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221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内。

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主要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内的乡村土路改造,共改造土路5条,道路宽度为4.5m—5m之间,总长度为8329.519m(具体见表1-1)。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工程、排水工程等。

表1-15条乡村道路改造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规格

长(m)

宽(m)

面积(m2)

1

下村园村乡村道路

1854.953

4.5

8347.29

2

大坡营村乡村道路

804.858

3621.86

3

鸭莨村至礼亭村乡村道路

1192.708

5367.19

4

曾山村委会后头塘村道路

2094

5

10470

老长村委会老中园村道路

2383

11915

合计

8329.519

23.5

195743.70

1.7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CJJ37-2012)及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5条乡村道路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

四级公路;

(2)设计车速:

15km/h;

(3)设计使用年限:

10年;

(4)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

(5)抗震等级:

6级;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5g。

1.8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7个月,分前期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为3个月:

从2013年4月到2013年6月底;

施工阶段为3个月:

从2013年7月到2013年9月底,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以及配套设施工程等;

竣工验收阶段为1个月:

2013年10月。

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61.79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469.00万元,工程其他费用66.04万元,预备费26.75万元。

资金来源为2013年陵水黎族自治县县政府财政拨款。

1.10项目综合评价与建议

(1)为了完善提蒙乡的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便村民的出行,改善提蒙乡的面貌,本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2)本项目符合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投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3)本项目的配套条件良好,方案可行,将进一步促进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基础设施的发展,为陵水黎族自治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陵水县县情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º

21′~18º

47′,东经109º

45′~110º

08′之间。

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陆地面积1128平方公里。

人口32.62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4.3%。

辖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611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公司。

县城驻椰林镇。

2.1.1自然地理

2.1.1.1地势

陵水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质构造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西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沿海为平原区。

土壤多属壤土和砂壤土。

壤土分布在西北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带。

砂壤土颁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区。

黎安镇至英州镇海一带为砂土。

全县土地面积较大,土质肥沃。

陵水县境内的吊罗山主峰三角山海拔1519米,是海南三大原始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之一。

2.1.2.2河流

陵水县大小河流共有150多条,水利设施较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3宗,其中水库工程67宗,引水工程16宗。

还有提水工程39宗。

水库总库容量1.9亿立平米,有灌溉面积17万亩。

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167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614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84万千瓦,正在开发的小南平电站,装机容量0.126万千瓦。

2.1.2.3气候

陵水县气候温和,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光热条件十分优越,常年温暖湿润,全年无霜。

年最高气温37.5℃,平均气温28.5℃,积温9000℃;

一月平均气温19.8℃,极端最低气温5.6℃;

年日照时数2477.9小时,降水量1653mm;

土壤以沙壤土、红黄壤土为主,是发展热带农林业和南繁育种和海水养殖不可多得的“天然大温室”。

陵水素有"

天然温室"

"

热作种植宝地"

之美称,是我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

这里盛产椰子、槟榔、益智、荔枝、龙眼、杨桃、火龙果、圣女果、香蕉、芒果、果蔗、胡椒、灯笼辣椒、西瓜、香瓜等经济瓜果。

2.1.2.4林业资源

全县有林地面积约74.9万亩。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海南省政府已明令封山育林,严禁采伐。

在吊罗山脉开发了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380平方公里。

林区各种植物有3500种,分隶于259科,1347属。

有鸟类11目37类、112种。

有大小瀑布15处。

林区年均温度20℃。

走进公园,原始热带雨林就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奇花异草,罕见物种可触可摸。

如: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二级保护植物有陆均松、坡垒、子京、野荔枝、粘木等。

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巨晰、孔雀雉等。

还有许多珍贵药材,野生花卉等。

2.1.2主要资源

陵水县矿产资源有钛、锆、锡、锌、独居石、石英砂、高岭土、花岗岩、玉石等20多种,其中蕴藏量较大的石英砂和高岭土,达700万吨和600万吨。

钛储藏量约200万吨。

石英砂储藏量约1亿吨。

高岭土储藏量约600万吨。

目前有待科学、合理地开采。

陵水盐场年产原盐2000吨左右,日晒细盐和粗盐颗粒均匀,色泽洁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热带作物生产条件良好,有"

天然大温室"

之称。

是海南槟榔、椰子、香蕉和冬瓜菜的主要产地,也是水稻、玉米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

旅游资源主要有南湾猴岛、吊罗山热带森林、香水湾、分界洲岛、椰子岛、土福湾枫果山、南平温泉等,其中南湾猴岛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华猕猴自然保护区。

海域可养面积3100多公顷,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品马鲛鱼、鲳鱼、金枪鱼、石斑鱼等10多种。

2.1.3交通及基础设施

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全县现有公路147条,全长766.99公里,已实现全县各乡镇通公路。

2.1.4经济发展

2.1.4.1农业

陵水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热作、旅游和海洋资源尤为得天独厚。

全县现有土地面积160多万亩,宜于发展热作的土地有36万亩,宜橡胶地5万亩,宜椰子地2.5万亩,宜其他热作地3.5万亩。

已开发利用面积25万亩,尚有大量土地待开发利用。

陵水面临南海,海岸线长57公里,港湾多,各个港湾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无污染,浮游生物丰富,常年水温24.5℃一25.5℃,盐度比重处于1.02左右,港内可供海水养殖的水面达3万多亩。

其中新村港和黎安港是世界第一流的海养天然良港。

可大力养殖石班鱼、章雄鱼、对虾等。

陵水沿海渔讯期长,一年四季均可作业,海洋捕捞业产量达18000吨。

2.1.4.2工业

70年代的陵水国营企业有20家,集体企业有10家,形成独特的传统形工业体系。

有电力、采伐、农机、陶瓷、印刷、藤制工艺、木工、建筑、制糖、制盐、食品、制皂、酿酒、椰丝加工等。

到目前具有正常生产能力的国有企业有九家,集体企业有12家,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已达到203家。

陵水县藤竹厂脱影而出,以自己独特的工艺、品位,产品走出海南进入国内市场,继而进入国际市场,在荷兰、新加坡、泰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地区销售。

1997年海南宏业毛纺厂在陵水的建成和投产,形成了陵水的龙头企业,其产品销售东南亚市场,是年纳税超过150万元的大户。

目前,陵水县政府正在招商引资建设农副产品、各种瓜菜产品和海鲜品的保鲜、包装、储存、运输等加工体系。

2.1.4.3第三产业

全县现拥有成规摸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自然村市场25个;

商品供应充裕,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上市难购物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33万元。

综上所述,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文明悠久,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改造条件。

2.2乡村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乡村道路现状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乡村道路网由纵横向道路及放射形道路组成,路网布局为棋盘和放射相结合。

下村园村乡村道路、大坡营村乡村道路、鸭莨村至礼亭村道路、曾山村委会后头塘村道路和老长村委会老中园村道路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重要的乡村道路。

近年来,为适应机动车高速增长的要求和便于周围村民的日常出行,县政府逐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速了乡村道路的建设和改造。

2.2.2现有道路存在的问题

(1)提蒙乡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区联系通道通行能力低

陵水县提蒙乡镇区集中了全镇区40%以上的常住人口,大部分商业、服务业和乡级机关均分布在镇区,因而它不仅是乡镇最大的交通发生源,同时也是最大的交通吸引区。

大量的跨区出行给联接通道造成很大的交通压力。

近几年县政府加强了乡村基础措施的建设,大部分乡村道路得到拓展,但仍有下村园村乡村道路、大坡营村乡村道路、鸭莨村至礼亭村道路、曾山村委会后头塘村道路和老长村委会老中园村道路等部分道路通行能力低,在高峰时间造成拥堵,形成交通的“瓶颈”。

(2)土路形式的道路路面严重破损,影响行车速度

现状道路为砂土路面,路况较差,下雨天路面坑坑洼洼,边沟堵塞,排水不畅,严重影响行车速度。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之前,陵水县沿海地区已经朝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方向发展。

2009年12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被国务院报批后,新一轮的海南建设热潮已经拉开序幕,各行各业正热火朝天地建设,陵水县开发面积成倍扩大,新路不断涌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其现状5条乡村道路依然为砂土路面,路况较差,其道路等级、配套设施已落后于陵水县提蒙乡经济发展的步伐。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本次计划中建设的5条乡村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强化整个区域内各乡村道路与提蒙乡镇区等联系交通网络,改善乡镇交通格局,对实现乡镇人流物流快速、合理流通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改造乡村道路5条。

乡村道路是调节乡镇交通的“微循环”,是沟通各村庄的重要路径,也是乡镇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乡镇道路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乡村道路的服务性和通达性是镇区干道和支路所不能替代的。

乡村道路的建设不仅可以给车辆带来行车线路上的多重选择,分担干道的交通压力,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也具有重要意义。

(2)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建设“和谐陵水”的需要

5条乡村东路的改造,项目的最终受益者是普通的乡村民众。

为人民群众创造“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安全文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乡村居住生活环境,其本质上就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坚持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

随着陵水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陵水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朝着“和谐陵水”的目标,建成一个具有综合功能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海南岛东南部重要生态旅游小乡镇。

(3)适应陵水县长期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蒙乡是陵水县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一个乡镇,提蒙乡建设相对较为落后,随着城市乡镇的发展,路网的完善刻不容缓。

现在提蒙乡道路呈放射性枝状,道路系统未能网络化,乡镇各村缺乏便捷畅通的联系。

目前陵水县交通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

海南环岛东线高速公路、海南东线高铁已建成通车,陵水对外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可以预见项目改造工程的建设将会带动陵水县内部路网交通的发展,将乡镇呈放射性枝状道路有机地连接起来,将改善通行车辆的行车条件,加强区域内经济联系,从而实现与外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带动本地区发展;

加强提蒙乡的经济辐射作用,促进各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乡镇经济体系。

从提蒙乡长期建设发展趋势来看,完全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和建

设,把提蒙乡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便利,具有独优的生态环境和热带风情的乡镇。

但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要完善市政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还必须有独特的风貌及现代化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目前,陵水县正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东部开发建设的战略机遇,以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沿海沿江开发为主战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第一工程,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要保障,进一步弘扬抢滩精神,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征程上抢先起步,为实现强县富民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有利于提升提蒙乡的功能,实施以乡带村战略,推进乡镇快速发展;

也将有利于将陵水打造成全国人民的后花园,提升

陵水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程度,为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圈奠定基础;

还将有利于满足对外开放的需求,吸引国内外资金。

完善乡镇乡村的道路网络,更好地为提蒙乡的发展服务,是促进陵水县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是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3.1建设规模

本项目属于乡村道路改造项目,本次共改造乡村道路5条,全部为道路红线宽度为4.5m—5m之间,总长度为8329.519m。

根据本项目的使用性质及其在路网中的地位,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JJ37-20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有关规定,结合考虑现有指标,本项目拟采用乡村道路标准进行改造。

详见表3-15条乡村道路改造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表3-15条乡村道路改造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3.2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工程、排水工程、桥梁与涵洞工程等。

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及建设条件

4.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内。

4.2建设条件

4.2.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

22′—18°

47′,东经109°

45′—110°

8′之间;

东北与万宁县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西至西北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濒临浩瀚的南海,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穿县而过,县城距海口市约200公里,距三亚约56公里。

(2)地形地貌

陵水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南倾斜。

全县土地总面积1119.6平方公里。

其中:

山地面积19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79%;

丘陵面积24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74%;

台地面积37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16%;

平原面积18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21%;

河谷阶地8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0%;

泻湖3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0%。

(3)气候特征

陵水县属热带季风岛屿性气候,夏季长达9个月,春秋不分,长3个月,无冬天。

夏季高温高湿,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充沛,12~2月为春秋季,降水稀少。

全年无霜日,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陵水县境年平均气温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37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5-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由东南部向西北逐渐递减。

陵水县年降水量为1500~2500毫米左右。

东南沿海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左右,西北内陆年降雨量约240毫米。

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6、8、9、10四个月,4月和11月雨量不稳定。

(4)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陵水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5g。

(5)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特征

根据陵水县提蒙乡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在钻探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Q4m),依据地基土岩性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差异性,勘察深度内主要地层分述如下:

第①层耕土(Q4pd):

浅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状,主要成分为细砂,夹含植物根须。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直接揭露于地表,层顶标高5.24~7.80,厚度0.30~0.60m,平均厚度0.48m。

道路沿线均有分布,松散状,夹含较多植物根须,不可作为拟建路基持力层,建议施工时给予清除(即清表)。

土工程等级为Ⅰ级,土类别为松土。

第②层细砂(Q4m):

黄褐色、黄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颗粒成分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为15%~20%。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0.30~0.60m,层顶标高4.74~7.42,厚度4.00~5.50m,平均厚度4.63m。

松散~稍密状。

标贯实测击数为8~11击,[fao]=120kPa,岩土工程性一般,可作路基持力层。

第③层粗砂(Q4m):

黄褐色、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颗粒成分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为8%~12%。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由于钻孔深度原因,未能揭穿该层层底,层顶埋深4.50~6.00m,层顶标高-0.76~2.80m,揭露厚度6.10~7.60m。

稍密~中密状。

标贯实测击数为11~18击,[fao]=220kPa,岩土工程性良好,顶板埋藏深。

土工程等级为Ⅱ级,土类别为普通土。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乡域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②层细砂和第③层粗砂层中,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为强透水层,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垂直渗入补给为主。

勘察期间所有钻孔均实测地下水位,地下水埋深2.3~4.5m,标高2.76~3.60m;

据调查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5m。

道路沿线场地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4.2.2市政配套条件

4.2.2.1交通运输

陵水县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

现有公路、水路,运输线与省内各市县相通,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运输网络。

陵水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穿越陵水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本项目所在提蒙乡毗邻东线高速和海榆东线,项目建设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以上两条道路就近进入项目。

4.2.2.2供电

由陵水黎族自治县市政电网就近供电,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4.2.2.3给排水

给水:

施工期间项目用水可以通过附近的道路沿级就近接入。

排水: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全部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三级化粪池,经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堆肥。

雨水直接排入就近的排水沟。

4.2.2.4通讯

本项目所在地电信设施齐备,项目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接用。

4.2.3材料及运输条件

1)石料

项目附近均有石料,储量丰富,分布较均匀,主要为花岗岩,岩石中密坚硬,开采便利,可加工成料石、片石、碎石。

2)中、粗砂

项目周边就有采砂厂,砂料储量丰富,以中、粗砂为主,质地优良、含泥量少,开采方便,可供全线工程用砂。

3)其它材料

钢材、水泥等建设材料需外购。

第五章工程方案

5.1设计原则

(1)符合乡村公路中的规定,以道路交通规划为依据,综合分析现有的道路交通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在满足交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到安全、可靠、美观、经济。

(2)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已往成熟可靠的经验,选择合理的路面结构。

(3)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平纵线型,力求达到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4)充分考虑道路结构型式及材料的来源,力求切实可行地降低造价。

5.2道路工程

5.2.1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形按设计车速15km/h要求进行布设,线形标准均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要求。

1、平面设计原则

(1)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规定的对四级公路各项线形技术指标,确保行车安全;

(2)不仅要满足行车功能的要求,还要体现出合理性、实施性和经济性,使项目能适应未来交通的发展要求;

(3)路线设计及布设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衔接点,使设计线尽量地与原路线线形吻合及顺畅;

(4)路线设计兼顾排水系统的完整,做好道路纵向边沟、排水沟设计。

2、平面线形设计

为了节约成本,节约用地,本项目利用现有道路作为路基,不占用道路两侧的农田和旱地,平面线形在现有的道路上进行布线,局部地区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稍微做适当的调整使之满足平曲线的规范要求。

5.2.2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设计原则

(1)根据现状道路地面进行纵断面设计;

(2)考虑纵断面设计标准以及平纵组合要求;

(3)纵面设计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耕地,取土点在统一设置的取土场取土,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4)路线设计兼顾及排水系统的完整,做好道路纵向边沟、排水沟设计。

2、纵断面设计

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纵断面设计,由于现有道路经过多年的自然沉降和车辆的压实,路基压实度已经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路基,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四级公路纵坡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少填少挖或少填不挖。

5.2.3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设计原则

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设计规范并结合道路现状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满足道路交通量需求;

(2)与路网道路规划相协调;

(3)和现有道路相结合的原则。

2、横断面设计

本项目为5条乡村道路工程,根据各道路的实际情况,横断面设计分别为:

(1)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下村园村乡村道路:

路基宽度为4.5米,路面宽度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