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14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docx

第11号科学探究题练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特训

1.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时,某兴趣小

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是在研究种子萌发与▲的关系。

(2)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是▲。

(3)除了上面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

外部条件”,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2.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刚同学做出了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的猜想。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刚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

池,电阻R为l0Ω,变阻器R'标有“20Ω、1A”字样。

①他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则电流表应选的量程是▲。

(选填“0~0.6A”或“0~3A”)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乙图中未连接处补画上。

 

③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证实了他的猜想。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刚在做实验时是将变

阻器的滑片向▲(填电路图上的a或b)移动的。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l

0.2

0.3

3.葫芦果实内由于不发生光合作用,其中的气体可能与空气有差异。

某同学选择了一个熟透的葫芦,按下列方案进行研究。

(1)如图①所示,收集了若干瓶气体,这种收集葫芦中气体的方法叫▲。

(2)如图②用点燃红磷的方法来测定葫芦内气体中▲的含量。

装置②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检验葫芦内气体中有无水蒸气时,他在集气瓶中放入硫酸铜粉末,结果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

其实,凭此实验是不能得出“葫芦内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结论的,原因是▲。

4.小明观察发现大卡车起动比小轿车慢,他想是不是质量越大起动越慢呢?

于是小明把小车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3牛的力水平向右拉,测出2秒后小车的速度,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几组小车质量与速度的数据:

1千克小车速度为6米/秒,2千克小车速度为3米/秒,3千克小车速度为2米/秒。

(1)请你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实验数据

填入表格。

 

(2)在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2秒后小车速度为纵

坐标描点并画出两者关系的曲线。

(3)如果小车的质量增加到4千克,根据图线可判断出小车的速度应为▲米/秒。

从数据可以看出质量越大的车的确是越难起动,小明的想法得到了证实,这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

5.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

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1.6升)。

第二组使用B型车(排量2.0升)。

A、B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同一产品系列。

(1)你认为下列哪些评价方式可以作为比赛评价标准?

▲(填序号)

①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

②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

③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

④用“

”的比值大小作比较。

(2)下表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

(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型车比较节油。

(4)近年来,政府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车有什么意义?

6.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

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

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2)他们应该选择▲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7.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

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

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8.水火箭模拟火箭发射原理,如图所示。

水火箭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某科技兴趣小组提出如下假设并进行实验。

假设:

①与打气筒的型号有关;②与瓶内水的多少有关;③与瓶的容积有关。

实验器材如下表所示。

雪碧瓶(容积)

打气筒(型号)

A

B

C

D

E

F

0.6升

1.25升

2.5升

小号

中号

大号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甲、乙两种方案验证假设①,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2)除了上述实验研究的三个因素,你认为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请你列举一个▲。

9.近年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

(1)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CO2。

现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2),再将合成气通人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

CO+H2O==CO2十H2,该反应中CO具有▲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口(选填图中的“A”或“B”)出来,被封存。

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2)小丽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若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0.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其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作用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2)沼气是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气发电是把沼气中的▲能转化为电能:

(3)利用温差可以发电。

某种新型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将A端置于待测的高温处,与B、C端存在温度差,电路两端就会产生电压(图中虚线框部分相当于电源),电流表会有示数显示对应的温度。

电路电压与A端及B、C端的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当A端的温度为200℃,B、C均为20℃,定值电阻R=l0欧,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多少毫安?

B、C端温度

电压/毫伏

A端温度/℃

0

10

20

0

0

0.6

1.2

100

6.3

7.0

7.7

200

13.4

14.0

15.0

300

21.0

21.8

22.6

11.利用放射线辐射农产品能起到抑制发芽、杀虫杀菌、防止霉变等作用。

但是,农产品经辐射后,营养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呢?

小亮与同学们以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开展了探究。

他们将实验所用的柑橘分为四组,辐射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后,将它们置于不同温度下贮藏10天,测量结果如下表。

请问:

(1)在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组;

(2)请你在答题卷的相应方格内,画出第2组柑橘维生素C含量与温度变化的柱形图;

 

(3)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你认为如何处理柑橘,既能防止霉变,又能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

(4)除了辐射剂量和贮藏温度,请你再说出一种影响柑橘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

▲。

12.为了鉴定实验室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试剂,某同学开展如下实验,步骤1:

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的pH为2;步骤2: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步骤3:

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步骤1中错误的操作是▲;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该试剂为▲溶液。

13.马铃薯的食用部分——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为了探究这

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组长势、大小等均相似的不带泥土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

理后,按图示方法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

无土培养,图中黑色部分为黑色棉布遮光处理的

部位。

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

培养液。

(1)该实验研究的是▲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

长的影响;

(2)培养一段时间后,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

这一结果表明▲。

1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有多种因素。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是

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同学们查阅

资料后知道某些导体的电阻还与磁场强弱有关(磁场

强弱称为磁场强度,用符号B表示,其单位为特斯拉,

用符号T表示),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利用这种

关系可以测量磁场的强度。

如图乙所示为室温下某磁

敏电阻阻值R随磁场强度变化的曲线。

若实验室可提供以下器材:

磁敏电阻、蹄形磁铁、电源、

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毫安为单

位)。

(1)现要测定如图丙

所示蹄形磁铁两极

间磁敏电阻R所在

处的磁场强度,请在

虚线框内画出实验

电路图;

实验次数

1

2

3

U/伏

O.45

O.91

1.5O

I/毫安

O.3

O.6

1.0

(2)某同学正确实验后,测得磁敏电

阻R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数据如下:

请利用表中数据计算该磁敏电阻R在此磁场电的阻值为

▲欧,该处磁场强度大约为▲特斯拉;

(3)若要在上述实验后继续研究磁敏电阻大小与磁场方向的

关系,则只要在原实验中改变▲即可。

15.实验室常以MnO2为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柯在科普读物中查得一些蔬菜提取液也可催化H2O2分解,为此,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5克新鲜莴笋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

然后,向研磨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即得莴笋提取液。

②用注射器吸入3%的H2O2溶液5毫升,并将针管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尽快吸入5毫升的莴笋提取液,密封注射器端口。

室温下置于试验台上,每分钟记录一次氧气的生成量(注射器内体积的增加量),历时10分钟,求平均值。

③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加入菠菜、白菜提取液后的每分钟氧气生成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室温20℃,pH值为7):

蔬菜

名称

每分钟氧气生成量

(毫升/分钟)

莴笋

1.55

白菜

0.7

菠菜

0.9

 

(1)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蔬菜提取液具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还需补充怎样的实验?

▲。

(2)后来,小柯又做了“不同pH值的莴笋提取液催化分解H2O2”的实验,得到数据并绘成如右图曲线,分析曲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6.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

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

研究▲。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

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17.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人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

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

步骤二:

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

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

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

(3)请你利用答题纸中给出的方格,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前三天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现象不需填写)。

▲。

18.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A所示。

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

如果司机以60千米/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米。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

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方式二:

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B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

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哪种刹车方式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

(3)检测中,相同的甲、乙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甲车采取方式一刹车,乙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哪辆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

请结合图B中曲线说明理由。

▲。

20.锰和铁一样也是我们科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金属元素,而且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与铁也相近。

那么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谁更强些呢?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查阅资料:

欲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采取在相同条件下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的快慢,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气泡速度越快。

实验设计:

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两种金属薄片,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种金属投入盐酸前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便于直接反应(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D)提高金属温度,加快反应速度

⑵根据下表中的现象填写结论。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较快

结论

⑶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度的快慢,你还有其他化学方法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吗?

请举出一种方法(写出原理即可)▲。

21.小光家的桔树林有部分叶片发生卷曲现象,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经向柑桔研究所研究

人员咨询,这可能是柑桔害虫——矢尖蚧或潜叶蛾危害造成的,但两种害虫导致叶片卷曲的症状是不同的。

小光在柑桔研究所的隔离大棚内,通过实验证明了他家的柑桔叶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必须在隔离大棚内进行,主要是防止▲。

⑵小光是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他家的柑桔叶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

▲。

22.小明同学坐竖直升降的电梯从一楼到六楼时,感觉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抛的感觉;而从六楼到一楼时,刚开始向下时也有一种向上抛的感觉,快到一楼时又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

小明对此产生了兴趣,觉得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有关。

于是他找来了一只弹簧秤和一块铁块来做实验。

他把弹簧秤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再把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如图所示。

当电梯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然后他开始研究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每隔1秒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一所示,并画出了弹簧秤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甲图)。

从甲图中小明领悟到了向下沉的感觉是人对地板的压力在增大,向上抛的感觉是人对地板的压力在减小。

接着他又开始研究电梯整个下降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一楼到六楼的实验数据

时间t(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秤的

示数F(牛)

1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表二六楼到一楼的实验数据

时间t(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秤的

示数F(牛)

1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10.5

11.0

11.5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表二数据,请在乙图中画出电梯在整个下降过程中弹簧秤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⑵该铁块的质量是▲千克(g取10牛/千克)。

当电梯刚上升或下降时,弹簧秤示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铁块具有▲性。

⑶小明同学认为弹簧秤示数变大时电梯在上升,变小时电梯在下降,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

▲。

⑷仅从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如何来判断电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

23.“正常情况下,每年的6月份才是蚊子危害的高发季节,但今年早在3月份,蚊子就成群飞舞了。

”我市多数市民抱怨今年的蚊子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多。

要减少蚊子对人类的影响,可以从研究孑孓(即蚊的幼虫)着手,孑孓生活在池沼、水沟等处。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请完成下列过程:

观察:

在观察孑孓的活动情形时,可看到孑孓常在靠近水面处活动,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

孑孓为什么要浮到近水面处?

假设:

▲。

(即对问题的可能解释。

实验:

部分可以选用的器材:

大烧杯、圆形铁丝网(阻止孑孓接触水面)、暗箱等。

根据你的假设完成下列相关步骤。

⑴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甲、乙,盛等量的水,再选取大小相同、数目相同的孑孓,分别放入烧杯中。

⑵甲烧杯▲,乙烧杯▲。

(提示:

写出处理方法,必须与你的假设一致)

……

24.食盐和味精是厨房里常用的两种调味品,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甲和乙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把食盐倒入甲烧杯的冷水中,把味精倒入乙烧杯的热水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

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

⑵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无论是晶体状还是粉末状的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的。

如在实验室里要把味精提炼的更纯些,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25.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无色变褐色。

请回答:

(1)金鱼藻在适宜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金鱼藻属▲。

(2)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应选用▲两个烧瓶进行对照。

一段时间后,

▲号瓶最先变褐色。

(3)如果本实验不加指示剂,为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还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26.小妍发现水池中的喷水器(见图1)喷水时竟自动旋转,旋转方向与水方向相反。

仔细观察后,她决定进一步探究影响喷水器旋转速度的因素。

于是,她用易拉罐进行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系住中心拉环,然后用小号铁钉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斜打一个孔,使罐中水能如图

(2)所示方向喷出。

②把罐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提离水面,记下罐子在10秒内旋转的圈数,此时罐中仍有水。

③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改变斜孔的数目,重复实验步骤②,并把结果记录于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钉子型号

小号

小号

小号

孔的数目

1

2

3

10秒内转的圈数

15

18

20

请回答:

(1)由本实验可知,喷水器出水孔越多,旋转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孔的数目

钉子型号

10秒内转的圈数

(2)小妍又猜测,喷水器旋转的速度可能与出水孔的大小有关。

于是,她又另取了几只易拉罐,以及几枚粗细不同的小、中、大号铁钉。

请补填右表中“孔的数目”、“钉子型号”两行,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本小题2分)

(3)若还要验证喷水器旋转的速度与出水处水的压强有关,请简述操作方法。

2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具有萌发能力的数量相等的大豆种子,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是由▲发育形成的。

(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3)该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B两只锥形瓶内的大豆种子温度都明显升高,引起温度明显升高的原因是▲。

28.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伏,电压裘V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

则该实验中,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安。

 

29.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人C0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叉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船取装置▲。

(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