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26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表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情感目标:

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价值目标:

学生能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表面积变化规律的探索。

  难点:

应用发现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教师活动

  新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

  活动一:

  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提出问题:

体积有没有变化?

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课件出示数据: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演示操作,提出问题:

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完成填表,组织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让学生分组拼一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

揭示课题:

表面积的变化。

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题目:

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

大多少?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开展一个拼装小方块的实践活动把10小方块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包装方法

  通过这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将数学和生活仅仅的连在了一起。

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

  预设学生行为引发思考

  

(一)、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讨论,验证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二)、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B、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

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再带着学生到表格中再次体验规律,让规律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

  C、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增强体验。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三)、学生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3、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这一环节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活动一的规律:

  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

  2、拼一次少两个面。

  3、拼得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活动二的规律:

  1、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小。

  2、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小,剩下的面的面积越大

  活动三的规律: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活动四的结果说明:

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容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算一算,发现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新体形后的体积是原来小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体积之和,体积没有变化,而拼成的新体形的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比原来单个的总面积减少了,重叠一次减少两个面。

  一、能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个长方体形状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能做到层层递进,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我马上安排了一个小练习:

应用规律,让学生对这个刚发现的新规律深刻地烙在脑中。

之后才进行长方体拼长方体的延伸学习,这样就使得难点突破得更快了,也为下面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在学了长方体的拼接之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了更第二次练习,这样让学生将刚学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包装物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本节课《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些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已有经验尚处于浅层次状态,离开了实物,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在体验规律中,安排了三次探究活动:

  1、几个正方体排成一排拼成长方体。

2、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3、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并且我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有了如下突破:

一、设计的思维过程相对完整。

以拼拼算算—拼拼说说—实际运用为主要线索,让学生在主题突出的问题情境下经历全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始终抓住主要方法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于多个长方体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有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抓住主要方法就可万变不离其宗。

三、用课件生动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因本微课学习过程不能实践操作,故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3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复习入手,加强操作

  从复习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入手,进行拼正方体引起表面积减少,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在体验规律中,我安排了3次拼拼算算: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3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可以动手拼一拼。

  总之,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4

  《表面积的变化》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

  新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安排了4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四:

用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5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本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此在设计教案时有别于一般的数学课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能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能做到层层递进,以练促思。

  在学生认识了几个完全一样正方体拼接成一行过程中的规律之后,让学生拿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任意拼,以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拼接处的规律。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环节让学生包装火柴盒,通过接近生活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最后环节的拓展延伸,一改拼接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认识切过程使表面积增大。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6

  本课《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起来,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在传授新知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在授课这一环节中安排了2个活动。

活动一:

探索2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活动二:

探索3、4、5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进而加深到用n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呢?

教材对这节课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活动:

学生很容易发现,每增加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减少两个拼接面。

找到“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关键的。

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安排了活动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我在修改教案时增加了一个环节:

我就直接提出问题“拼接条数”、“正方体的个数”与“减少的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再进一步就举例,五个正方体拼在一起,有4个拼接处,6个、7个……n个呢?

每个拼接处减少两个面,所以可以用公式(正方体的个数-1)×2来表示减少的面的个数。

在寻找“减少的面数”与“减少的面积数”、“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在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时,很快找出规律,但接着将棱长加深到棱长是a时,表面积减少和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找出这个环节上的表现不佳,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课后我反思在此环节上我的引导不到位,并没有找到学生通俗易懂的方法,比如引导时我可以考虑引导学生从拼成的长方体剩下多少个正方形的面,发现剩下面与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规律来进行引导,可能效果会好。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经历了操作、观察、猜测、分析、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有“拼”这一表象,建立了空间观念。

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引领中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接着用n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巩固发现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了数学思考。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7

  《面积的变化》是利用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已有认识,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新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发现拼接前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发展空间观念和总结、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教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情境导入,唤醒意识——拼拼算算,体验规律——拼拼说说,运用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情境导入,唤醒意识

  导入部分,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出示3盒包装的面纸。

提问:

面纸为什么这样包装?

  生1:

这样包装比较省包装纸。

  生2:

携带方便。

  ……

  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包装有关的数学问题。

  这一情境设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刺激了学生产生学习的好奇心,唤醒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了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拼拼算算,体验规律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在体验规律中,我安排了3次拼拼算算: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1)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2)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并对猜测进行了验证。

  (3)将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哪种拼法表面积最大?

哪种拼法表面积最小?

为什么?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并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的讨论结果是否正确,验证时出现了两种方法:

方法1:

用拼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求三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方法2:

计算拼成的三种长方体分别比原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的面的面积。

减少的面积越多,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

再比较这两种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我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1)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

大多少?

  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

大多少?

  集体交流后,学生明确:

拼成一排的方法减少的表面积最少,所以表面积最大。

  

(2)用10盒火柴,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包法?

  小组里拼一拼,看一看有哪些不同包装方法?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了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021年《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8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为此在设计教案时有别于一般的数学课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能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