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44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docx

共建企业学院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

关于技工院校“引企入校”

“引企入校”是当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举措,是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

我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形成了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就业与创业合一“六合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素质教育、产学结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交替为途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在校学习与在职成长结合“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学院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寻找利益共同点,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取得实效。

目前,我院各大类专业都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校企人员互聘;开设了多个企业冠名订单班。

一、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就建立了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年加深,特别是在土建类、水利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师下工地实践锻炼、兼职教师授课、接收毕业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取得了显着成果。

  2012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扩大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校企双方在原合作基础上,按照“互利互动、双向共赢”原则,成立了陕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中国水电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冠名陕建建筑学院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建立“面向社会行业,契约规范约束、定期对话协商、校企共同培养,优先服务企业”的决策、运行、保障等工作机制,实施以“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为基本形式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

该模式突出了“企业引导、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双向选择、双证毕业、企业使用”的特点,两个理事会的理事长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和两个公司的领导担任。

副理事长及理事由二级院系领导及企业部门领导担任。

理事会负责规划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整合校企资源、筹措办学经费等重大事项。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理事会日常工作。

 企业学院实施执行院长负责制,并接受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领导,执行院长由学院分院院长和企业副总经理共同担任,主要负责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兼职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研究等方面工作。

学院下设专业教研室和工作办公室,专业教研室由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办公室由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二级企业学院日常管理工作。

二、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容

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企业学院在校企理事会领导下,围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按照“面向社会行业、校企合作培养、优先服务企业、互惠共赢发展”的办学宗旨,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标准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互派教师和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合作:

1.校企联动,制定培养方案。

“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这是一项长期联系的持续进行的立足本校实施的动态合作方式,学校专业负责人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必须紧密联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人才规格进行充分调研。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须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技术(技能)能力,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适应企业将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目前,建筑工程分院与陕西建工集团共同制定了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见习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级),水利工程分院与中水十五局工程修订了2013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丰富及特长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陕建模式的教学标准、“三融合”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2.行动导向,探索教学模式。

引企入校在实施教学时最大的优势便是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操作演练小组合作等多种,突出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特征,在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3.岗位联通,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工具,是加快课程改革进程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引企入校的重要手段。

为满足陕建建筑学院教学要求,分院与陕建集团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共同启动了系列特色教材编写,其中系列教材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材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企业教材。

教材编写体例有模块式、任务导向及项目形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并渗透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精神。

目前,已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7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初稿。

4.学做合一,共建实训基地。

企业学院在签订协议时明确了双方职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共享,一些基础性的企业技术、行业知识要渗透到课堂。

首先,实训基地应体现技能实训功能和生产研发功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实训基地不能只作为延长企业生产线的平台,或学校完成校企合作任务的形式主义渠道。

其次,确保引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与企业同步,生产过程完全一致,以免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就业完全脱节。

第三,实训过程要体现出序列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校本教材来科学合理地完成实训教学,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和心理特点,又适应企业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

2013年9月,中水三局科研院、检测中心与我院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杨凌分中心。

5、真实情境,共担实践教学。

对于学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原则上在理事单位实施,由院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承担。

引起入校模式下,企业单位承担向院校推荐教学所需聘请的专业人员和指导教师的义务,同时,在企业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方便。

学生在企业的真实情境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可以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以及相关的隐性知识,促进就业。

2013年,水利工程分院18个教学班学生分9批在中水三局承建的省内南沟门水库和亭口水库两个工程项目进行生产实习,累计实习达6000人?

天,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生产实习的现场指导,保证了教学效果。

同时对接收的水利工程学院42名水利类专业毕业生进行排顶岗实习指导和考核。

陕建第五建筑公司也正式启动了陕建五建集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五建班”的教学,校企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6.身份互换,联合培养师资。

成立了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并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合作企业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工程项目进行生产性实习或参加实践锻炼,专业教师以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定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训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先后有14名水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分别被安排在南沟门和亭口两个水利工地各进行了15天的实践锻炼,累计420人天,并由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工程项目部队实践锻炼教师进行了考核,并颁发了实践锻炼证书。

有12名建筑工程分院的教师被安排在陕建第五建筑公司项目部进行实践锻炼,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一致反映本次实践锻炼效果很好。

 7.共同评价,实施双证毕业。

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为学生颁发毕业证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企业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证。

保证每个毕业生拥有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素养合格证、实践技能培训证等证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8.优势互补,共建服务平台。

企业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将企业在全国各地施工项目情况通过共建视频教室转播到学校,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服务。

学校利用校内实训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资源共享,承担企业部分生产任务,并根据实际组建课题研发团队,立项研究,共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合作共建,互惠共赢。

9.有的放矢,共同参与招生。

企业参与学院招生宣传策划,在企业学院的招生工作中,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了学生面试、专业咨询及专业教育,同时,还在二年级中完成订单班。

10.订单培养,实施企业用人。

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订单培养”三方就业协议,学生只要顺利完成学业,企业承诺100%接收。

学习期间,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同时,企业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引企入校合作模式运行

  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的运行涉及二级企业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投入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校企双方在理事会领导下,通过建立系列配套规章制度,明确校企双方责任,规范日常运作行为。

  1.实施协商对话例会制度

 校企合作理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理事大会,审议和商议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合作办学中的重大决策。

企业学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企协商对话例会,在例会上校企双方相互交流信息,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确保校企相互之间信息对接。

  2.建立契约保障约束制度

  通过制定《杨凌职院与陕建集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中国水电合作模式理事会章程》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会议报告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议事协商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工作例会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学生选拔组建规定》等等有关管理制度,规范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和在人才共同培养中的行为.校企双方还签订各项具体合作协议,通过协议约束,细化双方权利义务,强化双方责任,确保企业学院实施的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制运行顺畅。

  3.建立校企互动培训机制

  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企业主动向企业学院投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资源,学校向企业学院输入师资、科技、教学等资源,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培训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企业员工来学校培训提高,组织行业专家开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合作洽谈、成果展示等活动,开发和培育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互动共赢。

  4.定期实施分类评价机制

  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实施分层分级考核评价制度。

理事会作为领导机构,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一次评价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组织实施、运行管理、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

学校和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师资配备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考核。

学院也要对其所属的管理办公室和专业教研室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实施、教学教学改革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

四、引企入校,实施双主体合作办模式实施成效与推广运用

1.实现了以学校单方为主的知识系统化教学为主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情境化教学为主导的转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理事会+企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同进行教学实施、专业评价等工作,使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把实际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性工作过程,构建了职业岗位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的专业教育模式,实现工作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相融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一致。

2.丰富了“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就业面向工作岗位的特点,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充实丰富了水利类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合格”是指面向水利水电施工一线主要技术岗位群,以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合格为目标构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满足岗位群的基本任职要求,学生就业后需要0.5~1年的适应期。

“特长”是指面向水利水电施工一线某一主要技术或管理岗位,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线主要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构建岗位核心能力中的特长课程(动态)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突出技术针对性,凸显某一技术岗位核心能力,实现学生优势就业和定向发展。

3、开发了“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

依托与陕西建工集团成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借鉴引进的英国专业教学标准,本成果按照“引进——消化——吸收——结合——总结——凝练——提升”的工作思路,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情境化模块式资源配置、层次性过程化考核4种理念,对接英国专业标准、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建筑行业职业标准、陕建集团岗位标准4个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以专业办学条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资源标准、专业评价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了“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

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不紧密,专业教学资源配置不规范,缺乏典型性和先进性,专业评价标准不系统,考核内容单一等教学问题。

  4、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通过实施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水利类专业在师资建设方面突破了“单位人”的传统旧观念,按照“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通过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和培训基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转变教师观念,同时积极实施“智力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的引进高素质企业技术骨干人才。

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称号,团队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6门,带动了整个水利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5.形成了顶岗实习“48331”基本运行范式

  按照“试点运行、完善提高、形成范式、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落实四个程序,融通八大环节,突破三大瓶颈,完成三项指标,实现一个目标”为核心内容的“48331”顶岗实习范式。

即按照目标策划、目标控制、目标检查、目标改进四个程序,把顶岗实习贯穿在成立机构、落实制度、选择企业、定员顶岗、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反馈信息、完善模本八个主要环节,破解落实顶岗实习单位难,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难,顶岗实习结果考核评价难三大瓶颈,实现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顶岗实习半年时间保证率在100%、实习对口率90%以上,形成了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到信息反馈闭合循环发展的顶岗实习范式。

 6.构建了校企互惠共建共赢实训基地模式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校企互惠双赢模式,改变传统的校方单向要求为主,企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利局面。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二级企业学院合作企业利益,让合作企业优先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并将企业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氛围,既锻炼了教师,又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

如学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其设计由合作企业陕西天元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施,施工由合作企业中水十五局有限公司建设,监理由合作企业山西成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担任,学院共计向合作企业支付建设费300多万元,企业在合作中赢得一定利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深化了校企合作友谊,真正实现互惠共建共赢。

 7.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的推广运用

构建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其实质是试图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资源共享与责任共担问题,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启动实施引企入校合作工作实践来看,其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理论依据和运行架构设想得到了实践检验,基本上实现了校企双方在知识、信息、人员三方面的共享互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实践证明“引企入校”是企业和学校实现共享双赢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学生良好成才、成功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学院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2013年学院在总结实施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又与陕西建筑集团总公司合作组建了陕西建筑见习学院,与用友集团陕西新道学院合作组建了用友集团陕西新道学院陕西分院,在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专业全面开展引企入校合作办学。

8.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推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建筑工程分院按照“联合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打造教学团队、携手推进现场教学、协同实施双向管理”的原则,与中建三局、陕建集团、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等企业深度合作,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订单班,并以此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进现代企业技术、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积极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

五.体会与启示

1.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要以互惠双赢为基础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双方能否找到合作的结合点和各自的利益点,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只有这样合作才能深入持久。

我院与三家企业的合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就在于我们双方在商谈时就对双方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合作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2.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要界定好双方的产权关系和回报方式

企业学院是以双方共同投资按股份制方式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因此,在合作协议中须界定好双方的产权方式和回报方式,这既是保障双方各自的利益,也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前提。

我院与三家企业的合作协议中,都把双方的产权关系和回报方式界定得非常清楚,这样便消除了双方的后顾之忧。

3.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由于双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碰撞。

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化的本质是流变的过程,在合作中也可以把双方文化的碰撞力进行交融与渗透,转变成推进合作的持续动力,让合作更长久、更有生命力。

4.校企合作需要企业全方位全过程主动参与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这种由学校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开放合作办学的模式,即逐步实现由企业需求定招生计划、由职业标准定课程内容、由技能要求定教学方式、由学习者能力定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的企业全程参与的模式。

总之,引企入校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由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几方面形成合力的重大工程。

引企入校顺利实施需要依托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学校课堂与企业课堂的有机结合,借助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行家里手的引导,真正实现校企联动、合作双赢。

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真正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提升。

支撑材料目录:

1.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建模式”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3.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见习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陕建集团建筑见习学院2013年度工作计划

5.陕建五建集团杨凌职院第一届五建班学生名单、课表

6.陕建合作相关照片

7.中水十五局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水电合作模式理事会章程》

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水十五局校企合作协议书

9.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2013年度工作计划

11.《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会议报告制度》

12.《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工作例会制度》

13.《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议事协商制度》

14.《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学生选拔组建规定》

15.与中水十五局合作相关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