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167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5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害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

A.西部地区

B.东部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

答案:

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河流少,且径流量小;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都容易造成华北地区干旱。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旱灾的分布。

对比分析选项中四个地区的气候、经济、人口等方面的特点不难做出解答。

2.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我国尤以地震灾害最为分布广

C.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D.台风灾害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最大

答案:

B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A项,干旱和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B项,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C项,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D项,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结合地图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不难做出解答。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答案:

B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

要理解记忆。

4.福建省三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海啸

C.洪涝

D.沙尘暴

答案:

C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又因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距离太平洋较近,台风会经常光顾带来暴雨;三明市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山区最主要的灾害就是洪涝。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福建省的气象灾害。

掌握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不难做出解答。

5.冬季影响梅州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地震

答案:

B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交界,冬季也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梅州的主要气象灾害,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冬季”,不难做出解答。

6.春秋季节,东北地区常遭受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  )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干旱

答案:

C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常遭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结合气候、纬度等分析不难做出解答。

7.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地震

B.沙尘暴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

答案:

C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掌握滑坡、泥石流与地形的关系不难做出解答。

8.《齐鲁晚报》2012年12月24日讯: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雪。

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答案:

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气象灾害。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不难做出解答。

9.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答案:

A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

广东、台湾、海南、福建都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台风的分布。

掌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不难做出解答。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答案:

A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不稳定;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洪涝的多发区;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典型的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11.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

A.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区

B.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七月上旬到八月上旬,华北、东北地区

D.五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长江中上游地区

答案:

B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读图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发生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下旬。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掌握用所学知识解读漫画的能力不难判定正确选项。

12.如图是2014年7月份给广东、广西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性天气——“威马逊”,它属于(  )

A.海啸

B.沙尘暴

C.寒潮

D.台风

答案:

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如图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2014年7月份,台风--“威马逊”给广东、广西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分布。

结合图片和台风的分布规律进行排除不难做出解答。

13.如图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中的A地极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是(  )

A.春旱和夏涝

B.台风

C.泥石流

D.滑坡

答案:

A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对比两幅图中的A地,这里是华北平原,左图体现了春旱严重,右图体现了夏季风的不稳定,降水较多,多洪涝灾害。

而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泥石流和滑坡多发生于生态环境较弱的山地、丘陵地带。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掌握其分布规律不难做出解答。

14.暑期快到了,你认为天津在7、8月份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B.

C.

D.

答案:

A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天津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容易发生水灾。

B、C项,地震、火山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季节无关。

D项,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很容易解答不难做出解答。

15.读图,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

答案:

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Ⅱ、Ⅲ南方,未推移进入Ⅰ地区,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旱涝灾害的分布。

结合地图分析对比南北方旱、涝比例不难做出解答。

16.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答案:

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东北平原—寒潮多发;台湾省--地震多发;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17.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吐鲁番盆地

B.海南岛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寒潮一般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自北向南影响我国,海南岛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且途中有山脉的阻挡,所以受影响最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寒潮的分布。

掌握其影响范围不难做出解答。

18.下列省区与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鲁——旱灾

B.藏——水灾

C.琼——寒潮

D.新——台风

答案:

A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A项,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

B项,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C项,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及海南外的大部分地区。

D项,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省区的自然灾害。

掌握其自然灾害的典型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19.2014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

关于其成因,如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答案:

D

知识点:

我国地震频繁的原因

解析:

分析:

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地震。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产生的原因。

掌握世界主要板块分布及其原理不难做出解答。

20.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图中A处:

100.5°E,23.4°N)发生了6.6级地震,深度5千米。

读材料和世界板块分布局部图,对于该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①欧亚板块与②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B.位于①欧亚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C.位于②太平洋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D.位于①欧亚板块、②太平洋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答案:

B

知识点:

我国地震频繁的原因

解析:

分析:

读图可知,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①欧亚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板块构造学生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掌握板块构造理论不难做出解答。

二、综合题(共5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境内出现局地强降水及冰雹天气,并引发特大暴雨、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灾害造成15个乡镇3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16万亩,毁坏耕地6000亩,国道G212线多处中断,因灾死亡24人,失踪37人,紧急转移安置2183人。

材料二 图1为我国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1~12月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的次数统计图。

图2为我国珠江和黄河位置示意图。

(1)两地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几月?

(2)请推测一下,长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会出现在几月。

(3)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什么?

(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防治和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

(1)珠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黄河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

(2)6月(3)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水(4)植树种草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珠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黄河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

(2)题,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梅雨季节,因此推测长江流域滑坡发生次数的最大值会出现在6月。

第(3)题,引发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第(4)题,我们防治和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措施是植树种草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

掌握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典型分布区不难做出解答。

2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5月14日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持续时间较长,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0省份受灾严重。

(1)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是   。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   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  

 季风。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   造成的。

(3)简述时间长、强度大的暴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

(4)受灾的十省区中,北回归线穿过省区的简称是   、   。

图中A是   山脉,该山脉以西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5)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   。

答案:

(1)亚热带季风雨热同期

(2)太平西南失常(3)水量增加水位上涨(4)桂粤武夷南昌(5)修建水库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1)题,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

(2)题,从图中看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失常造成的。

第(3)题,时间长、强度大的暴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水量增加、水位上涨等。

第(4)题,从资料中看出,受灾的十省区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广东省(简称粤),A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该山脉以西为江西省,其行政中心为南昌。

第(5)题,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掌握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省区不难做出解答。

23.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下图,本次旱情主要集中分布于______(地形区)。

①为______省,②为______省,湖北省的行政中心为______市。

(2)读下列两图可知,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水灾害的频率______,受灾地区主要分布于__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这是因为影响我国的______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的。

(3)举2例说说旱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南江西武汉

(2)高季风区夏(3)①旱灾发生时,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会干枯;②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1)题,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由中国地形图可知,本次旱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2)题,由中国行政区划图可知,①是湖南省,②是江西省,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第(3)题,图乙、图丙可知,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水灾害的频率高,主要是因为东部位于季风区,而夏季风的活动又不稳定造成的。

第(4)题,①旱灾发生时,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会干枯;②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旱灾的分布特点。

通过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和掌握我国旱灾的分布特点进行解答。

24.读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3月9日咄咄逼人的强冷空气从西北进入我国,此次冷空气可谓是“牛气冲天”,达到了寒潮标准。

而这场强度很大的寒潮天气过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2009年的首次寒潮天气。

材料二: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后,台湾南部高雄、阿里山等地受重创,人员伤亡损失惨重,祖国大陆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展现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

(1)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多源于西伯利亚及F国______。

(2)此次寒潮对我国B省的行政中心______及E省的行政中心______影响较大,这些城市的气温______,并带来霜冻、大风及雨雪天气。

(3)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G______洋,影响的季节主要在______两季。

(填“夏秋”或“冬春”)

(4)台风“莫拉克”从热带洋面上生成后,中心依次经过台湾省、______海峡、______省、______省、______省、______海和______国。

(5)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______的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6)(该题填字母) 图中A、B、C、D四省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少数民族最多的是______,邻国最多的是______,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

答案:

(1)蒙古

(2)乌鲁木齐西宁降低(3)太平夏秋(4)台湾福建浙江江苏黄韩(5)狂风暴雨(6)ACBD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1)题,读图可知,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多源于西伯利亚及F国蒙古。

(2)题,此次寒潮对我国B省的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及E省的行政中心西宁影响较大,使这些城市的气温降低,并带来霜冻、大风及雨雪天气。

第(3)题,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G太平洋,影响的季节主要在夏秋两季。

第(4)题,台风“莫拉克”从热带洋面上生成后,中心依次经过台湾省、台湾海峡、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黄海和韩国。

第(5)题,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的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第(6)题,图中A、B、C、D四省中跨经度最广的是A,少数民族最多的是C,邻国最多的是B,全部位于热带的是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台风、寒潮的分布,掌握我国台风和寒潮主要分布的地区和省级行政区域不难做出解答。

25.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______(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______(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答案:

(1)洪涝

(2)华北(3)南(4)东南沿海(5)北方大陆(6)小开间

知识点: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

解析:

分析:

(1)题,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题,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第(3)题,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

第(4)题,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第(5)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来自大陆内部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第(6)题,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等内容。

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和寒潮等的分布特点和读图方法不难做出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