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056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9806年工程热力学真题Word格式.docx

如何控制?

8、简述缩放喷管用作缩放扩压管的可能性。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若二氧化碳气体的状态用范德瓦尔斯方程描述,即p=RT/(v-b)-a/v2,其中R为气体常数,a和b为分子作用力和分子体积有关的系数,求该气体在处于300K和0.2MPa时的质量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之差,即Cp-Cv=?

(设a=0.3657m6Pa/mol,b=4.28×

10-5m3/mol)

2、在较冷的季节,有一个采用电加热的房间的平均温度为10°

C,假如用该机所消耗的功率来驱动热泵工作,它在室外温度为5°

C和水散热器之间工作。

如果水散热气的温度比房间的温度高20°

C,求该房间最大可能的温度是多少?

3、在一个封闭绝热刚体的圆筒内,有一个绝热无摩擦可自由活动的滑板。

该滑板将圆筒分为A和B两个空间。

设初始时A和B内的状态参数分别为:

PA0=0.8MPa,PB0=0.2MPa,TA0=TB0=10°

C,VB0=2VA0,在B室中有一个弹簧机构,弹性力F=1.5Δx,Δx为滑板位移变量,初始时位移变量Δx=0,求该系统内状态参数的终态值。

(圆筒内的气体为空气,绝热指数k=1.4)

4、某直径为D=85mm的水平管道内,空气作绝热稳态流动。

如果在截面1-1处的压力为p1=0.2MPa和t1=220°

C,在截面2-2处的压力为p2=0.1MPa和t2=200°

C。

求气体的流量、两个截面处的流速和该过程中熵的变化。

如果环境温度为20°

C,求流动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

同济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

1、试论述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

对简单可压系统,容积功§

w=pdv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如何表示T-S图上等压线、等容线、可逆绝热过程线的斜率?

3、20℃的空气通过膨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4、试证明工作与温度分别为Th=Tl的两个热源之间的一切不可逆的制冷机、其制冷系数e必定小于两个相同热源的可逆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5、能否不让乏汽凝结放出热量,而用压缩机直接将乏汽压入锅炉,从而减少冷源损失。

提高热效率?

6、汽缸内储有完全不压缩的流体,汽缸的一端被封,一端是活塞,汽缸是静止的,且与外界无热交换。

问:

1)活塞能否对流体做功?

2)流体的压力会改变吗?

3)若用某种方法把流体的压力从2bar提高到20bar,流体的内能是非改变?

焓是否改变?

7、卡诺定理是否意味着:

“热效率越高的循环,其不可逆性就越小”为什么?

8、热泵供热循环与制冷循环有何异同?

二、计算题

1、在M=2的空气流中,当设置的温度计读数为267℃时,空气流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空气绝热指数K=1.4)

2、一燃气轮机用一节流阀控制其输出功率。

设燃气稳定流过燃气轮机期间所经历的是准静态的绝热过程。

当燃气轮机全负荷运行时,节流阀前的燃气压力为4.2×

105Pa,温度为750℃,节流阀基本全开,但压力降低200Pa;

燃气轮机出口处压力为105Pa。

试求

1)全负荷运行下,每千克燃气所输出的净功W;

2)燃气轮机在75%负荷(每千克燃气的净功为全负荷的75%)运行下,求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气压力P’.(设燃气为理想气体,Cpo=1.003KJ/(kg.K),k=1.4,外部机械摩擦不计)

3、现在4Kg,温度为30℃的水在温度为-5℃的大气中逐渐冷冻,试求当刚变为0摄氏度冰时,水(冰)的熵值变化量以及由此引起的熵变?

已知在0℃下冰的融解潜热为333.77KJ/Kg,水的比热容取4.1868KJ/(kg.K)

4、引射器是一种用高压气流引入低压气流并使之压力提高的压缩设备,现在有一台引射器,高压气流自进口1流入,被引射的低压气流自进口2引入,两股气流混合后从出口3流出引射器。

流动时稳定绝热的。

各开口截面上的参数,见图:

进口截面上的流体动能不计,设气体可按理想气体计。

R=287J/(KgK),Cp=1.003KJ/(kg.K).试求可达到的最大比值m2/m1?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选择题(2分)

均值等截面杆两端的温度由分别维持t1、t2的两热源保持t1和t2不变,取此杆为系统,则系统处于()

A平衡状态,因其个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B非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等

C平衡状态,因其个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变,且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的热量

D非平衡状态,因其处于重力场中

某理想气体自状态1经历一可逆多变过程到达状态2,其温度下降,熵增大,则气体()

A压力升高、比容增大;

对外作正功

B压力降低、比容增大,对外作正功

C压力升高、比容减小。

对外作负功

D压力降低、比容减小,对外作负功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定义为Pv/(RT),其值()

A>

1

B<

C=1

D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可大于、等于、小于1

工质不可逆稳态稳流经某控制容积,则此控制容积内()

A储能不变,熵增大;

B储能不变,熵不变

C储能增大,熵增大

D储能增大,熵不变

理想气体的比热是()

A常数

B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但对某种理想气体而言,比热为常数

C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但对某种理想气体某种过程而言,比热为常数

D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但对某种气体某种过程而言,比热是温度的函数

迈耶公式Cp-Cv=R()

B适用于任何气体,但要求定比热

C适应于理想气体,是否定比热不限

D适应于任意气体

容积为1m3的容积中充满氮气(R=0.297KJ/(Kgk)),其温度为20℃,表压力为1000mm,为确定其质量,下列四种计算中哪个正确?

()

有位发明家声称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吸收了100KJ的功,同时向单一热源排出了100KJ的热,这台机器()

A违反了第一定律;

B违反了第二定律

C违反了第一定律或违反了第二定律

D既不违反了第一定律也不违反了第二定律

对于任何一个过程,第二定律要求体系的熵变为()

A正数或零;

B零

C负数或零

D正数或负数或零,但不确定

卡诺定理指出()

A相同温度限内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相等;

B相同温度限内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必大于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C相同温度的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相等

D相同温度的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循环的热效率相等

经不等温传热后()

A热量的可用能和废热均减少

B热量的可用能减少,废热增大

C热量的可用能不变,废热增大

D热量的可用能不变,废热减少

闭口系工质经历可逆过程,系统对外做功20KJ,与外界换热-20KJ,则系统熵变()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已知氢气的最大转回温度为-80℃,则压力为10Mpa,温度为60℃的氢气绝热节流后温度()

A升高;

B降低

D前三种均有可能

压力P1=1Mpa,温度T1=473K的空气流可逆绝热流经缩放喷管,已知喷管喉管截面上温度Tc=394K,出口截面上温度T2=245K,则喷管各截面上最大流速Cmax为()

A313m/s

B399m/s

C974m/s

D677m/s

某绝热蒸汽轮机相对内效率n=0.91,蒸汽在该汽轮机膨胀过程中()

A熵不变;

B熵增大

C熵减少

D不定

简答题(4分)

刚性容器内湿空气冲入干空气,若平衡后温度不变,问容器内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含湿量d和水蒸气的分压力Pv如何变化,为什么?

锅炉汽包里的高压热水进入低压容器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为什么?

试问:

状态方程为P(v-b)=RT的气体,当b为正值时,经绝热节流后温度是否降低?

有人提出一循环1-3-2-1:

1-3是可逆定温吸热过程、3-2时可逆绝热过程、2-1为不可逆绝热过程。

如图所示,其中1,2,3分别为三个平衡状态。

试问此循环能否实现,为什么?

举例说明孤立系统熵增与系统内过程进行方向的联系

计算、证明题(50分)

余隙容比为0.04的压气机空气进口温度为17℃,压力位0.1Mpa,每分钟吸入空气5m3,经不可逆绝热压缩后其温度为207℃,压力为0.4Mpa,若室内温度为17℃,大气压力为0.1Mpa。

求:

(1)此压气机容积效率

(2)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绝热效率

(3)压气机实际耗功率

(4)压缩过程的作功能力损失。

(设空气比热容为定值,Cp=1.004KJ/Kg.k;

R=0.287KJ/Kg.k)

某蒸汽循环按基本朗肯循环运行,自过热器来的新蒸汽P1=17Mpa,t1=550℃,节流到P2=6Mpa,送入汽轮机膨胀作功,然后排入维持在5Mpa的冷凝器,忽略水汞功,求

(1)若蒸汽轮机相对内效率n=0.9,每千克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

(2)循环效率(3)节流及蒸汽在汽轮机内不可逆膨胀而造成的作功能力损失。

(To=290K)

已知:

P1=17Mpa;

t=550℃;

h1=3426.8KJ/(kgk);

v=0.0199213m3/kg;

s1=6.4416KJ/(kg.k);

P2=6Mpa;

h2=3426.8KJ/(kgk);

s2=6.8853KJ/(kg.k);

P=5Mpa;

ts=32.9℃;

h’=137.72KJ/kg;

h’’=2560.55KJ/kg;

S’=0.4761KJ/kg.k;

s’’=8.3930KJ/kg.k;

某种气体服从P(v-b)=RT式中b为常数,若其比热Cv为定值,试证明内能U只是温度的函数。

某应急辅助发电装置主要由高压容器、调压器及气轮机和发电机构成,压力容器中储有P1=13.8Mpa,t1=21℃的氮气,工作时由于调压阀的作用,进入气轮机的氮气压力维持在P2=0.7Mpa,氮气在气轮机内作绝热膨胀,从气轮机排出的氮气进入大气。

若要求发电机在1小时内保持输出功率为75W。

求容器的最小容积。

假设氮气R=297J/Kgk,Cp=1038J/Kgk;

Po=0.1Mpa,to=21℃(10分)

用mg=360KJ/h,tq1=500℃,Pq1=0.1Mpa的废气资源定压加热ts1=27℃,Ps1=0.1Mpa,流量ms=360Kg/h的未饱和水,若废气的终温为37℃,过程中废气压降可忽略不计。

(1)水的终态温度ts2;

(2)废气放出热量的可用能;

(3)以废气为系统求过程的熵流和熵产;

(4)传热过程的不可逆作功能力损失(环境温度为27℃)。

已知:

水P=0.1Mpa,t=27℃,h1=84KJ/kg;

s1=0.3944KJ/(kgk)。

P=0.1Mpa时,h’=417.51KJ/kg;

h’’=2675KJ/kg。

废气可看作理想气体,比热取定值,R=287J/(Kgk).Cp=1.01KJ/(kgk).(12分)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基本题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参数如何求得?

强度性参数和广度性参数有何区别?

简述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热力学含义?

阿紫p-v图上比较技术功、膨胀功和流动功德相互关系?

湿蒸汽和湿空气有何区别?

试述使系统的过程变化可逆的热力条件。

在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能否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完成制冷循环,为什

么?

当空气状态参数关系式服从范德瓦尔斯气体的状态方程时,求出膨胀功的表

达式

计算题(任选二题)

刚性绝热容器运行绝热放气,其为非稳态流动问题。

设容器中储存的理想气

体,且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均为常熟,试建立该放气过程的能量方程和状态参数过程方程式。

某系统气体中蒸汽按多变过程膨胀到原体积的3倍,温度从300℃降到67

℃。

已知每公斤气体在该过程中膨胀功为1000KJ,从周围环境吸热20KJ。

求该过程中的多变过程参数及气体的定压比热和定容。

理想气体氮和氩的混合气体以50kg/min的流量经以加热器热后流出。

设混合

气体流入加热器时的温度为40℃,压力为1.013×

105pa。

流出时的温度为260℃,压力保持不变,如果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比例为40%。

求混合气体的比热和加热量为多少?

空气流入一个渐缩喷管时,进口参数为p1=0.6MPa,t1=600K,管压为

Pb=0.2MPa,出口处的喷管的面积为f1=25cm2。

(1)出口流速和喷管流量;

(2)如果有摩擦,喷管的效率为0.96时,出口流速和流量变化多少?

一、基本概念

试论述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异同点。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热力学平衡有哪些热力学特征。

简述理想气体的假设条件。

写出稳态稳流开口系统的能量方程,并简单分析。

如何提高蒸汽动力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孤立系统熵原理有何用途。

简单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过程是如何进行。

三段不同热力参数的气流在刚性绝热容器内混合后流出。

试求混合前后的内

能、熵以及焓的变化,并求出的口气流的比热。

设三段气流均可当作理想气体处理,其初始状态参数分别是:

气体1:

m1(KJ/h),c1(m/s),p1(KPa),t1(℃):

气体2:

m2(KJ/h),c2(m/s),p1(KPa),t2(℃)

气体3:

m3(KJ/h),c3(m/s),p3(KPa),t3(℃)

有一高速空气气流的初始热力参数为p1=100kpa,t1=27℃,欲使其扩压后将

压力升高到p2=180kpa,试问;

设计时应采用何种扩压管?

进入扩压管的空气流速最小为多少?

同样材料的三块固体,设其物性参数比热为常数,问题分别为T1、T2、T3,

质量分别是m1,m2,m3。

三块固体直接接触达到的温度,采用卡诺热机进行作功时最大可以数去的功以及到达的最终温度。

体,且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均为常数,试建立该放气过程的能量方程和状态参数过程方程式。

二个刚性容器A和B通过如图所示的阀门连接,其中B为绝热容器,初始为

真空,A为透热容器,初试时,其中空气的压力为3Mpa,温度为25℃,有质量1kg,打开连接阀门后,空气缓慢地从A流向B,直到两侧压力相等时关闭阀门。

设空气的比热为常数,绝热指数k=1.4,环境温度为25℃。

(1)二个容器中终态时的温度、压力和质量;

(2)A容器放气过程中与外界的换热量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是非判断题(3)

理想气体定压膨胀系数B=1/T,其单位时1/℃或1/K。

流体在喷管内的流动问题时开口系统问题。

要实现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必须经过工质膨胀作功。

工质完成一个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循环,一定是可逆过程。

理想气体工质历经一个不可逆循环,△S>

0。

气体收缩因子Z取决于气体常数和状态参数P、T。

由水蒸气T-S图可见,在二相区内进行的热力过程一定是定温定压过程。

公式Tds=du+pdv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压力机如果以提高温度为其工作目的,就没有必要采用多级压缩。

只要测到湿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就可以确定湿空气热力学状态。

分析简答题(5)

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范围是什么?

已知初、终状态如何求得多变指数、过程热量、作功量?

由以上结果可知“理想气体已知初、终状态,可以求出功量和热量”,对不对?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采用膨胀阀(节流阀)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是什么?

(在T-S图上标示之)。

如何减少这种不可逆损失?

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必须已知工质的有关哪些资料?

热力学对这些资料有何限制要求?

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稳定流动的开口系统,试推导下列关系:

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

绝热节流、绝热可逆膨胀、绝热自由膨胀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温差传热现象可以归纳为有用能的损失?

什么叫热力学同类工质?

实际应用中如何来判断两种工质是热力学同类工质?

对湿空气热力学状态进行测定,要测哪些参数?

如何根据所测得的参数在焓-湿图上确定热力学状态?

喷管截面变化规律公式dA/A=(M2-1)dC/C对一般工质是否适用?

试证明之。

什么是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有何实际应用意义?

计算题(70)

两个绝热容器A和B,装有某种相同的理想气体,由绝热的管道和阀门相连接,已知各自热力学参数分别为TA、VA、PA和TB、VB、PB,PA>

PB,比热Cv可看作为常数,打开阀门,直接到工质不再流动,关闭阀门。

这时,A、B两个容器中,温度压力分别是多少?

(15分)

10kg空气在汽轮机中膨胀机作功,P1=600KPa,t1=800℃,P2=100KPa,若气轮机中作功Wt=3980KJ,大气温度To=300K。

有用能的损失是多少?

压力为P1=1.2MPa,温度为T1=1200K的空气,以3Kg/s的流量流过节流阀,压力下降到P2=1.0MPa,然后进入喷管作可逆绝热膨胀,已知喷管出口外界背压力为Pb=0.6MPa,环境温度为To=300K,问:

应选何种喷管?

喷管出口截面面积、流速为多少?

因节流引起的作功能力损失为多少?

并表示在T-S图上。

如果背压力为Pb=0.4MPa,应选何种喷管?

喉口面积为多少?

(20分)

压缩制冷循环装置,制冷系数为2.5,制冷量为86400KJ/h,压缩机吸入空气的压力为0.1KPa,温度为-10℃,空气进入膨胀机温度为20℃。

(1)压缩机的功率和出口压力为多少?

(2)制冷机的质量流量为多少?

(3)循环的净功率是多少?

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是非判断题

1、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不变()

2、公式dh=CmdT仅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何可逆过程()

3、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不适用与有摩擦的情况()

4、当多变过程的指数n满足1<

n<

k时,多变比热为负值()

5、热源与冷源温差愈大,热效率愈高()

6、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7、水在大气中喷淋冷却塔时温度能降低到低于空气的温度()

8、对于一渐放型管道,当进口流速为亚音速时,可使气流压力升高()

9、提高初温和降低终态压力均可提高郎肯循环的热效率()

10、理想气体的绝热等温膨胀是可行的过程()

二、分析简答题

1、对于未饱和的空气,它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温度三者之间那个最大?

哪个最小?

对于饱和空气,二者的大小又如何?

试在焓——湿图上表示之。

2、使用T-S图分析说明采用再热蒸汽动力循环的优越性

3、试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p-v图上绝热过程线不相交。

4、试推导理想气体熵变化量的计算公式。

5、试问:

状态方程为p(v-b)+RT的气体,当b为正值时,经绝热节流后温度是否会降低。

6、气缸内储存有完全不可压缩的气体,气缸的一端被封,另一端是活塞,气缸是静止的,且与外界无热交换。

(1)活塞能否对流体做功?

(2)流体的压力会改变吗?

(3)若用某种方法对流体的压力从2bar提高到20bar,流体的内能是否会变化?

焓是否会变化?

三、计算题

1、有报告说一台热机工作与t1=427℃,和t2=277℃两恒温热源之间,当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为5×

10000KJ时,对外做功10KWh,而排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恰为两者之差。

试分析其可能性。

2、已知空气的初状态为V1=0.236m3/kg,P1=6bar,经历一个n=1.3的多变过程后状态变化到P2=1.2bar,求过程中每千克气体的做功量,吸收的热量以及内能的变化量。

设Cp=1.01KJ/(Kg.K)。

3、渐缩喷管入口空气压力为3bar,温度为87℃,流速为100m/s,空气流经喷管做绝热膨胀后射入压力位1bar的环境,问渐缩喷管出口的理论流速可达多少?

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Cp=1.004KJ/(Kg.K).

4、蒸汽锅炉每小时产生P1=20bar,t1=350℃的蒸汽10吨,设锅炉给水温度为t2=40℃,锅炉热效率为0.76,煤的发热值为29700KJ/Kg,求锅炉的耗煤量。

已知P1=20bar,t1=350℃,h1=3137.2KJ/Kg,P2=20bar,t2=40℃,h2=3137.2KJ/Kg.

5、有1千克空气初始状态为:

P1=5bar,t1=150℃,进行下列过程:

(1)可逆绝热膨胀到P2=1bar;

(2)不可逆绝热自由膨胀到P2=1bar;

(3)可逆等温膨胀到P2=1bar;

(4)可逆多变膨胀到P2=1bar(多变指数n=1.2),试求上述过程中的膨胀功及熵变化量,并将上述过程线在一张p-v图及同一张T-S图上。

6、某空气制冷压缩循环,冷源温度为-10℃,大气温度为20℃,空气最高压力为6bar,最低压力位1bar,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