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898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docx

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

小学低年级“文明礼貌教育”教案

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

3、教育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导入课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作为一名学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板书题题:

文明礼貌

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

1、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

2、学生交流:

①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②无意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说声:

“对不起”、“请原谅”。

3、教师小结,对学生发言给予肯定。

4、教师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⑴在校内外遇见本校老师应该怎样做?

(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早”或“老师们好”。

⑵上课时,当老师走进教室或下课后,我们应该怎样?

(上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随班长“立正”口令,同时起立,齐喊“老师好”,老师行礼后随班长喊“坐下”而坐下。

下课时,教师喊“下课”随班长“起立”后齐喊:

“老师再见。

”“立正”要严肃而恭敬。

⑶下课后,我们应该什么时候离开座位?

(待老师先离开教室,学生方离位,不要抢在老师前面走。

⑷当你上课迟到时应该怎样做?

(站在教室门口行队礼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⑸假如在比较狭窄的地方与老师相遇应该怎样做?

(让老师先通行)

⑹当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应该怎样做?

(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进入办公室。

⑺在升旗集合等场合,我们应该怎样做?

(升旗时,面对国旗“立正”“唱国歌”行队礼展品注目礼,行为举止庄重严肃,集合时按要求站好或坐好,不大声说话,保持安静。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低年级)

目的要求:

1、懂得国旗、国徽的意义;懂得升国旗、降国旗的规范行为。

2、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学用礼貌用语。

3、讲卫生,养成勤洗澡,剪指甲,洗头,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4、守纪律,按时上学,有事请假,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教学重难点:

学习行为规范,形成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不同的行为。

那些行为是好的,那些行为是不好的,规范的行为是什么?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授新课:

1、板书课题: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分小组讨论:

①升国旗时的行为。

②见到老师,同学时的行为。

③在生活上,学习上。

3、相互交流。

4、肯定学生的回答。

5、讲解总结规范行为。

①升国旗、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②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③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

④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敬残疾人。

⑤待人有礼貌,说文明话,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⑥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考试不作弊。

⑦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等等。

6、对照这些规范行为讨论:

我们做到了那些,还有那些还没做到,今后应当怎样做?

7、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常行为规范,希望同学们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我们的行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高学段)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懂得现在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学生。

2、能按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爱学习的人。

3、能讲礼貌,注意安全,学会怎样做人,性格上有修养。

教学重难点:

对照《规范》,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与人交往,与人接触,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必须从小养成,从小做起,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好吗?

二、授新课:

1、板书课题: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让学生自己通读一遍《规范》的内容。

3、提问讨论:

①《规范》里共有几条?

②你认为哪几条是最值得记住的?

对你最有价值的又是哪几条?

③你打算今后如何对照《规范》来要求自己的?

4、学生间相互交流,分三组进行。

5、每组抽查一名同学发言,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6、让大家评定谁说得好。

7、老师强调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主要注意的几点:

①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谈。

②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

③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

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④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⑥阅读内容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8、让一名同学说一说今后在哪些地方最需要改进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常行为规范,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对照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有用人才。

 

小学高年级“文明礼貌教育”教案

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说话文明,举止文雅。

2、知道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日常行为规范。

3、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尊敬他人。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敬爱他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言,板书主题:

传说有一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地方,不知到某地方怎样走。

这时他遇见一老翁,急忙上前问:

喂,到某地方怎样走?

那位老翁瞟了他一眼,没理睬。

那年轻人只好悻悻离去。

你知道那位老翁为什么不理睬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文明礼貌

二、走进文本,传授知识:

1、在校内,遇见下列情形我们该怎样做?

⑴学校集会,发言者走上讲台或发言结束时,参加集会的同学应该怎样做?

(鼓掌致意)。

当会议执行主席宣布散会后,参加集会的同学又应该怎样做?

(起立,有秩序地离开会场。

⑵上课时,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时应该怎样做?

(先用笔记下来,待老师讲授后举手提问,或课后请教老师,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授。

⑶对老师批改的作业,如有不同的意见该怎样做?

(及时与老师一起讨论或写纸条夹在作业本里,向老师请教,不能擅自涂改或撕掉老师的批改。

⑷为什么不要以别人的残废、生理缺陷开玩笑或以此起绰号?

(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注意玩残疾人用的工具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⑸为什么不能翻阅他人的日记本,和私拆别人的信件?

(侵犯别人隐私权,是不道德的行为。

2、在校外遇见下列情形又应该怎样做?

⑴在家有人客人敲门或招呼问询,我们应该怎样做?

(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当客人离去后,应该怎样做?

(为客人开门,让客人先走,相送大门外,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

⑵观看演出时,要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应该做到:

不高声说话,不怪声怪气,不随便走动,不影响他人观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按时入场,演出结束后离场。

⑶乘公共汽车时,对老人,病者,妇女儿童及其他有困难者应该怎样做?

(主动让座)

⑷拜访别人时进入室内应该怎样做才文明。

(先敲门,未经允许,不可随便闯入,未请坐下不坐下。

⑸当你无意中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应该怎样说?

(“对不起”、“请原谅”。

当别人求助你时应说“没关系”、“请说”)。

三、课堂小结,实践提高。

讲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从小养成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我们校园绽放。

校园文明礼貌教案(一年级)

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人交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想做一个怎样的孩子?

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守纪律,热爱学习,懂礼貌。

2、怎样才算懂礼貌呢?

今天我们来议议,学习了解一下吧!

二、新授(教学文明礼貌用语)

1、见了面后应怎样说?

同学们。

比如:

您好!

早上好!

晚上好!

您好,见到您很高兴!

最近很忙吧。

等等。

2、大家议一议:

分手时应怎样说?

再见、再会、祝你一路顺风等等。

3、说一说:

向别人求助时应怎样说。

谢谢、麻烦你了、非常感谢。

4、别人感谢你时,你应该怎样说。

别客气,不用谢。

5、打扰别人时,该怎样说。

请原谅、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让你受累了等等。

6、讨论一下:

遇到下面情况时,应该怎样说。

⑴别人向你道歉时

不要紧、没关系、您不必介意。

⑵接待客人时

请进、请坐、请喝茶、欢迎光临、再次见到您,真是十分高兴。

⑶客人离开时

再见、慢走、欢迎再来。

⑷别人需要帮助,而你无力帮助别人时

抱歉、实在对不起、请原谅。

⑸请求别人帮助时

请、请问、请帮忙、请多指教。

三、巩固

学生分小组演练,教师任意指导。

四、作业练习

(略)

 

小学生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教案(一年级)

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3、了解日常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安全行为规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学生日常安全行为规范

二、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要注意文明礼貌外,还应该注意什么?

(安全)那么为了大家的安全,应该注意哪些?

三、新授新课

议一议,说一说,小学生日常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容。

1、不骑自行车和机动车辆。

2、遵守交通规则,不违规行走,注意避让。

3、不私自下河进行玩水,游泳等一切活动。

4、不奔跑,追逐打闹和打架。

5、不做危险动作。

6、讲究个人和环境卫生,不随地扔垃圾,吐痰,不买零食,要勤洗手。

7、不玩易燃,易爆物品。

8、不携带利器。

9、人员聚集时,讲秩序,不拥挤。

10、不到不安全的地方玩耍,逗留。

11、不在路上玩耍,逗留。

12、雨天无人护送时不经过危险的河、桥。

13、不攀爬。

14、不玩火,不玩电。

15、上课时间不准擅自离校。

三、说一说,这十五条中你做到了哪几条,还有哪几条,你没有做到。

四、议一议,你认为除了大家讲到的这些,还有哪些没有讲到。

五、拓展

学生自由组合,相互讲一讲行为安全十五不准及原因。

六、作业练习

文雅的谈吐必须与得体的举止相匹配

教学目的:

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

培养学生都做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文雅的谈吐与得体的举止相匹配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明礼貌用语,文明礼貌除礼貌用语外,同时还要做到谈吐文雅和得体的举止。

二、你知道哪些文雅的谈吐与得体的举止相匹配吗?

比如说

1、站立时挺胸收腹,双肩平放不摇晃,两臂下垂不揣兜,腿部不颤动;

2、遇到熟人要打招呼;

3、遇到有人问路,要热情地告诉他;

4、进入别人(包括家人)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不能随便推门进入;

5、到别人家拜访要预先通知,并注意时间,一般不在吃饭或午睡时间去,尽量避免妨碍人家正常生活;

6、夏天不赤胳膊或穿短裤去串门,任何季节都不能身着内衣或睡衣到别人家,或在家这样子接待客人;

7、客人来访时要主动让座,倒茶时要双手捧上,会客时坐势要端正,不要左靠右否,双脚不要叉开太大或跷“二郎腿”,也不要随意摇摆或晃动;

8、与人谈话时不挖鼻孔,抠耳朵,剔牙齿,搔痒痒,脱鞋袜,抠脚趾;

9、在别人家做客,不乱翻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用具,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

10、就餐时,不在客人和长者之先动筷子,不在菜盘中翻拣,餐具要轻拿轻放,减少碰撞,吃东西时不发出很响的咀嚼声;

11、动用他人物品,必须先经他人允许;

12、不随便打断别人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时要道歉;

13、在公众场合咳嗽、打喷嚏、吐痰需要用手绢或卫生纸掩住口鼻,不准冲着别人。

三、教育者启发学生说说以上的情形,并总结。

 

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目的: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

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

培养同学做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礼貌用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

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

《不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明确地规定了中小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希望同学们都是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文明礼貌用语。

二、你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呢?

1、对父母、老师和其他年长者要称呼“您”,不能直呼其名;

2、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而不能认为这种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3、当别人感谢时,要说“别客气”,而不能以“恩人”、“功臣”自居。

4、当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带来麻烦时,要说“对不起”、“麻烦您了”、“请原谅”,而不能不表示歉意,更不能说“活该”;

5、当别人赔礼道歉时,要回答“没关系”或“不要紧”,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能不依不饶,无理取闹;

6、与别人分别时要说“再见”,而不能只顾自己走开,毫无表示。

三、启发学生说说这六个方面的礼貌用语

1、分组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总结

见课前谈话和教学目的。

小学文明礼貌用语(低学段)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称谓。

2、知道日常待客、送客的礼仪。

3、遇到小孩与别人争吵,要学会正确处理,懂得在公共场合的常规礼仪。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掌握不同层次人的称谓。

2、掌握日常待客,送客的礼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家里人你是怎样称呼他们吗?

(讨论发言)

2、你们还知道对老师的爱人怎样称呼吗?

到其他单位去遇到人又怎样称呼呢?

二、新授

1、学会掌握不同层次的人怎样称呼。

⑴对教师(男或女)的爱人称“师母、阿姨”或“师父、伯伯”。

⑵对比你爸爸大或小的一般人,称“伯伯”或“叔叔”,对和你妈妈上下年纪的人一般称“阿姨”。

⑶到其他单位(如工厂)遇到工人,应称“师傅”,若你知道师傅的姓,应称“×师傅”,绝不能喊名道姓。

⑷和邻里早晚见面,要互相招呼,不能行同陌生人不理踩。

⑸演练巩固所教内容的实际操作。

2、掌握日常待客、送客的礼仪。

⑴讨论:

如有客人来你家,你应怎样操作。

⑵待客、送客一般礼仪。

客人进屋,主人应放下手中的工作,起立热情迎接,必要时要向家庭成员一一介绍给客人。

待客应让座、敬烟,敬茶时应双手端送,放在客人手上。

送客人应送到大门外,主人要为客人开门,让客人出门后,在门口相送。

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⑶提出问题,让学生操作回答。

如有陌生客人来你家(你父母不在家)你应怎么办?

3、公共场合的相互体谅。

⑴若你带弟妹或小孩到公园里玩,你应怎样教育他们?

当你小孩与别小孩争吵,你应怎样教育?

⑵讨论,回答:

①遵守公园秩序(注意公共卫生)。

②玩儿童游乐设施,教育小孩不要任性;与别人小孩一起活动。

③遇小孩争吵,先应教育自家弟妹或小孩,不能袒护;即使错在对方,也应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

二、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礼仪?

 

小学文明礼貌用语(高学段)

目的要求:

1、学会掌握在公共场合注意有关礼仪。

2、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有关知识;做到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不歧视残疾人,不损伤他人的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1、公共场合的常见礼仪。

2、尊重外地人风俗习惯,不歧视残疾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

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在公共场合的常见礼仪。

二、新课

1、公共场合的礼仪。

⑴公共场所卫生要怎样?

在开大会或座谈会时,我们应该怎样?

讨论结语:

公共场所卫生要主动打扫;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

保持整洁。

在开会时,要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搞小动作,不吃东西,不看书报,不随便出出进进,坐姿要端正,不左右晃动。

⑵在公共晒台上晒衣服,公共房间开电视,收音机,录音机,谈话,以及在公共场所上厕所等方面要注意什么?

讨论回答:

公共晒台上晒衣服,先照顾背阳户,晒湿衣服不要紧贴邻居晒的干衣服。

公用房间要照顾别人休息;切忌高谈阔论,如开电视,尽量调低音量。

公共场所上厕所后,要扣好裤子门襟,不要边走边扣;注意文明形象。

⑶夏季公共场所男女穿戴应注意哪些方面?

讨论回答:

夏季公共场所不打赤膊或穿汗背心,三角裤,拖鞋;女性也不要穿低胸露背,超短裙等怪服装。

⑷遇见熟人,与人交谈,行握手礼应注意哪些礼展出?

讨论回答:

在公共场所遇见熟人应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路遇交谈,不宜太长,以免打扰他人办事。

行握手礼时要脱手套,在接待女同志时男同志一般不宜先伸手求握,且握手时间不宜过长。

⑸向别人询问,动用别人日用品要怎样?

讨论回答:

向别人询问应主动讲“请问”,别人作答后应“道谢”。

动人邻居日用品,必须先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2、尊重外地人风俗习惯,不歧视残疾人。

讨论:

在尊重他人风俗习惯,对待残疾人等方面,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

如有人生活上有很多禁忌,你持什么态度?

说些什么话?

有人身体残疾你开过什么玩笑?

讲些什么话?

如有些单亲家庭或孤儿甚至是抱养的儿童,你过去讲些什么,甚至骂些什么?

通过以上启发,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种种做法是不对的,是不文明行为,不礼貌行为,应彻底改正。

正确的做法是:

对外地的风俗习惯要尊重,不歧视和嘲弄外乡的人,不要以别人的残疾、生理缺陷开玩笑,或以此起绰号,损伤他们自尊心,不随便玩弄残疾人用的工具。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大家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二、小结。

1、复述本节课学习内容。

2、作业:

我们在商场上挑东西时要怎样?

当挑选商品不中意时又怎样?

 

低年级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教学目的:

1、从小知道爱国爱家,养成尊重长辈,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的好习惯。

2、从小学会生活自理,爱劳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从小学会爱国爱家,尊敬长辈,珍爱生命,生活自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想一想老师给你们提出几个问题,说一说,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

①你上学、放学回家(或外出)给父母亲打招呼了吗?

②你每天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用餐的……吗?

③你在父母亲面前说谎话了吗?

④你的好朋友多吗?

⑤遇到有小朋友做坏事,你敢说吗?

你遇到过坏人吗?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二、传授新课

我们低年级小朋友在校外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1、每天坚持收看少儿节目,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外出)上学放学回家要主动和家人打招呼。

3、在家学会主动学习,自觉完成家庭作业。

4、早睡早起,早晚刷牙,按时用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校外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6、与小朋友和睦相处,不说谎话,不拿别人的东西。

7、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遇到坏人要沉着,先想办法自我保护,再打报警电话,记住“匪警110”。

三、提高训练

(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再分组活动)

活动1:

外出主动给家人打招呼。

如:

小明去上学,就去给妈打招呼,“妈妈我去上学”。

妈妈说:

“不要在路上玩。

”小明说:

“晓得”,“妈,再见”。

小结:

这个活动使小学生外出要和家人打招呼,以免大人耽心。

活动2:

自己的事自己做。

(说说自己一天生活自理的情况)

如:

小叶早晨起床后,自己刷牙,洗脸,用早餐,再去上学,放学回家,先完成家庭作业,吃晚饭后自己打水洗手脚,再打开电视看少儿节目,看完电视就睡觉。

小结:

这个活动,使小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要学会自己做。

还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3:

学会自我保护

如:

某星期天,一个小朋友在屋附近的马路上玩耍,一个陌生男子拿着有“迷魂药的糖果”给他吃,这个小朋友高兴地吃下了糖果,慢慢地睡觉了,坏人就把这个小朋友背走了。

小结:

这个活动告诉我们,遇到不认识的陌生人,不随便拿别人的糖果和果汁,以免上当。

四、教学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4—6年级)

教学要求:

1、规范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表现,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2、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并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行为认知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情感目标:

获得内心的体验过程,体验行为规范的价值。

行为目标:

行为文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

幻灯或CAI式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抢答:

匪警电话是火警电话是

交通事故电话是医疗急救电话是

2、提问:

以上电话大家是怎样知道的?

你还知道哪些公益电话。

3、小结:

同学们都不错。

大家基本上记住了这些公益电话,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方便与帮助的。

二、议一议,答一答:

1、大家每天课余时间都看些什么电视节目?

为什么你喜欢它?

2、大家课余时间都看些什么书?

为什么?

3、大家每晚几点睡觉?

几点起床?

4、大家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

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吗?

5、大家在家做了哪些家务劳动?

你有没有什么“绝招”能不能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6、到目前为止,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去哪里干什么?

是一个人还是有人陪伴?

是乘船还是搭车?

有没有遇到什么情况?

如果有,你又是怎么解决的?

7、在旅游风景区应注意什么?

说明:

以上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说一点算一点,说后可以再补充,教师适时点拔,主要让学生在交流时获得心里的体验过程。

(也可以补充一些其它校外行为问题)

三、感受情意,指导行为

1、播放课件:

⑴内容:

一老人不慎摔倒路上,小明路过,老人求助,小明不理。

⑵指导明理:

碰到这样的事,小明做的对不对?

我们应该怎么做?

⑶小表演:

根据课件情景进行正面表演。

2、播放课件:

⑴内容:

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学生在公路上玩耍戏闹,不守交通规则。

⑵指导行为

提问:

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为什么?

⑶小表演:

根据课件中的情景进行正面表演(整队,带队,齐步走,唱歌)。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在校外的日常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