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合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17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碳的化合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的化合物.docx

《碳的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的化合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碳的化合物.docx

碳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秋季班(学生版)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16

课型

复习

课题

碳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钙的性质;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50mins

2

课堂小憩

5mins

3

典例解析

40mins

4

师生总结

10mins

5

课后作业

mins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收集);溶解度:

可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受热时易_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1)不可燃、不助燃

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中,蜡烛熄灭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例:

(金属镁燃烧灭火只能用沙土覆盖)

【注意】能使带火星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CO2,还有可能是N2

(2)与水反应

现象:

遇到紫色石蕊变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极不稳定,振荡或受热易分解

现象:

加热后,石蕊__________________

(3)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产生沉淀后,继续持续性通入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碳酸氢钙

可溶于水。

用途:

①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②CO2与石灰乳的反应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

思考:

可否使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

为什么?

 

(4)光合作用

跟绿色植物发生的光合作用

用途:

注:

CO2虽然是一种温室气体,但不是污染气体

(5)工业原料

制造冶炼金属原料CO

【练一练】

1.下列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D.氧气可以用来做燃料

2.下列属CO2化学性质的是()

A.CO2密度比空气大B.CO2可与水反应

C.CO2可制干冰D.CO2没有颜色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溶解性:

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收集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收集CO可否使用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为什么?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家用煤气、气体燃料

【注意】点燃前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以免爆炸

(2)剧毒性:

极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送氧气能力,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故在进行与一氧化碳有关的化学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炭取暖务必保持通风,否则将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侦探柯南》中,烧炭自杀或他杀的化学原理)

预防煤气中毒:

管道煤气中会加入乙硫醇这种带有恶臭的可燃性气体,以提醒人们煤气泄漏

【练一练】

1.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A.可燃性B.还原性C.有特殊气味D.剧毒性

2.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A.CO2B.COC.N2D.H2O

三、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初步认识)

(黑)(红)

氧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将尾气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CO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中酒精灯C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序号

实验步骤

目的

1

检验CO纯度

防止CO不纯,在点燃或高温下爆炸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D.试管口倾斜了

四、CO与CO2的检验方式

1.有CO2的检验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

2.有CO的检验方法:

(先除掉CO2,再转化为CO2,最后检验CO)(3步)

将混合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若要检验CO2中是否混有CO,可否采用点燃的方式检验?

【练一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B.通过灼热木炭

C.通过澄清石灰水D.通过灼热氧化铜

五、CO2与CO性质对比

性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组成元素

原子个数比

元素质量比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状态

颜色与味道

密度

溶解度

收集方式

化学性质

可燃性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还原性

毒性

碳元素化合价

用途

【练一练】

1.按碳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CO、CO2B.CO、CO2、C

C.CO、C、CO2D.C、CO2、CO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CO和CO2都用于灭火D.CO2可作为气体肥料

六、碳酸钙(CaCO3)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碳酸钙的高温分解:

(2)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互相转化(溶洞形成的原理)

①形成溶洞,溶解过程

岩石(主要成分:

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缓慢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②形成钟乳石、石笋,沉积过程:

碳酸氢钙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重新变回碳酸钙沉淀

【练一练】

1.向石灰石表面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初步可以判断该气体是()

A.H2B.O2C.CO2D.N2

2.另取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

灼烧后的石灰石表面变白、疏松,可能是发生了()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

3.为测定石灰石灼烧后余下的成分,小组成员将其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冷却后滤去不溶杂质:

将上层澄清的溶液分成两份,在一份中滴入酚酞,发现酚酞变红,说明得到的溶液是

()

A.中性B.酸性C.碱性D.无法判断

在另一份澄清的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发现澄清的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生成了()

A.CaCO3B.CaOC.Ca(OH)2D.无法判断

初步判断该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A.CaCO3B.CaOC.Ca(OH)2D.Ca(HCO3)2

 

喷泉实验

如右图所示,烧杯和胶头滴管内放满氢氧化钠浓溶液,倒置烧瓶内充满CO2气体。

现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中间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我们会发现,烧杯中的溶液迅速流入导管内,在烧瓶上方形成喷泉,至整个烧瓶灌满为止。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其实,烧瓶中产生了这样一个反应:

氢氧化钠溶解度非常大,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烧瓶内的压强急剧降低,使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因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而倒灌入烧瓶,从而形成喷泉。

以下几组气体和实验药品溶液也可用来制造喷泉实验:

气体

药品溶液

SO2

NaOH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HCl/NH3

蒸馏水

H2S

CuSO4溶液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1:

有关CO2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液体变为蓝色

B.CO2与CO互为同素异形体

C.干冰升华会放出大量的热

D.工业上可用锻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

变式1:

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

变式2:

以下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各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考点2:

一氧化碳的性质

例2:

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变式1:

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H2、CO2B.CO、O2C.H2、COD.CO、N2

考点3:

碳的氧化物计算选择题

例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1:

1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1:

2C.1:

3D.2:

3

变式1:

取一定质量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与1mol碳粉混合均匀,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

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A.1molB.2molC.3molD.4mol

变式2:

碳在0.9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

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8molB.1molC.0.9molD.1.9mol

例4:

某有机物32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72克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只含有碳、氢元素

C.只含有碳、氧元素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变式1:

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C+O2→2CO、C+O2→CO2,已知在一定的条件下12g碳与2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的产物是()

A.只有COB.只有CO2

C.既有CO,又有CO2D.无法确定

变式2: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已知该有机物和O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H2OB.CH4C.C2H2D.C2H6O

考点4:

CO还原CuO实验

例5:

有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到Ⅱ中变浑浊说明Ⅰ中反应开始

B.Ⅰ中有红亮的铜生成

C.Ⅰ中参加反应的CO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D.CO有毒,所以实验后应立即停止通CO,再熄灭酒精灯

变式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

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

变式2:

用以下装置进行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用装置甲进行实验,在C和CuO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装置乙进行实验,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盛放的石灰水要足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于装置乙,符合其设计意图的是_______________。

(用编号表示)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C.能测定实验中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D.有效防止了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考点5:

碳酸钙的性质

例6:

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甲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石灰石按图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认为石灰石已分解。

甲同学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

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获得高纯度CaCO3,其流程如下:

(1)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如在路线1中,水可以再利用,流程图上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1.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

2.二氧化碳与下列物质反应有明显现象的是()

A.灼热的炭B.澄清石灰水C.石灰乳D.水

3.实验室需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A.B.C.D.

4.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法:

木炭燃烧B.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

干冰

C.对环境影响:

形成酸雨D.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5.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溶于水中B.溶于澄清的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D.制成“干冰”

6.在反应

中,作还原剂的是()

A.COB.I2C.CO2D.I2O5

7.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B.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C.水分子间的间隔D.水分子运动速率

8.在化学方程式:

中,X的化学式是()

A.CO2B.COC.SO3D.H2SO3

9.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例如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

B.在反应

中,镁是还原剂

C.该反应的实质是镁条与CO2中的O2反应

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10.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C、CO、CO2都具有还原性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1.当我们向紫色的石蕊试液里充入二氧化碳时,我们发现,紫色的试液由紫色变为了红色。

根据我们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实际上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是()

A.CO2B.H2OC.H2CO3D.无法确定

12.一种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气体Y,Y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X,可知()

A.X为O2,Y为CO2B.X为CO2,Y为CO

C.X为O2,Y为COD.X为CO,Y为CO2

13.化学方程式

表示()

A.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后又生成二氧化碳

C.在点燃的条件下,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1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A.组成:

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

都能溶于水,但是CO能燃烧而CO2不能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危害:

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1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可能只有甲烷

16.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一份煅烧使其完全分解,两种方法所得CO2的质量()

A.一样多B.煅烧得到的多C.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多D.无法比较

17.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8.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通人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像中的()

19.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

则a的数值为()

A.3.21B.3.59C.4.01D.7.41

20.现将CO、CO2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

1B.1:

2C.2:

3D.2:

5

21.(选做)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32%,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A.1:

2B.2:

1C.2:

3D.3:

2

22.(2014年闸北区一模考)现有2mol的甲烷(CH4)在3.4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

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A.3.2molB.2rnolC.2.5molD.0到1.7mol之间

23.以石灰石、赤铁矿为原料,进行金属铁的冶炼,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Ⅰ.写出步骤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Ⅲ.B中还含有未煅烧完的碳酸钙。

检验方法Ⅰ:

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B残渣中含有碳酸钙。

检验方法Ⅱ:

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B残渣中含有碳酸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