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35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docx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工培训概念题汇总

1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

室内排水系统及设备(1分);室外污水管网(1分);污水输送泵站及设备(1分);污水处理厂及设备(1分);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1分)

2 总磷

答:

总磷是指水中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总和。

3沉淀池水力表面负荷

答:

水力表面负荷是指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2分)。

水力表面负荷计算公式:

(2分)

式中,Q为沉淀池入流流量(m3/h);A为沉淀池面积(1分)。

4气浮

答: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2分),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2分),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的过程(1分)。

5生物硝化

答: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1分),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1分),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硝化反应(2分)。

参与生物硝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1分)。

6反冲洗时滤料层的膨胀率

答:

是指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之比,可用下式计算:

e=(L-L0)/L0×100%(2分)

式中:

e——滤料层的膨胀率,%;L——滤料层膨胀后厚度,m;L0——滤料层膨胀后厚度,m。

(3分)

7高负荷生物滤池

答: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在解决、改善普通生物滤池在净化功能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弊端的基础上而开创的。

(3分)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幅度提高了滤池的负荷,采用了水回流措施。

(2分)

8过滤

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分)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特别适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

(2分)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1分)

9生物硝化

答: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1分),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1分),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硝化反应(2分)。

参与生物硝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1分)。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异养菌以有机物为能源处理污水的。

活性污泥中还有以氮、硫、铁或其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如硝化菌,它能在绝对好氧条件下,将氨氮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

这些反应称为硝化反应。

10过滤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分)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特别适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

(2分)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1分)

11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答:

由于活性污泥的组成复杂,不可能测定具体的微生物浓度,因此,工程上一般用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或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间接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3分)由于反应池进水水质、BOD-SS负荷和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不同,因此微生物浓度MLVSS与MLSS之比就不同。

(2分)

12供风量和供风压力

答:

供风量是曝气池和其他设施所需要供给的风量之和。

(1分)

供风压力等于曝气器安装处的水压和通过曝气器、供风管道、防尘设施等阻力产生的风压损失和风压富余量之和。

(4分)

13机械曝气

借助机械设备(如叶片、叶轮等)使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废水和污泥充分混合,并使混合液液面不断更新与空气接触,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的方法。

14污泥容积指数

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

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120之间

15膜分离法答: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分离的技术(3分)。

用于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等几种

16过滤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分)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特别适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

(2分)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1分)

17简述生物膜的挂膜方法?

答:

生物膜的挂膜方法一般有直接挂膜法和间接挂膜法两种。

(1分)

(1)直接挂膜法在合适的水温、溶解氧、pH、BOD5、C/N等水质条件下,让处理系统连续进水正常运行。

对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混有较大比例的生活污水的工业废水可以采用直接挂膜法,一般7~10天即可完成挂膜。

(2分)

(2)间接挂膜法对于不易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尤其是使用普通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设施处理时,为了保证挂膜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预先培养和驯化相应的活性污泥,然后在投加到生物膜处理系统中,进行挂膜,也就是分步挂膜。

(2分)

18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答:

室内排水系统及设备(1分);室外污水管网(1分);污水输送泵站及设备(1分);污水处理厂及设备(1分);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1分)

19机械曝气答:

机械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某种位于曝气池水面的机械的旋转(2分),搅动和提升混合液的作用,不断更新气水接触面,(2分)从而达到充氧和混合目的的一种活性污泥系统(1分)。

20过滤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分)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特别适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

(2分)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1分)

21污泥消化答: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1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1分)降低污泥中病原体数量。

(1分)当污泥中的挥发固体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时,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化。

(1分)污泥的消化稳定既可采用好氧消化,也可采用厌氧消化。

(1分)

22沉淀池水力表面负荷

答:

水力表面负荷是指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2分)。

水力表面负荷计算公式:

(2分)

式中,Q为沉淀池入流流量(m3/h);A为沉淀池面积(1分)。

23生物硝化

答: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1分),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1分),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硝化反应(2分)。

参与生物硝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1分)。

24气浮

答: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2分),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2分),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的过程(1分)。

25污泥

答: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污泥(2分)。

污泥既可以是废水中早已存在的,也可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1分)。

前者如各种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悬浮物质(2分),后者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转化而成的悬浮物质(1分)。

26生化需氧量

答:

生化需氧量简称BOD,(1分)又叫生化好氧量;(1分)是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1分)它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2分)

27活性炭的再生

加热再生法:

脱水、干燥(100-150度)、碳化(300-700度)、活化(700-1000度)

蒸汽再生法:

用蒸汽进行吹脱,蒸汽用量为吸附质重量3-5倍(1分)。

化学再生法:

对于吸附重金属等可采用酸、碱清洗。

(1分)

物生再生法:

利用微生物生化作用将吸附质有机氧化分解。

(1分)

28水力表面负荷

答:

水力表面负荷是指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2分)。

水力表面负荷计算公式:

(2分)

式中,Q为沉淀池入流流量(m3/h);A为沉淀池面积(1分)。

29板框压滤机

答:

板框压滤机由板和框相间排列而成。

(1分)在滤板两面覆有滤布,用压紧装置把板和框压紧,即在板与板之间构成压滤室。

(1分)在板与框的上端相同部位开有小孔,压紧后,各孔连成一条通道。

(1分)用0.4~0.8MPa的压力,把经化学调理的污泥由该通道压入,并由每一块滤框上的支路孔道进入各个压滤室,滤板的表面刻有沟槽,下端钻有供滤液排出的孔道。

(1分)滤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滤布并由孔道从滤机排出。

而固体截留下来,并且在滤布表面上形成滤饼。

当滤饼完全填满压滤室时,脱水过程结束。

打开压滤机,依次抽出各块滤板,剥离滤饼并清洗滤布。

(1分)

30膜分离法答: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分离的技术(3分)。

用于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等几种

3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答:

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分),利用反应器底部的高浓度污泥床(污泥浓度可达60~80g/l)(1分),对上升流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的高速废水生物处理过程(1分)。

构造上的特点是,集生物反应和气固液三相分离于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厌氧反应器(1分)。

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1分)

32过滤答:

过滤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滤料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分)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特别适用重力沉淀法不能有效去除的微小颗粒(固体和油类)。

(2分)颗粒材料过滤对废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1分)

33生物硝化答: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1分),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1分),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硝化反应(2分)。

参与生物硝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1分)。

34板框压滤机

答:

板框压滤机由板和框相间排列而成。

(1分)在滤板两面覆有滤布,用压紧装置把板和框压紧,即在板与板之间构成压滤室。

(1分)在板与框的上端相同部位开有小孔,压紧后,各孔连成一条通道。

(1分)用0.4~0.8MPa的压力,把经化学调理的污泥由该通道压入,并由每一块滤框上的支路孔道进入各个压滤室,滤板的表面刻有沟槽,下端钻有供滤液排出的孔道。

(1分)滤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滤布并由孔道从滤机排出。

而固体截留下来,并且在滤布表面上形成滤饼。

当滤饼完全填满压滤室时,脱水过程结束。

打开压滤机,依次抽出各块滤板,剥离滤饼并清洗滤布。

(1分)

35污泥容积指数答: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克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毫升数,单位为ml/g,(3分)计算式为:

(2分)

36离子交换

答:

离子交换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4分),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1分)。

37气浮答: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2分),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2分),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的过程(1分)。

1电解气浮法:

答:

电解气浮法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2分),对废水进行电解时,在正负两极会有气体(主要是H2和O2,另外还有CO2、Cl2等)呈微小气泡析出,将废水中呈颗粒状的污染物带至水面以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技术(3分)。

38 BOD污泥负荷;答:

BOD污泥负荷,即有机负荷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

用公式表示为:

(2分)

(2分)

-BOD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Q-处理污水量,m3/d

S0-反应池进水BOD浓度,mg/L,

X-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

V-反应池容积,m3.(1分)

39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答:

又称厌氧消化法(1分)。

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1分),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法(1分)。

是一种有多种菌种(产酸菌、甲烷菌等)参加的生物处理过程。

(2分)

40污泥龄:

答: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称为污泥龄。

41.反冲洗时滤料层的膨胀率

答:

是指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之比,可用下式计算:

e=(L-L0)/L0×100%(2分)

式中:

e——滤料层的膨胀率,%;L——滤料层膨胀后厚度,m;L0——滤料层膨胀后厚度,m。

(3分)

42高负荷生物滤池

答: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在解决、改善普通生物滤池在净化功能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弊端的基础上而开创的。

(3分)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幅度提高了滤池的负荷,采用了水回流措施。

(2分)

4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

答: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反应器,简称UASB反应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1分)废水自下而上的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这里转化为CH4和CO2。

(1分)由于产生的气体搅动和粘附气体的结果,在污泥层的上部可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

(1分)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区,设有三相分离器,完成气、液、固三相的分离。

(1分)被分离的沼气从上部导出,被分离的污泥则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1分)

44总磷

答:

总磷是指水中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总和。

45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答:

由于活性污泥的组成复杂,不可能测定具体的微生物浓度,因此,工程上一般用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或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间接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3分)由于反应池进水水质、BOD-SS负荷和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不同,因此微生物浓度MLVSS与MLSS之比就不同。

(2分)

46供风量和供风压力

答:

供风量是曝气池和其他设施所需要供给的风量之和。

(1分)

供风压力等于曝气器安装处的水压和通过曝气器、供风管道、防尘设施等阻力产生的风压损失和风压富余量之和。

(4分)

47浓缩池的固体回收率

答:

是指被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用η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η=(QUCU)/(QiCi)×100%(1分)

式中QU——浓缩池排泥量,m3d;Qi——入流污泥量,m3d;Ci——入流污泥浓度,Kg/m3;CU——排泥浓度,Kg/m3。

(4分)

48干法脱硫

答:

干法脱硫系在脱硫塔内装填多层吸收材料,将H2S吸收并脱去。

(1分)有多种吸收材料,处理厂常用的为氧化铁。

(1分)吸收材料应定期更换,更换周期取决于沼气中H2S的含量。

(1分)干法脱硫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简单,但脱硫效率一般较低。

49生化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50总磷

答:

总磷是指水中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总和。

51水力表面负荷

  其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污水量,即:

  q=Q/A  式中q———表面负荷

    Q———最大时污水流量,

  A———沉淀池表面面积,

52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反应器,简称UASB反应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废水自下而上的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这里转化为CH4和CO2。

由于产生的气体搅动和粘附气体的结果,在污泥层的上部可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

(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区,设有三相分离器,完成气、液、固三相的分离。

被分离的沼气从上部导出,被分离的污泥则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53过滤

过滤是在推动力的作用下,位于一侧的悬浮液(或含尘气)中的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向另一侧流动。

颗粒则被截留,从而实现流体与颗粒的分离操作过程。

被过滤的悬浮液又称为滤浆,过滤时截留下的颗粒层称为滤饼,过滤的清液称为滤液。

54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硝化反应。

参与生物硝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

55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56气浮

使悬浮物附着气泡而上升到水面,从而分离水和悬浮物的水处理方法。

57污水三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三个级别中的最后一级,是污水高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措施。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仍含有磷、氮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病原体等,需要进一步净化处理,以便消除污染。

污水高级处理的另一种形式是物理化学处理法(见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58污泥容积指数

 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

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120之间

59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承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室内排水系统。

(2)室外污水管渠系统(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污水处理厂(5)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

60机械曝气

借助机械设备(如叶片、叶轮等)使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废水和污泥充分混合,并使混合液液面不断更新与空气接触,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的方法。

61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中病原体数量。

当污泥中的发挥固体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时,即可认为已经达到稳定化。

污泥消化稳定可分为厌氧消化和好痒消化两类,其中厌氧消化最为常用。

62排水系统体制:

分流制排水系统:

排除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和排除雨水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除;

混合制排水系统:

在同一城市中,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也有分流制排水系统。

63、有机物污染指标:

①生化需氧量BOD;②化学需氧量COD;③总有机碳TOC

概念:

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

64、水力停留时间是指通过沉淀池所需要的时间,是沉淀池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只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才能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

65、出水堰负荷指单位堰板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水量,通常采用q’表示,单位为m3/m·h。

66、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

对滤径较大的悬浮颗粒,以筛滤作用为主,因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滤料表层,通常称为表面过滤。

对于细微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沉淀作用和接触吸附为主,称为深层过滤。

67、概念题滤层膨胀率是反冲洗时,滤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之比,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e-滤料的膨胀率,%;L-滤料层膨胀后厚度,m;L0-滤料层膨胀前厚度,m。

68、电解法指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电极上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69、电解气浮法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对废水进行电解时,在正负两极会有气体(主要是H2和O2,另外还有CO2,Cl2等)呈微小气泡析出,将废水中呈颗粒状的污染物带至水面以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70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溶质,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或回收有用溶质的过程,称为吸附。

这种对溶质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而被固体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71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大小以吸附量q(g/g)表示。

所谓吸附量是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g)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g)。

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吸附剂的吸附量称为平衡吸附量qe,平衡吸附量可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V-废水容积,L;W-吸附剂投量,g;C0-原水吸附质浓度,g/L;C-吸附平衡时水中剩余的吸附质浓度,g/L.

71离子交换法

实质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学吸附。

72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73喘振现象:

关小风机出口侧的阀门,使出口阻力增大,风量减少,则会在管路系统发生空气的脉冲、振动和噪声,变成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喘振。

74反硝化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被还原成气态氮的过程。

75生物膜概念: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其实质是使细菌和真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76高负荷生物滤池

第二代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的改进,将处理后的水回流,从而提高了水力负荷和BOD负荷。

77生物滤池水力负荷

指在保证处理水达到要求质量的前提下,单位体积填料或单位面积滤池每天可以处理的污水水量。

其单位是m3/(m3·d)

78生物滤池的有机负荷指进入单位体积填料的有机物的量或单位体积填料每天可以去除的有机物的量,也称为有机容积负荷,其单位是kgBOD5/(m3·d)。

79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

也可以说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

80厌氧生物处理净化机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

8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法(UASB)概念

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反应器底部的高浓度污泥床(污泥浓度可达60-80g/l),对上升流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的高速废水生物处理过程。

82、厌氧流化床

厌氧流化床工艺是借鉴流态化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它以小粒径载体为流化粒料,废水作为流化介质。

当废水以升流式通过床体时,与床中附着于载体上的厌氧微生物膜不断接触反应,达到厌氧生物降解目的,产生的沼气,于床顶部排出。

83在污泥床的上部由于气体的搅动而形成一个污泥浓度相对较小的悬浮层,即为污泥悬浮层。

84污泥概念

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