同学脸上充满自信和喜悦,积极性较高)

那同学们知道,刚才老师所出的这几道题,都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一时期的事呢?

(生齐答:

三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三国时期是一个传奇时期,各路英雄层出不穷,那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三国,走进这一英雄齐聚的传奇时代。

第16课:

三国鼎立(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首先先来看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课件)大家齐读一下学习目标。

(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首先来到的是我们历史之旅的第一站:

“东汉末年之景象”,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则材料。

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人少了很多;

死了很多的人,战争频发;

生3:

百姓的生活很苦,民不聊生;

……

同学们说的都很不错,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统治黑暗,引发了农民起义。

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领兵权下放给地方官,使他们成为称霸一方的军阀。

我们来看当时的形势图(动态显示)。

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是袁绍,盘踞河北,人多粮足。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老熟人曹操。

他占据河南,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大增。

而这两个人都有着统一中国的雄心抱负,所以相互看对方不顺眼,不顺眼怎么办呢?

打吧!

所以第一场PK战就开始了,这就是——

官渡之战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0-81页,完成下面这个表格: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找单个学生回答)

生答:

200年;

曹操PK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这位同学看书归纳的能力非常强,回答的也非常棒,大家鼓掌奖励。

(教室响起掌声)那同学们能否看着官渡之战的示意图讲一讲这场战役呢?

生举手回答:

200年,袁绍十万大军进攻曹操与曹操三四万军力在官渡相持,曹操听取谋士许攸的计策,率精兵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曹操趁机大败袁军,而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这位同学看书很认真。

那同学们知道官渡和乌巢在哪吗?

(有个别的同学能答出来)这几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乌巢就是在现在的河南延津东南;

官渡在现在的河南中牟。

是不是离我们很近呢。

而这次战争的结果一目了然,但我们学习历史,更应该注重探究事物的原因。

下面这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四个人一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看哪个组表现最好。

”(出示问题:

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曹操胜利的原因)。

小组讨论,代表1:

曹操善于用人,战术得当;

袁绍骄傲,不听别人的建议;

代表2: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

在这次战争中曹操处于劣势,但善于用人,采纳许攸的建议;

袁绍虽然实力占优,但骄傲自满不听谋士建议。

曹在经济上鼓励垦荒,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获胜。

这次战争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很好。

如图(《曹操统一北方图》),曹操在消灭袁绍残部和其他军阀后,统一了北方。

这时的曹操,又在想些什么呢?

也许下面这首诗,能反映他的心声。

(播放曹诗《龟虽寿》)。

这首诗是曹操在207年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那时他已经52岁了。

哪位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

生:

(解释)

诗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么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

统一南北。

对,统一南北。

(演示:

剑指南方)平定了北方的曹操,同样不能满足现状,带领号称百万的雄师,一路南下。

于是,历史上又一次惊天动地的PK战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发生在208年的赤壁之战。

现在,谁来充当一次评书表演艺术家,把这段历史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

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孙刘联军组成五万大军大败二十多万曹军,曹操逃回北方。

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学生只能简单的回答出来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最后的影响,不能完整的把事件叙述清楚。

回答的很清楚,我们是不是鼓励一下?

(全班响起掌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当时的情况(演示《赤壁之战示意图》)。

曹军南下,刘备从樊城逃到樊口,派诸葛亮南下柴桑联络孙权。

孙权最终同意共同抗曹,并派周瑜率军参战。

两军在赤壁交锋。

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烧掉曹操连成一体的战船,大获全胜。

曹操败走华容,孙刘联合追击。

曹操败回北方,短时内再也无力南下。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描写了很多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演示:

连环计、借东风、黄盖诈降等图片)。

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吗?

谁能发表意见?

(学生七嘴八舌,认为真的多、假的少)

很遗憾,所有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很多情节都是艺术化了的。

我们学历史,一定要分清历史故事与史实的区别,不能把所有故事都当真。

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孙刘联军大胜曹操。

那问题来了,在官渡之战中豪情万丈的曹操,何以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回呢?

按刚才的分组,讨论一下。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曹操太骄傲了;

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

为这两个小组鼓鼓掌(全班响起掌声)官渡之战,曹操善用人才,发展经济,实力大增。

而曹操此时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再加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因此失败。

当然,我们也要从曹的对手方面找原因。

袁绍骄傲轻敌,一意孤行;

孙刘联军却利用有利的天气、地利和正确的战术,所以他们赢了战争。

所以这两次战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不能太骄傲,要采用合适的战术。

对,就是告诉我们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

我们前面学过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又有什么历史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回答得非常棒!

曹操退居北方,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

而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及四川等地,有相当实力。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三国建立的情况。

三国建立表)谁来完成这个任务?

关于三国建立的情况,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呢?

那好,下面这个问题可以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

找错图)

(改正示意图中的错误内容)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这是一个乱世,只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有生存空间。

各国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自己的?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的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州,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三)合作探究:

到此为止,我们展开的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收起来了。

通过学习,你记住了那些人物?

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是谁?

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一系列的三国人物,但大家一致认为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曹操”

其中,曹操是最具有争议(出示曹操脸谱)。

京剧脸谱里,白色代表什么?

我们该怎么评价曹操呢?

(展示百姓眼中的曹操和一些名人眼中的曹操进行对比)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诗人,从他的《观沧海》中我们能体会他的才华,而且曹操非常爱读书,登高必赋、手不释卷。

我认为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表现出来,虽然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否定他的军事才能。

我不同意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因为在戏剧和文学作品中,我看到的曹操是一个奸诈多疑和杀人成性的形象,例如,他杀掉杨修和华佗就是最好的证明。

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以一分为二的原则,要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分析,所以历史上的曹操与艺术形象之间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夸张性,我们不能和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划等号。

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这样的标准:

看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中,这节课也接近尾声了,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把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构化,加强大家的记忆。

(师生共同完成)多媒体展示

(五)板书:

16.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

2、赤壁之战

魏国

3、三国鼎立蜀国

吴国

(6)课后练习: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有一首记忆歌送给大家。

(课件展示)

生齐读加强记忆

最后,检验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

请完成下面的习题。

(演示习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C)

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D)

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

(做题,回答)

(点评答案。

师:

快乐的学习时间总是这么短暂,那伴随着下课铃声,我们就结束今天的历史之旅吧!

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教学反思

三国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问题由老师提出,然后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之下,学生自然地主动地说出答案,而不是老师自问自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

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偏深。

如:

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可以简化一些,介绍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是正面人物这一点即可;

有些问题讨论不充分。

其中两次战争对曹操一成一败的原因分析过于粗糙,应当加以更详细的探讨;

两次战争最好列表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清晰的认识与掌握。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探索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新型有效教学方法,使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光明。

点评:

这节课一是导课新颖,用三国中的事件为谜面,让学生猜谜语,学生兴致很高,教师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三国鼎立》;

二是重点突出,紧紧围绕三个有深度的问题:

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的条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及对曹操的评价施教;

三是教学理念新,不仅让学生合作探究,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曹操进而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是基本功扎实。

教师情趣饱满,普通话流畅,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圆满完成了的本节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