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88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笔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Word下载.docx

沥青质分子量较低且含量很少、有一定数量芳香度较高的胶质、完全胶溶分散在芳香酚和饱和酚的介质中、吸引力很小、可自由运动

这类沥青在路用性能上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变形能力,但温度敏感性较强

溶—凝胶型结构

沥青质含量适当、有较多的芳香度较高的胶质、胶团浓度增加,距离靠近,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类沥青在高温时具有较低的感温性,在低温时又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凝胶型结构

沥青质含量很高、有相当数量的胶质来形成胶团、胶团浓度相对很大,吸引力增强,是胶团靠得很近,形成空间网络结构

这类沥青在路用性能上虽具有较低的温度感应性,但低温变形能力较差

9.沥青的粘滞性是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10.蜡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对温度特别敏感。

易出现的问题:

①高温发软,会导致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下降,出现车辙;

②低温变得脆硬,低温抗裂性降低,出现裂缝;

③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降低,在有水的条件下,使路面石子产生

剥落现象,造成路面破坏;

④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11.沥青质含量↑,粘滞性↑;

温度↑,粘滞性↓。

(粘滞性影响因素)

12.针入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稠度愈小),实质上针入度是测定沥青稠度的一种指标。

通常稠度高的沥青粘度越高。

13.沥青材料是一种非晶质高分子材料,它由液态凝结为固态,或由固态溶化为液态时,没有敏锐的固化点或液化点,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称为软化点。

沥青材料在硬化点至滴落点之间的温度阶段时,是一种粘滞流动状态。

我国采用环与球法测软化点。

14.沥青的延性是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通常用延度作为条件延性指标来表征。

沥青的延度是采用延度仪来测定的。

15.沥青的复合流动系数c值的减小、胶体结构的发育成熟度的提高、含蜡量的增加以及蜡和芳香蜡比例的增大等,都会使沥青的延度值相对降低。

16.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是评价粘稠石油沥青路用性能的经验指标,通称之为“三大指标”。

17.树脂含量↑,塑性↑;

温度↑,塑性↑;

拉伸速度↑,塑性↑;

18.温度敏感性: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温度敏感性大:

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变化大

温度敏感性小:

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变化小

19.软化点↑,温度敏感性↓

20.沥青质含量↑,温度敏感性↓;

石蜡含量↑,温度敏感性↑;

21.沥青的特点:

a.热塑性材料,加热就软化;

b.憎水性材料,耐水、不溶于水;

c.不导电;

d.良好的粘结性和粘弹性;

22.工程中应用的沥青软化点不能太低,否则夏季易产生变形,甚至流淌;

但也不能太高,否则太硬,不易施工,冬季易发生脆裂现象。

23.大气稳定性:

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大气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

24.沥青的老化:

指沥青在大气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失去粘滞性、塑性而变硬变脆的现象。

25.沥青老化、低温引起的裂缝大多为横向,且裂缝几乎为等距离间距。

沥青老化后变硬、变脆,延伸性下降,低温稳定性变差,容易产生裂缝、松散。

在冬天,气温下降,沥青混合料受基层的约束而不能收缩,产生了应力,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路面便产生开裂。

26.道路石油沥青按针入度分为7个牌号:

160号、130号、110号、90号、70号、50号、30号。

①牌号越大,粘性越小(针入度越大);

②牌号越大,塑性越好(延度越大);

③牌号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软化点越低)。

27.天然岩石不经机械加工或经机械加工而得的材料统称为天然砂石材料。

28.道路工程中常用岩石的成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等。

29.岩石的分类:

A.岩浆岩a.侵入岩b.喷出岩

B.沉积岩a.碎屑岩b.粘土岩c.生物沉积岩d.化学

沉积岩

C.变质岩

30.常见岩石类型:

花岗岩、玄武岩、辉长岩、石灰岩。

石灰岩中CaO的含量较多,而SiO2的含量较少;

花岗岩中SiO2的含量较多,CaO的含量则很少。

31.岩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三氧化铝、氧化镁以及少量的氧化锰、三氧化硫等。

32.通常石料的酸碱性按其化学组成中SiO2的含量来划分,根据SiO2的相对含量,分为酸性石料(含量大于65%)、中性材料(含量为52%~65%)和碱性材料(含量小于52%)。

33.矿渣的活性是指其与水、或某些碱性溶液、或硫酸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一般来说,当矿渣中的CaO、Al2O3含量高而SiO2含量低时,矿渣活性较高。

采用自然冷却得到的高炉矿渣稳定性较好,而采用水淬处理的粒化高炉矿渣的活性较高。

通常活性高的矿渣适宜于作为水泥混合材料,而在混凝土结构或道路结构中应使用低活性的矿渣。

34.碱度大的钢渣活性大宜作为水泥原料。

35.矿渣集料用于制作混凝土路面或路面基层材料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否则就会由于某些化合物的分解、膨胀而破坏混凝土结构或路面结构。

要使这类集料稳定的关键就是降低活性成分含量,一般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小于3%的矿渣集料方可用于路面结构中。

对于f-CaO含量较高的矿渣,应该通过水解消化处理,如堆存渣场使其自然消化、利用余热分解等方法使f-CaO分解。

36.砂石材料包括天然砂石材料、人工轧制的集料以及工业冶金矿渣集料等,石料的物理性质包括物理常数(如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吸水性(如吸水率、饱和率等)和抗冻性(如耐候性、坚固性等)。

37.抗冻性是指石料在饱水状态下,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强度的能力。

石料抗冻性的室内测试方法有直接冻融法和硫酸钠坚固性法。

38.磨耗性是石料抵抗撞击、剪切和摩擦等综合作用的性能。

石料的磨耗实验有两种方法:

a.洛杉矶磨耗实验(搁板式磨耗实验)

b.狄法尔式磨耗实验(双筒式磨耗实验)

39.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决定,大于13.2mm者采用水煮法;

小于或等于13.2mm者采用水浸法。

40.集料包括岩石、自然风化而成的砾石(卵石)、砂以及岩石经人工轧制的各种尺寸的碎石。

集料是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石屑、砂等。

不同粒径的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对它们的技术要求也不同。

为此将集料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两种。

在沥青混合料中,一般粒径小于4.75mm者称为细集料,大于4.75mm者称为粗集料。

41.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3倍的颗粒。

其会影响路面强度。

42.存在于集料中或包裹在集料颗粒表面的泥土会降低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也会妨碍集料与水泥(或沥青)间的粘结能力,显著影响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应对其含量加以限制。

43.砂当量值越大表明在小于0.075mm部分所含的矿粉与细砂比例越高。

44.道路路面建筑用粗集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压碎值和洛杉矶磨耗值;

抗滑表层用集料的3项试验为磨光值、道瑞磨耗值和冲击值。

45.集料压碎值是集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抗冲韧性;

集料道瑞磨耗值用于评定抗滑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的能力。

46.集料的道瑞磨耗值愈高,表明集料的耐磨性愈差。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层所用集料的道瑞磨耗值(AAV)应不大于14。

47.细度模数是用于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为细集料筛分试验中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量百分率之和除以100之商,按下式计算:

当细集料中含有大于2.36mm的颗粒时,则按下式计算: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料越细。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3种规格,相应的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

μf=3.1~3.7;

中砂:

μf=2.3~3.0;

细砂:

μf=1.6~2.2。

48.沥青混合料是由具有一定粘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结合料与一定级配的矿质混合料,经过充分拌合而形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49.沥青混合料按拌合温度分类:

热拌、温拌、冷拌。

50.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特点

路用性能特点

悬浮-密实结构

矿料颗粒连续存在,而且细集料含量较多,将较大颗粒挤开,使大颗粒不能形成骨架,而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比较充分,将空隙填充密实,使大颗粒悬浮于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之间,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由于压实后密实度大,该类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

但其高温性能对沥青的品质依赖性较大,由于沥青粘度降低,往往导致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变差。

骨架-空隙结构

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含量高,彼此相互接触形成骨架;

但细集料含量很少,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间的空隙,形成所谓的“骨架-空隙”结构

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使之高温稳定性好;

由于细集料含量少,空隙未能充分填充,耐水害、抗疲劳和耐久性能较差,所以一般要求采用高粘稠沥青,以防止沥青老化和剥落

骨架-密实结构

采用间断级配,粗、细集料含量较高,中间料含量很少,使得粗集料能形成骨架,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又能充分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该类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具有较强的疲劳耐久特性;

但间断级配在施工拌合过程中易产生离析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使得混合料很难形成“骨架-密实”结构,要防止混合料生产、运输和摊铺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

51.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参数:

粘结力C和内摩阻力ψ。

52.粘滞度愈大,抵抗变形的能力愈强,可以保持矿质集料的相对嵌挤作用。

沥青随温度变化的斜率不同,同一标号的沥青在高温时可以呈现不同的粘滞度。

53.增大粒径是提高内摩阻角的途径,但应保证级配良好、空隙率适当。

颗粒棱角尖锐的混合料,由于颗粒互相嵌紧,要比滚圆颗粒的内摩阻角大得多。

54.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后,沥青在矿粉表面产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在矿粉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δ0的扩散溶剂化膜。

在此膜厚度以内的沥青称为“结构沥青”,其粘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粘结力;

在此膜厚度以外的沥青称为“自由沥青”,其粘度较低,粘结力降低。

若矿料颗粒之间接触处由结构沥青连接,可使沥青具有较大的粘度和较大的扩散溶剂化膜的接触面积,颗粒间可获得较大的粘结力;

反之,如颗粒间接触处由自由沥青连接,则具有较小的粘结力。

55.沥青与矿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内摩阻角有重要的影响,矿料与沥青的成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石油沥青与碱性石料(如石灰石)将产生较多的结构沥青,有较好的粘附性;

而石油沥青与酸性石料产生较少的结构沥青,其粘附性较差。

56.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不仅能填充空隙,提高密实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混合料的粘结力。

密实型的混合料中,矿料的比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80%以上,这就大大增强了沥青与砂料的相互作用,减薄了沥青的膜厚,使沥青在矿料表面形成“结构沥青层”,矿质颗粒能够粘结牢固,构成强度。

57.在固定质量的沥青与矿料的条件下,沥青与矿料的比例是影响着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58.在沥青用量很少时,沥青不足以形成结构沥青的薄膜来粘结矿料颗粒。

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结构沥青逐渐形成,沥青更为完整地包裹在矿料表面,是沥青与矿料间的粘附力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沥青用量足以形成薄膜并充分粘附在矿粉颗粒表面时,沥青胶浆具有较高的粘结力。

随后,如沥青用量继续增加,由于沥青用量过多,逐渐将矿料颗粒推开,在颗粒间形成位于矿粉交互作用的“自由沥青”,则沥青胶浆的粘结力随着自由沥青的增加而降低。

当沥青用量增加至某一用量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主要取决于自由沥青,所以抗剪强度几乎不变。

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不仅起着粘结剂的作用,而且起着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粗集料的相互密排作用,因而减小了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

59.粘结力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但内摩阻角受温度影响较小。

同样,变形速率减小,则粘结力显著提高,内摩阻角变化很小。

60.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抵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不会发生显著永久变形,保证路面平整度的特性。

61.沥青路面在高温或长时间承受荷载作用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会产生显著的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部分成为永久变形。

这种特性是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病害的主要原因。

在交通量大、重车比例高和经常变速路段的沥青路面上,车辙是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破坏形式之一。

62.“老化”:

沥青在自然因素(热、氧、光和水)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导致路用性能劣化。

在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减小,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绝对粘度提高,脆点降低等;

在化学组分含量方面,表现为饱和酚变化甚少,芳香酚明显转变为胶质(速度较慢),而胶质又转变为沥青质(速度较快),但芳香酚转变为胶质不足以补偿胶质转变为沥青质,所以最终是胶质显著地减少,而沥青质显著增加,路用性能劣化。

63.提高内摩擦角的方式:

①增加集料用量②采用表面粗糙有棱角的集料等。

提高粘聚力的方式:

①采用高稠度沥青②控制沥青最佳沥青③采用碱性石料④掺外掺剂

64.破碎细集料比破碎粗集料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更为有利。

能够与沥青起化学吸附作用的矿质材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

65.活化矿粉与沥青相互作用有两个特点:

①形成了较强的结构沥青膜,大大提高了沥青粘结力②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因而降低了自由沥青的含量,这使沥青混合料抗剪切能力大大提高。

66.沥青的高温粘度越大,与集料的粘附性越好,相应的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能力就越强。

使用合适的改性剂(现常采用橡胶、树脂等外掺剂)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粘度,降低感温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67.为了使沥青混合料具有必要的耐高温变形能力,沥青应具有较高的软化点。

同时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必要的低温抗裂性,沥青不应太稠。

因此为了兼顾高、低温性能,沥青应在具有较大的针入度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软化点。

68.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内摩阻力,而内摩阻力根本不随温度和加载速度变化,因此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空隙率较小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则沥青含量相对较高,当温度升高时,沥青膨胀,由于空隙率小,无沥青膨胀余地,则沥青混合料被沥青挤开,同时温度升高,沥青粘度降低,此时沥青又起润滑作用,因此粘结力和内摩阻力均降低,促使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下降。

69.沥青低温开裂的三种形式:

①面层低温缩裂②温度疲劳裂缝③反射裂缝

70.路面裂缝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影响行车舒适性,并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71.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因素:

Ⅰ.沥青性质:

①沥青的感温性②沥青的劲度③沥青的粘度④沥

青的低温延度⑤沥青的感时性⑥沥青的老化性能⑦沥青的含蜡量

Ⅱ.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①沥青含量②集料类型和级配③空隙率

④剥落率

Ⅲ.环境的影响:

①温度②降温速率③路面老化

Ⅳ.路面结构几何尺寸:

①路面宽度②路面厚度③沥青混凝土层

和基层摩擦系数④路基类型

72.沥青材料的感温性越差,其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可能性越小。

通常情况下,针入度指数愈大,沥青的感温性愈差,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抗裂性能愈好。

73.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其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而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研究表明,横向裂缝与沥青的劲度关系最大。

74.当沥青的感温性相同(或者油源相同)时,针入度大的沥青有较低的劲度模量,在降温过程中会产生相对较小的拉应力,从而降低了低温开裂的可能性。

75.低温延度与开裂有一定关系。

低温延度值越大,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塑性变形能力越强,沥青混合料的抗低温开裂的性能越好。

76.沥青中的含蜡量增加会使拉伸应变减小,脆性增加,温度敏感性越大,横向裂缝增加。

77.水稳定性是沥青混合料抵抗由于水侵蚀而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松散、坑槽等破坏的能力。

水稳定性差的沥青混合料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沥青与矿料颗粒表面的局部剥离,同时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加剧沥青和矿料的剥落,形成松散薄弱块,飞转的车轮带走剥离或局部剥离的矿料或沥青,从而造成路面的缺失,并逐渐形成坑槽,导致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早期损坏,造成路面使用性能急剧下降、进而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78.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常见的评价方法有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轮辙试验以及ECS(EnvironmentConditioningStystem)试验等。

79.一般采用马歇尔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80.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A.组成材料的影响:

a.集料的化学性质b.集料颗粒的表面物理特性c.沥青的性质d.集料和沥青性质的交互作用e.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B.沥青混合料施工条件与施工质量的影响C.自然因素的影响

81.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沥青性质主要有两方面:

沥青的化学性质和沥青的粘度。

沥青的粘度越高,与矿料的粘附力就越大,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有利的影响。

不同油源、相同标号的沥青对同一集料表现出不同的粘附性,这是因为不同油源沥青其化学组分有所不同。

82.提高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措施:

(1)材料的选择与性能改善:

①从集料本身及沥青性质来考虑

使用孔隙率小于0.5%的碱性石料,其比酸性石料具有更好的抗水害性;

选择粘性大的沥青,粘度越大,抗剥离性能越好。

(经过橡胶或树脂改进过的沥青粘度大大增加)

②从外掺材料的角度来考虑

采用浓度为20%~30%的消石灰水对集料进行预处理,改善矿料颗粒的表面化学特性,增加表面碱金属离子成分,以增加矿料与沥青发生化学粘附作用的活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路面结构的防水:

将水与沥青面层隔离。

(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按照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用量时,应使用高限,并适当增加集料的用量,这些措施将使混合料抗剥离能力得到改善。

(4)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干净、无杂质、无尘土的矿料和沥青的粘附性要高些,由此产生较高的水稳定性;

干燥的矿料和沥青可以充分反应,提高粘附性和水稳定性;

压实度不足将大大增加水作用的机会,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83.抗滑性指抵抗车轮打滑的能力,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①表面构造深度——铺砂法

②摩擦系数——摆式仪测定法

表面构造深度:

路面抗滑性指标有路面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

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越大,说明路面的抗滑性越好。

84.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

a.集料的性质b.沥青混合料级配c.混合料空隙率

d.沥青的用量

85.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a.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

b.采用防滑的封面结构

c.使用树脂系高分子材料对路面进行防滑处理

86.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因素很多,例如当地气温、施工条件及混合料性质等。

87.在其他配料条件相同时,较粘稠的沥青配制的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但若粘度过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变形能力会变差,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裂缝。

反之,采用粘度较低的沥青配制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低温变形能力,但在夏季高温时往往稳定性不足而使路面出现永久变形。

88.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时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来选用沥青等级;

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

89.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90.冬季选用标号大的沥青,因其延度大,抗变形能力好。

9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92.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碱性石料)

93.采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沥青最佳用量,目前最常用的有马歇尔法、F.N.维姆煤油当量法和三轴试验等。

9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理论密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集料内部的孔隙)和沥青所组成的最大密度。

95.压实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部分体积占矿料骨架以外的空隙部分体积的百分率,称为沥青饱和度(VFA)

96.马歇尔稳定度:

按标准试验方法制备的试件在60℃条件下,保温45min,然后将试件放置于马歇尔稳定度仪上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得的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以kN计)称为稳定度(MS)

97.流值:

在测定稳定度的同时,测定试件的流动变形,当达到最大荷载的瞬间试件所产生的垂直流动变形(以0.1mm计),称为流值(FL)。

98.高温稳定性检验采用车辙试验测定其动稳定度是否满足要求。

沥青水稳定性检验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测其残留稳定度和用冻融劈裂试验测其残留强度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

主要化学元素:

C(82%-88%)H8%-11%O0-1.5%N0-1%S0-6%

1)三组分分析法又称为“溶解—吸附”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3个组分。

由于国产沥青多属于石蜡基或中间基沥青,油分中含有蜡,因此它的主要组分应该是油分、树脂、沥青质和蜡4个组分。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将沥青在某一溶剂中沉淀出沥青质,再将可溶物用吸附剂吸附,最后再用不同溶剂进行抽提,分离出各组分。

2)四组分分析法:

分离为饱和酚、芳香酚、胶质和沥青质。

一般方法有:

①溶解-吸附法,通过实验可以分解成:

沥青质A,树脂R,油分0.其特点是各组分分界限明确,但分析时间长②色谱分析法,通过实验可以分解成,饱和分S,芳香分Ar,胶质R,沥青质As,特点是实验速度快,组分与沥青结构关系密切,但操作要求较高.③化学沉淀分析法,分解成:

沥青质A,氨基N,第一酸性分A1,第二酸性分A2,链烷分P.

2、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现代胶体理论认为沥青材料是一种胶体分散系。

它以固态微粒的沥青质为分散相,以液体的饱和酚和芳香酚为分散介质,过渡性的胶质起保护物质的作用,使分散相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