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518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266 大小:6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6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2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Word格式.doc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10

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111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12

雨季巡视检查管理制度………………………………………118

雨季三防紧急撤人制度………………………………………119

雨季三防值班制度……………………………………………120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121

瓦斯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126

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128

监控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30

监控系统定期审查制度………………………………………133

监控系统专人管理制度………………………………………134

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35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137

安全仪器使用管理制度………………………………………139

安全监控设备验收与报废制度………………………………141

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142

井巷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46

关于井外放炮的管理规定……………………………………168

矿井测风制度………………………………………………169

氧气检测制度…………………………………………………170

主扇管理制度…………………………………………………171

局扇专人管理制度……………………………………………172

班前会议制度…………………………………………………174

出入井人员清单制度…………………………………………176

考勤管理制度…………………………………………………177

停送电管理制度………………………………………………178

充电房充灯及矿灯发放管理制度……………………………180

运输行人管理制度……………………………………………181

瓦检器维修管理制度…………………………………………182

火灾防治制度…………………………………………………183

机电设备检修制度……………………………………………184

井下机电设备搬迁管理制度…………………………………186

电气设备定期停电停产检修制度……………………………188

机电设备投入井下使用前的检查制度………………………190

井下电气设备管理制度………………………………………192

通风设施施工及维护管理制度………………………………194

文档软件管理制度……………………………………………196

爆破管理制度…………………………………………………197

刮板运输机开停管理制度……………………………………199

停电停风及送电供风管理制度………………………………201

顶板管理制度…………………………………………………204

瓦斯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制度…………………………………206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7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209

瓦斯报表审查制度……………………………………………211

事故统计报告制度……………………………………………212

交接班制度……………………………………………………213

定期停产检修制度……………………………………………214

瓦斯检查制度…………………………………………………217

一炮三检制度…………………………………………………225

三人连锁放炮制度……………………………………………226

瓦斯排放管理制度……………………………………………227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230

瓦检员交接班制度……………………………………………232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233

盲巷管理制度…………………………………………………234

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236

瓦斯抽放泵管理制度…………………………………………241

瓦斯排放管理制度……………………………………………242

瓦检员巡回检查制度…………………………………………244

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45

爆破材料领退制度……………………………………………246

职工食堂食品检查验收制度…………………………………248

澡堂管理制度…………………………………………………249

劳动用工管理制度……………………………………………250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生产效益,运行目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矿井生产实施有效的宏观和微观管理,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实现企业总的安全目标,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制定原则:

煤矿实行“三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上司和下属共同参与制定,下属为主导地位。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性、定量地将我矿总的安全生产目标逐级向下分解,形成煤矿与队级、队级与班组,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做到上下结合,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使员工、基层班组、矿井进一步明确各自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以共同实现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目标。

可衡量:

生产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现实可行性、并有时限性,做到科学合理、严肃公正,发挥激励结合约束机制的作用,以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在目标统一意志下,实现自我控制并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企业属于动态的管理,所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应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适时、正确地制定和修改完善,以增强矿井应变能力,对生产工作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确定后的生产目标,要积极组织实施。

及时的反馈和辅导:

目标管理中下属为主导地位充分的与目标对话,作为各级主管、井队、班组、职工的关系是业务伙伴的关系。

所以要求,不管是领导还是井队要由上而下主动帮助下属纠正错误行为,由下属自发主动的实行目标任务;

帮助下属提高工作能力。

关注结果:

只关注结果,工作过程中不再动不动就下达指令。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确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具体安全管理目标,并层层分解,逐个落实,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够简便化、统一化、正规化地全面展开。

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使职工做有要求,干有目标,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安全生产目标确定、分解后,必须加强监督,强化责任,激发全体职工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

以事先设定的目标评估绩效:

安全生产目标的绩效评估,制定具体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控制生产管理的保证体系,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凡到达目标管理时限时,应上下结合进行评估,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安全生产目标、评估标准进行比较对照。

做到不降标准、不漏项目,严格执行,奖惩落实。

帮助大家改进绩效、提升能力。

激励:

根据完善的激励机制准确挂钩,最后必须兑现。

具体实施办法:

一、安全工作奋斗目标:

1、杜绝瓦斯、煤尘、透水、自然发火、顶板、机电运输等较大事故,杜绝一级非伤亡事故。

2、消灭伤亡事故,安全零目标;

重伤事故率下降50%。

3、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标准,继续保持“五优”矿井称号。

4、地面生产经营单位消灭重伤和二级非伤亡及以上事故。

二、具体管理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实施依法治安

1、全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的理念,充分认识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效益、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安,努力构建高效务实、职责明确、规范有序、激励与约束相互协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各部门要坚持齐抓共管,围绕“安全生产零事故”这个愿景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务院446号令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违法”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努力营造遵纪守法、按章操作的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干部下井跟班带班制度,将工作重心下移,把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矿井各个管理层面和角落,把安全工作的压力层层传递下去,落实到每一个区队、班组和职工。

同时要加大考核处罚力度,对违章决策、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及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质量

奖惩办法》和《安全质量行政处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二)强化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1、各级管理部门要坚持“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培训”和“安全是被聘用的条件”的理念,教育科要充分发挥“四级安全培训基地”的优势,指定专人负责,选聘优秀教师,以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岗位安全技能知识为重点,以采掘一线职工为主要对象,采用电视教学和人工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培训。

同时要严把培训质量关,凡经教育科培训并发放合格证的员工,经抽查核实实际水平达不到培训要求的,要追究教育科科长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班前会30分钟讲安全”、“每周两小时安全技术学习”制度,要建立详实的学习记录,每月组织一次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一律进行待岗培训,复训仍不及格者,一律清退。

3、劳资科在招工前必须设定最低文化程度线,必须通过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方可入矿参加岗前培训。

从招工源头严把素质关。

新工人必须与老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在老师傅带领下实习一年后,方可单独上岗作业。

4、特殊工种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后可上岗作业。

(三)抓好“双基”建设,加强基础管理。

双基建设是指安全基础工作和基层区队班组建设。

我们要在坚持“量化考核、定量跟踪、奖罚到每个人,落实到每个现场”的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一是要把安全工作的重心下移到队组,促进队组安全管理自治;

二是要把安全防线前移到班组,推进班组安全管理自主;

三是要把安全培训教育落实到个人,强化员工自主保安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技能,规范个人的安全行为,约束个人安全自律;

四是要逐步建立矿井安全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和规范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四)强化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1、把“一通三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一是要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严格执行“三先三后三落实”的瓦斯抽放原则,不断提高瓦斯抽出率,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瓦斯抽放计划。

二是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降低通风阻力,保证系统完善、可靠、稳定,杜绝无风、微风、循环风和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消灭风速超标、瓦斯超限等一切形式的

 

超通风能力冒险生产现象。

三是要切实加强防尘、防火和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确保系统和设施稳定可靠,对破坏瓦斯监测系统或设备、私自调整探头监测数值,要从重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

生产技术科要根据我矿实际认真分析有可能对矿井安全生产产生威胁的水患地点等关键环节,提高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机运科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对矿井主要提升、排水、运输、通风等大型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同时要加强对高瓦斯头面机电设备防爆性能检查和斜坡轨道及一坡三挡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和检查,坚决杜绝机电运输事故发生。

4、加强顶板管理。

生产技术科和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组织施工,重点抓好工作面初采初放、过老巷、巷道贯通和巷修地点等关键环节的顶板管理。

凡未批准,放顶煤工作面擅自采用采场顶煤爆破作业或违反《煤矿安全规程》采用强制落顶等爆破作业方式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基础

1、矿将从吨煤成本中提取1.5元作为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工程基金,用于对质量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补助。

2、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搞好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矿将从吨煤成本中分别提取不低于2.5元、1元作为年度安全奖励基金和质量标准化基金,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推动我矿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3、为了提高区队安全管理水平,今年矿对区队安全质量结构工资继续按30%进行考核,区队对职工个人也必须实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

4、深入开展“十个一”标杆工程竞赛活动。

各专业要积极树立本专业的标杆工程,力争每个季度至少有一项工程被公司评为“十个一”标杆工程。

(六)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矿井安全水平

我矿将按照规定从吨煤成本中提取15元作为安全费用,重点用于改造和完善不符合国务院446号令要求内容和《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专家组会诊要求内容的系统工程、设备、工艺、仪器仪表等方面。

各专业口要按照“突出重点、分轻重缓急”原则,拟定施工和设备更新计划,报公司批准后,由计划科下达,各专业口负责组织实施,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七)强化隐患排查,抓好隐患整改

1、坚持每月3号、17号现场安全办公和每周五文明卫生检查制度。

矿各部门原则上不得安排与安全办公无关的工作,集中精力搞好现场安全检查。

2、采、掘、机、运、通、地测、调度、后勤各专业由分管领导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活动,并对所查的安全隐患登记建档,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隐患将按公司和矿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如因隐患整改不力而发生事故,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安检科要分三班进行井下检查,重点检查领导干部跟班情况、特殊工种特证上岗情况、重大隐患整改情况、各类专项措施执行情况和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情况。

(八)坚持齐抓共管,恨反“三违”

1、矿办要开展创建企业职工身边无“三违”活动;

组织开展“职工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征文”活动;

工会要认真抓好“安康杯”竞赛活动,适时组织职工技能竞赛活动。

2、矿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反“三违”工作,每月抓“三违”不得少于2人次,并按规定填写抓“三违”工作票,工作票必须自查处之日起三日内交安质科,由安质科归类建档,否则视为无效。

3、凡是因“三违”引发的事故,除追究“三违”人员的责任外,同时要追究安监科、班组长、跟班管理的连带责任。

4、广泛开展反“三违”活动,加大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同时对特重、严重两类违章人员必须实施过“三关”(区队教育关、教育科培训关、家属协管会帮教关、安质科考核关),否则,不准上岗。

矿级领导入井带班制度

为加强我井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规范矿级领导入井带班的工作纪律,确保我井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我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井下每班必须确保有一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领导严格按照值日表与工人同上同下,深入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安全员、瓦检员、生产队长加强现场管理;

认真、仔细地检查各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在现场指挥处理。

二、矿长、安全技术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每月下井次数不得少与15次,深入井下各工作现场,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井下管理人员及生产班队。

三、带班领导必须坚持“三不生产”及“四不放过”的原则,“三不生产”即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四、井下职工有权对带班领导进行监督,带班领导不入井职工可以拒绝入井、带班领导早退职工可以提前出井;

有权制止一切违章行为和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面出现险情时有权停止作业、及时撤到安全地点,险情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不能保障人身安全之前,有权拒绝作业。

五、带班领导必须及时对当班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当班未处理完成的安全隐患必须在现场与接班带班领导交接清楚,出井后必须及时认真填写带班记录。

六、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必须严格执行。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为防止我矿井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现对威信县沟头煤矿的顶板、水、火、瓦斯、煤尘、机电运输管理作出如下管理规定:

l、井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2、必须对矿井可能存在的危害具有预见性。

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供应计划。

一、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制度

1、各采、掘工作面工程及所有其它井下工程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做好顶板管理,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的作业规程必须报矿有关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

2、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工作面禁止采掘作业。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掘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摘柱。

采煤工作面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要求严格执行敲帮问顶、一炮三检,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连锁。

对掘进巷道贯通要作好防止透水、防止有害气体超限、防止通风系统混乱、防止放炮崩透着火、防止崩坏设备、防止贯通伤人、防止冒顶等工作。

当两个掘进工作面相距2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实行单工作面掘进。

5、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

工作面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沟、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8、采掘工作面防止漏煤的注水措施和具体要求,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9、采掘工作面要坚持有组织地进行顶板动态监测和顶板离层监测,并定期对顶板管理和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10、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

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11、采用锚网、锚喷等支护时,锚杆必须做拉拔试验,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

12、生产技术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分析顶板活动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二、矿井瓦斯事故预防管理制度

1、每一个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测两次,高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测3次。

对本班没有进行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到工作面检查一次。

2、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报告。

3、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矿长、总工程师审阅,并进行签字。

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必须制定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4、每一矿井必须从生产管理上对采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

具体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5、井下各处瓦斯的允许浓度及超限处理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

7、井下所有的盲巷、报废巷道和采区必须打栅栏,挂上警示牌。

栅栏和警示牌的位置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严加管理。

三、矿井水灾事故预防管理制度

1、矿井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矿井每年雨季必须对井上、下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安全程度评估。

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整改。

3、矿井必须有水文地质和矿区范围内老窑积水资料,对地下水有“探、防、堵、截、排”的综合措施。

4、地面防治水:

(1)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

(2)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

(3)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必须制定防止滑坡的技术措施;

(4)地面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闭;

(5)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6)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5、井下防排水制度:

(1)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水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外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积不得小于4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积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2)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能力要符合设计;

(3)排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

(4)主要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