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423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docx

高考语文冲刺题四试题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考前训练卷(四)

语文

2019.5.

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西方古典宇宙观认为,事物由物质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

受此影响,中国某些城市建筑仅仅是基本元素(点线面体)及其简单形式的运用,没有考虑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同地域有不同风气、不同民俗,进而当有不同建筑。

气可感而不可实体化,不能把气仅仅作为一种原理或一种物质去把握,需要全身心去体悟。

西方建筑学以标准化方式呈现形式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学强调放眼天地的同时细察地域,服从地域特点,因地制宜。

西方方法论强调实体。

在建筑上,一方面关注点线面体的形式法则,另一方面关注气温、雨量、温度等量化指标。

后者虽然与地域特点有关,但基本不影响建筑的形式法则,人们倾向于通过暖气、空调等器具去平衡,无需在建筑外观上予以体现。

而对中国人来说,阴阳五行不但与空间(东南中西北)、时间(春夏秋冬)相关,还与色(青赤黄白黑)、声(宫商角徵羽)、味(酸苦甘辛咸)等方面相联系。

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突出地域特点与突出宇宙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地域的建筑,往往通过其石木砖土材料的就地选取、居室空间的分割与组合、顶墙门窗的色彩运用,重点突出“地域—族群—文化”的特点。

人们看见此地的建筑,就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感知。

西方建筑设计更侧重和依赖建筑师的案头工作,容易把建筑与环境,特别是与周遭天地完全分离开来设计,往往忽略一栋或一组建筑与更远的环境乃至天地之间气化运行的关联。

这些建筑更注重单体自身的完美,忽视建筑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先要看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对建筑做出自然整体和人文整体的把握,体现与社会和谐相连的文化规制,最后才考虑具体的形式美。

就形式美而言,西方注重建筑实的方面,立面、柱式、墙体等;而中国注重虚的一面,在建筑中,门和窗因为虚,比墙面柱式更为重要,通过门窗,室内之气与天地之气相交流。

“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对于建筑来说,天地直接体现为地域之气和人文之气,天地中的建筑就体现为地域中的建筑。

中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在营造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认识到西方式建筑设计对“地域—族群—文化”特点的疏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理论,进而在中西互补和中西融汇基础上重构城市美学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改善城市面貌,建设美丽中国。

(摘编自张法《深研城市美学助建美丽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城市美丽起来,相关建设者需提升美学境界,加强美学理论研究,走出认识误区。

B.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因地制宜,考虑地域文化因素,重视整体效果,忽略局部细节。

C.西方建筑在外观上体现其关注点线面体的形式法则,并不突出建筑的地域特点。

D.西方建筑更注重建筑单体的美,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城市建筑美学的误区,分析指出融汇中西重构城市美学理论的必要性。

B.第四段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侧重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周遭环境间普遍联系的特点。

C.文章在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建筑美学的不同,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独特价值。

D.文章剖析西方建筑美学的错误观念,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理论,态度鲜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观者获得一种直接的文化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特别突出其地域文化特点。

B.我国城市美学理论未来发展方向是摆脱西方理论影响,回归中华民族美学精神。

C.要让我国城市建设更能体现地域历史文化风貌,就必须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D.西方建筑理论基于西方的宇宙观、方法论而成,因此它不适宜于我国城市建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较2016年的11.58%增长2.6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从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38%。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农村等重点地区、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慢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摘编自王秉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新华网2018年9月27日)

材料二:

风靡已久的“酸碱体质理论”骗局被揭穿,其炮制者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宣判有罪,并被处以上亿美元的重罚。

其实,类似的健康类骗局还有很多。

比如流传甚广的“吃黑巧克力能减肥”,也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

比如接种疫苗反而更容易生病,长期受到手机、微波炉、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会致癌,喝点红酒能软化心血管……这些早已被证伪的健康谣言仍不时出现,令人难辨真假。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各种各样的健康秘方、养生理论层出不穷。

要想拨云见日、分辨真假,关键一招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少交“智商税”。

科学是严谨的,商家兜售的产品或理论是否符合常识、是否夸大其词、背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都需要一一厘清。

健康养生,光动心还不行,必须要动动脑,有态度,更要有知识。

(摘编自汪灵犀《击破“酸碱”骗局重塑健康观念》,《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月15日)

材料三:

 

图1:

健康体检行业产业链

 

 

图2:

2012-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数及覆盖率情况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材料四:

20世纪初,随着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遗传、生理、心理、环境等多维度认识健康。

国家、市场、个体都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健康管理,公民健康日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问题。

国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公民健康,构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制度,以促进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市场出于逐利目的,不断推进健康的资本化。

个体为保持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断产生全新的健康需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国家层面的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市场层面的健康产业发展及个体层面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部分,参与到广义的健康管理中。

随着医学社会化,对疾病的应对更多从医疗走向预防及行为干预。

这影响了健康管理理念,即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

由此,人们对自我健康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感兴趣,表现为对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管理的需求。

随着个体日常生活模式的变化,负责的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以满足自身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摘编自李洁、郭丽娜《健康管理:

在国家、市场及个体之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健康素养指政府采集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表现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

B.2012-2017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逐年增长,科学、精准地获取数据以监测自身健康状况的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

C.健康体检有助于个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所产生的健康大数据还可作为一系列商业投资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科学研究。

D.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人们的健康认知逐渐多维化,健康管理理念也相应发生变化,使得应对疾病的方式由医疗转向预防及行为干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表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材料二反映居民健康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这体现了媒体报道时关注点的差异。

B.材料二列举诸多缺乏科学依据和健康常识的养生骗局,“智商税”一词隐含了媒体对公众健康观念中非理性误区的担忧。

C.健康体检产业链的延伸和体检人数的增加,与健康产业的市场化密切相关,也与人们健康管理理念和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有关。

D.国民健康事关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满足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政府须及时调整国民健康政策。

6.根据以上材料,个人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

请概括说明。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士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

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

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

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

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

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

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

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的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

这天,多了一个伙计:

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

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

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

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

“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

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

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

“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

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

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

“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

”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

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

”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

”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

“照顾这位同志吃吧。

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

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

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

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

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

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

“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

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

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

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

民兵们说:

配合呀!

他大声喊:

好!

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

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

你们不知道我吗?

我可以指挥你们!

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

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

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

“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C.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链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D.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8.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9.“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

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

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

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

禼上疏曰:

“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

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

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

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

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

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

”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

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

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

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

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

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

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

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

交趾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

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

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

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

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

乙埋终不悛。

使间以善意问乙埋:

“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

能改之,吾善遇汝。

”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

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

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赵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B.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C.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D.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移书,古代指传递书信,在文中,赵禼替郭逵给执政大臣写信,提出多条建议。

B.款塞即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到边界表示归顺,与“窥塞”“寇边”相对。

C.交趾原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盘腿而坐的姿势,后与“安南”都指越南北部。

D.学士原指读书人或学者,文中是一种官职名称,主要从事掌管典礼、撰述等工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

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关,他以武胜之,以文劝之,最后用离间计将其除去。

B.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卓有成效。

他向朝廷建言,应做好绥州的规划,建设堡寨,分析了放弃绥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种世衡治边旧例,得到朝廷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赵禼富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

他考中进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种谔擅自纳降一事上,他认为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的做法是对的,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D.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

交趾叛乱时,朝廷让赵禼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赵禼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

(2)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

能改之,吾善遇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②。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

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

淳祐八年(1248)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

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

②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景物描写气象宏大,词人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既衬托了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决心,也抒写了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施展才略,完成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色彩纷呈,表现了词人与友人闲居时的洒脱放浪,展现了他们不羁的行止和高洁的志向。

D.这首送别词内容丰富,不落窠臼,一扫“徬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深厚的友人情谊,同时寄托了词人的宏大抱负。

15.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6分)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各有乐趣,而他只愿追求美政的句子是“,

”。

(3)苏轼《赤壁赋》中“,”二句写了苏轼与友人乘舟举杯共饮的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中国不仅在军舰制造方面让世界惊叹,在民用造船领域同样令人。

近日,首艘“中国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

极地科考船最为重要的是破冰能力,破冰能力不足,在极地将寸步难行。

世界上现有的破冰船都是单向破冰,或船艏或船艉,而且以船艏破冰居多,它借助坚固的船头以及锋利的冰刀把冰搅碎、压碎。

但遇到厚厚的冰脊时,它就了。

“雪龙2号”具有“鱼与熊掌兼得”的破冰本事,可以就地转圈圈,有相当厉害的破冰能力和随时掉头的能力。

“雪龙2号”这一破冰技术,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不但可以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还能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动力定位系统,运行这一系统定位时,船头能根据海上风向和海水流向选择合适角度,使船体,即使面对6级大风,“雪龙2号”也可以实现漂泊调查作业。

“雪龙2号”不仅科技含量高,生活休闲体育场所、设施也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眼相待力不从心稳如泰山无所不包

B.另眼相待力不胜任坚如磐石无所不包

C.刮目相看力不从心稳如泰山一应俱全

D.刮目相看力不胜任坚如磐石一应俱全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转述,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3分)

A.“雪龙2号”兼有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具有相当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

B.“雪龙2号”兼有船艏和船艉的破冰本事,可以在极区原地自由地转一个圆圈,具有相当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

C.“雪龙2号”兼有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力,完成极区原地自由转圈绝对没问题,具有相当高的破冰能力和灵敏度。

D.“雪龙2号”兼有船艏和船艉的破冰本事,可以在极区进行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具有相当高的破冰能力和灵敏度。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

B.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

C.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还能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

D.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

20.请结合全段,参照①句的形式将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5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②;③。

2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民间有竞渡和食粽子两大习俗。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答。

(6分)

(1)阅读下面这幅图,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不超过70字)(4分)

 

(2)下面是一副关于端午节的对联,但顺序被打乱,请重新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2分)

龙舟飘香逐水箬叶千古事四时情一粽尝来百桡划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几个行人沿着河岸赶路。

他们来到一处高地,望见一条“大船”顺流而来。

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待它靠岸。

当“船”靠近一些时,他们感到那是一条小船,不像先前想象的那么大,可仍然盼望它到来。

等完全靠近时,他们看见原来是一堆树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