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84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docx

考研史纲必背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苦难的80年)

综述:

鸦片战争前后

1鸦片战争爆发导火索:

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4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中国所丧失的权利:

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

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即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题考点)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上都具有封建性的特征。

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些特征开始瓦解,主要表现在:

(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此以后,政治上是半殖民

地的中国:

主权遭到破坏,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但名义上仍然是独立的国家。

经济上是半

封建的中国:

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

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要和支配地位。

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仍然占

着显著的优势。

(2)社会阶级关系变动。

旧的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地主阶级来

说,有的转化为官僚地主,有的转化为城居地主。

农民阶级一部分向贫农和雇农转化,一部

分成为了产业工人后备军。

同时,导致了新的阶级的产生,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3)主要矛盾变化。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出现两大历史任务。

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确实在各个方面给中国都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从此中国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工人阶级的优势:

第一,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2

第二,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第三,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四,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7中国资产阶级包括两部分: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弱点:

软弱性——两面性之一。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9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

侵略一定程度了促进了落后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是帝国主义“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分析题考点)

从客观上来说,帝国主义侵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制度灭亡的步伐,刺激了中国经

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从主观上来说,他们是来侵略的,不是为了发展中

国经济,只是想让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而且他们的侵略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10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1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达到高潮是在:

甲午中日战争后。

1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的

反侵略斗争。

1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14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15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1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

17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19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甲午中日战争后即全民觉醒。

20喊出“振兴中华”最强音的是:

孙中山。

21写《救亡决议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甲午战后,翻译了《天演论》(1898

年出版),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严复。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

金田起义。

2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

24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

天京陷落。

2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所颁布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分析题考点)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

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其内

容是:

一,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平均分配土地;二,以农村政权的基层

组织“两”来进行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这一纲领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

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

但并没有超出

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

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

切实际的空想。

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

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和制度。

经济上,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思想文化上,

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外交上,

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这一纲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

级运动的本来方向。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

会条件。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未能付诸实施。

26太平天国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指:

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

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7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是指:

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第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四,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滋生;

第五,不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六,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2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冯桂芬。

3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32洋务运动期间,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33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军用工业: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

器局、湖北枪炮厂。

34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

局。

3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北洋水师。

36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其目的

并不是让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37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

洋务运动期间。

38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

管理具有腐朽性。

40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戊戌维新运动。

41维新派的主张:

第一,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

第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42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43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开始于:

戊戌维新运动。

44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45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的表现: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

群众。

46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

4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

《辛丑条约》的签订。

48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

49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

50如何认识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

(分析题考点)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孙中山在《民

报》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1)民族主义。

内容: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主张:

一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二是追求独立,建立独立国家。

不足:

首先,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帝的主张,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

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帝国主义对自己的支持;其次,没有明确地把汉

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

之机。

(2)民权主义。

内容:

“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张:

第一,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国民都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议会

议员也由公举产生,制定宪法,人人共守;第二,政治革命要与民族革命并行。

不足:

忽略

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们的民主权利得到保证。

(3)民生主义。

内容:

“平均地权”。

主张:

核定全国的地价,现有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国家

还可以按照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不足:

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

大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发动工农群众。

51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异同(分析题考点)

同:

一,代表的利益相同,都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二,目标相同,都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三,都具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异:

一,所采取的手段不同,改良派主张变法,革命派主张革命;

二,方向不同,改良派主张自上而下进行变革,而革命派主张自下而上进行革命。

52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的是:

武昌起义。

5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4为什么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第一,辛亥革命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同盟会;

第二,辛亥革命颁布了自己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第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四,辛亥革命颁布了自己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即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56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分析题考点)

(1)从客观上来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

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自己失去剥

削和奴役的对象。

因此,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干涉中国革命,扶植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2)从主观上来说,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从而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57论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几派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分析题

考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受到牵制,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开始起来,想给国家找到一条出路。

(1)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农民阶级发起的一次探索。

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政新篇》两个纲领,在《天朝田亩制

度》中提出解决土地问题,这使其成为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资

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相比有了新的历史特点。

这一运

动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说明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

命力量,但不能担负其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2)洋务运动。

从性质上来说,这属于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

想,兴办了近代企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虽然目的是为了

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但由

于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以及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等原因

而导致失败。

(3)戊戌维新运动。

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主张通过君主立宪来

救国,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学习和传播西方

7

科学文化,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这一运动犹如昙花一现,由于维新派自身

的局限而导致失败。

说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带领中国找到出路,自上而下的

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

(4)辛亥革命。

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

巨变。

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同盟,也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结果是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而且颁布了自己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说

辛亥革命是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局限导致其革命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说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决定其不能取得革命最终胜利,也说明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总之,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带领中国找到出路,这一革命任务

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身上。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辉煌的30年

综述:

国内外大背景及选择

58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分析题考点)

(1)三种政治力量提出三种建国方案(1921—1949)。

第一,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代表是北洋政府

和国民党统治集团。

想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第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立志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

(2)两个中国命运。

虽然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建国方案,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选择却只有两个,要么

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要么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具体原因是:

外因:

帝国主义国家不想让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内因: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无法动员人民群

众;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不掌握军队;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的让步

上。

第二,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代表试图建立独裁政府,自然不会同意民族资产阶

8

级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3)一个共同选择。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工人、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的拥护,成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

择。

党的成立初期(1919--1924)

59新文化运动的观点:

改造国民性。

60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6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6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6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民主与科学。

64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的斗争。

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意义: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切中时弊。

②没有因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首先,他们指出,孑L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③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局限:

①提倡批判孔学,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

不通的,因此,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改造社会。

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是

不可能的。

③许多领导人物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问题比较片面。

66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

67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分析题考点)

(1)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活跃,

9

容易接受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新事物。

(2)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一个启示,那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

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同时,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态度对待中

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而且,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

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

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3)中国先进分子的出现。

他们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68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69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但赋予新的含义。

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

主,而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主要是指马克

思主义的科

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继承反封建的思想,但有所发展。

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

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

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

命实践。

(3)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

以后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70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分析题考点)

(1)阶级性: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进行过不同的探索,但由于其阶级局限性都

是不了,历史要求必须出现新的先进的阶级来领导革命,为中国找到出路,这个阶级就是无

产阶级,而无产阶级需要自己的政党。

(2)客观条件:

辛亥革命后,许多原先的革命党人有的消极隐退,有的蜕变为军阀、官僚、

政客,五四运动时,他们并没有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

这一趋势说明,国民党已经不能领导

革命了,成立新的政党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3)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且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领导基础:

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还注意

10

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注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6)外部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和修正主义破产,以及俄共

的帮助。

7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奋斗

目标,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72革命的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

73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在:

党的二大。

74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是“党内合作”是在:

党的三大上提出的。

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7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76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

(1)民族主义:

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

(2)民权主义:

强调了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民生主义:

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77掀起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高潮的是:

五卅运动。

78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提出反帝、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倡导和组织统一战线;

发动群众运动;在革命战争中起了先锋作用。

79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大革命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

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

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80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枪杆子里出政权。

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

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的是:

南昌起义。

82三湾改编中确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

8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84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是在:

《反对本本主义》。

8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

11

86《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修正: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

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87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第一,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

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第二,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发动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

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第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第四,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第五,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88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狭义上来说,提到民主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从1919—

1949年期间的革命,在这个历史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这个革

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领导者却是无产阶级,因此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一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即社会主义改造,历史阶段是1949--1956年,属于历史的过渡时期,社会

名称叫新民主主义社会,在这个时期,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

造,从经济上来看,既有社会主义的成分,又有私有的成分,但公有的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

位,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已经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89(多选)大革命后期,产生“左”倾错误的原因:

其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

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其二,共产国际的干预和瞎指挥。

其三,全

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国现状不了解,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

(单选)大革命后期,产生“左”倾错误的最主要原因: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实

践经验缺乏,对中国现状不了解,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90遵义会议的转折性表现在: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

央的领导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91全面侵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