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154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一中届高三月考理综试题Word下载.docx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大,结构变的更复杂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B.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C.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D.道尔顿、李比希、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丙酮与盐酸的混合液作展开剂,对Fe3+与Cu2+用纸层析法分离时,Fe3+移动较快

B.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C.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可以向一定体积的果汁中滴加碘水,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

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D.快速分离氢氧化铁胶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可用抽滤法

9.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

原子半径X<

Y<

W<

R<

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X2Y分子间存在氢键,故X2Y比X2W稳定ks5u

C.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2B与A2B2型化合物,且A2B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10.固体电解质是具有与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相当的一类无机固体。

这类固体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

目前固体电解质在制造全固态电池及其它传感器、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如RbAg4I5晶体,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室温导电率达0.27Ω-1·

cm-1。

利用RbAg4I5晶体,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

被分析的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得知O2的含量。

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

A.4AlI3+3O2=2Al2O3+6I2B.I2+2Ag++2e—=2AgI

C.Ag-e—=Ag+D.I2+2Rb++2e—=2RbI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命名为2,3,4—三甲基—5—丙基庚烷

B.邻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是同分异构体,但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

C.塑化剂的种类很多,其中一种塑化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可知该塑化剂该塑化剂在人体内会彻底水解产生2种有机物

D.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3种二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氢元素有1H、2H、3H三种同位素,氧元素有16O、18O两种同位素,则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有30种。

B.能够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C.已知反应:

2(CaO·

MgO)(s)+Si(s)

CaSiO4(l)+2Mg(g),在密闭的还原炉内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将还原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是Mg(g)的浓度将升高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

X

498.8

176

D.已知

 

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则X的值为460

1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14.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减小至零,如下图所示。

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15.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甲光和乙光,相距为d,斜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上,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时

A.若甲为紫光,乙为红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一定小于d

B.若甲为紫光,乙为红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可能小于d

C.若甲为红光,乙为紫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可能大于d

D.若甲为红光,乙为紫光,则两条出射光线间距离一定小于d

16.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假设两行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公转周期大

C.“神舟星”的加速度大D.“神舟星”受到的向心力大

17.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振幅为2cm,波速为10cm/s,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相距15cm的两质点a、b,某时刻均在x轴上方距离x轴1cm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时刻起,经过1.5秒钟a质点运动到b位置处

B.此时a、b两质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速度可能为0

D.b质点可能比a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所示,A与B两个物体用轻绳相连后,跨过无摩擦的定滑轮,A物体在Q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物体移到P位置,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由Q移到P后,作用于A物体上的各个力中增大的是

A.地面对A的摩擦力B.地面对A的支持力

C.绳子对A的拉力D.A受到的重力

1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l,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

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110

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C.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R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20.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1kg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在1位置以速度v0=3m/s进入匀强磁场时开始计时t=0,此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1V,在t=3s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开始离开匀强磁场。

此过程中v-t图象如图(b)所示,那么

A.t=0时,线框右侧的边两端MN间电压为0.25V

B.恒力F的大小为0.5N

C.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2m/s

D.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1m/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21.(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

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

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

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

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右图示,则该电阻

的阻值约为_________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

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A、电流表A1(量程0~6mA,内阻约50Ω)

B、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30Ω)

C、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E、滑动变阻器R1(0~15Ω,最大电流2.0A)

F、滑动变阻器R2(0~5kΩ,最大电流0.5A)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电路中电流表选,电压表选滑动变阻器选(请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并请将你设计的电路图在虚线框中画出。

22.(10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小车质量M=214.6g,砝码盘质量m0=7.8g,所使用

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Hz。

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

(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

表格中,如下表,

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右图)。

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_______。

23.(16分)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从半径R=1.25m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其末端B切线水平。

a、b两轮半径r=0.4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

=0.1,传送带右端点C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1.25m,E为C的竖直投影点。

当传送带静止时,滑块恰能在b轮最高点C离开传送带.g取10m/s2.

(1)求BC两点间的距离.

(2)当a、b两轮以某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滑块从C点飞出落到地面D点,已知CD两点水平距离为3m。

试求:

a、b两轮转动的角速度和滑块与传送带间产生的内能。

24.(20分)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m。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金属导轨的上端与开关S、定值电阻

和电阻箱

相连。

不计一切摩擦,不计导轨、金属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闭合开关S,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

(1)判断金属棒ab中电流的方向;

(2)若电阻箱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当金属棒下降高度为h时,速度为v,求此过程中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

(3)当B=0.40T,L=0.50m,

时,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随电阻箱

阻值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求阻值

和金属棒的质量m。

25.(22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直线MN和y轴之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Ⅳ象限和第I象限的射线OC右下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点从电场左边界上的A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质点到达y轴上P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为

,P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h.接着,质点进入磁场,从磁场边界OC上的Q点(未画出)离开磁场之后,又从y轴上的D点垂直于y轴进入电场,最后刚好回到A点.不计质点的重力.求:

(1)D点与原点O的距离;

(2)粒子从A点射入的初速度

(3)求粒子从A点出发到返回到A点的总时间t.

26.(14分)

(1)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

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

为确定其组成,分别进行下列4组实验

①其中能确认样品中不含SO32-的实验操作是(填下列实验操作序号);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含有N02-?

(填“含有”、“不含有”),其原因是;

A.取试样,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

B.取试样,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C.取试样,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取试样,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②书写A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C实验说明酸雨中含

(2)某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

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①第①步中若平衡体系的pH=1,该溶液中含Cr元素的微粒是      。

②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    mol的FeSO4·

7H2O。

③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

27.(15分)

Ⅰ.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ΔH<

(1)ΔS________0(填“<”、“>”或“=”)。

(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D.再充入1molCO和3molH2

(3)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150

1/3

0.1

5

350

A.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数据。

B.根据甲醇制备反应的特点,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其在0.1MPa和5MPa条件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压强。

Ⅱ.25℃时,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为:

化学式

HAc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

10-5

K1=4.3×

10-7

K2=5.6×

10-11

3.0×

1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物质:

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2)常温下,0.1mol/L的HAc电离度约为1%,其pH=,将该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在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A.c(H+)B.c(H+)/c(HAc)C.c(H+)×

c(OH-)D.c(OH-)/c(H+)

(3)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

(填准确数值)。

28.(15分)二茂铁(结构如图11)是一个典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实验室常用氯化亚铁和环戊二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

反应原理为:

FeCl2+2C5H6+2KOH→Fe(C5H5)2+2KCl+2H2O

二茂铁的熔点为172~173℃,在100℃开始升华。

能溶于乙醚、二甲亚砜等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对碱和非氧化性酸稳定。

制备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150mL的三颈瓶中加入25g细粉末状KOH和60mL无水乙醚,通入氮气并搅拌约10分钟使之尽可能溶解,然后加入5.5mL环戊二烯,再搅拌10钟。

步骤2.无水氯化亚铁的制备。

后向烧杯中加入25mL二甲亚砜和6.5g新制的无水氯化亚铁,微热至40℃并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滴液漏斗中。

步骤3.按图12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缓慢将氯化亚铁等加入三颈瓶中,并继续搅拌1小时。

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100mL18%的盐酸溶液,将烧杯放在冰浴中冷却,搅拌约10分钟,使结晶完全。

步骤5.抽滤,将获得的产品以冷水洗涤2~3次,低温风干得到粗制的二茂铁。

(1)步骤1中通入N2的目的可能是。

(2)步骤2中,滴液漏斗侧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

(3)实验装置中,冷凝管通水,水应从口进(选填a或b)。

(4)步骤2无水氯化亚铁制备的具体操作是先将铁粉溶于     中,再加      ,过滤,加入几颗铁钉,目的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脱水,获得无水氯化亚铁。

(5)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盐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步骤5用冷水洗涤是因为   ,得到粗制的二茂铁后可采用的方法,进一步提纯二茂铁。

(7)用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可以检验所得产物是否纯净,测得相对分子质量通常采用的仪器是。

29.(14分)醋嗡存在于乳品和某些水果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用香料,我国GB2760-86规定其允许食用。

其最主要是作奶油、乳品、酸奶和草莓型等的香料。

已知醋嗡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

4:

1。

已知醋嗡有关的反应如下:

已知:

②A的结构中仅有一种类型氢原子;

B分子含有碳碳双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醋嗡分子的键线式为__________,其分子中除碳氧双键外还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

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醋嗡中有________种氢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2)写出①、③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G的名称__________,E属于____类物质,检验F中官能团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是醋嗡的同分异构体,且X属于酯类,请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4分)下图示意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血糖调节异常患者的细胞。

据图回答:

(1)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_______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过程_______(填序号)等,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___________,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ks5u

(2)在体液免疫中,受到__________的刺激,_________细胞能产生抗体。

抗体1攻击甲细胞而使其功能受损,这类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______。

抗体2作用于乙细胞,也会导致患者血糖调节异常,原因是:

31.(12分)某同学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试管号

试管

1

213

2

526

3

4

6

本尼迪特试剂

2mL

1%淀粉溶液

3mL

2%蔗糖溶液

新鲜唾液

1mL

蔗糖酶溶液

实验结果

蓝色

红黄色

浅红黄色

(1)本实验的原理之一是:

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同时蔗糖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但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原理之二是:

(2)实验过程中,试管1和试管2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实验的指示剂也可以用I2-KI溶液,请你写出说服他不能用I2-KI溶液理由:

(4)表中试管5的颜色为浅红黄色,请你说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①;

②。

(5)若该同学还想验证唾液淀粉酶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