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26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0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8页,包括六道大题,22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是:

A.伫立(zhù) 静谧(mì)   脍炙人口(kuài)

B.乘客(chénɡ)自诩(xǔ)    自给自足(jǐ)

C.翘首(qiáo)褴褛(lǚ)    茅塞顿开(sè)

D.相处(chù)脸颊(jiá)   一碧万顷(qǐnɡ)

2.在识记下列词语的过程中,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赈,振)灾

此词语指“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与“钱财”有关,因此应为“赈灾”。

B.气(慨,概)

此词语指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与“心情”有关,因此应为“气慨”。

C.毛遂自(见,荐)

此成语源自“门客毛遂主动请求随平原君一起去楚国求救”的故事,因此应为“毛遂自荐”。

D.再接再(厉,励)

此成语原指“公鸡相斗前,先磨一下嘴”的现象,后用来比喻继续努力。

“厉”通“砺”,有“磨”的意思,因此应为“再接再厉”。

3.下面语段横线处选填词语正确的是:

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感受:

《社戏》,向我们展现了令人的江南水乡风情;《故乡》,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更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意志和精神。

A.沉醉隔膜自强不息B.沉醉隔阂自强不息

C.沉浸隔膜刚正不阿D.沉浸隔阂刚正不阿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衔接最恰当的是:

我们应该以乐观而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是小而甜的,一些人,而我们应该。

A.拿到甜的抱怨小,拿到大的抱怨酸

拿到小的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感谢它是大的

B.拿到小的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甜的抱怨小,拿到大的抱怨酸

C.拿到大的抱怨酸,拿到甜的抱怨小

拿到酸的感谢它是大的,拿到小的庆幸它是甜的

D.拿到小的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抱怨小

 

二、填空题(共6分)

5.用诗词填空(4分)

⑴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⑵,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1分)

⑶柳完元在《小石潭记》中,既描绘了潭水清,又描绘了鱼儿游的语句是:

“,”。

(2分)

6.《唐睢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出自《》,这本书是西汉时期的刘向根据所编写。

(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作为“北京市全民读书月”的重头戏——“书香北京•文化盛典”日前在京启动,活动发出“每天阅读半小时”的读书倡议。

为响应这一倡议,我年级拟建立“书吧”,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读书和交流的场所。

你作为“书吧”管理员,请完成下列任务。

7.在为“书吧”命名的过程中,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候选名称,请从中推荐你认为最符合“书吧”宗旨的一个名称,简述推荐理由。

(3分)

书吧宗旨:

点亮心灵之光,开启智慧之门。

候选名称:

阳光书吧启航书吧悠然书吧

8.下面是对我年级同学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请针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以保证“书吧”发挥最大作用。

(2分)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我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为15分钟,34%的学生每天阅读

时间超过半小时,28%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5分钟,6.9%的学生不能每天阅读。

80%以上的学生选择在写完作业或者在临睡前阅读,14%的学生则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阅读,学生普遍反映缺少整块的阅读时间。

调查还发现,很多同学对洋溢着人文主义色彩的名篇、名著缺少关注,部分学生看书的目的只是图消遣、寻开心,甚至少部分学生迷恋带有暴力与恐怖情节的作品。

9.根据下面材料,结合你阅读名著的收获,完成给全体同书的“倡议书”。

(4分)

【材料】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不由自主地聚精会神和谦逊起来。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

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时值“北京市全民读书月”,为响应“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建议,我年级建立了供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书吧”。

作为书吧的管理员,我深深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它能让人  ①,  ②,  ③。

在名著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结识个性鲜明的人物:

读《水浒》后,我结识了嫉恶如仇的鲁智深,读《朝花夕拾》后,我结识了④。

倘若你也想从读书中获得知识和快乐,就赶快加入到我们“书吧”的读书队伍中来吧!

“书吧”管理员

2010年5月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⑴虽不能察

⑵彼竭我盈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⑵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结合全文看,“远谋”指什么?

(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让日子发亮》,完成13-16小题。

(共12分)

让日子发亮

吴秀丽

①美丽的东西似乎要有用,才能更见光华。

②一直很喜欢陶瓷的瓶瓶罐罐,或者透明的玻璃器皿,看到就忍不住想拥有。

直到近几年才发觉任自己的物欲泛滥,真是可怕,而开始止于欣赏。

如果回家后还感觉无时无刻不想它时,才会再折回头重新考虑是否真的要拥有。

直到有一天,检视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些美丽的器皿,发现竟然很少用它,任其蒙尘,才更惊觉于自己的浪费如此不可原谅。

③细想一想,自己实在不是因为已经拥有,于是搁置一旁;而是因为这些美丽的东西天性脆弱,不但不堪一击,似乎也经不起磨损,担心伤了它,折损了它,于是束之高阁,止于欣赏而已。

④那天,到一个学设计的朋友家中小坐,发现她正在清洗她的瓶瓶罐罐,将汤匙、咖啡杯盘整整齐齐放在橱柜里,以为她跟自己一样。

待两人坐定,她从冰箱捧出一壶自己榨的橙汁,鲜黄色的果汁在透明的玻璃壶内闪着清凉的光。

接着,她找出两套透明的玻璃杯盘,将果汁倒入杯内后说:

“用吧!

”两杯果汁旁还有一只透明的玻璃盘,放了一些干果。

我仔细地端详两套玻璃杯,发现有些擦痕,是经常使用的模样。

还记得当时作客的心情,立刻感觉自己至高无上,有洁净的餐桌、泛光的杯盘,朋友絮絮叨叨地说些家常,发发牢骚,真是满意极了!

⑤那一次让我懂得:

生活并不一定要多么奢侈才令人满足。

其实朋友的房子是租来的,所用的杯盘也不特别名贵,但是,她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用在生活的琐碎情节中,使她平凡的日子明亮起来;而我,拥有同样的美丽器皿,却老是把它们冷落一旁,创造不出同样的美丽心情,这真不是骂一句“浪费”就可以赎罪的。

朋友用了心,生活便露出光华;自己忙忙碌碌,竟腾不出一点心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家人、朋友共享,生活有如糟粕。

⑥不舍,原本是为留下许多珍贵的宝贝,现在却因为不舍而造成更多的浪费。

美丽的器皿不用它,平白冷落,便是糟踏。

美丽的衣服不穿它,多搁几年,身材变形,只能增加叹息而已。

⑦大学时代,没念过书的母亲认为女儿能念大学是件大事,每逢寒暑假,总是毫不吝惜地买些好衣料做给我穿。

结果我总是心疼母亲的钞票,心疼这些美丽的衣裳会被穿旧了,而把它们留在衣柜里。

大学毕业后,浪漫、孩子气的衣服不宜再穿,这些美丽也只能留在衣橱里,留在记忆里了,流逝的青春,反而没能因此更添光彩。

⑧现在决定,要把光鲜穿在身上,写在脸上,用在生活的琐琐碎碎中,让日子发亮。

13.简述作者因为不舍造成浪费的两件事。

(4分)

14.第⑤段中的加点词“琐碎”写出了什么?

(3分)

15.④⑤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6.谈谈你从作者的感悟中所得到的启示。

(2分)

 

(二)阅读《高科技建设的空间电站》,完成17-18小题。

(共6分)

高科技建设的空间电站

于之

随着地球上石油、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类将目光转向太空。

预计在下个世纪初将建成空间电站,以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

空间电站实际上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卫星。

这些卫星表面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吸收聚积大量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微波束将电能传送回地面。

科学研究表明,太阳能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约为18万兆瓦,相当于燃烧90兆吨优质煤的热量。

显然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的能源。

美国科学家设计的发电卫星长6千米,宽3千米,可发电5千兆瓦,发电量相当于5个地面核电站。

空间发电站利用微波输电系统向地面输送电能,地面接收天线则由硅整流二极管组成,可建在地面上任何地方。

微波通过大气传播损耗极小,据测算,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太空束能损失不足2%。

日本1994年制造出一颗小型太空发电卫星,它的形状为等边三棱柱,每边长336米,高303米,重240吨,在柱的两面贴有薄膜状的太阳能电池板,另一面装有向地面输送电能的天线。

该发电卫星在赤道上空的轨道上运行,输出功率为1万千瓦。

科学家计算,同样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在太空发电卫星上所发的电量,是在地面上所发电量的10倍以上。

这是由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球厚厚的大气层吸收、反射和散射掉相当部分的缘故。

太空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解决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且不用架设输电线路,可直接向空中的飞船和飞机提供电力,也可向边远的山区、沙漠和孤岛送电。

科学家预测,一旦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人类将可以不断地获得能源,地球能源利用问题将产生革命性变化。

17.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依次是:

①→②→③→④。

(4分)

18.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说说太空发电将使地球能源利用问题产生怎样的革命性变化。

(2分)

【材料一】

据德国媒体报道,20家德国企业和银行正策划在北非建造一座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预计10年内建成发电。

据专家估计,该太阳能发电站建成后将能满足全欧洲15%的电力需求。

这座大型太阳能电站建成后将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频繁经历雨雪冰冻、特大地震、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

在灾害中,国家电力设施大面积损毁,供电问题成为了救灾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阅读《激情主义》,完成19-21小题。

(共9分)

激情主义

叶文蔚

①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

“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

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

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一个人面对巨大的灾难挑战时,他会恐惧、会紧张、会涌起抗争的冲动或挣脱的力量;至少,这是一种生的激情,即使他因此而失败,这种失败,依然会有一种悲剧性的力量。

③但是,如果困扰人的只是一些非常琐碎的事件,比如牙疼、噪声、夫妻吵架、同事矛盾等等,你没办法把它们当对手,因为它们充斥着你的生活;但你也没办法摆脱它,也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在这种过程中,你得不到任何补偿,只会不断地无休无止地被耗费,变得疲倦懈怠。

最后,人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放弃。

④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

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能让人强烈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却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

⑤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都是由许多琐事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疲惫感往往会愈来愈浓。

最后,少年的蓬勃朝气被老年的疲惫暮气所代替。

相对于这种倦怠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激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救方式。

⑥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在处理如何满怀热情地投入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这个问题时,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手段:

每天上班前,对着镜子很自信地挺胸对自己微笑,然后大喊五声:

“我是最好的”,这样振作一下,每天开始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好游乐的美国人,在把自己的心境推向一种疯狂的激情状态方面,更是花样叠出,如从百丈高崖上纵身跳下的崩绳运动,每每让人体验一下死亡已近的恐惧极点和又重返生间的极度快感,并让人从中体会到生的美好灿烂。

⑦用行动的刺激来促发激情的放射是一方面,用想象的色彩来刺激激情持续是另一方面。

⑧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这样描绘他最初被物理学吸引的时刻:

他的一名教师这样表达了能量守恒定律:

“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了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贮存了起来,很多年后,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贮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现了,以致于它落在了下面一个人的头上。

”枯燥的、易令人乏味的物理学的世界由此而变成了一种由神秘的法则笼罩着的令人惊惧、震颤、兴奋和向往的世界。

⑨生活,事业,人的一生都需要一种激情,就像一阵风,吹落倦怠的尘,露出它们内部的光。

19.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人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放弃”。

(4分)

21.文中⑥-⑧段所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分)

 

 

第Ⅱ卷(60分)

六、作文(60分)

22.根据下面题目作文(60分)

只要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和一颗感悟生活的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珍珠在闪亮,星星在闪亮,还可以看到日子在闪亮,思想在闪亮……

请以“闪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0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60分)

一、评分:

共8分。

每小题2分。

1.D 2.B 3.A 4.C

二、共6分

5.①干戈寥落四周星②闲来垂钓碧溪上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评分:

共4分。

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6.《战国策》;战国史书

评分:

共2分,每空1分。

三、共9分

7.示例一:

阳光书吧这个名称,体现了一本好书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智慧、更健康地成长。

示例二:

启航书吧这个名称,体现了一本好书能够给我们指引人生方向,让我们更加聪明从而走向成功。

评分:

共3分。

名称含义1分,符合宗旨2分。

8.从“保证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两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即可。

  评分:

共2分。

每条建议1分。

9.专注(聚精会神)、谦逊(恭敬)、神采倍添(拥有魅力);

示例:

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方正博学的三味书屋老师;善良热心的阿长。

  评分:

共4分。

每空1分。

四、共10分

10.⑴即使;⑵(士气)旺盛

评分:

共2分,每小题1分。

11.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也不保佑你。

⑵我看到他们的车辙印混乱,看到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评分:

共4分。

每小题2分。

12.①懂得制胜之道在于取信于民;②能够在作战中抓住有利战机。

评分:

共4分。

每个要点2分。

五、共27分

(一)共12分

13.①把买来的美丽玻璃器皿束之高阁;②把母亲给自己做的衣服放到不宜再穿。

评分:

共4分。

每个要点2分。

14.①琐碎是细小而繁多的意思,②与下文“平凡的日子”相呼应,同时与“明亮起来”形成对照,③从而强调美丽的东西及时享用能使生活变得美好。

评分: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5.①写出了朋友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她的日子显得明亮起来,②与自己形成对比,③悟出美丽的东西不用它,平白冷落,便是糟蹋它的道理。

评分:

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16.好东西物尽其用,才能为生活增添色彩。

(在生活中做个有情趣的人,学会享受生活,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评分:

共2分。

(二)共6分

17.①建设空间电站的原因②建设空间电站的原理③建设空间电站的优势④太空发电的前景

  评分:

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8.①提供清洁的能源②直接提供电力供应

评分:

共2分。

(三)共9分

19.①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

②相对于这种倦怠的过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激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救方式。

评分:

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0.①失败使人产生激情,激发人抗争的意识,②而疲倦使人懈怠,使人丧失斗志。

评分: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21.①举日本人和美国人的例子论述如何用行动的刺激促发激情的放射;②举物理学家普朗克的例子论述如何用想象的色彩来刺激激情的持续。

评分:

共3分。

要点①2分,要点②1分。

 

注:

文字表述题意思对即可,一般不出现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