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40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docx

《教学系统设计》各种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___________、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_指导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的____________相互结构组织形式。

2.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________、智慧技能、________、动作技能和________。

3、教学设计应用_________________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他们的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________________。

4、系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___________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___________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基础。

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

________、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________。

6、在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具有分类学特征的内容分析;___________适用于分析操作过程或问题求解过程有关的教学了;________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

7.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________,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________,以期达到最大效益。

8、学习目标描述中马杰的ABCD法则的英文全写:

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C是条件、D是_____________。

9、面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强调_____________;重视______________;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重视_____________。

10、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所学校或一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属于()

A.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B.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奥苏贝尔将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称为: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D.需要内驱力

3、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目的是(   )

A.发现有利于学习的学习风格

B.纠正学习者的不良学习风格

C.有利于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

D.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4、“学习文件夹”是()

A.一种评价方法B.在计算机中存放学习材料的文件夹

C.在计算机中存放教案的文件夹D.一种学习方法

5、ID1的代表性模式是(   )

A.肯普模式B.加涅模式

C.狄克——凯瑞模式D.斯金纳模式

6、下列电视教材的素材资料中,不属于录像资料的是(   )

A.原有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B.各种教学专题节目

C.卫星电视节目D.旧的电影片断

7、成分显示理论(CDT)的提出者是(     )

A.梅瑞尔          B.加涅

C.史密斯          D.雷根

8、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可被认为是(     )

A.理论学科          B.基础研究

C.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D.尚未形成学科

9、学习动机和人类学习之间的关系是(     )

A.无关 B.动机影响学习

C.学习影响动机D.动机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单向的影响

10、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使用时,选择媒体(   )

A.只要先进就行B.选择功能多的

C.越便宜越好D.按一定的原则、遵从一定的程序选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2、简述教学内容组织编排遵循的原则。

3、列举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的几种主要形式。

4、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5、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有哪些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2分,第二小题13分共25分)

1.请阐述开发网络课程的目的意义及设计原则。

2.请你选取教学设计课程中的某一内容用Webquest模板(前言、情境、任务、过程、结果和评价)设计网络探究学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

(2)语言信息认知策略态度

(3)系统方法教学策略操作程序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5)呈现先型组织者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6)归类分析法程序分析法图解分析法

(7)教学方案教学活动进程

(8)对象行为标准

(9)教与学的结合学习环境的设计可操作性

(10)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二、选择题

1-5ACDAA6-10AACDD

三、简答题

1、.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1)教学目标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2)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3)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4)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

2、教学内容组织编排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四点:

(1)由整体到部分,有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2)确保从已知到未知;(3)按实物发展的规律排列;(4)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3、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实时同地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

(2)非实时同地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3)实时远距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4)非实时远距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

(再略加说明)

4、教学系统设计有以下几个层次: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5有以下特点:

(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的影响。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目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3)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设计原则:

(1)个性化

(2)合作化(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3)多媒体化;(4)交互性;(5)开放性。

注:

本题要略加阐述,否则扣分

2、答案要点:

首先要对所选取的单元内容做简要介绍,说清楚是哪个单元,包含了哪些知识内容,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

  然后,按照webquest的要求,用文字详细描述每个模块的设计内容(前言,情境,任务,过程,结果和评价),如,情境模块,要说明具体用什么来创设一个怎么的学习情境;结果模块,要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什么形式表现,是Word、还是ppt还是网站;评价模块,要给出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是练习题也可以是评价量规。

 

教学系统设计试题二

一、填空题

1.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___信息资源__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___系统化过程___。

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4.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

5.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__梅瑞尔__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__学习经验__和__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_系统方法__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__教学目标__,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__评价__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__修改__的过程

10.1900年__杜威_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20世纪90年代,__建构主义学习理论__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__产品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__系统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__课堂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__特定功能__的有机整体。

17.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  投入程度  以及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进行评价。

18.肯普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__教学目标__、__教学资源__、__学习者特征__和__教学评价__。

19.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系统。

20.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21.就学科性质而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

2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

23.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渐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向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向发展,教学设计的技术手段也日益系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24.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有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以课程为中心的设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

25.从教学系统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学习理论、系统方法和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学科对其发展影响较大。

26.布鲁姆认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

27.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主要的认知工具有问题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以及协同工作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和管理与评价工具。

28.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29.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它的作用表现为查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工具、 外化学习者知识结构工具  、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以及  培养学习者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  。

30.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自我评价、专家评价 、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以及  进行中的评价   等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是(D)

A.研究对象相同,性质一样B.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学科

C.教学论涵盖教学系统设计D.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既相关但又有区别

2.成分显示理论(CDT)的提出者是(A)

A.梅瑞尔B.加涅C.史密斯D.雷根

2.ID2的代表性模式是(D)

A.瑞格卢斯模式B.梅瑞尔模式

C.加涅模式D.史密斯—雷根模式

3.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可被认为是(C)

A.理论学科B.基础研究

C.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D.尚未形成学科

4.“细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加涅B.史密斯

C.瑞格卢斯D.梅瑞尔

5.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是:

(C)

A.桑代克B.斯金纳C.杜威D.奥苏伯尔

6.加涅和肯普等人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是:

(B)

A.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过程B.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

C.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D.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

7.下面是梅里尔(Merrill,M.D.)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阐释的是:

(A)

A.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B.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C.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法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D.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8.教学设计分为(A)三种层次。

A.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B.宏观、中观、微观

C.高级、中级、低级D.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9.(A)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

A.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B.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10.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B.规划、研究、决策、评价

C.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策略制订

D.调查、观察、测验、决策

11.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过程。

B.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相对而言),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C.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D.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12.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D)。

A.学生  B.教材  C.教学活动  D.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13.“发现学习”的提出者是( C  )。

 

A.加涅      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梅瑞尔 

14.学习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D)

A、情境性   B、建构性     

C、操作性   D、动态性

15.“史密斯——雷根模式”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不包括在这三种策略的是:

(C)

A.组织策略B.传递策略

C.评价策略D.管理设计

16.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B指的是(D)

A.教学对象B.教学标准

C.教学条件D.教学行为

17.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

A.抛锚式教学策略 B.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C.支架式教学策略 D.启发式教学策略

18.儿童能推演:

如果A>B,B>C,则A>C,这个认知发展阶段属于(  A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9.“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中,属于( D  )。

 

A.识记       B.领会 C.运用       D.综合 

20.“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加涅 B.奥苏贝尔C.布卢姆 D.皮亚杰

21.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

A.抛锚式教学策略 B.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C.支架式教学策略 D.启发式教学策略

22.能理解和使用初级概念的阶段是(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B)是确定学习者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

A.教学内容B.初始能力C.年龄D.学习环境

24.(A)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映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A.学习风格B.认知结构C.学习准备D.学习方法

25.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的(B),是指当前所学内容类属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某个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观念。

A.总括关系B.类属关系C.并列组合关系D.因果关系

26.(C)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就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A.学习准备B.学习风格C.认知结构D.学习方法

27.下列那种形式不能用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D)

A.转换B.解释C.推断D.记忆

28.下列哪个动词表明了布卢姆分析层次的学习目标(A)

A.比较B.总结C.说出D.选择

29.在马杰的ABCD模式中,哪个是基本部分(B)

A.对象的描述B.行为的描述C.条件的描述D.标准的描述

30.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D)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31.在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中,确定教学起点的是(C)

A.学习需要分析B.学习内容分析

C.学生初始能力分析D.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32.(A)是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

A.辨别B.形成概念

C.规则D.高级规则

33.对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确定,首先要(A)

A.对先决知识与技能的测试

B.对目标技能的测试

C.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

D.一般性了解

34.若教学目标为形成概念,则学习结果的类型为(B)

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认知策略D.认知方式

35.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和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是(C)。

A.形成概念B.利用规则C.鉴别技能D.言语信息

36.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体力及情感状况等进行评价称为(  A  )。

A.前期测验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37.通过空间分组、时间分段或根据有关概念进行语义分类,可以提高( A  )。

A.组快的容量  B.记忆水平  C.分析问题能力   D.实践技能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包括:

(ABCD)

A.课程开发B.课堂教学C.企业培训D.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

2.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是:

(ABC)

A.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

B.教学设计起连接学科的作用

C.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领域

D.面向实际的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的一个突出标志

3.在编写教学目标是应注意的是:

(BCD)

A、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

C、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

D、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

4.“史密斯——雷根模式”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是(ABD)

A.组织策略   B.传递策略    C.评价策略   D.管理策略

5.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ABC)

A.记忆    B.运用    C.发现   D.知识

6.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ABD)

A.教学条件变量   B.教育方法变量  C.教学模式变量 D.教学结果变量

7.在编写教学目标是应注意的是:

(BCD)

A、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

C、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 D、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

8.教学媒体选择的常用方法有:

(  AB)

A.算法式 B.矩阵式

C.信息加工分析法 D.外部参照分析法

9.掌握学习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BC)

A.创设情境 B.集体教学

C.学生定向 D.学习方法指导

10.加涅将认知类学习结果分为(      BCE )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E.言语信息

11.瑞格卢斯认为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ABD)转第四题

A.教学条件   B.教学策略  C.教学模式 D.教学结果

12、教学结构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有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BD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A、理论依附性B、动态性整体层次稳定

C、可扩充性D、系统性

13、学习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D

A、情境性B、建构性

C、操作性D、动态性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一般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教学设计的模式

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3.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与学的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4.CSCL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

5.支架式教学策略

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使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发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处。

6.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并且可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7.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

用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