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538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docx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新洲区教育局《远城区职成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方案目前,经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教科规划办)批准立项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远城区职成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研究》,正按计划逐步进入课题后期研究及结题阶段。

为保证教育局承担的重点课题研究及结题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地进行,确保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特制定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结题为契机,全面探索我区职成教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与教育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寻求优质高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策略。

提炼、应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出优品、出精品,以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对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职成教育科研创设条件、夯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结题是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工作牵涉面较广、时间跨度较大、试验任务较重。

为此,本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

课题研究研究按照和市教科规划办签署的合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遵照市教科规划办制定的结题工作程序和要求,提出结题申请,做好结题准备,完成实际结题。

2.统一性。

承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工作和中期检查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按照市教科规划办的统一部署,实施结题工作。

3.创新性。

课题研究要着眼于当前迅速变化的社会大环境,创新研究形式,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提出全新的培训策略。

4.全员性。

以结题为平台,调动全区职成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组织各学校依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课题相关系列专题研究,形成完整的研究网络。

三、工作安排为保证结题工作规范、有序和高质量的完成,整个结题工作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课题终期成果引导性研究

(一)阶段时限:

20**年3月20日至20**年5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专业(农学)培训包的示范性研究(徐谷、顾其胜)2、完成能历教育(重构)研究(徐元桥、罗炼山)第二阶段:

课题终期系列成果研究

(一)阶段时限:

20**年6月1日至20**年7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全部专业培训包的研究(邱建国、顾其胜、各职成学校)2、完成“能历教育”系列研究(徐元桥、罗炼山)3、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徐谷、徐元桥、罗炼山)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成果

(一)阶段时限:

20**年8月1日至20**年8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系列研究成果的、印刷(邱建国、徐谷、徐元桥、罗炼山、顾其胜)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徐谷、徐元桥、罗炼山)3、课题档案(程立、顾其胜)第四阶段:

课题结题

(一)阶段时限:

20**年9月1日至20**年9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结题申请书》,申请课题结题(邱建国、徐谷)2、审定《课题工作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成果集》(陈琳、邢东林、徐谷、徐元桥)3、迎接结题评审(陈琳、邢东林)4、公示结题评审结果(陈琳、邢东林)5、办理课题结题证书,颁发各校培训包研究成果证书(邱建国、程立)四、组织保障

(一)调整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对课题研究小组作如下调整:

组长:

陈琳副组长:

邢东林、万松柏、祝珠华成员:

邱建国、谈宜华、徐谷、徐元桥、罗炼山、程立、顾其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邱建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徐谷、徐元桥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在区教育局职成科办公。

(二)组成课题研究协作专班课题研究需要对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涉及的九大专业进行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

经局领导研究决定,选择具有相关优势专业的学校,充分发挥全区各职成学校品牌专业资源库的作用,成立九大专业培训包研究小组。

1、农学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新洲职高)2、护理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市二卫校)3、模具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娲石技校)4、机电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新洲职高)5、数控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市二技校)6、建筑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辛冲成校)7、财会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区商校)8、物流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乡企中专)9、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待定)五、工作要求1、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

相关学校要按照分工,迅速抽调学校骨干专业教师,成立专业“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成名单以文件形式,报区教育局职成科备案;各校研究小组按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实施研究工作。

2、树立责任意识,扎实开展工作。

全体课题研究成员要站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的高度,站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掀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

各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资条件。

3、注重理论创新,确保研究质量。

本课题属于实验性研究,旨在从总体上获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改革经验,要求研究工作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应用性;同时,要注重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劳动力特点和各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实验特点和前瞻性的探索,力争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4、加强研究指导,保证研究经费。

在研究工作中,领导小组要积极争取市教科院、市教育局和区教研室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适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确保研究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区教育局划拨一定经费,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二〇**年四月十五日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关于“十二五”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方案为规范、科学地总结评估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有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结题条件1.有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材料真实、成果显著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2.所有成员必须向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呈交一篇所申报课题的研究论文并评审合格;3.(含多校合编)1部列入“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的校本教材或教师专著、学生作品集等[注];4.提供优秀课堂或活动实录(光盘)或研究、教学、活动案例(文字材料)1件;5.档案资料完整、规范。

[注]具体生成形式有:

中心审定,统筹出版;中心审定并印制试用本;中心审定,由学校自己选择出版、印制方式。

二、评奖条件1.经评审,基本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可以评为三等奖。

2.在第一条基础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评为二等奖:

⑴经中心审定确认,完成1部课题成果(校本教材或教师专著、学生作品集等),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应用;⑵在课题研究实践(如创建“文学校园”、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组织有关竞赛活动、组织会刊阅读活动等)中成绩突出;⑵有至少1篇论文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论文集或有至少4000字文稿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成果集者(具体操作方法见相关文件)。

3.在第一条基础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评为一等奖:

⑴经中心统筹,独立或合作出版1部课题研究成果者;⑵有至少3篇论文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论文集或有至少12000字文稿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成果集者(具体操作方法见相关文件)⑶在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如引进、试用中心组织的集体研究成果或中心推荐的其他实验学校研究成果等)中成绩突出。

三、结题程序1.准备结题材料并归档依据《全国校园文学研究立项课题档案管理办法》,结题应准备的材料如下:

阶段名称归档材料项目研究准备阶段1.研究方案;2.研究计划;3.立项申请评审书;4.立项通知及证书;5.开题报告及开题论证会议记录。

研究阶段1.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文件;2.课题组文件(管理办法等);3.课题组会议纪录、研究课记录、研究活动记录;4.研究方案、计划修正记录;5.课题组阶段(学年度)研究小结)。

总结鉴定阶段1.研究报告;2.课题组成员论文;3.经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审定出版、印制的课题组成果(专著、校本教材、师生作品集);4.结题申请评审书,含结题验收材料如鉴定结论书、结题通知等(本项系结题后补入)。

以上材料一式一份,需打印总目录,并分类装盒存档。

2.提交结题申请评审书及附件在完成研究任务,符合结题条件,备齐结题材料后,由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实验区所属校需通过所在实验区)申请结题,填报结题申请评审书及附件(另附)纸质一式三份(其中附件三只需一份),同时交电子文档。

3.结题验收⑴鉴定方式:

主要是通讯方式鉴定。

必要者也可以进行现场鉴定。

⑵鉴定组成员:

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组,现场鉴定的可聘请当地教研部门专家进入鉴定组,但不超过参与鉴定该课题的专家总数1/2。

⑶鉴定过程:

根据各课题的不同情况组建该课题的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名专家组成。

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审阅结题报告和结题自我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写出书面评审意见。

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汇总各位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综合性评价写出鉴定意见。

鉴定所需费用由申请鉴定单位承担,专家鉴定费参照当地有关标准执行。

⑷结题评奖:

鉴定合格的课题予以结题(同时评奖),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发给结题证书。

不能通过鉴定的课题,允许延期一年继续研究,一年后仍不能通过者予以撤项。

4.注意事项课题有关数据,包括名称、主持人、主研人员等均以课题研究指导中心确认的为准。

课题主持人因工作调动确需变更的,经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批准,可由课题组其他成员担任。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变更的将不予承认。

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指导中心20**月6日

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新洲区教育局《远城区职成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方案目前,经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教科规划办)批准立项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远城区职成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研究》,正按计划逐步进入课题后期研究及结题阶段。

为保证教育局承担的重点课题研究及结题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地进行,确保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特制定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结题为契机,全面探索我区职成教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与教育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寻求优质高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策略。

提炼、应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出优品、出精品,以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对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职成教育科研创设条件、夯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结题是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工作牵涉面较广、时间跨度较大、试验任务较重。

为此,本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

课题研究研究按照和市教科规划办签署的合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遵照市教科规划办制定的结题工作程序和要求,提出结题申请,做好结题准备,完成实际结题。

2.统一性。

承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工作和中期检查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按照市教科规划办的统一部署,实施结题工作。

3.创新性。

课题研究要着眼于当前迅速变化的社会大环境,创新研究形式,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提出全新的培训策略。

4.全员性。

以结题为平台,调动全区职成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组织各学校依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课题相关系列专题研究,形成完整的研究网络。

三、工作安排为保证结题工作规范、有序和高质量的完成,整个结题工作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课题终期成果引导性研究

(一)阶段时限:

20**年3月20日至20**年5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专业(农学)培训包的示范性研究(徐谷、顾其胜)2、完成能历教育(重构)研究(徐元桥、罗炼山)第二阶段:

课题终期系列成果研究

(一)阶段时限:

20**年6月1日至20**年7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全部专业培训包的研究(邱建国、顾其胜、各职成学校)2、完成“能历教育”系列研究(徐元桥、罗炼山)3、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徐谷、徐元桥、罗炼山)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成果

(一)阶段时限:

20**年8月1日至20**年8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系列研究成果的、印刷(邱建国、徐谷、徐元桥、罗炼山、顾其胜)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徐谷、徐元桥、罗炼山)3、课题档案(程立、顾其胜)第四阶段:

课题结题

(一)阶段时限:

20**年9月1日至20**年9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1、完成《结题申请书》,申请课题结题(邱建国、徐谷)2、审定《课题工作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成果集》(陈琳、邢东林、徐谷、徐元桥)3、迎接结题评审(陈琳、邢东林)4、公示结题评审结果(陈琳、邢东林)5、办理课题结题证书,颁发各校培训包研究成果证书(邱建国、程立)四、组织保障

(一)调整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对课题研究小组作如下调整:

组长:

陈琳副组长:

邢东林、万松柏、祝珠华成员:

邱建国、谈宜华、徐谷、徐元桥、罗炼山、程立、顾其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邱建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徐谷、徐元桥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在区教育局职成科办公。

(二)组成课题研究协作专班课题研究需要对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涉及的九大专业进行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

经局领导研究决定,选择具有相关优势专业的学校,充分发挥全区各职成学校品牌专业资源库的作用,成立九大专业培训包研究小组。

1、农学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新洲职高)2、护理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市二卫校)3、模具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娲石技校)4、机电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新洲职高)5、数控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市二技校)6、建筑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辛冲成校)7、财会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区商校)8、物流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乡企中专)9、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劳动劳动转移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待定)五、工作要求1、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

相关学校要按照分工,迅速抽调学校骨干专业教师,成立专业“课程开发和培训包重构”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成名单以文件形式,报区教育局职成科备案;各校研究小组按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实施研究工作。

2、树立责任意识,扎实开展工作。

全体课题研究成员要站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的高度,站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掀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

各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资条件。

3、注重理论创新,确保研究质量。

本课题属于实验性研究,旨在从总体上获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改革经验,要求研究工作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应用性;同时,要注重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劳动力特点和各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实验特点和前瞻性的探索,力争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4、加强研究指导,保证研究经费。

在研究工作中,领导小组要积极争取市教科院、市教育局和区教研室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适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确保研究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区教育局划拨一定经费,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二〇**年四月十五日课题结题工作方案:

关于“十二五”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方案为规范、科学地总结评估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有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结题条件1.有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材料真实、成果显著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2.所有成员必须向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呈交一篇所申报课题的研究论文并评审合格;3.(含多校合编)1部列入“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的校本教材或教师专著、学生作品集等[注];4.提供优秀课堂或活动实录(光盘)或研究、教学、活动案例(文字材料)1件;5.档案资料完整、规范。

[注]具体生成形式有:

中心审定,统筹出版;中心审定并印制试用本;中心审定,由学校自己选择出版、印制方式。

二、评奖条件1.经评审,基本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可以评为三等奖。

2.在第一条基础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评为二等奖:

⑴经中心审定确认,完成1部课题成果(校本教材或教师专著、学生作品集等),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应用;⑵在课题研究实践(如创建“文学校园”、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组织有关竞赛活动、组织会刊阅读活动等)中成绩突出;⑵有至少1篇论文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论文集或有至少4000字文稿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成果集者(具体操作方法见相关文件)。

3.在第一条基础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评为一等奖:

⑴经中心统筹,独立或合作出版1部课题研究成果者;⑵有至少3篇论文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论文集或有至少12000字文稿入选中心组编的校园文学研究成果集者(具体操作方法见相关文件)⑶在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如引进、试用中心组织的集体研究成果或中心推荐的其他实验学校研究成果等)中成绩突出。

三、结题程序1.准备结题材料并归档依据《全国校园文学研究立项课题档案管理办法》,结题应准备的材料如下:

阶段名称归档材料项目研究准备阶段1.研究方案;2.研究计划;3.立项申请评审书;4.立项通知及证书;5.开题报告及开题论证会议记录。

研究阶段1.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文件;2.课题组文件(管理办法等);3.课题组会议纪录、研究课记录、研究活动记录;4.研究方案、计划修正记录;5.课题组阶段(学年度)研究小结)。

总结鉴定阶段1.研究报告;2.课题组成员论文;3.经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审定出版、印制的课题组成果(专著、校本教材、师生作品集);4.结题申请评审书,含结题验收材料如鉴定结论书、结题通知等(本项系结题后补入)。

以上材料一式一份,需打印总目录,并分类装盒存档。

2.提交结题申请评审书及附件在完成研究任务,符合结题条件,备齐结题材料后,由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实验区所属校需通过所在实验区)申请结题,填报结题申请评审书及附件(另附)纸质一式三份(其中附件三只需一份),同时交电子文档。

3.结题验收⑴鉴定方式:

主要是通讯方式鉴定。

必要者也可以进行现场鉴定。

⑵鉴定组成员:

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组,现场鉴定的可聘请当地教研部门专家进入鉴定组,但不超过参与鉴定该课题的专家总数1/2。

⑶鉴定过程:

根据各课题的不同情况组建该课题的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名专家组成。

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审阅结题报告和结题自我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写出书面评审意见。

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汇总各位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综合性评价写出鉴定意见。

鉴定所需费用由申请鉴定单位承担,专家鉴定费参照当地有关标准执行。

⑷结题评奖:

鉴定合格的课题予以结题(同时评奖),由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发给结题证书。

不能通过鉴定的课题,允许延期一年继续研究,一年后仍不能通过者予以撤项。

4.注意事项课题有关数据,包括名称、主持人、主研人员等均以课题研究指导中心确认的为准。

课题主持人因工作调动确需变更的,经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批准,可由课题组其他成员担任。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变更的将不予承认。

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指导中心20**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