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52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docx

幼儿园成长手册制作心得

6月9日语言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礼物

执教教师

赵红婷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尝试仿编儿歌,配上自己创编的动作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感受祝福和被祝福的喜悦

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儿歌,理解儿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难点:

尝试仿编儿歌,配上自己创编的动作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有仿编儿歌的经验

材料准备:

儿歌:

礼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集体阅读幼儿用书,讨论画面中的内容

二、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三、仿编儿歌

四、尝试将儿歌配上动作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述

1、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礼物》的画面

——图画上有什么呢

——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2、配合儿歌《礼物》的内容,做出手势和动作,问幼儿相关的问题:

——竖起大拇指后,念出儿歌歌词:

“送你一个一,恭喜你上一年级。

”请幼儿回答,希望自己什么时候上一年级

——两手做心的手势,念儿歌歌词:

“送你一个心,祝你永远都开心。

”幼儿回答:

什么事会让你开心快乐

——做拍球的动作,念儿歌歌词:

“你一个球,带你去找新朋友。

”请幼儿回答,上小学后,希望结交怎样的朋友

3、带领幼儿一起做手势动作念儿歌

4、幼儿畅想自己上小学之前对朋友的祝福,并将之仿编成儿歌的句子。

——你们快要上小学了,有什么话要对你的好朋友说吗请你将你的祝福来编成儿歌。

——请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儿歌句子大声的说出来。

5、将幼儿仿编的儿歌记录在纸上,然后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手势表现新的内容,最后一起边做手势,边念仿编的新歌

——请你配上动作将你的祝福大声的说给好朋友听,好吗

6月9日音乐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三个小和尚

执教教师

赵红婷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的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内部结构)和三幅图片(外部结构),来记忆动作顺序。

3.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重点

难点

根据音乐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的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内部结构)和三幅图片(外部结构),来记忆动作顺序。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已有挑水,抬水等动作词汇和生活经验,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

材料准备:

音乐,图片,故事《三个和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练声活动

二、故事导入

三、创编活动

四、欣赏活动

五、表演活动

六、结束活动

一、复习歌曲《买菜》《龟兔赛跑》

二、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三个小和尚不同的个性化动作。

1、教师结合图片,通过提问让幼儿回忆说出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情绪。

教师:

三个小和尚说了什么内容一个和尚挑水喝时他的心情怎样快乐。

两个和尚抬水喝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气。

三个和尚没水喝时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受。

2、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快乐、生气、难受三种个性化动作,并分别与三幅图匹配起来。

教师:

谁会用动作表现刚才我们说的三种情绪。

3、教师提供同伴,让幼儿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三、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结合音乐结构和形象进行动作创编。

1、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A段),感受A段音乐的结构。

2、幼儿欣赏音乐第二遍,继续感受A段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它的特点,想象与哪个故事情节匹配。

教师:

你觉得这段音乐像故事中的哪个情节

3、教师利用图的内容,让幼儿记忆动作顺序,幼儿集体配玩水动作。

4、幼儿集体听音乐表演A1段音乐。

师:

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一个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时的快乐的动作和表情做一做。

5、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完整地表演A2段音乐。

6、幼儿完整地听音乐表演A3段音乐。

7、幼儿听A段音乐。

完整地表演三个小和尚挑水、抬水、没水喝等动作,教师用语言和动作加以提示。

四、欣赏B段与A段音乐。

教师:

你们来听听哪一段是动脑筋的音乐,哪一段是他们合作挑水的音乐。

1、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脑筋、握手言和的动作。

2、教师通过提问,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动脑筋想出各种取水的方法来表现小和尚团结协作共同取水的情节,并启发幼儿三人一组。

用组合动作进行表现。

五、幼儿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完整、合拍地进行表演。

1、幼儿听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完整地表演一遍。

2、幼儿创编结尾造型并进行表演,教师在幼儿跟不上的地方及时幼儿。

3、教师采用退出的方法,让幼儿完整的主动的练习动作,享受表演的乐趣。

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

教师:

为什么到最后三个小和尚没水喝,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做(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的道理。

6月11日数学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跳得有多远

执教老师

赵红婷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远和近,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受同样的距离,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数值也不同,感受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3、能与同伴合作,准确,细致地进行测量并记录。

重点

难点

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远和近,并学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初步感受同样的距离,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数值也不同,感受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有过测量工具的经验

材料准备:

测量小木棍,短绳,纸条,铅笔,纸条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游戏导入

二、幼儿用小木棍测量并记录结果

三.幼儿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感知不同结果。

四、教师小结

1.游戏“看谁跳得远”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跳远比赛。

引导幼儿站在画有相同起点的线条后面起跳,和同伴一起进行跳远比赛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已与同伴跳的距离的远近。

师:

你和好朋友谁跳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思考:

除了用眼看,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证实比赛结果,知道自已跳得有多远

(引导幼儿回忆在家中成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小木棍。

师:

这些小木棍能帮助我们测量吗

让幼儿尝试用小木棍测量自已和同伴跳远近,并进行比较。

2.学习用小木棍测量远近,验证并记录自已跳远的距离。

幼儿用小木棍测量自已跳远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教师带领大家观察幼儿的记录,并请个别幼儿再现测量的过程,集体验证。

(在验证中,教师引导幼儿明确测量的规则。

从起点开始,用小木棍一个接着一个量,一直量到终点)

幼儿再次跳远。

幼儿自由选定一个固定点,画线记录起始和落脚处,用小木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已跳远的距离。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是否用小木棍首尾相接进行测量,提示幼儿记录自已跳远的结果。

鼓励幼儿将测量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

记录好后请把你刚才跳远的事廛给旁边的朋友听。

展示一组幼儿的测量记录(放大样),引导幼儿观察,并根据记录再比一比,班级中谁跳得最远(记录中数字大的幼儿跳得最远)

3.测量某一物休,感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提供多种长短不同的测量工具)

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测量工具。

(短绳,纸条,铅笔等)并讨论。

师:

可以有这些物体测量吗

介绍测量任务。

师:

量一量桌子有多长并记录。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已的方式记录。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师:

为什么大家都量了同样的桌子,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为什么用纸条测量的结果要比用铅笔测量工具不同,让幼儿初步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函数关系。

教师小结:

测量相同的物体,由于使用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量得到的数值也不同,测量工具长的测量数值要比测量工具短的测量数值少。

6月10日[美术]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我画你,你画我

执教教师

齐霏

1、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1、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

重点

难点

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

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有绘画人物的经验

材料准备:

不同人物脸型的范画、画笔、铅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游戏活动

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

三、幼儿操作

四、展示与评价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让大家猜一猜。

(如,他的脸比较长、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二.引导幼儿说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你喜欢的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

——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人的脸,再与范画中的脸型相比较,看与哪一张脸相似。

三、你画我,我画你

——引导幼儿为自己的好朋友画一张画像,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

如:

脸型、眼睛的大小,眉毛的粗细,特别的地方(黑痣、大鼻子、招风耳等)

——幼儿两人一组,坐在对面的位置,边画边观察自己的好朋友,教师提醒幼儿画同伴的脸部特征(胸部以上)

四、作品展示,幼儿互相交流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2.猜猜我画的是谁。

6月11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健康日

执教教师

赵红婷

活动目标

1、知道爱牙日、爱眼日、爱耳日都是和健康有关的宣传日。

  

2、能从自己做起,爱护眼睛、耳朵、牙齿等主要器官 

3、愿意向大家宣传健康知识,尝试设计健康日的宣传用语。

重点

难点

重点:

知道爱牙日、爱眼日、爱耳日都是和健康有关的宣传日。

 

难点:

能从自己做起,爱护眼睛、耳朵、牙齿等主要器官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

制作宣传专栏的材料,纸、笔、图片、照片等材料。

与健康日有关的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猜谜语

二、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三、了解健康日的由来

四、幼儿讨论

五、设计宣传海报

一、念谜语,猜测五官,记录五官的形象。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测,教师画出五官形象。

  

二、讨论五官的重要,引出健康日。

  

1、教师:

这些器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教师:

五官太重要了,没有眼睛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一切,成了瞎子;没有耳朵我们就听不到周围的声音,成了聋子;没有牙齿我们吃东西就就咬不动,就没有办法吃东西。

怎样让大家来关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牙齿呢  

三、阅读图文,了解健康日的由来。

  

1、教师在眼睛、耳朵和牙齿图片上方写上具体的日期,并鼓励幼儿阅读。

告诉幼儿这是健康日,启发幼儿想一想:

写在眼睛上方的日期表示宣传什么的日子呢 

2、教师小结:

为了让大家重视和爱护眼睛、耳朵和牙齿,就要加强爱健康的宣传教育,因此专门设立了爱牙日(9月20日)、爱眼日(6月6日)、爱耳日(3月3日)作为健康日。

  

3、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健康日的日期。

  

四、带领幼儿观察关于健康日教育方面的图片,加深对健康日的认识。

  

五、组织幼儿讨论,加深认识。

  

1、教师:

为什么要宣传健康知识呢为什么要是设立爱眼日、爱耳日和爱牙日呢  

2、教师:

我们怎样保护好眼睛、耳朵、牙齿呢在健康日这天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3、小结:

在爱眼日、爱耳日和爱牙日这些关于健康教育的日子里,我们要向小朋友宣传、还要向大人宣传,可是在幼儿园、社区内张贴宣传画,布置宣传橱窗,讲述宣传健康的重要性。

  

六、启发幼儿设计健康日宣传栏。

  

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确立一个主题,按照爱眼日、爱耳日和爱牙日三个版块设计宣传内容。

教师巡回观察,解决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

最后将宣传栏布置在活动室内,让幼儿自己介绍宣传栏。

6月12日体育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快乐的小袋鼠

执教老师

齐霏

活动目标

1、练习两个人合作、协调地向前行进跳,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2、愿意与小伙伴协商分配角色,体验两人协调一致的快乐。

3、主动整理使用过的玩具、器械,感受游戏中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练习两个人合作、协调地向前行进跳,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会双脚并拢跳,落地

材料准备:

1、场地周围贴有袋鼠图片。

2.小布口袋若干,大布口袋若干。

3.塑料筐为幼儿人数一半,装有6块大积木。

4.背景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热身操开场

二、练习两人合作行进跳。

三.玩游戏“小袋鼠盖房子”

四、放松游戏结束

1、幼儿听音乐进场

——听音乐两名幼儿合作开火车:

直线开—踮脚尖开—左转弯开—右转弯开—慢开—快开。

——听音乐做“小动物模仿操”。

2、模仿“小袋鼠”,两名幼儿合作跳。

——教师:

你们看,我们来到哪里了

——幼儿单独学小袋鼠跳。

——教师:

袋鼠妈妈想和宝宝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请你们两人合作,先商量一下谁做袋鼠妈妈,谁就站在后面,搭着宝宝的肩一起跳。

——幼儿找朋友,两人合作尝试练习跳。

——引导幼儿讨论:

两个人怎样合作才能跳起来

——教师发“袋鼠袋”,提出游戏要求:

前面的幼儿站在袋子里拉住口袋边缘,站在后面的幼儿扶住前面幼儿的肩膀一起跳,跳一会儿在交换位置。

——幼儿尝试游戏,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协商确定两人位置。

游戏中提醒幼儿协调动作,注意安全。

——教师提供大一些的“袋鼠袋”。

教师:

如果两人一起站在这个袋子里,你们能跳起来吗

——幼儿尝试游戏玩法,教师指导幼儿的站位。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两人站在大口袋里怎样跳:

口袋的拿法、两人同时的跳跃方法。

3、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小袋鼠”两人一组,站在“袋鼠袋”里,听到信号后从起点跳到终点放下“袋鼠袋”,两人合抬一个塑料筐回到起点把房子垒好的组为胜。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①听到信号后开始游戏。

②两人要合抬塑料筐回到起点处盖房子。

③每块积木都要用上。

——幼儿自由游戏,并竞赛一次。

4、音乐游戏“袋鼠”。

——教师念儿歌: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相亲相爱。

师幼互相帮属放松身体。

——两人合抬游戏筐和“袋鼠袋”回家。

6月12日科学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温度计

执教老师

齐霏

活动目标

1、认识温度计,通过操作,懂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学会简单测量并能初步认读温度。

3、了解温度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

难点

认识温度计,通过操作,懂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学会简单测量并能初步认读温度。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见过体温计

材料准备:

1、自制温度计。

2、幼儿每人一只温度计,两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3、PPT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猜谜语引入温度计

二、幼儿探究活动,温度高低和液柱的变化关系。

3、学习看度数,并学会测量水的温度。

四、了解生活中温度计的用途。

1、谜语引入,认识温度计。

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样我们生活会用到的东西。

仔细听好“玻璃身体直须长,一根红线在中央,能变长来能变短,人们生活需要它”。

是什么呢(出示温度计)温度计是用来干什么的温度计是什么做的里面什么东西呀(告诉你们这个红色的液柱是加了红色颜料的煤油)

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师:

谜语中有句话是“能变长来能变短”,你们知道温度计上什么东西能变长变短吗(幼儿说)在什么情况下它会变化呢师:

今天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支温度计,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两杯水,你们摸摸看,两杯水有什么区别(幼儿自己动手摸,一杯冷一杯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温度计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变化的。

但是注意哦,拿温度计的时候手要拿着温度计上面,要直直的放到水里。

温度计的下端不能靠到杯子底哦!

会吗(教师示范)还有刚才我们说了,温度计是用什么做的呀玻璃很容易碎的,所以我们小朋友要轻轻地拿、轻轻的放,能做到吗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吧!

3、讨论结果

(1)师:

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做过实验了,你观察到红色液柱变化了吗你是怎么做的(提示:

温度计放在热水里红色液柱是怎么变化的红色液柱向上升说明温度怎么样变高还是变低温度变低了红色液柱会怎样变化)师小结:

把温度计插在热水里,温度升高了,红色液柱就向上升,插入冷水中,温度变低了,红色液柱就下降。

(2)师: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放进热水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红色液柱上升呢(用手捂,嘴哈气,太阳晒等)

4、出示自制温度计,学习看度数。

师:

刚才小朋友都用过温度计了,那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温度计上除了有红色液柱之外,还有什么呢(幼儿回忆回答)师:

你们看,老师也做了一个温度计,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温度计上,还有什么东西讲解℃——这个符号是温度的单位,叫做摄氏度,比如今天的最高气温是19度,我们就叫做19摄氏度。

5、温度计上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数字,横线-刻度)这些线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有的短,有的长,有的最长)你们听出来了吗有几种线(三种)这个线怎么会不一样谁来告诉老师长的线会表示什么意思(幼儿回答)长的线好像和旁边的数字有关系,仔细看好,红色的线动了,看,几摄氏度你怎么知道是20摄氏度哪根线旁边写了20(最长的)再试几次整的度数,让幼儿看度数。

现在告诉老师,现在是多少摄氏度(25)你怎么知道是25摄氏度你是怎样数出来的(一个短的线就是一度)再试几次,让幼儿数度数。

(让幼儿数度数的时候问35℃可能是什么季节的天气,5℃可能是什么季节的天气)2.幼儿自己动手,测量水的温度。

师:

你们都会看度数了吗那请你们来测一测这两杯水的温度是多少,然后告诉老师!

测好后交流:

你是怎么测的要等到红色液柱不动了在看度数。

6、师:

你们都会测水温了吗那既然人们生活需要它,小朋友你们平时有没有在哪里,什么时候看过人们用温度计呢为什么要用到它(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图片一:

病人会用到温度计(教师追问,测体温的有个其它的名字叫体温计)这个体温计很特别,里面不是装的红色煤油,你们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告诉你们,这个银白色的东西叫水银。

你知道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36-37度之间)图片二:

(出示奶瓶、澡盆图片)这里为什么要用到温度计呢测什么的呢图片三:

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温度计呢(幼儿图片大棚蔬菜)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知道这里面为什么会用到温度计吗金鱼缸里为什么也要用到温度计呢

7、师:

原来温度计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处呀!

刚才我们是用的水温计测水温的,小朋友回家可以让家长买一个气温计放在家里,看看每天的气温是多少,好吗

6月13日美术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我长大了做什么

执教老师

齐霏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工作环境及其装束。

2、能把自己所向往的职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尝试选用与人物、环境相应的色彩作画。

重点

难点

观察、了解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工作环境及其装束

尝试选用与人物、环境相应的色彩作画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幼儿了解很多职业环境及其装束

材料准备:

1、各行各业人们工作时穿的服装及其工作环境的照片。

2、彩色笔人手一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完成后的调查表.

二、幼儿相互交流长大后的理想。

三、师幼共同讨论作画的内容,教师交代要求。

四、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五、幼儿互相评价作品。

1、教师:

你知道现在有哪些职业吗(幼儿互相交流各自调查表上的内容并积极讨论)

教师:

他们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经常会用到什么工具(一边交流一边出示相关的图片)

教师小结: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穿的衣服和工作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比如,解放军穿着军装,很威武,他们有时学习,有时操练,有时站岗,担负着保卫国家、人民安全的重任;教师给小朋友传授知识,有时给小朋友讲故事,有时带领小朋友玩游戏;医生穿着白大褂,给病人看病打针;工人在机械旁边生产;农民在种庄稼……大家都在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

2、教师:

请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那时候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3、教师:

请把自己想做的工作画下来。

画面上除了要画自己,还要画什么把自己画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比较好怎样画别人才能看得懂

4、教师:

你可以画从图上看到的职业,也可以画其他职业。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的理想画出来,帮助个别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5、教师:

请你们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猜猜你的好朋友长大了想做什么谁愿意把自己的理想讲给大家听

6月13日[音乐]教育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

爱的密码

执教教师

赵红婷

活动目标

1、通过边玩游戏”爱的密码“边演唱的方式熟悉歌曲旋律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用歌曲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爱与赞美

3、体验同伴间互相祝福的美好情感

重点

难点

通过边玩游戏”爱的密码“边演唱的方式熟悉歌曲旋律

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用歌曲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爱与赞美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

会唱歌曲《毕业歌》《礼物》

材料准备:

音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练声活动

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三、游戏活动:

爱的密码

四、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五、学唱歌曲

六、结束活动

1、歌曲《毕业歌》《礼物》

2、教师向幼儿发送“爱的密码”,引导幼儿的兴趣

——请一名幼儿上台,教师托着幼儿的手背,并用大拇指在其手心按压数下。

——请告诉大家,老师刚才在你的手心按了几下。

——老师刚才按的是爱的密码。

按了四下,意思是说"你很可爱"。

——再请一名幼儿,按6下,意思是"你是我的朋友"。

3、教师提出情境,幼儿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幼儿玩"爱的密码"游戏。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教师:

这首歌是送给谁的小朋友是怎么送祝福给老师的呢一共送了哪些祝福

5、学唱歌曲。

——请幼儿坐成圆圈,,教师给每个幼儿发送"爱的密码"。

——教师再次轻轻哼唱歌曲,吧歌曲中每一个老师都换成不同幼儿的名字,歌曲可以吟唱几遍,把全班幼儿的名字都唱进其中

——幼儿熟悉了歌曲旋律后,幼儿边给同伴发送“爱的密码”边唱歌曲,给谁发送爱的密码,就谁的名字唱进歌曲中。

——当幼儿唱老师时,就给老师发送爱的密码“。

6、幼儿两两结伴,边玩游戏边唱歌曲,将自己的祝福唱进歌中送给同伴,唱完一段后换一个同伴继续唱第二段歌词,老师将幼儿的祝福录下来,以后放给孩子们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