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36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墩桩基施工Q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组成立日期

2003年2月1日

小组登记日期

2003年2月5日

小组类型

现场攻关型

小组人数

10

本次课题

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

2003年2月5~2003年6月1日

活动次数

13次

接受TQC基

本知识教育

10人均接受48小时TQC课程教育

2、小组成员见表2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职称)

组内职务

1

李鸿

42

本科

项目经理

组长

2

陈作光

32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3

29

工程部长

4

陈跃滨

中专

质检员

组员

5

穆秋胜

27

大专

技术员

6

程晓刚

7

唐富学

30

实验员

8

胡青山

48

物资主任

9

乔乃生

50

领工员

王耀洲

安全员

11

李鹏辉

28

机械工程师

三、选题理由

四、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由于该桥水中墩位于河漫滩中,砂卵石覆盖层7~10米,且经当地筛选卵石厂翻动过,结构极其松散,2003年2月1日开工,已过冬季枯水期,距洪水期6月中旬~10月仅4个多月,要完成桩基、承台及部分墩身,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小组经过努力攻关,进行了多项施工技术革新,终于取得了桩基施工难题的重大突破,在洪水期前完成了桩基、承台和部分墩身的施工任务,且质量优良。

其PDCA循环过程从总体上可分为两次。

第一次PDCA循环(时间:

2003.2.5~2003.3.1)

P——计划阶段

1、目标

选择出经济合理,即有利于施工又能保证质量、进度、安全和环境的桩基施工方法,探索出一套结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法。

2、现状调查

1白果渡嘉陵江特大桥是武合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工程,桩基施工又是重中之重,如果在洪水期前桩基、承台不能完工,墩身出不了地面,工期将严重滞后,影响全线,造成极坏影响。

2我处曾在北碚嘉陵江特大桥引桥桩基施工中,穿过河漫滩约3米厚的卵石覆盖层,有可借鉴之处。

3我处通过ISO9000族标准认证已多年,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管理经验。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有能力成功完成桩基的施工任务,使其达到验收要求,但要切实保证成孔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就必须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首先找出各种不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详细的施工工艺。

对影响桩基施工的主要不利因素分析见图2。

通过对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方面重点分析,找出影响桩基在覆盖层施工的主要不利因素共计7条,并制定了相应对策,详见表3。

图2影响桩基施工的主要不利因素

表3主要不利因素及相应对策

存在的问题

相应对策

执行人

完成时间

对此类结构松散厚砂卵石层的桩基施工是第一次,没有经验

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并现场加强技术指导

2003.2.15

桩基施工机械、设备陈旧,数量也不足

购置新设备、更换损坏部件

李鸿

2003.2.20

护壁所需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加强供料方的调查和评审,择优选择

2003.2.10

常规施工方法在松散的卵石层无法开展,垮塌严重

打破常规构思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选、优化

在低温、水下的情况下,需要早强的护壁混凝土配合比难以确定

做多组配合比试验,择优选择

2003.3.1

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不完善

制定详实、具可操作性的施工工艺,严格执行ISO9000标准,加强质量、安全控制

处于河道边,地面仅高出枯水位一米,一但涨水,施工场地将

合理布置场地,设置小围堰,不必要的设备转移至高处,并加强与上游水文站联系

D——组织实施

实施1桩基施工方案选定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共提出四种可行性方案:

方案1:

先采用剥除掉结构松散、透水性大的砂卵石覆盖层,设置隔水围堰,安装抽水设备,再基岩上进行人工挖孔。

方案2:

挖孔时在砂卵石覆盖层中采用δ10mm钢板卷制的钢护筒支护,防止孔壁塌陷。

方案3:

采用冲击钻,泥浆护壁穿越砂卵石覆盖层,最终水下灌注混凝土。

方案4:

在砂卵石覆盖层中先进行提前支护,在人工挖孔,边挖边使用喷射混凝土加强支护,每挖进1米左右时浇注护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下一个循环直至穿过覆盖层。

就以上4种施工方案的主要优缺点、需要的设备和费用进行比较(见表4),

优点

缺点

所需主要设备

所需时间

费用(元)

说明

1、不用穿越砂卵石覆盖层

2、挖孔时施工难度小

3、技术含量低,质量易保证

1、开挖工程量大

2、所需抽水量大、时间长,费用高

挖掘机、自卸车

12天

64800

总挖方量约为16000m3

60台11KW水泵

30天

237600

隔水围堰

 

50000

人工、空压机

150000

费用合计

42天

502400

1、穿越砂卵石覆盖层时不易引起坍塌

2、挖孔时施工难度较小

1、钢护筒费用大,混凝土浇注后不易拆除

δ10mm钢板、卷板机

544250

24台6KW水泵

40天

69120

200000

813370

1、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小

2、所需施工设备、人员数量少

1、施工时间过长,无法在洪水来前施工完基础工程

2、技术含量较高,易塌孔,质量不易保证

4台钻机

150天

420000

因场地限制,只能设置4台钻机

4台泥浆循环泵

240000

人工

108000

768000

3、技术含量低,质量易保证,费用小

1、施工作业环境差

45天

77760

225000

护壁混凝土

141300

444060

最终选定第4种方案为实施方案。

方案示意图见图3。

实施2护壁混凝土配合比选定

为保证在低温、水下的条件下获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保证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周期,选用42.5R普硅水泥,通过十多组试验,最终选定一组,塌落度12cm,掺入0.7%的早强剂,并适量加入较大破口卵石。

实施3施工场地布置选定

为保障正常施工,防止涨水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场地安装两台60m3空压机,通过储压包、管道连接至各孔,每两个孔安装一个吊架,利用电动葫芦提升出渣。

实施4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

确定施工顺序,鉴于覆盖层结构极其松散,透水性大,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成孔质量,每节护壁施工时挖进20~30cm即用喷射混凝土固定四周卵石后在进行挖掘,循环2~3个周期后再立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下节护壁的施工。

C——检查阶段

通过上述措施,护壁支护牢固,施工安全度高,施工质量易保证,穿越覆盖层时孔壁坍塌现象少,施工进度较快,证明了该方案的施工工艺是可行的。

遗留问题:

⑴水流冲刷,护壁内侧容易造成空洞,造成安全隐患;

⑵挖掘时因无支护,容易造成小范围坍塌,造成施工困难;

⑶为防止坍塌,挖掘和喷射混凝土交叉施工频繁,影响施工进度;

⑷涨水后,因护壁与覆盖层摩擦力较小且无支撑,护壁有下滑现象。

A——问题处理

将C阶段遗留问题放入第二次PDCA循环解决,对成功之处加以肯定并继续完善。

第二次PDCA循环(时间:

2003.3.1~2003.4.5)

克服第一次循环存在的问题,形成更加完善的施工工艺,即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又要保证质量、安全和环境达标。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细致,故第一次循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总体上看,本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然而毕竟该方法是首次使用,所以第一次循环出现的问题较多,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逐一克服,才能保障施工。

3、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第一次PDCA循环遗留问题中,属于施工方法不完善,问题的改进措施见表5。

对于由水流冲刷形成空洞,孔壁塌陷的影响因素很多,其因果分析见图4,改进措施见表6。

图4因果分析图

表5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水流冲刷,护壁内侧容易造成空洞,造成安全隐患

加强护壁特别是接缝处混凝土质量,以减少水流进入造成冲刷。

并对已有空洞进行压浆

挖掘时因无支护,容易造成小范围坍塌,造成施工困难

在孔壁四周外侧,间隔10~20cm打入钢管,深入至基岩,形成提前支护

为防止坍塌,挖掘和喷射混凝土交叉施工频繁,影响施工进度

打入钢管后,可适量加深挖进深度,降低交叉施工次数,加快了施工速度

涨水后,因护壁与覆盖层摩擦力较小且无支撑,护壁有下滑现象

护壁加强竖向钢筋,并相临孔之间用砼横梁连接,防止护壁错位、下滑

表6因果分析的改进措施

因素

新工艺、无经验

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并详细交底

施工前

重视不足,责任心不强

加强教育,落实责任

砼喷射机陈旧,易出故障

更换故障部件

工艺不健全

细化施工工艺

配合比不当

调整配合比,延长搅拌时间

振捣时间不当

控制振捣时间

施工中

普通震动棒效果不好

更换为小型手提震动棒

护壁尤其是接缝处砼质量较差

加强振捣,控制浇注方式

D——实施阶段

对原因分析中两大部分问题分别采用表5、表6组织实施。

由于对第一次PDCA循环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全面深入,措施得力,故在第二次循环结束后,问题得到解决,桩基施工质量优良,安全受控,未造成环境污染,施工进度也得到了保证。

通过业主、监理及相关方的多次来工地参观、检查,肯定了该施工方案及桩基成孔质量。

混凝土灌注后,由重庆公路质检中心对所有桩基进行超声波检测,全部合格。

1、总结成功经验,巩固各项措施,保证质量、安全控制实施的持续性。

两次PDCA循环见图5。

五、总体效果评价

1、该施工方案先进新颖,使用效果好,为今后在结构松散、透水性大的厚覆盖层上施工基础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该方案在保证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程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3、此桩基施工的顺利结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锻炼了一批新人,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总体效果评价

1、将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编写成详细的施工工艺,用以指导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

2、技术部门加强现场指导,确保全过程都严格按成功的施工工艺规范操作,质检和安全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质量和安全受控。

3、对机械设备加强保养维修,确保施工过程中运转正常。

4、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同时对已进场材料加强管理,分类堆放,防止污染。

七、努力方向

我们QC小组在本工程主墩桩基施工中,依靠集体智慧,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在洪水来临前完成了桩基、承台及部分墩身,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扩大战果,并针对本桥其他的难点继续进行技术攻关,保证优质高效的完成白果渡嘉陵江大桥的施工任务,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力争在今后的施工中不断创新,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质量、完善的服务赢得各方信誉,为企业争光,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