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93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过使用沼气,节约了常规能源;

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消除了农村“三大堆”,减少蚊蝇滋生场所,改善环境卫生;

通过采用“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形成秸秆养畜、畜粪入池、沼渣沼液肥田的良性循环,增加有机肥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四、“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运行流程与方法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猪,猪粪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渣、沼液作为肥料,用于蔬菜或者其他农作物,作为基肥或者追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养殖与种植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沼气池形采用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技术,主体结构为砂石混凝土浇注。

沼气池的运行要注意五点:

一是进出料要适度,10立方米沼气池每天进入的人畜粪便约为20公斤就可满足使用;

二是勤检查,用肥皂水检查各接头,发现气泡立即处理;

三是检查酸碱度,用PH值试纸测试料液酸碱度,正常值在6.8-7.5之间;

四是控制发酵浓度,夏季发酵浓度控制在6%,冬季发酵浓度控制在8-10%较为适宜;

五是严禁将有毒农药及附属产品和电石投入沼气池。

五、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一)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

1、沼气作为生活燃料应用

根据测算,一个三口之家,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投资约2600元,其中国家补贴1200元,个人投资约1400元,每年可产沼气385立方米,可解决全年的烧水、做饭、照明等生活用能,实现农民生活用能燃气化,每年可节约柴草1吨,节煤1.5吨左右。

并能提供优质有机肥20多方,可使3亩耕地增加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300公斤,仅节肥、节能,当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这个项目使全区农民受益,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卫生状况,减少了疾病传播,摆脱了烟熏火燎,降低了劳动强度。

同时,通过“一池三改”并引导改水、改路、改院等,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村小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沼气在农产品贮藏上的应用研究

(1)沼气贮藏生姜的试验

沼气除用于生活用能外,还可以用于贮粮、保鲜、发电等领域。

2009年我们进行了沼气贮存生姜的试验,地点选择在祝阳镇赵汶村,沼气池使用一年,生姜井窖使用两年,每个井窖均为两个贮藏窖,井深6米,贮藏能力均为4000公斤,清空井窖,铲除表土。

CK按常规方法贮存,用5%百菌清600倍液喷洒。

沼气处理的姜井,预先埋设管道,井口密封,预留进出口。

入窖前,先通气两天,密封3天,通风3天,待沼气逸出后生姜入窖。

在小雪前后姜井密封时、每次入窖取姜后,均通沼气一天;

贮存期间气温超过20℃时,每月通沼气一天,然后密封。

从结果中看出,沼气处理的生姜,虫害发生率为0,姜块外形明显优于对照,提高了商品性;

同时,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储藏成本,彻底解决生姜储藏过程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见附录1)。

分析原因,由于沼气中CH4和CO2含量高,含氧量小,且甲烷无毒,不会造成有害物质残留,一方面杀死蚊虫,防止姜蛆出现;

另一方面可控制生姜呼吸强度,降低发芽率。

(2)沼气贮藏粮食试验

粮食害虫在缺氧的环境中会失去生存能力。

沼气中氧的含量仅为0.23%左右,而粮食害虫在沼气储蓄过程中氧的含量在5%以下时就不能存活,同时,沼气对粮食不会污染,也不影响发芽。

贮粮的方法

1.按1立方米粮堆用1.5立方沼气。

2.用塑料薄膜袋或其它不漏气的袋子装粮食,袋子上下各装一条塑料管,下面管子作沼气的输入管,上面的管子作排气管,输入沼气后,在排气管上试火可以点燃说明空气已基本排出了,即可密封进、出管口。

3.注意:

保存的粮食必须晒干,含水量要小于13%;

经常检查储粮的袋子是否密封好,是否漏气。

同时注意防火。

(二)沼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人畜粪便和秸秆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残留的渣和液统称为沼气发酵残留物,俗称沼肥。

由于经沼气发酵处理后,一方面抑制和消化了有害病菌和虫卵,又富集了养分。

沼渣的有机质含量为40-60%,腐植酸10-20%,全氮1-2%,全磷0.4-1.2%,全钾0.6-2.0%,沼液中全氮0.03-0.08%,全磷0.02-0.07%,全钾0.05-1.40%,而且全为速效的,富含的维生素、激素等转化成能为动、植物利用的形态,所以沼气发酵残留物适合作饲料、肥料和食用菌等的栽培料。

施用沼肥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处理

PH

有机质%

总氮

%

总磷

有效磷/

(mg.kg-1)

容重/

(g.mm-3)

孔隙度/%

吸湿水

/%

对照

6.85

1.040

0.064

0.069

13.2

1.44

45.69

2.46

沼肥

6.80

1.210

0.068

0.110

14.4

1.41

46.59

3.35

实践证明,沼肥不仅是优质有机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本项目对沼液、沼渣的养分及施用沼肥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测试。

沼渣在生产中主要用作基肥,有时也作为追肥;

沼液的用途最广,应用方式最多,两年来的试验证明,它既可以做叶面喷肥,又可以做追肥;

既可以喷施,又可以浸种;

既有肥效,又能杀菌杀虫,尤其在蔬菜栽培上,更显示了其奇特的功效,具有增加产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蔬菜品质的多重效果,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沼肥在蔬菜及其它作物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1、芹菜使用沼肥增产效果试验

试验设在良庄镇北宋塑料大棚内,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设2个处理,A:

沼肥560公斤/亩作基肥用,生长中期用沼液兑水作叶面喷施。

B:

对照农家肥200公斤/亩+复合肥60公斤作基肥。

重复三次,4月12日移栽,6月13日收获(见附录2)。

从结果看,芹菜施用沼肥后,可显著增加产量398公斤/亩,增加收入58元;

同时,可显著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肥力,增加土壤供肥潜能。

2、沼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

试验设在良庄镇北宋蔬菜区,设6个处理A1,A2,A3,A4,A5,A6,重复五次,沼渣作为底肥,移栽前一周内使用;

沼液作为追肥,根据生长特性进行多次追肥。

化肥按每亩46%尿素24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50%硫酸钾28公斤配比使用(见附录3)。

生长期内共进行了三次采摘,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A3,A4,A2,A5,A6,A1.即使用80%沼肥—20%化肥处理的产量最高。

通过对产量的方差分析和LSD法多冲比较法比较,结果表明:

A3与A4,A6与A1差异不显著,其它两处理之间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因此,单就产量而言,A3与A4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

3、沼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设在马庄镇南苏村农户田内,设三个处理,A:

化肥(CK)(每小区二铵0.5公斤,磷肥0.75公斤);

B:

沼渣(每小区75公斤);

C:

沼渣(每小区75公斤)+沼液(在出苗、现蕾、开花、成熟期各喷一次浓度为50%的沼液)。

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20m2,4月15日播种,统一施用农家肥75公斤(见附录4)。

结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准,又经新复极差测验,对结果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处理C,B,A的差异都达到5%的显著水平,但B处理和A处理没有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所以在大田生产中以沼渣+沼液为主进行推广。

4、白萝卜浇施沼液试验

白萝卜每亩用沼液2000公斤分四次浇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产量与猪粪及复合肥相当,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说明猪粪经发酵后,既提供了沼气又没有降低肥效,但是,沼液加复合肥均比其他处理有显著增产作用;

追施沼液成本低,产品硝酸盐积累少,比传统处理低123.6mg·

kg-3,下降23.6%(见附录8)。

5、沼液浸泡大蒜种试验

采用浓度80%的沼液,浸泡大蒜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出苗整齐,对蒜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沼液浸种与对照比较达极显著水平,每亩增加产量50-12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6.00元计算,折款300-720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见附录7)。

6、沼肥桑树浇施沼液试验

桑园春季采用距树根20cm分次浇施沼液,每亩增加桑叶产量100公斤,按每15公斤可产茧1公斤计算,可增加蚕茧产量6.67公斤。

2009年收购价格24元/公斤,可增收160.08元;

按每亩节约化肥成本40元,两项合计共增收200.08元(见附录5)。

7、沼肥在甜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从甜玉米应用沼肥试验结果来看,生长期间没有太大差别;

室内考种结果施用沼肥后各种性状均好于单用土杂肥和化肥;

品尝结果表明,施用沼肥的甜玉米冷冻后品质最佳,甜度和风味是最好的,由此看来,在甜玉米生产上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沼肥技术(见附录6)。

8、不同浓度沼液浸泡麦种对比试验

浸种方法及时间。

播种前1天将精选晾晒过的小麦种子分成4等份,其中3份用于沼液浸种,1份用于常规浸种,将3份小麦种分别装在3个容器内,分别用100%、50%、25%三种不同浓度的沼液浸泡,容量以淹过种子为宜,连续浸泡10个小时,浸泡后,倒掉沼液,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并将种子摊在席子上晾干种子的表面水分。

另外1份种子按农户习惯进行常规浸种,用作对照(ck)(见附录9)。

(1)因为沼液内含有水溶性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和吲哚乙酸、赤霉素、维生素B等作物,所以沼液浸种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提高抗旱能力和提高成苗率,麦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增强,产量增加。

4个处理中处理2最佳,即用50%沼液浸种小麦。

从实收产量看,100%沼液浸种小麦比对照增产4.8%,50%沼液浸种小麦比对照增产24.2%,25%沼液浸种小麦比对照增产18.0%。

(2)因为不同颜色、透明度和浓度的沼液比重不一样,所含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的多少就有差异。

所以在进行沼液浸种时,要根据沼液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

如试验中采用的沼液为黑褐色,根据资料显示比重在1.005至1.007之间,则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由试验结果得出,50%的沼液浓度是最合适的(如沼液透明或半透明、黄褐色,比重在1.002至1.005之间,一般采用原液)。

9、沼液作追肥生产无公害韭菜试验研究

从试验过程中对韭菜长势的调查记载分析来看,沼液浸过种的韭菜苗势壮,无病害,叶色浓绿,病虫害极少。

可以增强韭菜的长势,提高抗病虫的能力,植株叶色浓绿、株高、品质好,提高了商品性(见附录10)。

沼液使用量较高的其产量也高,每次浇施12公斤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89.01公斤,高于清粪水,比对照增产15.69%,其余用量增产幅度低于清粪水。

每次追施沼肥以每亩地800公斤最好,增产幅度最高。

六、结论

1、利用沼气贮存生姜,可使姜块乳头饱满、色泽光亮、无虫咬、无发芽、无有害物质残留,商品性好,价格比对照每公斤高6元,每窖可多收入2400元。

2、在马铃薯、辣椒、芹菜、白萝卜、韭菜等蔬菜上施用沼肥后,平均每亩可增加产量412公斤,增加收入523元;

同时,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显著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肥力,增加土壤供肥潜能。

3、桑园春季采用距树根20cm分次浇施沼液,每亩增加桑叶产量100公斤,按每15公斤可产茧1公斤计算,可增加蚕茧产量6.67公斤,可增收160.08元。

4、采用浓度80%的沼液,浸泡大蒜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每亩增加产量50-12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6.00元计算,增加效益300-720元。

5、品尝结果表明,甜玉米施用沼肥后各种性状均好于单用土杂肥和化肥,冷冻后品质最佳,甜度和风味是最好的。

6、沼液浸种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提高抗旱能力和提高成苗率,麦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增强,产量增加。

以50%沼液浸种小麦增产24%最高。

7、该生态农业模式科学、规范,减轻了化肥农药污染,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绿色食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8、施用沼肥关键技术措施

(一)沼渣主要用作基肥,根据不同的作物,一般每亩2500-3000公斤,才能达到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要。

沼气池一般2-3年才能大出料一次,所以,在生产实际中最好与沼液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二)沼液作为追肥使用时,按生育期分次使用,可用原液,一定要远离作物,一般20厘米左右,以免烧坏植物根茎,也可以按50%浓度浇施或者随水浇施;

作根外追肥时,一定要兑水,根据不同农作物,浓度掌握在30-50%;

浸种时可根据不同作物,采用不同浓度,一般蔬菜类种子浓度为60-80%,粮食类种子浓度为50-60%。

两年来,项目技术小组按照课题任务要求,围绕“三沼”综合利用,做了大量的调查、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制订了科学有效的应用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课题各项指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条件有限,作物种类太多,试验做得还不全面,一些新技术还未得到推广应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扩大应用规模,为我区生态高效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